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网络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张金良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金良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9年第11期8-12,共5页
张金良名师网络工作室利用互联网,通过目标导向、网络直播、课题推动、送教下乡、资源建设、前沿研究等方法开展活动.主持人设计的“茶馆式+网络直播”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名师面对面活动是混合式教研的新尝试、新探索,活动注重专题化、... 张金良名师网络工作室利用互联网,通过目标导向、网络直播、课题推动、送教下乡、资源建设、前沿研究等方法开展活动.主持人设计的“茶馆式+网络直播”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名师面对面活动是混合式教研的新尝试、新探索,活动注重专题化、系列化、成果化,构建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网络直播 研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铷资源分布情况、勘查开发进展与建议
2
作者 贺昕宇 胡龙华 +6 位作者 林博磊 张金良 刘麦 李斯 王学明 李高 马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6,共13页
铷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在全球关键矿产竞争与对抗加剧的背景下,摸清铷资源家底,助力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已有资料,以及最新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全球铷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加拿... 铷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在全球关键矿产竞争与对抗加剧的背景下,摸清铷资源家底,助力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已有资料,以及最新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全球铷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加拿大等国,中国探明的铷资源储量逐年上升,江西、内蒙古、新疆、广东、湖南五省(区)占全国Rb_(2)O储量的近97%,其中江西占比达68%,资源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在阿尔泰、西昆仑、东秦岭、南岭、青藏高原等地相继发现了新的铷矿床,或者在老矿山的基础上新发现了铷的矿化信息,取得了铷找矿突破,形成了别也萨麻斯、阿克塔斯、笔架山、白龙山、石门、天堂山、嘎日阿统等一批新的大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目前,国内独立铷矿的开发已经启动,技术上对硬岩型、盐湖卤水型铷矿资源地经济利用也取得一定突破,但铷产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铷矿产虽然资源丰富,但面临硬岩型铷矿品位较低、盐湖卤水型铷矿伴生杂质多的难题,开发利用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2)铷矿缺乏专有的勘查规范,不同矿床类型也需要对应的技术标准,需要将铷供应安全给予新的战略定位;(3)中国铷资源外采率过高,虽然在铷矿勘查及行业集中度上优势较为显著,但在当前资源外交发力、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供应链存在风险;(4)国内外铷市场份额有限,增长乏力,铷资源供过于求,生产、储运特殊性又推高企业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加强科技攻关、降本增效、推动新技术的工业化落地,合理开发高品位铷矿、战略管控低品位铷矿;(2)从国家政策层面为铷在未来新兴产业中的地位给予支持,完善铷矿勘查规范,细分到不同类型铷矿,科学指导资源评价工作;(3)加大国内锂云母、铯榴石及富铷多金属盐湖的勘查力度,确保资源的低成本开发利用,同时与铷资源丰富的“一带一路”邻国加强矿业互利合作,建立近岸化、多元化格局,增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4)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联动,开辟新的增长点,提高铷资源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矿资源 分布特征 勘查开发 关键矿产 资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误差信息的自适应超短期风速预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良 刘子毅 孙安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为提升超短期风速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计及误差信息的自适应混合预测模型。应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型与鲸鱼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分别对风速样本数据与预测误差进行分解,同时计算各子序列的模糊熵以判断序列复杂程度。... 为提升超短期风速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计及误差信息的自适应混合预测模型。应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型与鲸鱼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分别对风速样本数据与预测误差进行分解,同时计算各子序列的模糊熵以判断序列复杂程度。在此基础上,应用鲸鱼优化的长短期网络预测复杂程度较高的序列,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复杂程度较低的序列。最后,将初始风速预测结果和风速误差预测值相加得到基于误差修正的超短期风速预测值。结果表明,修正预测误差与考虑分解策略可有效提升点预测的性能,与基准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多场景下均具备优良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速 预测 误差修正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鲸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铝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京 李静 张金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2,共9页
快速工业化拉动中国原铝需求高速增长。中国的氧化铝产量、原铝产量及原铝消费量均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与此同时,国内铝土矿供应不足、品质降低、进口矿石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铝资源供需形势的研究价值... 快速工业化拉动中国原铝需求高速增长。中国的氧化铝产量、原铝产量及原铝消费量均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与此同时,国内铝土矿供应不足、品质降低、进口矿石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铝资源供需形势的研究价值重大。2023年,全球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铝土矿储采比(静态)为82 a,足够保障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对铝资源的需要。中国铝土矿储量占全球2.3%,生产了全球23.0%的铝土矿,储采比(静态)仅7 a。全球三大铝土矿生产国为澳大利亚(9800万t,24.5%)、几内亚(9700万t,24.3%)和中国(9300万t,23.0%)。全球再生铝产量3952万t,中国产量为950万t左右,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量的24%。铝土矿国际贸易相对集中,几内亚(57%)、澳大利亚(24%)和印度尼西亚(12%)三大出口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土矿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83%。中国全年进口氧化铝183万t,同比减少8.2%,进口原铝154万t、废铝175万t,分别同比增长130.7%、15.6%。中国铝资源对外依存度达57.5%。采用部门消费预测法对中国铝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中国铝资源供应情况,结果表明:①国内矿产地质条件匮乏,现行氧化铝生产工艺消耗大量高品位矿石,导致矿山品位下降,难以支撑高强度开采和未来铝资源需求;②海外资源布局集中度过高,存在安全供给风险。针对以上供需形势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加大国内铝土矿资源勘探力度和煤下铝资源利用;②加快中国铝土矿资源全球化布局;③鼓励拓展新资源,规范境外投资秩序,分散我国铝土矿进口过于集中的风险,着力提高中国在全球铝土矿开发中的主导权和影响力;④加快推进氧化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禁止以消耗国产铝土矿资源为主的新建氧化铝项目,加大对有限铝土矿资源的保护力度;⑤发展再生铝产业,补充铝资源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资源 供需形势 需求预测 矿产资源安全 战略性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5
