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滇中地区生境质量分析及时空演变模拟
1
作者 张锦绣 王濮 +1 位作者 李洪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为了科学分析和定向预测土地利用演变带来的生境质量变化,拓展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手段,以云南滇中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6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结合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和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 为了科学分析和定向预测土地利用演变带来的生境质量变化,拓展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手段,以云南滇中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6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结合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和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soff(InVest)模型,分析了1995—2020年、2030年、204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5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以林草地和耕地发展为主,其中林草地是其他地类扩张发展的用地来源。(2)生境质量整体属于中等水平,1995—2010年年度生境质量差异不大,而在2010—2020年出现明显的退化趋势。研究区生境质量空间格局表现为“西部高、南北部居中、中东部低”的态势。(3)研究区生境质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生境质量热点分布区域以林地增长、转移区域为主,数据显示林草地面积增加,热点区域增加;生境质量冷点区域的增加、转移主要是因为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扩展。(4)利用模型开展不同目的的用地规划模拟,可从空间分布和数量管控上定向改变地类转化趋势,提高生态源地地块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演变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速度测量的无拖曳卫星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锦绣 董晓光 曹喜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3,共7页
为了实现无拖曳(Drag-Free)卫星中卫星本体对内部质量块的高精度跟踪,首先推导了近地环境下卫星与质量块的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影响二者相对运动的主要干扰源。针对位移模式单质量块Drag-Free卫星只能获取质量块与卫星相对位置... 为了实现无拖曳(Drag-Free)卫星中卫星本体对内部质量块的高精度跟踪,首先推导了近地环境下卫星与质量块的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影响二者相对运动的主要干扰源。针对位移模式单质量块Drag-Free卫星只能获取质量块与卫星相对位置测量,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适用于卫星质量和空间干扰为定常或慢变未知量的情况,且在卫星质量和外部干扰为未知常值的假设下,控制器能够保证卫星对质量块跟踪误差的全局渐近收敛。最后给出了仿真场景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拖曳卫星 位移模式 自适应控制 参数估计 干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2项摄动下的Lambert问题算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1 位作者 林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J2摄动下Lambert问题的算法.首先采用Battin方法解二体情况下Lambert问题,并通过解析轨道理论计算出J2摄动影响下的卫星实际位置,从而得到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以此偏差来调整二体情况下Lambert问题的目标位置,从而... 提出了一种基于J2摄动下Lambert问题的算法.首先采用Battin方法解二体情况下Lambert问题,并通过解析轨道理论计算出J2摄动影响下的卫星实际位置,从而得到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以此偏差来调整二体情况下Lambert问题的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在J2摄动下的Lambert问题的求解.该算法计算模型简单,计算量较小,变轨精度较高,可大幅度降低星载计算机的计算量,适于星上自主变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ert问题 J2摄动 Battin方法 解析轨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过顶与成像区域时间的快速预报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林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4-516,664,共4页
在引入平均轨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低轨道卫星的过顶与成像区域时间的快速预报算法.以双行元初值求取的平均轨道参数为初始条件,通过目标与星下点在地球表面相对于地心的弧段是否小于可观测弧段进行预报的粗搜索,进而初步计算... 在引入平均轨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低轨道卫星的过顶与成像区域时间的快速预报算法.以双行元初值求取的平均轨道参数为初始条件,通过目标与星下点在地球表面相对于地心的弧段是否小于可观测弧段进行预报的粗搜索,进而初步计算过顶与成像区域时间.通过分析不同纬度地面站过顶时间预报表明,在低纬度地区,快速预报算法预报精度可以达到秒级,随着纬度的增加预报精度逐渐变差.该方法为下一步基于SGP4的精确搜索预报奠定了基础,可大幅度降低星载计算机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轨道 快速预报算法 双行元 星载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g-free卫星编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1 位作者 董晓光 王继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3-677,共5页
分析了Drag-free卫星编队的发展历程,就动力学建模与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综合调研和分析,提出了Drag-free卫星编队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未来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等超高精密探测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Drag-free卫星 卫星编队 空间环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轨道要素的干涉SAR编队构形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林晓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0-675,69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在整个轨道周期内沿轨迹向和垂直轨迹向均存在稳定基线组合的三星编队,并在考虑J2摄动基础上给出了其轨道设计方法。依据系统任务要求给出了该队形设计的约束条件,初步确定了编队的平均轨道参数。为了使得空间基线在摄动情况... 提出了一种在整个轨道周期内沿轨迹向和垂直轨迹向均存在稳定基线组合的三星编队,并在考虑J2摄动基础上给出了其轨道设计方法。