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KT细胞体外刺激方法筛选及雷公藤甲素在体外活化iNKT细胞的条件
1
作者 梁晓婧 陈欣 +5 位作者 农程 李亮 丁健 张陆勇 江振洲 王欣之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雷公藤甲素(Triotolide,TP)活化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导致小鼠肝损伤。因此,考察iNKT细胞的体外刺激方法和TP在体外活化iNKT细胞的条件。方法使用佛波酯(PMA)与离子霉素(ION)组合、抗CD3e与CD28抗体组合的2种方式,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雷公藤甲素(Triotolide,TP)活化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导致小鼠肝损伤。因此,考察iNKT细胞的体外刺激方法和TP在体外活化iNKT细胞的条件。方法使用佛波酯(PMA)与离子霉素(ION)组合、抗CD3e与CD28抗体组合的2种方式,流式细胞术检测iNKT细胞系DN32.D3细胞表面活化标志物CD69和分泌的IL-2;使用不同浓度PMA刺激小鼠肝脏非实质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iNKT细胞表面CD69和分泌IFN-γ、IL-4、IL-17、IL-10水平,分析体外活化iNKT细胞的最佳方法条件,进而分析TP体外活化iNKT细胞的最佳方法条件。结果PMA和ION联合刺激,PMA为50 ng·mL^(-1)时,iNKT细胞活化效果最佳。当加入抗原递呈细胞(APC)RBL-CD1d共培养时,TP可活化DN32.D3细胞。结论PMA和ION组合,PMA为50 ng·mL^(-1)时,iNKT细胞活化效果最好;且TP活化iNKT细胞需要APC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佛波酯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肝脏 DN32.D3细胞 体外活化 流式细胞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2
作者 王红丽 杜娟 +3 位作者 曹梦琪 张陆勇 江振洲 黄鑫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提取验证方法并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提取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验证其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考察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毒性及...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提取验证方法并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提取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验证其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考察雷公藤甲素对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毒性及周龄变化对毒性敏感性的影响,通过PCR和WB实验初步探究其机制。结果离体培养72 h的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具有血清依赖性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功能。大鼠周龄影响毒性敏感性,雷公藤甲素剂量依赖性抑制类固醇激素分泌,抑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HSD3B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雌性Wistar大鼠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是探究药物对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分泌影响的良好模型;雷公藤甲素抑制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与HSD3B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肾上腺 原代肾上腺皮质细胞 皮质酮 孕酮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 雌性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在雷公藤甲素诱发间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唐千茴 朱英 +2 位作者 张昊然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28-138,146,共12页
目的探究肝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雷公藤甲素(TP)增强肝脏对脂多糖(LPS)敏感性所致的间接性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P序贯LPS给药组(TP+LPS)、LPS序贯TP给药组(LPS+TP),在TP... 目的探究肝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雷公藤甲素(TP)增强肝脏对脂多糖(LPS)敏感性所致的间接性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P序贯LPS给药组(TP+LPS)、LPS序贯TP给药组(LPS+TP),在TP与LPS共同作用6 h时,通过血液生化检测、肝重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考察肝脏损伤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炎症因子、抗凋亡相关基因水平变化,Western Blot(WB)、免疫组织化学(IHC)考察肝脏凋亡/抗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酶活力变化;在LPS作用2 h(即TP+LPS共同作用2 h,LPS+TP共同作用1 h)时,WB检测NF-κB抑制性蛋白α(IκBα)、p65蛋白的表达,IHC检测p65入核情况,PCR检测抗凋亡相关基因水平变化。通过CCK8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分别确定T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于AML12细胞的合适浓度,测定TP与TNF-α联合给药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DH含量的变化,细胞内凋亡蛋白酶活力的变化,WB检测凋亡/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以及TP作用后由TNF-α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的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IF)观察p65的入核情况;通过给予AML12细胞佛波酯(PMA)预先刺激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考察凋亡蛋白酶活力变化,WB检测凋亡/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并检测PMA预先给药对LDH释放量的影响。