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术中抗凝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兴 李健 +3 位作者 张闯 赵桐 辛倩 时向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总结本中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术中抗凝方案研究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入选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六医学中心单术者组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97例,完善相关检查。采取围术期不... 目的总结本中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术中抗凝方案研究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入选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六医学中心单术者组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97例,完善相关检查。采取围术期不间断抗凝方式,根据应用不同直接口服抗凝剂分为达比加群组(125例)和利伐沙班组(72例),术中根据初始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值应用自制公式给予相应剂量普通肝素,记录ACT达标时间和达标率,观察围术期出凝血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病史、CHA_(2)DS_(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及左心房前后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ACT基础值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149.73±23.52)s vs(157.91±24.58)s,P=0.032],达比加群组首剂肝素量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0.71±0.12)mg/kg vs(0.65±0.13)mg/kg,P=0.031],达比加群组15min ACT达标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60%vs 74%,P<0.05),继续按公式补充肝素后达比加群组与利伐沙班组45min ACT达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6%vs 88%,P>0.05)。达比加群组术中肝素总量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0.99±0.30)mg/kg vs(0.85±0.31)mg/kg,P=0.009]。利伐沙班组1例心包积液,达比加群组1例术后次日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外科手术治疗,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围术期不间断抗凝,术中根据初始ACT值代入公式个体化应用普通肝素抗凝,可快速使ACT达标,提高抗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白嘉琪 王翔宇 +3 位作者 苑培佳 唐雪正 许洪玲 张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4-80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的2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数据,将所有入选患者按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的2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数据,将所有入选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137例和女性组134例。通过CPET获取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_(2)max)、最大心率(maximal heart rate, HRmax)等数值,记录运动停止后不同时间段心率(heart rate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HRt),运动后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HRR)=HRmax-HRt计算不同时间段的运动后心率恢复值,记录运动停止后1 min、2 min、3 min的心率,分别用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1-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1)、运动后2 min心率恢复(2-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2)、运动后3 min心率恢复(3-minute heart rate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HRR3)表示。统计分析VO_(2)max与HRR1、HRR2、HRR3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组VO_(2)max、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女性组,HRmax、HRR1、HRR2、HRR3显著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VO_(2)max与HRR1、HRR2、HRR3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男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36、0.39,女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58、0.56,不同性别VO_(2)max与HRR的相关系数显示,VO_(2)max与HRR2的相关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0.58 vs 0.36,P=0.020)。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R与VO_(2)max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女性患者,可用于实际运动康复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心率测定 最大摄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3