作者 梅燕雄 裴荣富 +16 位作者 张金良 叶锦华 马晓旻 魏然 邹斌 姚鹏 何拥军 姚永坚 方平 谭文娟 熊宽 李静 胡凤伟 李振清 赵苗 陈强 王浩琳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1期1965-1973,共9页
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经济区。笔者等在编制更新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大型矿床和主要矿产的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 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经济区。笔者等在编制更新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大型矿床和主要矿产的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4个一级矿产资源经济区和京津冀鲁、江浙沪、闽粤琼港澳台、晋豫、湘鄂赣皖、新疆、内蒙古、陕甘宁青、西藏、川渝、滇黔桂、辽吉黑等12个二级矿产资源经济区。简述了各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初步厘定了82个大型矿产资源综合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经济 资源经济区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滞后成矿——全球金属成矿演化的重要特征
6
作者 叶锦华 梅燕雄 +3 位作者 陈秀法 张伟波 陈喜峰 张金良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1期1991-2007,共17页
通过对全球铁、锰、铬、铜、镍、钴、铝、铅、锌、钨、钼、锡、锑、金、银、铂族元素、锂等矿种1000多个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年代与矿床类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阐述了主要金属在全球暨4大成矿域的成矿演化特征。指出全球大型-... 通过对全球铁、锰、铬、铜、镍、钴、铝、铅、锌、钨、钼、锡、锑、金、银、铂族元素、锂等矿种1000多个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年代与矿床类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阐述了主要金属在全球暨4大成矿域的成矿演化特征。指出全球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具有如下显著特征:一是形成于所在地质构造单元/成矿单元的晚期构造-岩浆旋回或构造-岩浆-沉积旋回的晚期阶段,二是不少金属矿床在新生代表生地质活动过程中发生了再富集,三是新生代是全球大部分金属矿床形成的高峰期。笔者将这种成矿演化特征与机制称之为滞后成矿作用。滞后成矿作用在金属矿床历史演化中普遍存在。不同金属的滞后成矿作用与其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并受大地构造演化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成矿作用 全球成矿演化 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 矿床类型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MTEL模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7
作者 王京 王寿成 +1 位作者 张金良 李静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1期2148-2156,共9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自创的PEST-MTEL模型综合分析矿业开发现状和投资环境,深入研究了投资机遇和风险,得出巴新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铜、金、镍、钴等矿产资源、矿业投资总成本较... 本文在系统梳理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自创的PEST-MTEL模型综合分析矿业开发现状和投资环境,深入研究了投资机遇和风险,得出巴新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铜、金、镍、钴等矿产资源、矿业投资总成本较低、与中国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增长强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矿业投资前景广阔,但也须注意具体项目面临的开发效率、治安情况、经商成本、土地权属、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的风险及评估,以把握机遇并应对潜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亚新几内亚 矿产资源 PEST-MTEL模型 矿业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财融合视角下民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策略探析
8
作者 张金良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经济全球化、数字化转型给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业财融合则是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强调将企业的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共享、过程集成和人员协同,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可实现价值最大化。对... 经济全球化、数字化转型给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业财融合则是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强调将企业的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共享、过程集成和人员协同,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可实现价值最大化。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从从业财融合的视角来探讨财务预算管理战略,对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财融合 民营企业 财务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
9
作者 郑颖人 张金良 +4 位作者 尹德文 邵颖 苏凯 吴昊 张智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2,共5页
临界滑动面对岩土工程的加固处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临界滑动面的研究多采用上限法,基于下限定理或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目前尚未见到。在下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解法... 临界滑动面对岩土工程的加固处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临界滑动面的研究多采用上限法,基于下限定理或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目前尚未见到。在下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下限模型的临界滑动面理论,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解法;并以黏性土体直立边坡的临界高度问题为例,验证了临界滑动面理论与数值解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限模型 临界滑动面 数值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
