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焙烧温度对In_2TiO_5纳米带晶型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钦库 姚秉华 +3 位作者 于艳 鲁盼 庞波 熊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3-1958,共6页
以Ti(OC4H9)4、In(NO3)3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In2Ti O5纳米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得到的样品进行表... 以Ti(OC4H9)4、In(NO3)3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In2Ti O5纳米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得到的样品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焙烧温度对In2Ti O5纳米带晶粒尺寸、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以20 mg·L-1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为目标降解物,125 W高压汞灯为光源,评价了不同焙烧温度下In2Ti O5纳米带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In2Ti O5的形貌与光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当焙烧温度为800℃时,制备的In2Ti O5纳米带表面光滑,其宽度为(552±58)nm、厚度约为140 nm,光催化活性最强,光照60 min,LEV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TiO5纳米带 静电纺丝 焙烧温度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_2TiO_5/In_2O_3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钦库 姚秉华 +2 位作者 鲁盼 庞波 熊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94-1800,共7页
以酞酸丁酯和硝酸铟为起始物,甘氨酸为燃料,脱脂纤维为模板,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In2Ti O5/In2O3异质结构半导体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热重-差热分析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氮气吸附-... 以酞酸丁酯和硝酸铟为起始物,甘氨酸为燃料,脱脂纤维为模板,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In2Ti O5/In2O3异质结构半导体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热重-差热分析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氮气吸附-脱附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In/Ti摩尔比为2∶1、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2 h条件下制备的介孔In2Ti O5/In2O3光催化材料在高压汞灯(125 W)辐照下,120 min可使10 mg/L Rh B的脱色率达到92.1%,降解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模型.在相同的光催化条件下,In2Ti O5/In2O3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In2Ti O5,且In2Ti O5/In2O3光催化剂还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TiO5/In2O3异质结构 自蔓延燃烧合成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处理百草枯生产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钦库 刘康怀 +3 位作者 廖桃红 陈玉芬 张茜 苏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纳滤膜处理百草枯生产废水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操作压力为0.35 MPa、pH为7~9、COD为700~1 000 mg·L-1、氨氮质量浓度1 800~2 300 mg·L-1、温度为25~30℃时,处理效果明显... 研究了纳滤膜处理百草枯生产废水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操作压力为0.35 MPa、pH为7~9、COD为700~1 000 mg·L-1、氨氮质量浓度1 800~2 300 mg·L-1、温度为25~30℃时,处理效果明显,氨氮的去除率达到37%,COD去除率达到72%,透过液中的氨氮可望进一步分离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纳滤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4In_2O_7的水热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钦库 姚秉华 +2 位作者 彭超 韩秀萍 张承节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以Ba(NO3)2和In(NO3)3为起始物,采用水热法研究了Ba4In2O7的合成,分别探讨了钡铟摩尔比(Ba/In)、氢氧化钠浓度(cg)、水热反应温度(T)、水热反应时间(t)、焙烧温度(Tb)和时间(tb)对Ba4In2O7形成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 以Ba(NO3)2和In(NO3)3为起始物,采用水热法研究了Ba4In2O7的合成,分别探讨了钡铟摩尔比(Ba/In)、氢氧化钠浓度(cg)、水热反应温度(T)、水热反应时间(t)、焙烧温度(Tb)和时间(tb)对Ba4In2O7形成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BET)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降解模型,评价了Ba4In2O7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Ba4In2O7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在高压汞灯(125 W)照射下,180min,RhB的降解率达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铟复合物 光催化 水热法 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处理百草枯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钦库 朱建领 刘康怀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从百草枯生产废水中分离浓缩氨氮的情况,考察了膜通量、操作压力、进水浓度及pH值、外界温度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纳滤和反渗透膜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对氨氮的截留率达到37%和65%.若将... 本实验研究了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从百草枯生产废水中分离浓缩氨氮的情况,考察了膜通量、操作压力、进水浓度及pH值、外界温度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纳滤和反渗透膜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对氨氮的截留率达到37%和65%.若将反渗透膜产水做进一步的处理,可使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企业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通量 氨氮 纳滤膜 反渗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金晓丹 王敦球 +4 位作者 张华 游少鸿 苏小浪 陈刘金 张钦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通过研究时间、温度、磷初始浓度、pH和灼烧温度等因素对磷在鸡蛋壳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壳在吸附的初始阶段(0~2h),吸附量上升很快,此后趋于平缓,鸡蛋壳对磷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鸡... 通过研究时间、温度、磷初始浓度、pH和灼烧温度等因素对磷在鸡蛋壳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蛋壳在吸附的初始阶段(0~2h),吸附量上升很快,此后趋于平缓,鸡蛋壳对磷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鸡蛋壳吸附磷过程中,系统的△G0<0,△H0>0,鸡蛋壳对磷的吸附作用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鸡蛋壳对磷的等温吸附可采用Freund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鸡蛋壳在酸性条件下吸附量远远大于在碱性条件下的吸附量;随着灼烧温度升高,单位吸附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 被引量:4
7
作者 覃许江 刘康怀 +5 位作者 赵文玉 鄢丹 苏祖兴 李春来 张钦库 徐建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HCR)系统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可行性,对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中氨氮为2 000~2 200 mg/L、COD 500~9 000 mg/L、pH 9.5~10.0,系统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7.0~7.5 h时... 研究了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HCR)系统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可行性,对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中氨氮为2 000~2 200 mg/L、COD 500~9 000 mg/L、pH 9.5~10.0,系统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7.0~7.5 h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2%以上,氨氮容积负荷最高达到4.8 kg/(m3.d)以上,COD容积负荷最高达到21.6 kg/(m3.d)。说明HCR系统预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 氨氮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粒状CaIn2O4/In2O3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钦库 胡大伟 +2 位作者 闫翻辽 左安志 赵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1,共7页
以硝酸铟和硝酸钙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模板、乙醇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米粒状CaIn2 O4/In2O3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 以硝酸铟和硝酸钙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模板、乙醇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米粒状CaIn2 O4/In2O3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N 2吸附-脱附曲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探讨溶液的pH值和亚甲基蓝(MB)起始浓度对CaIn2 O4/In2O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In2 O4/In2O3复合物由正交相CaIn2 O4和立方相In2O3组成,粒径约为(650±140)nm,禁带宽度为3.48 eV,比表面积为17.2 m 2·g^-1。模拟太阳光照射120 min,对MB的降解率达92%,其降解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稳定性。CaIn2 O4与In2O3的耦合使得光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得到有效分离,从而具备优良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n2O4/In2O3 光催化 降解 MB 模拟太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