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CRP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钟少 陆磊 +1 位作者 邝素雅 蒋上润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治疗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治疗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Hcy及CRP表达。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CRP表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梗获得理想效果,可降低血清Hcy及CRP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CRP 急性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活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钟少 杨景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大活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活络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以... 目的:探究大活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活络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活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活络胶囊 脑梗死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中医脑病科临床教学效果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张钟少 黄晓云 邝素雅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4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anguage-based learning,LBL)在中医脑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科医学类实习生94名,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anguage-based learning,LBL)在中医脑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科医学类实习生94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7名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47名采用LBL传统带教的方式。在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后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的变化、教学效果中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主动思考问题能力评分和教学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BL教学方法相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用PBL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以及综合素质。PBL教学方法更适合中医脑病科的临床实习带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法 讲授式教学法 中医脑病科 临床教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云 陆磊 +2 位作者 张钟少 吴迷 蒋上润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给予观察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给予观察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NIHSS评分(5.78±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4.24±3.43)分,Barthel评分(63.28±3.16)分高于对照组的(42.57±2.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实验组IL-6水平(10.51±8.23)pg/ml、hs-CRP水平(3.26±0.83)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22±6.58)pg/ml、(3.75±1.12)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8,P=0.007)。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机体IL-6及hs-CRP水平。同时,治疗期间,患者头疼、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邝素雅 张钟少 蒋上润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以区组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强化降脂治疗,两组均以... 目的:探讨脑梗死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以区组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强化降脂治疗,两组均以治疗两周为随访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血清HCY、CRP指标。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IMT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②HCY指标治疗前,观察组为(45.0±27.5)mol/L,对照组为(45.2±27.3)mol/L,组间对比(t=0.0326,P=0.9740);治疗后,观察组为(10.7±4.9)mol/L,对照组为(13.6±5.0)mol/L,两组比较t=2.6199,P=0.0106;③CRP指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二周(10.94±2.23)mg/dL改善差于观察组(9.46±2.15)mg/dL(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调节HCY和CRP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脑梗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HCY CRP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爱娣 张钟少 +1 位作者 王雷 黄晓云 《北方药学》 2020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0例。疏血通注射液组采取常规西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醒脑静注射液组则采取常规西...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0例。疏血通注射液组采取常规西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醒脑静注射液组则采取常规西药+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与疏血通注射液组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时间要低于疏血通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醒脑静注射液与常规西药+疏血通注射液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亦相当,但醒脑静治疗住院时间要低于疏血通,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可选择醒脑静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