10
作者 姚鹏 梅燕雄 +3 位作者 李光明 石洪召 张金良 钱利军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1期2099-2114,共16页
笔者等在1∶100万西南地区矿产图幅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西南地区的斑岩型铜矿在空间上可划分5个斑岩铜矿带:(1)冈底斯斑岩铜矿带;(2)多不杂—波龙斑岩铜矿带;(3)玉龙斑岩铜矿;(4)义敦—中甸斑岩铜矿带;(5)扬子... 笔者等在1∶100万西南地区矿产图幅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西南地区的斑岩型铜矿在空间上可划分5个斑岩铜矿带:(1)冈底斯斑岩铜矿带;(2)多不杂—波龙斑岩铜矿带;(3)玉龙斑岩铜矿;(4)义敦—中甸斑岩铜矿带;(5)扬子西缘斑岩铜矿带。并对上述斑岩铜矿带从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床分布、含矿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借助古大陆边缘成矿理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带含矿斑岩在化学成分上显示的“陆壳性”,同时又在微量、稀土元素上显示的“岛弧性”,暗示西南地区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既受成矿物源控制,也受陆-陆碰撞过程所制约,最终是受到古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即“重叠性”所控制。总结并论述了各带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以及在海-陆变迁中的定位和成矿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斑岩型铜矿 分布特征 成因探讨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重构的欧盟碳排放权市场波动率预测研究——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背景下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慧娜 张金良 白祥 《上海节能》 2024年第4期630-640,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强非线性、强波动性等特点,碳排放权收益波动率的预测极具挑战性。近年来突发的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对碳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GARCH(1,1)波动率作为欧盟碳排放权的“真实”波动率,针对近几年... 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强非线性、强波动性等特点,碳排放权收益波动率的预测极具挑战性。近年来突发的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对碳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GARCH(1,1)波动率作为欧盟碳排放权的“真实”波动率,针对近几年动荡不安的碳市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样本熵(SE)、支持向量回归(SVR)、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波动率复合预测模型,即CEEMDAN-SE-SVR/LSTM/LSTM。该模型通过CEEMDAN和SE捕捉碳排放权波动率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利用传统机器学习SVR在小样本上的鲁棒性以及深度学习LSTM模型长记忆特征对波动率实现精准预测。以近期欧盟EUA期货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EMDAN-SE-SVR/LSTM/LSTM模型预测精度和鲁棒性优于其它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波动率 CEEMDAN 样本熵 LSTM 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变化及应对策略——“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一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金良 刘继祥 +1 位作者 万占伟 鲁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37,共7页
在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过程以及"一级悬河""二级悬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治理思路,认为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窄河固堤、... 在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过程以及"一级悬河""二级悬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治理思路,认为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方案将会加剧"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不利于黄河长治久安。为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保障黄河下游长期防洪安全,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城市生态空间,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在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经论证提出了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即对滩区进行功能区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将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再造 宽河固堤 生产堤 “二级悬河” 河道形态 滩区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vey-StewartsonI的周期波解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金良 任东锋 +1 位作者 王明亮 方宗德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利用新近提出的F-展开法,导出了Davey- Stewartson 方程的由Jacobi椭圆函数表示的周期波解;并且,在极限的情况下,得到了Davey- Stewartson 方程的孤波解以及其他形式解.
关键词 Davey—Stewartson Ⅰ方程 F-展开法 周期波解 JACOBI椭圆函数 孤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柱塞气举排液采气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金良 吴晓东 +1 位作者 吕明才 龙小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2-655,共4页
系统研究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装置的作用、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参数分析设计、选井应用。用图示方法解释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的工作过程,用井筒流入(IPR)、流出特征(VLP)曲线优化、分析了智能柱塞气举井的生产特性,对现场应用可起借鉴指... 系统研究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装置的作用、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参数分析设计、选井应用。用图示方法解释了智能柱塞气举系统的工作过程,用井筒流入(IPR)、流出特征(VLP)曲线优化、分析了智能柱塞气举井的生产特性,对现场应用可起借鉴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柱塞气举 采气 排液 原理 设计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的F-展开法及变系数KdV和mKdV的精确解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金良 王明亮 王跃明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60,共8页
该文首先推广了新近提出的F-展开法,利用该方法导出了变系数KdV和mKdV方程的类椭圆函数解;并在极限的情况下,得到变系数KdV和mKdV方程变波速和变波长的类孤子解以及其他形式解.
