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及脑脊液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锡凤 王建设 +1 位作者 屈美敏 费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及脑脊液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脑积水患儿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2μg/(kg·h),并调节七氟醚浓...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及脑脊液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脑积水患儿5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2μg/(kg·h),并调节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5%~3.0%。对照组静脉泵注异丙酚3 mg/(kg·h)及舒芬太尼0.2μg/(kg·h)。两组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T_0)、切皮(T_1)、缝皮(T_2)、术毕(T_3)、拔管(T_4)、术后6 h(T_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血管短暂充血反应率(T_HRR)、脑组织代谢指标及部分脑脊液氨基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停药至拔管时间、患儿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在T_1~T_5时点,观察组HR及MAP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在T_1~T_3时点,观察组T_HRR值均高于同一时点对照组(P均<0.05);在T_1、T_3~T_5时点,观察组动静脉血氧浓度差、脑氧摄取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乳酸差、动静脉血糖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在T_3~T_5时点,观察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γ-氨基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麻醉有利于患儿早期苏醒,且对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降低脑脊液氨基酸水平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七氟醚 脑血管短暂充血反应率 脑脊液氨基酸 血流动力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平胶囊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肝气逆证21例证候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锡凤 王静怡 +1 位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0-71,共2页
经前平胶囊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发的中药新药,是在经前平颗粒的基础上改进制备工艺的新制剂。主要功效为平肝理气、调畅情志,用于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笔者对经前平胶囊与经前平颗粒两种平肝理气的药物进行比较... 经前平胶囊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发的中药新药,是在经前平颗粒的基础上改进制备工艺的新制剂。主要功效为平肝理气、调畅情志,用于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笔者对经前平胶囊与经前平颗粒两种平肝理气的药物进行比较,观察其在制药工艺改进后的疗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逆证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平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对液体石蜡摩擦学的改性
3
作者 张锡凤 严冲 +4 位作者 程晓农 殷恒波 刘晓光 郝伟 曹智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水体系中以醋酸镍为前驱体,聚乙二醇6000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引入微波辐照,合成长1~3μm、直径为30~50 nm的镍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镍纳米线进行表征.将镍...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水体系中以醋酸镍为前驱体,聚乙二醇6000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引入微波辐照,合成长1~3μm、直径为30~50 nm的镍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镍纳米线进行表征.将镍纳米线、球形纳米镍作为基础油液体石蜡(LP)添加剂添加到LP中,分别在UM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和M-2000型环/块式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添加前、后LP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膜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与基础油LP相比,添加纳米镍后的LP形成自修复膜,较大程度降低了摩擦系数,并获得较为平整的磨斑磨痕,显著改善LP的摩擦性能;与球形纳米镍相比,镍纳米线的添加可增加其改善LP润滑性能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化学还原法 微波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玲玲 周力 +3 位作者 费建 王建设 张锡凤 王俊林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80例择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n=140),给予丙泊酚2.00~3.00 mg/kg、芬太尼2.00μg/kg行麻...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80例择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n=140),给予丙泊酚2.00~3.00 mg/kg、芬太尼2.00μg/kg行麻醉诱导,丙泊酚200.00~500.00μg/(kg·min)泵注维持麻醉;瑞芬太尼组(R组,n=140),给予丙泊酚2.00~3.00 mg/kg、瑞芬太尼1.00~1.50μg/kg行麻醉诱导,丙泊酚200.00~500.00μg/(kg·min)、瑞芬太尼0.10~0.20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观察置镜前(T_1)、置镜后1 min(T_2)、3 min(T_3)、退镜后3 min(T_4)、10 min(T_5)的脉搏氧饱和度(Sp O_2)及退镜后(T_6)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记录置镜过程中体动、呛咳、屏气、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静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的Sp O_2在各时点均在正常范围,但R组Sp O_2在T_(2~5)明显高于F组(P<0.05)。T_6时R组P_(ET)CO_2低于F组(P<0.05)。R组置镜过程中体动、呛咳的发生率与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屏气、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F组(P<0.05)。R组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F组(P<0.05),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瑞芬太尼(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有效,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氧合、诱导苏醒更快及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全静脉麻醉 自主呼吸 气管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麻醉管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设 张锡凤 赵龙德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探讨长时间气腹的安全性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2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μg/kg,... 目的总结儿童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探讨长时间气腹的安全性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20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0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维持: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2—0.5μg/(kg·min)及顺式阿曲库铵1.0μg/(kg·min),七氟醚0.5%-1.0%吸入。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30min(T1)、气腹后1h(T2)、气腹后3h(T3)和术毕(T4)等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气道阻力(Paw)值的变化,并监测血糖和体温。结果与T0比较,T1~T3时患儿的PETCO2、PaCO2及Pa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艮在T1-T,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逐渐下降,T3时点下降最明显(P〈0.05),血糖逐渐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麻醉中需适当加深麻醉和过度通气,结合血气,调整呼吸参数及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高碳酸血症。静吸复合麻醉能很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恢复迅速安全,可大大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茹 张锡凤 +1 位作者 岳贤华 陶海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筛选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为建立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筛选PMS肝气逆证患者66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经前平颗粒和安慰剂,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医生评价表&qu... 目的筛选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为建立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筛选PMS肝气逆证患者66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经前平颗粒和安慰剂,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医生评价表"评价受试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经前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心烦抑郁、乳房胀痛、头痛、失眠多梦、小腹胀痛、胃脘胀痛、恶心、疲乏、性欲降低或厌恶房事、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总分分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疲乏、总分分值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经前平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头痛、小腹胀痛、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总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心烦抑郁、乳房胀痛、头痛、失眠多梦、小腹胀痛、胃脘胀痛、恶心、疲乏、性欲降低或厌恶房事、工作理家能力下降、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在PMS肝气逆证的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可以作为该病证疗效评价症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逆证 疗效评价 症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