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蚜对[反]-β-法尼烯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钟宁 涂美华 +4 位作者 杜永均 方宇凌 陆翊 刘珣 路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触用电位检测结果表明成蚜对[反]-β-法尼烯的电生理反应比若蚜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法尼烯 行为反应 电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钟宁 刘珣 +3 位作者 娄照祥 李宏文 朱树勋 邹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 )中的天然产物蓼二醛((一)-Polygodial)具有很好的昆虫拒食活性。本文介绍了提取、分离的方法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我国辣蓼叶中含有蓼二醛约为0.08%。合成的蓼二醛在室内对空气、光和热的半衰期分别为3... 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 )中的天然产物蓼二醛((一)-Polygodial)具有很好的昆虫拒食活性。本文介绍了提取、分离的方法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我国辣蓼叶中含有蓼二醛约为0.08%。合成的蓼二醛在室内对空气、光和热的半衰期分别为34.6天、33.8天和15.6天。室内外生测结果表明,天然蓼二醛的乙醚提取物对蚜虫有很好的拒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 蓼二醛 蚜虫 拒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报警信息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桃蚜定居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钟宁 陈晓社 +1 位作者 张广学 刘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蚜虫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它对作物的危害除直接吸取液汁外,更严重的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张广学等,1981)。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使得蚜虫的抗药性增长很快,而且由于蚜虫迅速得毒和迅速传毒,所以杀虫剂很准保护作物免遭蚜虫传播非持久性... 蚜虫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它对作物的危害除直接吸取液汁外,更严重的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张广学等,1981)。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使得蚜虫的抗药性增长很快,而且由于蚜虫迅速得毒和迅速传毒,所以杀虫剂很准保护作物免遭蚜虫传播非持久性病毒。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蚜虫行为控制剂的研究(Montgomery等,1978;Briggs等,1983;Gibson等:1984;Dawsow等,1988;张钟宁等,1988)。 [反]-β-法尼烯是许多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它是蚜虫受到危害时,从腹管分泌出的以告警于其他蚜虫逃散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于1972年被Bowers等人鉴定。Pickett等(1980)进一步报道了蚜虫报警信息素全成分的研究。本文将报道[反]-β-法尼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生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报警信息素 桃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抑制烟蚜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勇 张钟宁 +2 位作者 牛长缨 邓建华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1% 95 12 1乳油和虫螨克对南方小花蝽Oriussimilis的毒力 ,研究了无阿维菌素介入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Myzuspersicae捕食效应所受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具有一定毒力 ,不同...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1% 95 12 1乳油和虫螨克对南方小花蝽Oriussimilis的毒力 ,研究了无阿维菌素介入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Myzuspersicae捕食效应所受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具有一定毒力 ,不同虫态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差异 ,卵的敏感性明显低于若虫和成虫 ;不同的阿维菌素类药剂对南方小花蝽的毒力存在差异 ,95 12 1对南方小花蝽卵、若虫及成虫的LC50 依次为 11 2 743± 3 86 13、 2 6 5 84± 1 2 139、 2 45 0 8± 1 32 6 6mg·L- 1 ,虫螨克则为 10 86 99± 3 76 5 3、 6 44 2 2± 2 85 96、 6 4738± 3 0 12 4mg·L- 1 ;阿维菌素显著降低了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量和捕食能力 ,也降低了同种个体间的竞争能力 ;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发育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对发育速率与取食量的线性关系无明显影响 ,而且对存活个体成虫期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南方小花蝽 抑制 烟蚜 毒力 捕食能力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脂大小蠹后肠挥发性物质的鉴定、触角电位和室内趋向实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闫争亮 方宇凌 +1 位作者 孙江华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700,共6页