依据系统任务要求给出了该队形设计的约束条件,初步确定了编队的平均轨道参数。为了使得空间基线在摄动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对卫星平均半长轴进行了小量修正。最后在卫星工具包(STK)下进行了高精度轨道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编队初始轨道参数能使空间基线保持稳定,在一个轨道周期内,垂直轨迹方向存在两条相同的稳定基线,沿轨迹方向存在一条稳定基线和两条周期性变化基线,能够同时满足DEM和GMTI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轨道要素 地面高程测量 地面慢动目标检测 空间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总体参数对SAR分辨特性影响分析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建立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地球自转和地球扁率、轨道摄动、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载SAR的中心视角对星载SAR分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滚动向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 建立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地球自转和地球扁率、轨道摄动、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载SAR的中心视角对星载SAR分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滚动向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载SAR中心视角对分辨特性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对于卫星总体参数确定和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分辨特性 轨道摄动 姿态指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要求的编队轨道设计及基线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林晓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94-1199,共6页
为了满足编队系统空间基线稳定性要求,在考虑J2摄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要求的编队轨道设计方法.在初步确定编队轨道参数后对从卫星平均半长轴进行了小量修正,从而使得系统满足稳定性要求,检验了编队系统空间基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满足编队系统空间基线稳定性要求,在考虑J2摄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要求的编队轨道设计方法.在初步确定编队轨道参数后对从卫星平均半长轴进行了小量修正,从而使得系统满足稳定性要求,检验了编队系统空间基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编队初始轨道参数能使空间基线保持基本稳定,能够满足地面高程测量(DEM)和慢动目标检测(GMTI)的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卫星 编队轨道设计 基线稳定性 数字高程模型 地面运动目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总体参数对SAR多普勒参数影响分析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锦绣 曹喜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46-1751,共6页
该文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空间几何关系出发,建立了星载SAR多普勒参数的表达式,在考虑地球自转和扁率的情况下,分析了轨道摄动,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和稳定度对SAR多普勒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轨道摄动是造成星... 该文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空间几何关系出发,建立了星载SAR多普勒参数的表达式,在考虑地球自转和扁率的情况下,分析了轨道摄动,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和稳定度对SAR多普勒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轨道摄动是造成星载SAR多普勒参数误差的主要因素;姿态稳定度的提高在减小多普勒参数误差变化频率的同时可以使误差量降低,该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总体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和卫星总体参数的确定和设计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多普勒参数 轨道摄动 姿态误差 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任务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锦绣 陈学雷 +1 位作者 曹喜滨 安军社 《深空探测学报》 2017年第2期158-165,共8页
月球背面能够有效屏蔽来自地球并同时遮挡来自太阳的射电信号干扰,拥有太阳系中近乎最安静的电磁环境,是开展空间超长波天文观测的最佳选择区域。在立足完成空间干涉实验的基本任务目标基础、并力争实现重大科学发现的研究思路基础上,... 月球背面能够有效屏蔽来自地球并同时遮挡来自太阳的射电信号干扰,拥有太阳系中近乎最安静的电磁环境,是开展空间超长波天文观测的最佳选择区域。在立足完成空间干涉实验的基本任务目标基础、并力争实现重大科学发现的研究思路基础上,研制并发射两颗微卫星,搭载"嫦娥4号"任务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自主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在有效燃料约束下形成环月大椭圆轨道编队,构建环月超长波天文干涉仪。说明了系统的工作模式,对数据处理与科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数据预处理、干涉成像与全天功率谱获取角度,进而从支持服务模块和科学载荷模型两个方面对微卫星方案进行了简要概述,凝练了项目任务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的实施将通过全球首个绕月近距编队飞行系统,构建全球首个星–星干涉射电天文观测系统,进而打开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波观测 干涉测量 月球轨道编队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SO算法的分布式SAR卫星系统构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锦绣 王继河 +1 位作者 曹喜滨 兰盛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14-2718,共5页
针对由3颗或者3颗以上卫星组成的分布式SAR卫星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构形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卫星平均轨道要素偏差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分布式SAR卫星系统构形设计的一般流程。为了准确快速的完成基于任务... 针对由3颗或者3颗以上卫星组成的分布式SAR卫星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构形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卫星平均轨道要素偏差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分布式SAR卫星系统构形设计的一般流程。为了准确快速的完成基于任务要求的系统构形设计,提出了基于SM-PSO算法的系统构形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构形稳定性为目标函数,有效基线范围、工作时间和地面覆盖带为约束条件,对系统构形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构形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系统构形参数可以较好地满足系统的覆盖特性以及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有效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SAR系统 改进粒子群算法 构形优化设计 优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月超长波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快速预报方法