作者 宋玲毓 李健 +4 位作者 张闯 杨漫漫 张国星 苏小雅 时向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在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延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在预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置入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六医学中心ICD置入并行LEG检查的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16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ICD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VA组7例和无VA组9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特征、LEG特点与发生VA事件的相关性。结果VA组术后透壁性强化、心肌中层强化比例明显高于无VA组(71.4%vs 11.1%,P=0.035;85.7%vs 22.2%,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壁性强化(OR=5.000,95%CI:0.150~166.589,P=0.368)和心肌中层强化(OR=7.000,95%CI:0.217~226.005,P=0.272)不是VA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透壁性强化和心肌中层强化联合预测及单独透壁性强化的诊断效能较好(P<0.05)。结论LEG对预测患者置入ICD后发生VA事件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除颤器 植入型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图的智能船舶INS/GPS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闯 贾春林 郭沐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针对智能船舶依赖单一感知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难以满足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导航需求,提出基于因子图优化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数据... 针对智能船舶依赖单一感知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难以满足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导航需求,提出基于因子图优化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数据。根据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测量模型对INS进行机械编排。利用预积分原理构建预积分因子节点,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漂移误差构建漂移因子节点对预积分结果进行修正。通过插入GPS因子,构建INS/GPS因子图组合导航模型,识别并更新受新测量因子影响的部分导航状态变量节点。应用非线性优化等方法获取最优状态估计值,实现多源感知的信息融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常用的卡尔曼滤波相比,在GPS信号故障时,所提出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因子图 预积分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5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舰机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
6
作者 张闯 卫超强 +2 位作者 李延通 喻妍 刘锦超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4-303,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海上巡航效率,对基于舰船和无人机动态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该问题具有舰机动态协同、时空精确耦合、离散与连续变量同时优化等复杂特点。构建一种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巡航任务完成时间,实现对... 为进一步提升海上巡航效率,对基于舰船和无人机动态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该问题具有舰机动态协同、时空精确耦合、离散与连续变量同时优化等复杂特点。构建一种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巡航任务完成时间,实现对舰船航行路径、无人机飞行路径及无人机起降位置等的组合优化。应用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ALNS)算法,设计3种破坏算子、2种修复算子及其自适应机制进行求解。基于某海域若干岛礁数据开展案例分析,证明舰机协同模式下巡航时间可减少45%以上。算例实验结果表明,ALNS算法可在90 s内求解最多包含80个岛礁的算例,其求解能力和效率显著优于CPLEX求解器和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新提出的基于舰机协同的岛礁巡航路径规划方法,为高效遂行海上维权执法任务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巡航 舰机协同 路径规划 混合整数2阶锥规划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洪水演进模拟及影响分析——以江西省某城市片区为例
7
作者 张闯 黄河 +3 位作者 蒋水华 常志璐 李彧玮 张建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灾害愈发严峻,已严重威胁城镇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准确模拟极端降雨情景下城市内涝洪水演进过程是评估和防控内涝灾害风险的前提,然而准确模拟内涝洪水演进过程具有一...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城市内涝灾害愈发严峻,已严重威胁城镇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准确模拟极端降雨情景下城市内涝洪水演进过程是评估和防控内涝灾害风险的前提,然而准确模拟内涝洪水演进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以江西省某城市片区为例,通过MIKE FLOOD平台构建MIKE URBAN和MIKE 21耦合模型,分别模拟研究区在典型历史降雨事件和极端降雨情景下(10、20 a一遇2 h降雨)城市内涝洪水演进过程,分析管网排水能力、最大淹没水深和易涝点积水深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现场内涝积水数据验证了所构建耦合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MIKE FLOOD平台模拟城市内涝洪水演进的效率较高,模拟结果可靠;研究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在小于10 a、10~20 a和大于20 a一遇的占比分别为77.3%、2.1%和20.6%,且积水深度等级以轻度积水(<0.15 m)为主,有6个易涝点达到重度积水等级,最大积水深度超过1.00 m;易涝点积水深度先快速增大至最大积水深度,后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易涝点最大积水深度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城市内涝洪水演进模拟、灾害防治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城市管网 排水能力评估 洪水演进模拟 MIKE FLO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干湿循环下泥质砂岩劣化及声发射演化特征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隆能增 任松 +4 位作者 吴斐 陈征 陈国庆 张平 张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3-2668,共16页