结果与Con组相比,(TP+LPS)组小鼠转氨酶水平显著增加,肝重系数显著上升,肝脏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上调,而(LPS+TP)组较Con组没有明显变化;(TP+LPS)组肝脏中Caspase-8酶活性显著上升,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FLIP的表达显著降低,Cleaved Capsase-3 IHC阳性区域显著增加,而(LPS+TP)组上述指标较Con组均无显著变化;预先给予TP能显著抑制由LPS诱发的IκBα降解与p65入核,并下调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体外AML12细胞体系中,无毒浓度的TP与TNF-α联给后,LDH释放量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与p65入核被TP显著抑制;给予PMA预先激活NF-κB信号通路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抗凋亡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8酶活性与LDH释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NF-κB信号通路在TP与LPS不同顺序序贯给药所致小鼠肝损伤差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TP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肝细胞无法正常抵抗外源性病原体/凋亡信号刺激,引发肝细胞发生大量凋亡,最终诱导间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间接性药物性肝损伤 脂多糖 凋亡 抗凋亡 肝细胞核转录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肝损伤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千茴 张昊然 +1 位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总结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直接毒性和间接毒性两方面总结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结果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涉及肝细胞氧化应激... 目的总结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直接毒性和间接毒性两方面总结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结果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涉及肝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代谢异常、NKT细胞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肝脏对炎性刺激的敏感性增加等。结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复杂,直接毒性作用靶点广泛,间接毒性具有更强的隐匿性和复杂性,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研究可为雷公藤及其制剂的增效减毒以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肝损伤 肝毒性 直接毒性 间接毒性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甲素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陆勇 季惠芳 +3 位作者 王秋娟 后德辉 杨熠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4-358,共5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FA(2.6~260μmol/L)可依浓度降低APA和V_(max),增加V_(MT),且使V_(max)恒定出现在膜电位除极至-27+SD6 mV水平。GFA(2.6~26μmol/L... 用细胞内微电极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FA(2.6~260μmol/L)可依浓度降低APA和V_(max),增加V_(MT),且使V_(max)恒定出现在膜电位除极至-27+SD6 mV水平。GFA(2.6~26μmol/L)使APD_(50)、APD_(90)和ERP延长,82~260μmol/L时,APD_(50)、APD_(90)缩短,而ERP/APD_(90)增大。GFA对V_(max)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和电位依赖性,并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表明GFA主要是通过对快Na通道阻滞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心肌细胞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总甙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2 位作者 周素娣 谢文敏 张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给高脂血症鹌鹑连续灌胃(ig)西红花总甙7周,能明显抑制由高脂饮食所致的血清TC,TG,LDL-C,VLDL-C和AI的升高,防止HDL,HDL2-C及HDL3-C的降低并可提高HDL-C/TC及HDL3-C/HDL3-C值。给药组动物动脉壁TC,TG及CE含量,CE/TC值和MDA值均较... 给高脂血症鹌鹑连续灌胃(ig)西红花总甙7周,能明显抑制由高脂饮食所致的血清TC,TG,LDL-C,VLDL-C和AI的升高,防止HDL,HDL2-C及HDL3-C的降低并可提高HDL-C/TC及HDL3-C/HDL3-C值。给药组动物动脉壁TC,TG及CE含量,CE/TC值和MDA值均较高脂对照组明显降低,从而减少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在鹌鹑动脉壁中的沉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且西红花总甙可减轻高脂饲料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肝系数的升高。病理切片表明,该药还能对抗因高脂饲料所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及肝组织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总甙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西红花总甙对神经、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1 位作者 曹于平 马晓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5-457,共3页