对外来松树害虫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的信息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GC_MS测定 ,鉴定出红脂大小蠹后肠挥发性物质中 ,除了含有松树挥发性物质α_蒎烯、β_蒎烯、3_蒈烯、月桂烯和柠檬烯外 ,还含有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 对外来松树害虫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的信息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GC_MS测定 ,鉴定出红脂大小蠹后肠挥发性物质中 ,除了含有松树挥发性物质α_蒎烯、β_蒎烯、3_蒈烯、月桂烯和柠檬烯外 ,还含有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 ,对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以及在林间引诱效果最好的 3_( + )_蒈烯进行了触角电生理测试 ;利用Y_型双向选择嗅觉仪对这些物质进行了室内趋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1 μg的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和 3_( + )_蒈烯引起雌雄触角的电位反应分别达 4 1 6 μV 470 μV、5 97μV 6 3 0 μV和 92 6 μV 1 0 99μV。浓度为 1 μL mL的马鞭草烯酮引起红脂大小蠹的正趋向反应 ,而在 1 0 0 μL mL浓度下引起红脂大小蠹的负趋向反应 ;在 1 μL mL的浓度下 ,3_( + )_蒈烯引起了红脂大小蠹正趋向反应 ,而马鞭草烯醇则对红脂大小蠹具有驱避作用 ,说明这些物质在红脂大小蠹搜寻寄主和调节虫口密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后肠挥发性物质 触角电位 趋向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蚜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峰 阚炜 张钟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25-1033,共9页
综述了寄主植物 -蚜虫 -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重点阐述了 3个研究热点 :1植物挥发性物质在蚜虫及其天敌选择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2蚜虫信息素和蜜露对蚜虫天敌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3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蚜虫信息素作用的... 综述了寄主植物 -蚜虫 -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重点阐述了 3个研究热点 :1植物挥发性物质在蚜虫及其天敌选择寄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2蚜虫信息素和蜜露对蚜虫天敌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3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蚜虫信息素作用的影响。对寄主植物 -蚜虫 -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全面了解 ,将为蚜虫的综合治理提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天敌 寄主植物 植物挥发性物质 蚜虫信息素 三重营养关系 寄主选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香萍 方宇凌 张钟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 ,抗药性发展很快而难以防治 ,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小菜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小菜蛾性信息素的鉴定、性信息素的分泌部位及感受部位、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方法和应用技术 。
关键词 小菜蛾 性信息素 蔬菜 害虫 抗药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β-法尼烯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新玲 黄文耀 +3 位作者 凌云 阚伟 方宇凌 张钟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 对 [反 ]-β-法尼烯 ( EBF)类似物的骨架结构原子进行改造 ,引入吡虫啉系列活性基团 ,设计合成了 1 3个结构新颖的 EBF类似物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尤其在低浓度时活性更明显 ,如质量浓度为 2 5 mg/L时 , 1 0 和 1 3对蚜虫的抑制率分别为 93 .1 %和87.1 % ,远高于同浓度下吡虫啉的抑制率 ( 66.7%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 [反]-β-法尼烯类似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聚集信息素 被引量:41
9
作者 姜勇 雷朝亮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2-832,共11页
昆虫聚集信息素是昆虫重要的信息化学物质之一 ,对昆虫的聚集行为有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 ,国外鉴定了多种昆虫聚集信息素 ,主要成分为一些烃、醇、醛、酮、酯、酸、酸酐、胺以及腈类化合物 ,但其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中的应用潜能尚未... 昆虫聚集信息素是昆虫重要的信息化学物质之一 ,对昆虫的聚集行为有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 ,国外鉴定了多种昆虫聚集信息素 ,主要成分为一些烃、醇、醛、酮、酯、酸、酸酐、胺以及腈类化合物 ,但其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中的应用潜能尚未充分利用 ;昆虫聚集信息素的来源多样 ,除蛹外 ,多个虫态均有聚集信息素释放 ,有些学者甚至把一些寄主释放的挥发物作为聚集信息素的组分 ;同种昆虫 ,不同生理状态 ,其聚集信息素可以完全不同或同一信息化学物质的功能不同 ;但是 ,并非所有昆虫的聚集行为均为聚集信息素调节 ,利他素、性信息素以及报警信息素等其它信息化学物质均能导致一些昆虫的聚集。本文综述了 5目 17科 5 5种昆虫的聚集信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聚集信息素 聚集行为 种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酰基脲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新玲 王道全 +3 位作者 陈馥衡 凌云 张钟宁 尚稚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5-39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21个新型含呋喃环的双酰基脲化合物,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几丁质抑制活性.