关键词 F-展开法 类椭圆函数解 类孤子解 变系数KDV方程 变系数mKdV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井中油管柱优化与强度计算校核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金良 吴晓东 +2 位作者 龙小平 刘军 任保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0,共4页
海上油气田开发时基本上采用丛式定向井。近几年,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和油田开发的需要,陆上油气田的定向开发井和侧钻弯曲井也在逐年增多。对这些定向井如何设计优化油管柱,包括优选油管尺寸、计算校核油管强度、确定油管选材等,尤其是... 海上油气田开发时基本上采用丛式定向井。近几年,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和油田开发的需要,陆上油气田的定向开发井和侧钻弯曲井也在逐年增多。对这些定向井如何设计优化油管柱,包括优选油管尺寸、计算校核油管强度、确定油管选材等,尤其是油管柱在弯曲井段的受力状况分析、各种受力强度计算,已经成为困扰现场采油工程师而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文章通过油管尺寸对产量的敏感性分析,单级和多级管柱中油管尺寸优化原则、优化方法、管柱的经济性安全性探讨,以及油管柱在不同工况条件的定向井中受外挤、内压、轴向应力、弯曲附加应力等的分析和计算,给出了定向井中的油管尺寸优选、油管柱设计和强度计算校核方法,解决了定向井中的油管柱设计、校核技术难题。对海上油气田定向井和陆上侧钻弯曲井的油管选材、油管尺寸优化、油管柱设计起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柱 定向井 侧钻 过油管 海上油气田开发 开发井 钻井技术 强度计算 校核方法 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系数(2+1)维Broer-Kaup方程的精确解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金良 王跃明 +1 位作者 王明亮 方宗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4,共3页
利用齐次平衡原则 ,导出了变系数 (2 +1)维Broer Kaup方程的B cklund变换 (BT) ,并由该BT ,求出了(2 +1)维Broer Kaup方程的各种形式的精确解。
关键词 变系数(2十1)维Broer—Kaup方程 齐次平衡原则 Backlund变换(BT) 精确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异重流调度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金良 王育杰 练继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7-19,共3页
结合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的实际情况,对小浪底库区形成异重流的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为促使小浪底水库异重流现象形成,增强近坝区泥沙淤积铺盖和防渗,针对三门峡水库汛期洪水调度规律与小浪底库区异重流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结合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的实际情况,对小浪底库区形成异重流的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为促使小浪底水库异重流现象形成,增强近坝区泥沙淤积铺盖和防渗,针对三门峡水库汛期洪水调度规律与小浪底库区异重流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根据设计,通过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实时洪水调度,三门峡水库洪水期间净排沙0.40亿t,三门峡出库流量大于1950m3/s的洪水过程较入库延长12h;出库洪峰流量较入库增大140m3/s;出库含沙量峰值较入库增加kg/m3;出库含沙量大于240kg/m3的高含沙洪水过程较入库延长14h,为小浪底库区泥沙输送、异重流形成和天然泥沙淤积铺盖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为利用上库科学调度,人工影响下库异重流产生、运行,并保持其长期有效库容提供了经验.2001年8月下旬,小浪底水库近坝段达到了理想的淤积厚度,坝前淤积高程接近176m,超过排沙洞进口底坎高程,同水位条件大坝渗漏量减少30%,防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库 异重流 泥沙输送 淤积铺盖 防渗 定性分析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Jacobi椭圆函数周期解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金良 王明亮 +1 位作者 王跃明 方宗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2,共3页
本文利用F 展开法 ,求出了立方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的由Jacobi椭圆函数表示的行波解 ;并且在极限情况下 。
关键词 立方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F-展开法 JACOBI椭圆函数 孤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金良 刘生云 李超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4,共4页
黄河下游近800 km河道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是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分水岭。人民治黄70 a来,黄河下游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下游标准化堤防、河道、中游水库群、分滞洪工程、非工程措施等所构成的防洪体系已成为黄... 黄河下游近800 km河道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是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分水岭。人民治黄70 a来,黄河下游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下游标准化堤防、河道、中游水库群、分滞洪工程、非工程措施等所构成的防洪体系已成为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因此泥沙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威胁下游防洪安全的"二级悬河"不利形态依然存在。依靠自然力量和现有水沙调控体系无法消除"二级悬河",治理"二级悬河"并彻底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必须借助于人工干预。本文提出结合现有技术,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有效进行调水调沙,恢复下游合理的行洪滞洪处理泥沙的河道形态,以确保黄淮海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安全。同时,结合沿黄城市发展,打造集滩区居民脱贫与持续发展、"二级悬河"治理、沿黄城市生态空间等为一体的生态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滩区 二级悬河 水沙调控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