栀子西红花总甙(7.5, 15及30 mg/kg, iv)对麻醉犬颈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压(MAP),心率(HR),心电图各参数(P-R间期、QRS波、Q-T间期、T波),呼吸频率及呼吸幅度无明显影响;栀子西红花总甙(35 mg/kg, iv)... 栀子西红花总甙(7.5, 15及30 mg/kg, iv)对麻醉犬颈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压(MAP),心率(HR),心电图各参数(P-R间期、QRS波、Q-T间期、T波),呼吸频率及呼吸幅度无明显影响;栀子西红花总甙(35 mg/kg, iv)对小鼠自发活动和机能协调功能无明显影响,与阈下戊巴比妥钠也无明显协同作用;栀子西红花总甙(70 mg/kg, iv)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但对小鼠机能协调功能无显著影响,与阈下戊巴比妥钠也无明显协同作用;栀子西红花总甙(140 mg/kg)不仅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而且显著影响小鼠机能协调功能,与阈下戊巴比妥钠有明显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西红花总甙 神经药理学 自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甲素对心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陆勇 王秋娟 +2 位作者 季慧芳 后德辉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关附甲素(GPA)8.6μmol/L使缺O_2、高K ̄+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和最大除极速率(V_(max))下降,APD_90显著缩短,ERP/APD_90比值增大,GFA26μmol/L可使高... 关附甲素(GPA)8.6μmol/L使缺O_2、高K ̄+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和最大除极速率(V_(max))下降,APD_90显著缩短,ERP/APD_90比值增大,GFA26μmol/L可使高K ̄+除极所致的慢反应APA和V_(max)降低,GFA50μmol/L时使兔窦房结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速率(MRD)、舒张期去极化速率(RDP)和平均复极化速率(MRR)降低,自发活动频率(SFF)减慢,并使舒张期去极化时间(DDT)及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维拉帕米 动作电位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甲素对豚鼠左心房肌的变力性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2 位作者 王秋娟 后德辉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关附甲素(GFA)8.0×1O(-7)~8.2×10(-5)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豚鼠左心房肌的收缩力(Fc),但不能翻转正阶梯现象,对静息后增强(PRP)则能明显减弱。普萘洛尔(Pro)5μmol/L... 关附甲素(GFA)8.0×1O(-7)~8.2×10(-5)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豚鼠左心房肌的收缩力(Fc),但不能翻转正阶梯现象,对静息后增强(PRP)则能明显减弱。普萘洛尔(Pro)5μmol/L也有相似的作用,而在Pro阻断β受体的基础上,GFA仍可进一步降低心房肌Fc的幅度和PRP。维拉帕米(Ver)5μmol/L则可翻转正阶梯为负阶梯,对PRP无影响。结果提示,GFA的负性肌力作用除了与抑制外钙流入细胞内有关外,还与减少细胞内钙的释放有关;与β受体无关,且无频率依赖性。P<0.05,*P<0.01,comparedwithcontroldata(100%)2.2关附甲素、Pro和Ver对正阶梯现象和静息后增强效应的影响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左心房肌的Fc亦呈阶梯状增强,表现为正阶梯现象,而当刺激频率调回到0.5Hz时,Fc的幅度也恢复到起始值。给予GFA(8.2,82μmol/L)20min后,重复上述过程,心房肌的Fc幅度被减弱,但Fc仍随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加大,不表现为负阶梯现象,PRP则明显减小(图2A,3)。Ver(5pmol/L)作用10min后增加刺激频率,左心房肌的Fc幅度则随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左心房肌 阶梯现象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犬静脉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1 位作者 曹于平 赵小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3-388,共6页
观察了加替沙星连续静脉注射 (iv)给药 13周对Beagle犬所发生的各种反应 ,评价加替沙星的安全性。加替沙星以 0 ,8,16 ,32mg/kg每天给药一次 ,每周 6天。结果表明 ,iv加替沙星后 ,犬出现恶心、呕吐、排便、皮肤潮红、眼睑红肿、流涎、... 观察了加替沙星连续静脉注射 (iv)给药 13周对Beagle犬所发生的各种反应 ,评价加替沙星的安全性。加替沙星以 0 ,8,16 ,32mg/kg每天给药一次 ,每周 6天。结果表明 ,iv加替沙星后 ,犬出现恶心、呕吐、排便、皮肤潮红、眼睑红肿、流涎、活动减少等现象。所有症状在给药后 2h均可恢复。动物可见食欲不振 ,第 3周恢复正常。对犬的血常规、血清生化、血清离子、尿、粪常规、体重增长、心电图等均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变化。组织切片检查表明 ,在所有受检脏器中 ,高剂量组 1例 (1/2 )标本出现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 ,但在恢复期该病变可以恢复。