关键词 双酰基脲 生物活性 杀虫剂 几丁质抑制剂 酰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异色瓢虫对茶梢互利素和蚜虫利它素EAG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韩宝瑜 陈宗懋 张钟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31-2135,共5页
触角电位 ( EAG)研究和选择性行为反应表明茶梢受茶蚜 ( 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为害后能释放引诱异色瓢虫[Leisaxyridis( Pallas) ]的互利素 ,茶蚜、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 ( Kaltenbach)体表和茶蚜蜜露中含有吸引异色瓢虫的利它... 触角电位 ( EAG)研究和选择性行为反应表明茶梢受茶蚜 ( 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为害后能释放引诱异色瓢虫[Leisaxyridis( Pallas) ]的互利素 ,茶蚜、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 ( Kaltenbach)体表和茶蚜蜜露中含有吸引异色瓢虫的利它素 ,其中的少数特异性组分引诱活性较强。源于茶园、桑园和菜园的互利素或利它素对各自生境中的异色瓢虫更具刺激性 ,显示了生境特定性。 EAG剂量反应表明茶园中的显明变种比显现变种稍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茶梢互利素 蚜虫利它素 异色瓢虫 变种 触角电位 EAG 行为反应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高海拔地区性信息素对小菜蛾的诱捕和防治效果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香萍 张钟宁 +2 位作者 雷朝亮 赵毓朝 吴旦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20 0 2年应用性诱剂对海拔 12 0 0m山区甘蓝田小菜蛾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在第一茬蔬菜生长期有 2个诱蛾高峰 ,诱蛾量 (头 盆 )分别为 11 7± 2 4和 9 2± 1 0 ;第二茬蔬菜生长期有 3个诱蛾高峰 ,诱蛾量 (头 盆 )分别为 ... 20 0 2年应用性诱剂对海拔 12 0 0m山区甘蓝田小菜蛾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在第一茬蔬菜生长期有 2个诱蛾高峰 ,诱蛾量 (头 盆 )分别为 11 7± 2 4和 9 2± 1 0 ;第二茬蔬菜生长期有 3个诱蛾高峰 ,诱蛾量 (头 盆 )分别为 70 9± 8 0、16 1±2 5和 11 1± 1 9。应用性诱剂诱捕山区甘蓝田小菜蛾时 ,第一茬田间蛾密度与单盆诱捕量相关性不显著 ,而第二茬菜生长期田间蛾密度与单盆诱蛾量相关性显著 (y =0 0 116x + 0 1614 ,r =0 92 13 ,P =0 0 0 11)。性诱剂在光期与暗期都可诱到小菜蛾雄虫 ,没有明显的诱蛾高峰。应用性诱剂可以使菜田的农药使用减少 3~ 5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甘蓝 性诱剂 诱捕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翅蝽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金平 张峰 +3 位作者 钟永志 杨世勇 周长青 张钟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家,并有继续扩散成为世界性害虫的趋势。在新的入侵地尚未发现有效天敌,例如加拿大本土寄生蜂等足黑卵蜂Telenomus podisi和瑞士的黄足沟卵蜂Trissolcus flavipes虽然可以在茶翅蝽卵块内产卵,但寄生蜂并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传统生物防治将是控制茶翅蝽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从茶翅蝽的原产地引进其专食性天敌,在新入侵地的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中释放并建立种群,达到长期控制茶翅蝽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茶翅蝽的研究现状,涉及到分类、分布、为害、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生物防治方面,并着重总结了茶翅蝽原产地的天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翅蝽 入侵 原产地天敌 传统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鳞翅目:木蠹蛾科)性信息素组分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宇凌 孙江华 +3 位作者 赵成华 孙永平 郑红旗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5-666,共2页
