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节对大叶桉和柠檬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闻扬 郑燕菲 +2 位作者 袁子娇 赵亮宇 刘雄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3-2127,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桉叶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考察了季节对大叶桉和柠檬桉两种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桉叶挥发油含量在春季(1-3月)和冬季(10-12月)较高,其中冬季挥发油含量最高。...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桉叶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考察了季节对大叶桉和柠檬桉两种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桉叶挥发油含量在春季(1-3月)和冬季(10-12月)较高,其中冬季挥发油含量最高。大叶桉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3-蒈烯、α-松油醇、(-)-蓝桉醇、D-萜二烯、1-松香芹醇;柠檬桉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茅醛、异胡薄荷醇、β-香茅醇。大叶桉挥发油中的代表成分3-蒈烯和柠檬桉挥发油中的代表成分香茅醛在春季(1-3月)含量为最高。两种挥发油对常见致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桉 柠檬桉 挥发油 成分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茴脑低温氧气氧化性质及其产物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闻扬 刘雄民 +3 位作者 张强 周晓迪 江艳艳 赖福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3-1369,共7页
考察了反式茴脑氧化反应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跟踪反应压力变化,利用碘量法分析了过氧化物浓度,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反应产物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变化显示,反式茴脑氧化过程分3个阶段:首先是缓慢吸收氧... 考察了反式茴脑氧化反应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跟踪反应压力变化,利用碘量法分析了过氧化物浓度,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反应产物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变化显示,反式茴脑氧化过程分3个阶段:首先是缓慢吸收氧气阶段;然后是快速氧化反应阶段;最后是氧化趋于结束阶段。当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 h时,过氧化物浓度最大为85.07 mmol/kg;反式茴脑氧化反应产物比较复杂,最主要的产物有茴香醛、乙醛、茴香环氧化物、茴香二醇、茴香偶酰等,当反应温度为55℃时,茴香醛选择性达到7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茴脑 氧化反应 茴脑过氧化物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钪合金靶材的制备及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闻扬 刘华 +4 位作者 王志坚 黄美松 文康 马小波 周煌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6,共4页
制备了铝钪合金(Al-20%Sc)靶材,并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合金靶材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靶材样品晶粒形状发生变化,由棱角分明变得圆润,晶粒尺寸变大,晶界光滑;样品退火前硬度为70.37 HV0.1,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 制备了铝钪合金(Al-20%Sc)靶材,并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合金靶材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靶材样品晶粒形状发生变化,由棱角分明变得圆润,晶粒尺寸变大,晶界光滑;样品退火前硬度为70.37 HV0.1,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合金硬度先明显降低后趋于稳定,最佳退火工艺为620℃×60min,此时靶材样品硬度降至55.03HV0.1,但其塑性提高,有利于后续机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钪合金 Al-20%Sc 靶材 退火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温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桉果实、叶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屈恋 张闻扬 +2 位作者 刘雄民 马丽 赖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5,88,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柠檬桉果实和柠檬桉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两者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柠檬桉果实中主要组分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桉果实挥发油得率为0.76 m L/100 g(以鲜重计),柠檬桉叶挥...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柠檬桉果实和柠檬桉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两者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柠檬桉果实中主要组分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柠檬桉果实挥发油得率为0.76 m L/100 g(以鲜重计),柠檬桉叶挥发油得率为1.3 m L/100 g。柠檬桉果实挥发油中有37种成分,其中单萜类9种,氧化单萜8种,倍半萜5种,氧化倍半萜7种,芳香族化合物1种,其他化合物7种,主要成分具体为:1R-α-蒎烯、γ-松油烯、石竹烯等;桉叶油的主要组分为:香茅醛、β-香茅醇、异胡薄荷醇。两者相同组分较少,有α-蒎烯、异胡薄荷醇、α-松油醇等,含量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桉 果实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醚和苯乙醚氧化特性及其产物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田元 刘雄民 +2 位作者 马丽 赖芳 张闻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61-1465,共5页
设计了跟踪测定苯甲醚、苯乙醚与氧气加热氧化反应过程的小型压力容器试验装置(MCPVT),得到了它们的压力-时间、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用碘量法测定了两种醚氧化过程中过氧化物的生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氧化产物。... 设计了跟踪测定苯甲醚、苯乙醚与氧气加热氧化反应过程的小型压力容器试验装置(MCPVT),得到了它们的压力-时间、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用碘量法测定了两种醚氧化过程中过氧化物的生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氧化产物。结果表明,苯甲醚、苯乙醚在195℃时会发生明显的放热氧化反应。两种醚生成过氧化物最高浓度时的温度均为160℃。苯甲醚在反应温度≤200℃时,氧化产物为甲酸苯酯、邻甲氧基苯酚;反应温度≥210℃时,氧化产物变得复杂,主要有酚、醇、醛、酸和酯等。苯乙醚在反应温度≤150℃,氧化产物为乙醛、苯酚、乙酸苯酯、邻乙氧基苯酚;反应温度≥160℃时,氧化产物有二十多种,主要有乙醛、乙酸、苯酚、乙酸苯酯、邻乙氧基苯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醚 苯乙醚 氧化特性 氧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枞酸和松香氧化过程及其过氧化物生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晓迪 刘雄民 +3 位作者 张强 张闻扬 江艳艳 赖福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6-1621,共6页
采用碘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枞酸和松香的氧化反应。通过碘量法测定过氧化值变化,考察固态枞酸和松香在加压氧气和空气中的过氧化物生成规律。利用UV测定枞酸共轭双键变化,探讨枞酸和松香在较低温度下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经... 采用碘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研究枞酸和松香的氧化反应。通过碘量法测定过氧化值变化,考察固态枞酸和松香在加压氧气和空气中的过氧化物生成规律。利用UV测定枞酸共轭双键变化,探讨枞酸和松香在较低温度下的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经改良的碘量法测量枞酸和松香的过氧化值具有精密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利用该方法跟踪枞酸的氧化反应,温度30~60℃范围内较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值随氧化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在0.5 MPa氧气、60℃的温度中反应8 h,过氧化值达到最大值285 mmol/kg。枞酸固态下的氧化动力学呈现表观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49.76 k J/mol。松香的氧化反应规律类似于枞酸氧化规律,在50℃中反应6 h,过氧化值达到最大值161 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酸 松香 氧化反应 过氧化值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