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胁迫对棉铃虫成虫保幼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长禹 孟建玉 +2 位作者 周丽君 桑文 雷朝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对棉铃虫体内保幼激素JHI、JHII和JHIII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体内JHI、JHII和JHIII的滴度均随着日龄的变化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与1日龄相比,CK、1h/d、5h/d组在2、3、4日龄时的JHI、...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对棉铃虫体内保幼激素JHI、JHII和JHIII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体内JHI、JHII和JHIII的滴度均随着日龄的变化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与1日龄相比,CK、1h/d、5h/d组在2、3、4日龄时的JHI、JHII和JHIII滴度均升高,其中1h/d和5h/d组的JHI、JHII和JHIII滴度在2日龄时达到最高值,且达到显著水平,然后均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下降,9h/d组JHI、JHII和JHIII滴度则随着日龄的增大显著降低;棉铃虫体内JHI、JHII和JHIII的滴度随着UV照射时间的延长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照射时间为5h/d和9h/d时,2~5日龄棉铃虫体内的JHI、JHII和JHIII滴度显著低于对照水平,不同日龄虫体内的JHI、JHII和JHIII滴度均在9h/d时达到最低;此外,日龄与UV照射的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紫外光 保幼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组织蛋白酶基因CTSB-16D和CTSB-348的克隆、表达谱及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
2
作者 姜万千 杨磊 +2 位作者 孟建玉 杨昌利 张长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为了探索组织蛋白酶基因CTSB-16D和CTSB-348在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响应高低温和UV-B胁迫中的作用,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桃蚜CTSB-16D和CTSB-348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 为了探索组织蛋白酶基因CTSB-16D和CTSB-348在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响应高低温和UV-B胁迫中的作用,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桃蚜CTSB-16D和CTSB-348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技术检测了2个基因在桃蚜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及经高温、低温和UV-B胁迫不同时长的无翅成虫中的相对表达量。克隆获得了桃蚜CTSB-16D(GenBank登录号:MZ962352)和CTSB-348(GenBank登录号:MZ962353)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1 096 bp和1 101 bp,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017 bp和1 023 bp,分别编码338个和340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8.14 kD和37.52 kD,等电点(pI)为5.46和5.9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桃蚜CTSB-16D和CTSB-348均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XP_003246386.1、NP_001119608.1) CTSB亲缘关系最近。RT-qPCR分析表明,CTSB-16D和CTSB-348在桃蚜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分别在1龄若虫和无翅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高、低温和UV-B胁迫对CTSB-16D和CTSB-348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且表达量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胁迫下,CTSB-16D和CTSB-348表达量均在90 min时达到峰值;36℃胁迫下,CTSB-16D和CTSB-348表达量均在30 min时达到峰值;UV-B胁迫下,CTSB-16D和CTSB-348表达量分别在60 min和120 min时达峰值。桃蚜CTSB-16D和CTSB-348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且响应温度和UV-B的胁迫,推测两个基因参与桃蚜的生长发育并在桃蚜响应环境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组织蛋白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昌利 刘芳 +2 位作者 苏丽 朱德远 张长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36-139,152,共5页
[目的]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方法]通过对贵州花溪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共发现昆虫纲10目21科46种昆虫;主要类群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 [目的]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方法]通过对贵州花溪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共发现昆虫纲10目21科46种昆虫;主要类群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数量占比达98.63%。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7月中旬最高,达24种;主要优势种有亚洲玉米螟、玉米蚜和双斑长附萤叶甲,以及天敌昆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二星瓢虫;其中,龟纹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跟随效应。[结论]该研究阐明了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特征,为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玉米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群落 玉米田 种群动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芳 张长禹 +2 位作者 雷乾馀 苏丽 刘小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明确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45%毒死蜱EC>40%辛硫磷EC>5%氯氰菊酯EC>15%阿维·三唑磷EC,致死中浓度(LC50)值... 为明确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45%毒死蜱EC>40%辛硫磷EC>5%氯氰菊酯EC>15%阿维·三唑磷EC,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是42.729、56.839、106.688和933.447 mg/L;药剂处理48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和24 h相同,LC50值分别是20.536、31.461、32.410和202.144 mg/L;处理72 h后,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5%氯氰菊酯EC>45%毒死蜱EC>40%辛硫磷EC>15%阿维·三唑磷EC,LC50值分别是10.072、11.881、12.825和39.568 mg/L。因此,可选用低毒的45%毒死蜱EC和5%氯氰菊酯EC来降低田间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杀虫剂 药效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