报道了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结构及组分 ,并报道了不同组分 :顺 3 十四碳烯醇 ;反 3 十四碳烯醇 ;顺 3 十四碳乙酸酯 ;反 3 十四碳乙酸酯 ;顺 7 十四碳烯醇 ;顺 7 十四碳乙酸酯 ;顺 9 十四碳乙酸酯的室内触角电位反应和林间诱捕试... 报道了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结构及组分 ,并报道了不同组分 :顺 3 十四碳烯醇 ;反 3 十四碳烯醇 ;顺 3 十四碳乙酸酯 ;反 3 十四碳乙酸酯 ;顺 7 十四碳烯醇 ;顺 7 十四碳乙酸酯 ;顺 9 十四碳乙酸酯的室内触角电位反应和林间诱捕试验。林间诱蛾结果表明 2组分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沙棘 性信息素 结构鉴定 EAG 诱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β-法尼烯与氟取代物分子结构叠合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阚炜 张钟宁 +1 位作者 杨新玲 黄文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叠合法对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系列物与EBF的结构进行比较 ,初步研究了EBF及其氟取代系列物的结构 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 1氟、 2氟及 3氟的取代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共轭双键端进行氟取...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叠合法对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系列物与EBF的结构进行比较 ,初步研究了EBF及其氟取代系列物的结构 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 1氟、 2氟及 3氟的取代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共轭双键端进行氟取代修饰 ,所得取代物结构与EBF最为近似 ,可能具有生物报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β-法尼烯 氟取代物 分子结构叠合差异分析 蚜虫报警信息素 结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新玲 阚炜 +1 位作者 黄文耀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0-664,共5页
利用AccuModel和PowerFit软件比较了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类似物与EBF的结构相似性 ,并对非EBF系列物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氟取代化合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两端进行取代修饰 ,所得化合物EBF0 4... 利用AccuModel和PowerFit软件比较了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 ] β 法尼烯 (EBF)的氟取代类似物与EBF的结构相似性 ,并对非EBF系列物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氟取代化合物来说 ,在分子骨架两端进行取代修饰 ,所得化合物EBF0 4 ,EBF0 5 ,EBF12与EBF结构最相似 ;非EBF系列化合物的扭转角 (H2 5 C4 C5 C1和C5 C6 C7 C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报警信息素 [反]-β-法尼烯 非法尼烯 结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气味化合物对棉铃虫产卵及田间诱蛾的影响 被引量:53
17
作者 方宇凌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7,共5页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 (EAG)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对 17种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棉铃虫雄蛾、雌蛾对所试各种植物气味物质均无明显的嗅觉反应差异 ,不同种类的气味物质能引起不同的EAG反应。对其中的几种植物气... 利用触角电位技术 (EAG)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对 17种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棉铃虫雄蛾、雌蛾对所试各种植物气味物质均无明显的嗅觉反应差异 ,不同种类的气味物质能引起不同的EAG反应。对其中的几种植物气味物质进行了引诱产卵实验及田间诱蛾实验 ,结果表明 :某些寄主植物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显示出较好的引诱产卵活性 ,且对棉铃虫性诱剂具有增效和协同作用。田间实验数据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植物气味化合物 EAG 产卵实际实验 田间实验 诱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对松墨天牛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水清 孙江华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691,共5页