12
作者 张锦绣 智飞 曹喜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解决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最佳探测区域快速自主预报问题,采用改进的二分搜索方法.在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实际任务中,日地月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四体实时相对位置可由星上自主轨道预报获得,由此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预报问题可等价为一... 为解决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最佳探测区域快速自主预报问题,采用改进的二分搜索方法.在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实际任务中,日地月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的四体实时相对位置可由星上自主轨道预报获得,由此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预报问题可等价为一维边界搜索问题.常用的一维搜索方法如二分法、斐波那契法与黄金分割法均为针对极值的搜索方法,因此改进了上述方法的搜索策略,使之适用于边界搜索问题,通过仿真比较了改进后3种搜索方法的精度与搜索效率.具体改进为:3种搜索均加入粗搜索的流程以快速缩小搜索范围,再依据不同方法定制相应收敛判据,精确搜索环月超长波干涉仪进出其最佳探测区域的时刻.最终通过比较上述3种方法在相同精度要求下的搜索时间与计算量,以评估3种方法的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二分法的搜索时间与计算量均略高于其余方法的0. 5倍,其搜索效率显著优于改进的斐波那契法与黄金分割法,可用于环月超长波干涉仪最佳探测区域的快速自主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月轨道超长波干涉仪 射电干扰 最佳探测区域 一维搜索 改进的二分法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技术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锦绣 陶文舰 +3 位作者 连晓斌 王继河 孟云鹤 刘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航天器无拖曳控制是实现引力波空间探测科学平台超静超稳运行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探测频段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探测任务。根据探测任务进行了航天器编队设计... 航天器无拖曳控制是实现引力波空间探测科学平台超静超稳运行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航天器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探测频段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探测任务。根据探测任务进行了航天器编队设计与控制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涉及的无拖曳与姿态控制、高精度惯性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等原理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现已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无拖曳航天器在轨飞行的演示验证整体情况进行详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未来无拖曳航天器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拖曳航天器 空间引力波探测 轨道设计与控制 无拖曳与姿态控制 惯性传感器与执行机构 飞行演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阻力卫星发展现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施梨 曹喜滨 +2 位作者 张锦绣 世杰 董晓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1-1520,共10页
以无阻力卫星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为综述对象,首先介绍了无阻力卫星的概念,并比较无阻力卫星中位移模式和加速度计模式的区别和优缺点;其次分析了无阻力卫星的体系结构,将无阻力卫星控制系统分为无阻力控制回路、悬浮控制回路和卫星本体控... 以无阻力卫星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为综述对象,首先介绍了无阻力卫星的概念,并比较无阻力卫星中位移模式和加速度计模式的区别和优缺点;其次分析了无阻力卫星的体系结构,将无阻力卫星控制系统分为无阻力控制回路、悬浮控制回路和卫星本体控制回路;然后描述了无阻力卫星中的检测质量、主要硬件的功能与特性,最后列出了无阻力卫星中主要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阻力卫星 检测质量 位移模式 加速度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7
15
作者 曹喜滨 李峰 +1 位作者 张锦绣 Richard Muriel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随着国内外航天发射任务逐年增多,大量在轨滞留的失效航天器将成为未来空间资源有效利用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是从根源上对空间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的措施,将提升和加强近地空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本文明晰... 随着国内外航天发射任务逐年增多,大量在轨滞留的失效航天器将成为未来空间资源有效利用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是从根源上对空间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的措施,将提升和加强近地空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本文明晰了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的概念,分析了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协调控制和捕获方式及装置等主要问题,为我国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天基主动清除 非合作目标 离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队飞行自主控制的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喜滨 董晓光 +1 位作者 张锦绣 施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3-909,共7页
