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黄土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钟先 涂杰峰 +3 位作者 田均良 刘普灵 郝玉怀 李雅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3-361,共9页
本文叙述了我国黄土地区主要类型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水平、迁移积聚和剖面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比值和离散程度均接近其黄土母质,但各土类间仍表现出一定的分异:森林灰褐土>土>黑垆土≥灰... 本文叙述了我国黄土地区主要类型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水平、迁移积聚和剖面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比值和离散程度均接近其黄土母质,但各土类间仍表现出一定的分异:森林灰褐土>土>黑垆土≥灰钙土>黄绵土》风砂土。在弱碱性的土壤环境里,以(UO_2) ̄(2+)存在的铀比较活跃。碳酸盐能促使铀的淋滤,而有机质的存在却有利于铀的积聚。钍和镭集中积蓄在富含粘粒的土层中,但在林地土壤中钍有淋移的迹象。从各核素的剖面分布着,土壤在发育过程中放射性元素的生物和聚作用超过其淋溶作用。在土地不同利用情况下,物质的人为搬迁更加剧了土壤放射性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放射性元素 土壤 地球化学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萍钾对水稻的有效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钟先 宋永康 陈涵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1-27,共7页
应用示踪技术研究红萍钾对水稻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红萍压入土壤后在最初7天内即释放出65.8%的钾素,满足水稻早期钾素营养需要。所以红萍钾对水稻的肥效可达40%,略高于同量的化肥钾。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富钾潜力或是供钾能力考虑... 应用示踪技术研究红萍钾对水稻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红萍压入土壤后在最初7天内即释放出65.8%的钾素,满足水稻早期钾素营养需要。所以红萍钾对水稻的肥效可达40%,略高于同量的化肥钾。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富钾潜力或是供钾能力考虑,红萍确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生物钾肥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素营养 稻株 示踪技术 黄泥田 分蘖盛期 钾肥资源 产量形成 福建省农科院 缓效钾 肥料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氨基酸分析中提高回收率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洁 钱爱萍 +2 位作者 潘葳 詹俊 张钟先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7年第2期55-59,共5页
探讨了在饲料氨基酸分析中如何提高氨基酸回收率的问题。实验表明,水解前氧化样品能使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和蛋氨酸)的测值成倍增加,其回收率分别达到91.3%和91.7%,但却引起酪氨酸等少数氨基酸不同程度的损失。采取净化卤... 探讨了在饲料氨基酸分析中如何提高氨基酸回收率的问题。实验表明,水解前氧化样品能使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和蛋氨酸)的测值成倍增加,其回收率分别达到91.3%和91.7%,但却引起酪氨酸等少数氨基酸不同程度的损失。采取净化卤素和中止氧化措施后,基本克服上述缺陷。据此,制定出高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氨基酸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元素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钟先 田均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8-292,共5页
关键词 黄土 土壤 放射性元素 自然本底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鱼种对红萍钾利用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永康 张钟先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3期14-16,共3页
红萍是一种具有很高富钾功能的水生植物,它能在短时间内富集夭然水中稀薄的钾素.稻田养萍,红萍所吸收的钾素主要来源于田水,消耗土壤钾很有限.因此它是一种有希望的生物钾源.以往红萍的利用多是直接翻压作肥,很不经济.为此,福建省农业... 红萍是一种具有很高富钾功能的水生植物,它能在短时间内富集夭然水中稀薄的钾素.稻田养萍,红萍所吸收的钾素主要来源于田水,消耗土壤钾很有限.因此它是一种有希望的生物钾源.以往红萍的利用多是直接翻压作肥,很不经济.为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立体农业模式——稻-萍-鱼共生体系,即稻田养萍,以红萍为饵料养鱼,从鱼的排泄物来肥田,实现红萍多层次利用,提高养萍效益,为红萍的利用开拓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应用示踪技术,探讨红萍钾在草食鱼体内的消化、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明确不同鱼种对红萍钾的利用率,为完善稻、萍、鱼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罗排鱼 红萍 示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