为探索松墨天牛防治的新方法,实验了鱼藤酮对松墨天牛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及鱼藤酮对松墨天牛5龄幼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鱼藤酮对松墨天牛具有显著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成虫取食的干扰作用。产卵忌避作用和拒食作用随鱼藤酮浓度的增大... 为探索松墨天牛防治的新方法,实验了鱼藤酮对松墨天牛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及鱼藤酮对松墨天牛5龄幼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鱼藤酮对松墨天牛具有显著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成虫取食的干扰作用。产卵忌避作用和拒食作用随鱼藤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处理浓度为1000mg/L时,鱼藤酮对成虫的产卵忌避率为75.63%,处理后12h松墨天牛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72.91%和69.50%。鱼藤酮对松墨天牛5龄幼虫的触杀作用不明显。因此,利用鱼藤酮防治松墨天牛,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其取食减少松材线虫的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忌避产卵可减少下代虫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松墨天牛 忌避作用 拒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侧沟茧蜂对棉花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18
19
作者 董文霞 王睿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19-125,共7页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 (Haliday)是棉铃虫Helicoverpaamigera (H櫣bner)的主要寄生蜂之一。在寻找害虫的过程中 ,害虫的寄主植物释放出的气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对棉花中 17种气味物质的触...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 (Haliday)是棉铃虫Helicoverpaamigera (H櫣bner)的主要寄生蜂之一。在寻找害虫的过程中 ,害虫的寄主植物释放出的气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对棉花中 17种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比较了雌雄茧蜂对 6种气味反应的差别 ,并且测定了雌蜂对 4种气味物质的剂量 反应。结果表明 ,在所测的气味物质中 ,中红侧沟茧蜂对脂肪族化合物的反应最强 ,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居中 ,而对萜类化合物的反应较弱。对所测的气味物质的反应 ,雌雄茧蜂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雌蜂对正己醛、苯乙酮、正壬醇的反应阈值为 2 5 μL ,对苯甲醛的反应阈值为 2 5 0 μL ,在所测的浓度范围内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挥发性物质 触角电位反应 剂量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对合成植物挥发物的活性反应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香萍 方宇凌 张钟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在室内检验了小菜蛾已交配和未交配雌、雄成虫对3种合成植物挥发物乙酸顺-3-己烯酯(Z-3-hexenylacetate,ACTE)、异硫氰酸丙烯酯(allylisothiocyanate,NCS)和顺-3-己烯醇(Z-3-hexen-1-ol,OH)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不同浓度(0.008μg/μL... 在室内检验了小菜蛾已交配和未交配雌、雄成虫对3种合成植物挥发物乙酸顺-3-己烯酯(Z-3-hexenylacetate,ACTE)、异硫氰酸丙烯酯(allylisothiocyanate,NCS)和顺-3-己烯醇(Z-3-hexen-1-ol,OH)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不同浓度(0.008μg/μL、0.08μg/μL、0.2μg/μL、0.8μg/μL、8μg/μL、20μg/μL和40μg/μL)实验表明,随着刺激化合物浓度的提高,小菜蛾反应活性增强。但小菜蛾的性别及其交配状态可能影响其对3种化合物的反应强度:不同性别及交配状态的小菜蛾对ACTE的反应差异不大;未交配雌、雄虫对OH的反应强于已交配雌、雄虫;未交配雌虫对低浓度的NCS反应较强,NCS超过一定浓度时已交配雌虫的反应强于未交配雌虫,雄虫对NCS反应较小且与交配状态无关。以小菜蛾性信息素作为对照,在湖北长阳和越南河内试验了这3种植物挥发物诱芯(6μL/诱芯)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在湖北,第1天时ACTE、NCS对雄虫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引诱量显著大于性诱剂的引诱量,但随着诱芯放置时间延长,NCS引诱作用迅速下降,第2天时引诱作用已经很小;ACTE的引诱作用下降缓慢,第4天的诱蛾量才显著小于性信息素的诱蛾量,OH的引诱力较弱。在河内,ACTE、NCS、OH第1天对小菜蛾引诱作用很强,引诱量大于性信息素,但差异不显著;随着诱芯放置时间延长,3种挥发物对小菜蛾的引诱量均下降很快,第4天的引诱力就很弱。3种植物挥发物的混合物(体积比1∶1∶1)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与性信息素相似,且诱蛾活性持效期相对较长。无论在越南或湖北,植物挥发物或其混合物均很少引诱到雌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合成的植物挥发物 性信息素 触角电位 诱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