自主的高精度相对控制是实现卫星编队任务的关键技术,自主性要求控制器尽可能只利用星载设备所能提供的测量信息以减少星间通信量,高精度要求控制器连续的消除干扰力、期望轨迹推演以及参考星轨道控制与机动所造成的跟踪误差,为此,本文... 自主的高精度相对控制是实现卫星编队任务的关键技术,自主性要求控制器尽可能只利用星载设备所能提供的测量信息以减少星间通信量,高精度要求控制器连续的消除干扰力、期望轨迹推演以及参考星轨道控制与机动所造成的跟踪误差,为此,本文推导了描述星间相对运动的完整动力学模型以及对期望轨迹的跟踪误差模型,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并证明了此控制器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最终跟踪误差小于指定的界。本文给出的控制器仅需要星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测量,不需要主星的轨道参数、轨道位置和轨道机动信息,从而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控制器可以完成对期望轨迹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相对控制 自主性 自适应控制 最终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航天器网络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庆 张锦绣 曹喜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为研究新兴集群航天器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其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对目前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集群航天器是一种通过无线链路进行信息交互的,多航天器间协同工作的新型航天器构架,服务于未来日益复杂多样的空间探索任务.首先,... 为研究新兴集群航天器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其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对目前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集群航天器是一种通过无线链路进行信息交互的,多航天器间协同工作的新型航天器构架,服务于未来日益复杂多样的空间探索任务.首先,结合卫星集群的定义,明晰了集群航天器网络的概念.然后,分析目前分布式协同工作的空间探索任务,阐述了集群航天器的发展历程,并从图论和轨道动力学角度描述了集群航天器网络的特征.最后,总结了集群航天器网络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网络拓扑控制技术、路由技术、空间互联协议技术、协议跨层资源调配技术等,并结合其他领域研究热点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集群航天器网络的技术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仍有许多技术难题亟需解决,同时,成熟的互联网、移动传感器网络等可作为关键技术难题突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航天器网络 拓扑控制 数据路由 空间互联协议 跨层资源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浮台的编队飞行地面试验建模与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喜滨 董晓光 +2 位作者 张锦绣 杨正贤 叶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2-619,共8页
为分析验证卫星编队飞行涉及的相对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星间通信等问题,搭建了编队飞行的地面试验系统,采用了一块3m×4.5m的气浮平台和具有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卫星仿真器分别来模拟低阻力的空间环境和编队飞行的卫... 为分析验证卫星编队飞行涉及的相对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星间通信等问题,搭建了编队飞行的地面试验系统,采用了一块3m×4.5m的气浮平台和具有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卫星仿真器分别来模拟低阻力的空间环境和编队飞行的卫星,相对导航采用了视觉相机和室内GPS两种方案,星间通信则通过蓝牙进行模拟。推导了描述仿真器间相对运动的包含参数不确定性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设计了带极点配置的鲁棒H∞控制算法,通过姿态同步和构型保持等仿真实验重点对编队飞行的相对导航、星间通信和相对状态控制进行分析验证,对实际的编队任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地面试验 气浮平台 卫星仿真器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系统的输入成形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宪仁 杨正贤 +1 位作者 张锦绣 兰盛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为实现对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抑制,提出基于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的输入成形控制方法.针对中心刚体-柔性旋臂梁系统,在变形位移的描述中计及纵向变形的二次耦合项,建立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用于振动控制.考虑到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 为实现对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的振动抑制,提出基于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的输入成形控制方法.针对中心刚体-柔性旋臂梁系统,在变形位移的描述中计及纵向变形的二次耦合项,建立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用于振动控制.考虑到大范围运动刚柔耦合系统中柔性梁有别于结构动力学中定边界梁的模态特性,设计抑制柔性振动的鲁棒多模态输入成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完成大角度机动的同时成功地抑制了柔性梁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成形 大范围运动 刚柔耦合 振动抑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光学卫星密集区域推扫成像任务规划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晓辉 潘小彤 张锦绣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8,共7页
敏捷成像卫星可以实现利用三轴姿态机动所形成的推扫成像模式,同时可以在机动过程中同步成像。在敏捷卫星成像任务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推扫成像模式的敏捷卫星任务规划模型。通过高斯投影建立球面直线扫描条带的数学生成模型,并利用Matla... 敏捷成像卫星可以实现利用三轴姿态机动所形成的推扫成像模式,同时可以在机动过程中同步成像。在敏捷卫星成像任务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推扫成像模式的敏捷卫星任务规划模型。通过高斯投影建立球面直线扫描条带的数学生成模型,并利用Matlab现有函数进行优化解算;由于模型解算的复杂性,将整体规划问题分为两层子问题分别进行处理,在条带任务分配中,设计了适用于计算机计算的含有条带分配策略的解算算法;在上层规划中,基于推扫成像的双向扫描特性,设计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敏捷卫星任务规划算法;之后,将不可规划条带拆作孤立点目标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再合成处理完成整体规划。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的算法可以有效处理实际情况下的敏捷卫星推扫成像任务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卫星 任务规划 扫描条带 启发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