为深入探究降雨−蒸发干湿循环效应及酸雨腐蚀对泥质砂岩边坡运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不同酸性干湿循环下泥质砂岩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及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其力学参数劣化规律及损伤破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 为深入探究降雨−蒸发干湿循环效应及酸雨腐蚀对泥质砂岩边坡运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不同酸性干湿循环下泥质砂岩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及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其力学参数劣化规律及损伤破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σ、弹性模量E、黏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劣化度与干湿循环次数正相关,而劣化速率与干湿循环次数负相关,围压延缓了其劣化过程,酸性环境则会加剧岩样的劣化。σ对于酸性干湿循环的敏感度最高,在不同pH值条件下力学参数与干湿循环次数均呈较强的对数关系。声发射振铃累计计数及能量演化特征可分为初始活跃期、稳定增长期和高峰陡增期,并且在稳定增长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破坏前兆。随着酸性干湿循环的耦合作用效应持续增强,RA-AF张拉裂纹信号持续下降,声发射定位事件特征由中部轴向聚集逐步演变为斜向随机分布,损伤破坏特征由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基于声发射数据驱动的泥质砂岩损伤状态识别模型的综合识别准确率达到93.33%,振铃累计计数和最大能量特征贡献率为81.63%,表明所建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识别损伤状态等级与声发射数据间的内在关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干湿循环 泥质砂岩 声发射 劣化 特征识别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9
作者 庞岳 岳富占 +4 位作者 夏正欢 张闯 王洪强 高文宁 张瑶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杂波背景下提取动目标信号,并利用改进型PCA进行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然后分别在时间维和距离维进行目标检测,并通过非相参积累方法重检测,有效排除目标混叠和虚警干扰,从而检测出目标并提取了其关注区域;最后通过自主研发的L波段全极化雷达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树林遮蔽环境下动目标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显著提升了L波段全极化雷达在树林遮蔽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全极化雷达 主成分分析 数据融合 树林遮蔽场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微过充循环老化特性与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越明 张闯 +2 位作者 刘文杰 刘素贞 徐志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3-3356,共14页
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电池组的不一致性或充电系统故障而出现微过充现象,长期循环会引发安全隐患。为探究微过充循环对锂离子电池老化特性及其失效机理的影响,将电池分别过充至不同截止电压,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弛豫时间分布和... 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电池组的不一致性或充电系统故障而出现微过充现象,长期循环会引发安全隐患。为探究微过充循环对锂离子电池老化特性及其失效机理的影响,将电池分别过充至不同截止电压,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弛豫时间分布和容量增量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老化分析,并结合拆解后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循环相比,微过充循环会显著加速电池老化,导致电池比容量衰减速度加快;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内部的可用锂离子和活性材料不断消耗,电池各类阻抗明显增加,其中4.5 V微过充循环电池的电荷转移电阻较初始状态增加了196.15%;微过充循环还会加剧电池极化现象,降低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微过充循环后,电池的活性材料逐渐从集流体上脱落,正极材料的活性颗粒破裂,负极材料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增厚,F、P元素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微过充循环 电化学阻抗谱 老化特性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FNC模型的轻量化船舶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炳焱 张闯 +1 位作者 石振男 刘松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7,共8页
[目的]针对交通密集的港口、船舶聚集的渔船作业区以及船岸混合交通场景等复杂环境,提出一种基于YOLO-FNC模型的船舶检测方法。[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FasterNet思想的神经网络模块FasterNeXt,并将该模块替换YOLO模型中的C3模块,在不... [目的]针对交通密集的港口、船舶聚集的渔船作业区以及船岸混合交通场景等复杂环境,提出一种基于YOLO-FNC模型的船舶检测方法。[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FasterNet思想的神经网络模块FasterNeXt,并将该模块替换YOLO模型中的C3模块,在不影响准确性的条件下确保运行速度更快。其次,将NAM注意力机制融入网络结构中,通过利用稀疏的权重惩罚抑制特征权重确保权重的计算更加高效。最后,提出新的边界框回归损失以加快预测帧调整并增加帧回归率,提升网络模型收敛速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的复杂场景下船舶数据集进行检测实验,与YOLOv5s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的mAP@0.5提升6.35%,参数量减少9.74%,计算量减少11.39%。[结论]该检测方法有效实现了轻量化、高精度的船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目标检测 YOLOv5s YOLO-F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3000/20/40D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宇华 关闯 张闯 《煤矿机械》 202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针对某矿区实际工作面使用工况,对液压支架的总体参数、结构形式、技术特点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了ZY13000/20/40D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结果表明,该支架结构稳定、支护效果好,能够满足井下工作面使用要求,可以为类似工况的液压支架... 针对某矿区实际工作面使用工况,对液压支架的总体参数、结构形式、技术特点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了ZY13000/20/40D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结果表明,该支架结构稳定、支护效果好,能够满足井下工作面使用要求,可以为类似工况的液压支架设计提供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3000/20/40D 两柱掩护式 液压支架设计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检测与双边滤波的彩色图像去噪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闯 迟健男 +1 位作者 张朝晖 王志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6-1783,共8页