其余脏器均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在本试验条件下 ,iv加替沙星给药 13周对犬的无毒剂量为 1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长期毒性 毕格犬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建立抗早老性痴呆药的M_1受体筛选模型(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3 位作者 蔡朝晖 赵小辰 严明 李欣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建立M1受体筛选模型 ,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方法 :在人胚肾细胞上表达人源M1受体 ,通过检测胞内cAMP来监测受体的激动情况。使用外源性的3H cAMP竞争胞内的cAMP结合位点。使用氯化乙酰胆碱作为阳性药来确证模型的可靠性... 目的 :建立M1受体筛选模型 ,用于抗早老性痴呆药物的筛选。方法 :在人胚肾细胞上表达人源M1受体 ,通过检测胞内cAMP来监测受体的激动情况。使用外源性的3H cAMP竞争胞内的cAMP结合位点。使用氯化乙酰胆碱作为阳性药来确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初步建立了M1受体人胚肾细胞表达体系。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乙酰胆碱 (10 -9~ 10 -4mol/L) ,胞内的cAMP浓度有相关性变化 (10 3 43× 10 -4 ~ 3 3 75 4× 10 -4 pmol/ μl)。 结论 :本筛选模型对M1受体激动剂有阳性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免疫方法 早老性痴呆 药物筛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甲素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陆勇 季惠芳 +1 位作者 常晓时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9-52,共4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了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各项参数的影响,并与Ⅰa类药物奎尼丁(quiniuine)、Ⅰb类药物慢心律(mexiletine)以及Ⅰc类药物氯卡胺(lor...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了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各项参数的影响,并与Ⅰa类药物奎尼丁(quiniuine)、Ⅰb类药物慢心律(mexiletine)以及Ⅰc类药物氯卡胺(lorcainid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关附甲素对心肌细胞零相阻Na ̄+作用与Ⅰ类药奎尼丁、慢心律、氯卡胺相比起效浓度接近,作用相似,它对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与Ⅰa类药奎尼丁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动作电位 乳头肌 奎尼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关附庚素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2 位作者 夏立伟 刘静涵 邢以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2-245,共4页
采用玻璃微电极术和微机自动分析技术,研究盐酸关附庚素(GFG)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并与盐酸关附甲素(GFA)和心律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FG对RP和APD无明显影响,但可依浓度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其起效浓度为0.26 μmo... 采用玻璃微电极术和微机自动分析技术,研究盐酸关附庚素(GFG)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作用,并与盐酸关附甲素(GFA)和心律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FG对RP和APD无明显影响,但可依浓度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其起效浓度为0.26 μmol/L。而GFA和心律平降低V_(max)的起效浓度分别为0.86 μmol/L和0.85 umol/L,GFG对APD和ERP的作用也与GFA不同。GFG降低V_(max),相对延长ERP是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关附庚素 心律失常 乳头状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钾、低钠溶液诱发的豚鼠乳头肌触发活动及维拉帕米和蝙蝠葛苏林碱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陆勇 季慧芳 张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6-459,共4页
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是心律失常发生的细胞机制之一。触发活动是由于心肌细胞 [Ca2 +] i升高并使之发生振荡所致。本实验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 ,观察了豚鼠乳头肌标本用含四乙基胺的无钾、低钠溶液灌流后 ,诱导触发活动的情况。结果... 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是心律失常发生的细胞机制之一。触发活动是由于心肌细胞 [Ca2 +] i升高并使之发生振荡所致。本实验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 ,观察了豚鼠乳头肌标本用含四乙基胺的无钾、低钠溶液灌流后 ,诱导触发活动的情况。结果表明 ,上述溶液可诱导出较稳定且可逆的触发活动。维拉帕米 ( 11μm ol/L )和蝙蝠葛苏林碱 ( 50 μm ol/L)对触发活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完全消除电位振荡。这种触发活动模型有助于研究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电活动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后除极 触发活动 维拉帕米 蝙蝠葛苏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室内外信道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陆勇 周正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2期13-16,61,共5页
