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张闯娟
何洪鸣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230,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保育体系综合评价”
国家重点专项“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2017YFC0505205)。
-
文摘
基于复种指数和“热量-降水”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了西南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从1990—2015年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90—2015年云南、贵州和四川复种指数比分别降低27.04%、1.67%和25.83%,复种指数均值分别为147.37%、239.69%和206.05%。2006—2015年为三省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波动变化最大的时期,该期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年际变动率为四川>贵州>云南,其值分别为-41.01%、-33.55%和-29.60%。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北部和南部地区。2010—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潜力复种指数均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其中四川东部地区潜力复种指数最大;云南省耕地复种可提升潜力值,明显高于贵州和四川,贵州省可提升潜力地区最少。耕地复种指数年际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其中复种指数与年均温度、≥0℃积温、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总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丘陵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低于平原地区;气候因子中的温度变化与西南地区复种指数之间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但温度变化是其变化的关键因子。
-
关键词
耕地复种指数
时空格局演变
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集约度
西南三省
-
Keywords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influence factors
degree of land intensive use
Southwest China
-
分类号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赵宏飞
何洪鸣
白春昱
张闯娟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180)
-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黄土高原
环境效应
-
Keywords
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Loess Plateau
environmental effects
-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