针对彩色图像双边滤波去噪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边缘检测与双边滤波相结合的彩色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导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分块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继承了CNN灰度边缘检测算法定位准确的优点,又弥补了CN... 针对彩色图像双边滤波去噪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边缘检测与双边滤波相结合的彩色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导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分块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继承了CNN灰度边缘检测算法定位准确的优点,又弥补了CNN现有算法不能直接处理彩色图像的空白.接下来提出一种针对图像增强的边缘滤波算法,通过两级边缘检测满足去噪不同阶段对边缘检测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础上,用改进的双边滤波器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通过非抗噪边缘图对噪声范围进行定位,以缩小双边滤波的范围,减少去噪过程带来的图像模糊,并且对双边滤波加权平均方式进行改进,减小噪声点本身的权重,降低高频噪声的影响.最后根据滤波后的去噪边缘图对彩色图像进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有效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护和增强了图像中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双边滤波 彩色图像 边缘滤波 去噪 细胞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数量及孔径对大理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闯 唐建新 +1 位作者 腾俊洋 李臣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41-50,共10页
为分析孔洞数量及孔径对大理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对含不同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大理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对破坏前后的试件进行CT扫描,研究其损伤裂纹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孔洞数量及孔径对试件的强度参数、破坏形式及损伤程度等均有... 为分析孔洞数量及孔径对大理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对含不同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大理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对破坏前后的试件进行CT扫描,研究其损伤裂纹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孔洞数量及孔径对试件的强度参数、破坏形式及损伤程度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为(1)随着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增加,试件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起裂应力和起裂应力水平逐渐减小;(2)随着孔洞数量及孔径的增加,试件在破坏过程中的拉剪裂纹增多、远场裂纹减小,且在破坏后的破坏形式逐渐由拉剪破坏过渡到剪拉破坏,破坏后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3)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含孔试件,其破坏过程在试件的前后方向表现为由一方向另一方逐渐破坏,在试件的上下方向表现为由圆孔所在平面向上下两端逐渐破坏;(4)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含孔岩样损伤分布在试件的前后方向上表现为由一方向另一方的逐渐减小,上下方向上则表现为由圆孔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需注意的是由于损伤的叠加效应多孔试件在其上下方的最大损伤面并非位于圆孔处而是位于两圆孔的中间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大理岩 力学特性 起裂特性 破坏过程 破坏模式 损伤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视线估计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闯 迟健男 +1 位作者 张朝晖 王志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8-1013,共6页
针对现有视线估计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限制使用者头部运动和个体标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视线估计方法.建立了一种双相机双光源条件下计算眼睛光轴的five-spot模型,本模型估计眼球光轴三维方向只需要一次直线求交运算.以此... 针对现有视线估计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限制使用者头部运动和个体标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视线估计方法.建立了一种双相机双光源条件下计算眼睛光轴的five-spot模型,本模型估计眼球光轴三维方向只需要一次直线求交运算.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新的视线估计方法,本方法实现了自然头动视线估计,并且简化用户标定为单点标定.该方法的各个环节都满足实时性要求,为面向人机交互的视线追踪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追踪 视线估计 立体视觉 瞳孔-角膜反射(PCCR)技术 个体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闯 彭振斌 彭文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1-3037,共7页
基于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监测中,由于有新的监测沉降值不断补充到原始数据序列中,各种因素会带来新的扰动,原来的模型精度降低,为避免由此产生的误差,用... 基于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监测中,由于有新的监测沉降值不断补充到原始数据序列中,各种因素会带来新的扰动,原来的模型精度降低,为避免由此产生的误差,用新陈代谢方法建立优化灰色离散Verhulst一维、二维新陈代谢模型。