对UWB信号的室内外信道模型进行分析及综合讨论。基于Fresnel-Kirchoff刃型模型,对室外信道模型进行了PPM调制信号的多径信道分析;基于RICE统计模型及RAKE接收机,对室内信道模型采用了确定性信道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ARMA模型,对室... 对UWB信号的室内外信道模型进行分析及综合讨论。基于Fresnel-Kirchoff刃型模型,对室外信道模型进行了PPM调制信号的多径信道分析;基于RICE统计模型及RAKE接收机,对室内信道模型采用了确定性信道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ARMA模型,对室内信道模型采用了自回归信道模型方法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信道模型 超宽带通信 多用户性能 误码率 Fresnel-Kirchoff刃型模型 PPM调制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AODV-MPR协议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陆勇 宋科 陈佃军 《无线电工程》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为了降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在维护路由时广播参数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均为本节点地址的路由应答报文(HELLO消息)时的网络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广播中继(MPR)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方案,对AODV的HELLO消息机制进行了改... 为了降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在维护路由时广播参数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均为本节点地址的路由应答报文(HELLO消息)时的网络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广播中继(MPR)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方案,对AODV的HELLO消息机制进行了改进,并在NS2中对改进协议和原AODV协议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的AODV协议在网络吞吐量、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方面均优于原AODV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R AODV HELLO N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陆勇 《抗感染药学》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1 概述 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人类疾病的一类特殊商品。所以,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是对药品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毒性试验 临床前 安全性评价 毒性靶器官 药物依赖性 受试药 人类疾病 毒性反应 最大耐受量 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调血脂作用
18
作者 张陆勇 刘晓东 +4 位作者 季慧芳 谢林 张锐 谢文敏 刘国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3,共3页
以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为模型观察了苯扎贝特对大鼠及鹌鹑血清中血脂的影响。试验表明,苯扎贝特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以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为模型观察了苯扎贝特对大鼠及鹌鹑血清中血脂的影响。试验表明,苯扎贝特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苯扎贝特调脂作用优于安妥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高脂血症 降血脂药 实验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超宽带SSCI合成脉冲信号的最佳设计方法
19
作者 张陆勇 王小钰 周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508,共4页
超宽带CI脉冲是由多个相干载波合成的窄脉冲信号。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频CI合成窄脉冲技术。 由此降低了功率谱密度,提高了频带使用效率和便于多址应用。通过对每个相干载波信号CI扩频且合成,其效果 很好。在信道传播上拥有超宽带... 超宽带CI脉冲是由多个相干载波合成的窄脉冲信号。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频CI合成窄脉冲技术。 由此降低了功率谱密度,提高了频带使用效率和便于多址应用。通过对每个相干载波信号CI扩频且合成,其效果 很好。在信道传播上拥有超宽带信号的抗多径高分辨率性能,同时又能对扩频相干副载波进行相关接收,这样大大 地提高了相关接收增益,减少了码间串扰。该文运用信号最佳设计方法,将超宽带SSCI信号设计成符合FCC标准 和ETSI标准的最佳信号,减少与其他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结 果。该设计方法对于提高UWB通信系统的性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通信 UWB信号设计 SSCI信号合成UWB波形 信号最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分集的UWB信号收发系统研究
20
作者 张陆勇 王晓钰 +2 位作者 周正 耿科 王得科 《无线电工程》 2005年第4期6-7,17,共3页
在Haar小波合成窄脉冲技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超宽带信号的Haar波形分集(WD) 收发技术。不同阶的Haar小波合成的窄脉冲,通过发射系统发射到接收系统,接收机对不同阶的Haar 小波进行检测,该相关检测技术能够非常精确地提取所发射UWB窄... 在Haar小波合成窄脉冲技术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超宽带信号的Haar波形分集(WD) 收发技术。不同阶的Haar小波合成的窄脉冲,通过发射系统发射到接收系统,接收机对不同阶的Haar 小波进行检测,该相关检测技术能够非常精确地提取所发射UWB窄脉冲中的各阶Haar小波。由于 Haar小波易于数字化实现,对实际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集 HAAR小波 UWB信号 收发系统 窄脉冲 超宽带信号 发射系统 WD 相关检测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