将传统Verhulst模型、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及优化灰色离散Verhulst一维、二维新陈代谢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采用离散化思维对原数据序列进行倒数变换,从连续形式向离散形式变化,减小了传统Verhulst模型建模过程中从微分方程到差分方程带来的误差;采用新陈代谢方法的优化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精度更高,可选用该模型对基坑进行沉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预测 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 新陈代谢方法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SVM辅助的小幅值及缓变故障检测与容错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闯 赵修斌 +2 位作者 庞春雷 冯波 高超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在INS/GNSS组合导航中,针对传统残差χ^2检验法对小幅值突变故障和缓变故障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辅助的故障检测与容错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双阈值检测门限来判断观测数据质量,当观测数据受污染时,... 在INS/GNSS组合导航中,针对传统残差χ^2检验法对小幅值突变故障和缓变故障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辅助的故障检测与容错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双阈值检测门限来判断观测数据质量,当观测数据受污染时,利用LS-SVM 对残差的预测值代替卡尔曼滤波残差自适应调节滤波增益矩阵,降低漏警故障对状态估计的污染,以提升估计精度和故障检测灵敏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小幅值突变故障和缓变故障,相比于传统残差χ^2检验法,所提方法检测漏警率分别能降低25%和15%以上,故障期间滤波精度可提高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GNSS 组合导航 故障检测与容错 小幅值故障 缓变故障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含层理页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闯 任松 +2 位作者 吴斐 刘杰 周旭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9-658,共10页
深入理解含层理以及含宏观裂缝页岩在循环荷载扰动下渗透率的演化规律,对于页岩气隧道安全施工而言意义重大。利用GCTS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含轴向层理及轴向宏观裂缝页岩试件在循环轴向应力和循环围压下渗透率的演化规律开展相关试验研... 深入理解含层理以及含宏观裂缝页岩在循环荷载扰动下渗透率的演化规律,对于页岩气隧道安全施工而言意义重大。利用GCTS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含轴向层理及轴向宏观裂缝页岩试件在循环轴向应力和循环围压下渗透率的演化规律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轴向层理页岩试件渗透率随轴向应力的加载和卸载基本不发生明显改变,而随围压增加以负指数的形式下降,随围压的减小以指数的形式增加;含宏观裂缝页岩试件的渗透率随轴向应力的加、卸载近似以线性形式降低和增加,而随围压的增大以负指数形式下降,随围压的减小以指数形式增加;含轴向裂缝页岩试件的渗透率相较含轴向层理页岩试件而言有大幅提升,其二者比值约为9倍左右;页岩试件对围压的敏感性约为轴向应力的26倍;试件渗透率几乎不随轴向应力循环次数发生明显改变,而随围压循环次数的增加呈负指数式下降,且其降幅主要集中在第1循环阶段内。研究成果可对页岩气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页岩 层理 裂缝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孔洞及层理耦合作用下的千枚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闯 任松 +1 位作者 张平 隆能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2-1624,共13页
千枚岩普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地下水、层理、微孔隙以及微裂隙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力学特性,进而给相关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严峻挑战。基于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水、层理以及孔洞共同耦合作用下千枚岩的抗拉强度、能量以及... 千枚岩普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地下水、层理、微孔隙以及微裂隙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力学特性,进而给相关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严峻挑战。基于巴西劈裂试验,研究了水、层理以及孔洞共同耦合作用下千枚岩的抗拉强度、能量以及破坏形式。研究表明:抗拉强度随含水率、孔径以及层理角度的增加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抗拉强度对含水率、孔径以及层理角度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主要体现为层理角度最为显著,孔径大小次之,含水率最小;不同层理下的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度随含水率以及孔径的增加而增加,且其随含水率的增加速率更为显著;能量随含水率、孔径以及层理角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与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不同层理下的能量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其各向异性度普遍大于同等条件下的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度;试件破坏形式受孔径、层理角度以及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孔洞的存在主要影响裂纹起裂位置,孔径大小主要影响裂纹起裂强度,层理角度主要影响裂纹扩展路径,含水率主要影响裂纹数量。该研究成果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岩石抗拉特性以及提升岩土工程稳定性均具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 层理 含水率 孔洞 巴西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SINS紧组合导航故障检测与系统重构新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闯 赵修斌 +2 位作者 庞春雷 冯波 许云达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针对传统新息χ~2检测法不能准确判断故障持续时间而造成的误警、漏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滤波器结构的故障检测与系统重构新方法:利用新息检测法对各主、子滤波器进行故障检测,通过比较各滤波器检测结果识别出故障卫星号,将不包... 针对传统新息χ~2检测法不能准确判断故障持续时间而造成的误警、漏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滤波器结构的故障检测与系统重构新方法:利用新息检测法对各主、子滤波器进行故障检测,通过比较各滤波器检测结果识别出故障卫星号,将不包含故障星的子滤波器结果反馈到主滤波器及其他子滤波器,并代替其滤波结果对系统进行重构,进而辅助新息χ~2检测法进行故障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星故障条件下,相比于传统新息χ~2检测法,新方法减弱了新息χ~2检测法的跟踪作用,实现了对故障星及故障时间的准确判定,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完好性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故障检测 新息χ2检测法 层次滤波器 系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