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金朝 张文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PAC CPAM PH值 水性油墨废水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自建房设计个案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31-20633,共3页
基于一种乡土文学创作方法的启示,以江西省鄱阳县花桥村一栋农村住宅为设计对象,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自建房建设问题,提出现代农村建筑设计应该贴着实用、贴着技术、贴着习俗。结合实践,在分析基址概况的基础上,从功能布局,结构、施工... 基于一种乡土文学创作方法的启示,以江西省鄱阳县花桥村一栋农村住宅为设计对象,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自建房建设问题,提出现代农村建筑设计应该贴着实用、贴着技术、贴着习俗。结合实践,在分析基址概况的基础上,从功能布局,结构、施工与经济问题,文化思考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方案设计思路,强调贴着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建筑是易于为农村居民所接收的。希望这种"贴着设计"的房子越来越多,在农村发挥其示范作用,并在建筑设计及农村景观方面为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指导,进而使农村自建房建设走上良性循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筑 贴着实用 贴着技术 贴着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苏北为例谈因地制宜的农村民居建筑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朝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6期43-44,共2页
介绍了农村民居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农村民居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实践,指出因地制宜的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应该包括地尽其用、分类指导、尊重首创和咨询设计等内容。
关键词 农村 民居 设计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3Eu(PO_4)_2的相变和晶体结构
4
作者 张金朝 Parent C. +1 位作者 Le Flem G. Hagenmuller P.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A00期13-18,共6页
用X射线晶体学和把三价铕离子作为结构探子的方法,研究了Na_3Eu(PO_4)_2的相变和晶体结构。这个化合物存在四种同素异形变体:一种属于六方晶系的高温变体α;两种皆为正交晶相的结构近似的中间变体β和β′和一种属于单斜晶系的低温变体... 用X射线晶体学和把三价铕离子作为结构探子的方法,研究了Na_3Eu(PO_4)_2的相变和晶体结构。这个化合物存在四种同素异形变体:一种属于六方晶系的高温变体α;两种皆为正交晶相的结构近似的中间变体β和β′和一种属于单斜晶系的低温变体γ。它们的相变和晶体结构与Ca_2SiO_4和Sr_2SiO_4等同类的化合物有相似之处。在β变体中存在结构元序现象。β变体和要β′变体之间的差别只有通过低温下Eu^(3+)离子的~5D_0-~7F_0发射光谱分析才能辨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晶体结构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熔剂法合成Gd_2O_2S∶Tb荧光粉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飞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3-94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再加入助熔剂煅烧合成Gd2O2S∶Tb荧光粉,并对制备的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助熔剂的选择对Gd2O2S∶Tb荧光粉合成影响显著;当L i2CO3与L i3PO4添加量的摩尔比为2∶1时发光亮度...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再加入助熔剂煅烧合成Gd2O2S∶Tb荧光粉,并对制备的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助熔剂的选择对Gd2O2S∶Tb荧光粉合成影响显著;当L i2CO3与L i3PO4添加量的摩尔比为2∶1时发光亮度最大,且颗粒分布较均匀;当助熔剂的质量分数为0.35时发光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Gd2O2S:Tb 助熔剂 晶体结构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阳离子对复合型钴蓝颜料反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闫国杰 程继健 张金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在对钴蓝颜料晶体结构、发色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 Co Al2 O4晶格中引入 Zn2 +、Mg2 +和 La3+、Y3+作为掺杂制备出反射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型钴蓝颜料 :与未掺杂的Co Al2 O4相比 ,在 4 50 nm波长处反射率最大提高了 30 .... 在对钴蓝颜料晶体结构、发色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 Co Al2 O4晶格中引入 Zn2 +、Mg2 +和 La3+、Y3+作为掺杂制备出反射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型钴蓝颜料 :与未掺杂的Co Al2 O4相比 ,在 4 50 nm波长处反射率最大提高了 30 .8% ,达到 78% ;6 0 0 nm处反射率最大降低了 33.3% ,达到 1 0 %。通过对掺杂离子类型、浓度与反射性能影响的探讨 ,得出结论 :掺杂离子改变钴蓝颜料反射性能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晶格畸变引起 Co2 +3d轨道电子能级分裂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离子 复合型钴蓝颜料 反射性能 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条件对纳米级Sb/SnO_2粒度和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以 Sn Cl4 · 5 H2 O和 Sb 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 Sn O2 超细粉 .运用 DSC-TG、XRD和TEM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共沉淀温度和 p H值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纳... 以 Sn Cl4 · 5 H2 O和 Sb Cl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级 Sn O2 超细粉 .运用 DSC-TG、XRD和TEM等观测手段对微粉末进行了表征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共沉淀温度和 p H值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的纳米级 Sb/Sn O2 粉体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分散性较好 ,具有金红石结构 ;共沉淀温度对 Sb/Sn O2 微粉末的粒度和电导性能影响较小 ,合适的共沉淀温度为 45~ 70℃ ;粉末粒度在 p H为 4~6之间出现 1个极大值 ,该 p H值下所对应的粉末电阻较小 ,同时考虑 p H值对粒度与电性能的影响 ,最佳 p H值范围为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Sb/SnO2导电粉 共沉淀温度 pH值 微粉末特性 二氧化锡 粒度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掺锑SnO_2微粉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2 位作者 宋鹂 张晓明 劳克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7,224,共5页
以 Sn Cl4· 5 H2 O和 Sb Cl3 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的 Sn O2 微粉。用 DSC- TG、XRD、TEM和 UV等方法观测了微粉末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掺 Sb浓度对粉末颗粒度和电阻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纳米级掺锑 Sn O2
关键词 纳米级 掺锑SnO2微粉 掺Sb浓度 颗粒度 电导率 显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YAG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姜斌 张金朝 宋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熔融法在弱还原气氛下制备了Ce3+离子掺杂的Y2O3-A12O3-SiO2(SAY)系基础玻璃,并在1250℃~1300℃热处理一定时间制备了晶相为YAG的黄色微晶玻璃。通过XRD、SEM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结构及相组成;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Ce3+离... 采用高温固相熔融法在弱还原气氛下制备了Ce3+离子掺杂的Y2O3-A12O3-SiO2(SAY)系基础玻璃,并在1250℃~1300℃热处理一定时间制备了晶相为YAG的黄色微晶玻璃。通过XRD、SEM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结构及相组成;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Ce3+离子在玻璃及微晶玻璃不同基质中的发光特性,以及Al2O3/Y2O3摩尔比对微晶玻璃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玻璃经热处理能得到Ce-YAG微晶玻璃,晶粒大小在80~120nm范围内,晶粒发育良好。该微晶玻璃样品能被450nm有效激发,并在530nm处有宽带发射峰,归属于Ce3+的5d-4f(2F2/7)。该微晶玻璃在LED照明领域中有很大的应用开发价值。Al2O3和Y2O3的摩尔含量变化对微晶玻璃发光性能有较大影响,在Al2O3/Y2O3的摩尔比为1.5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发光 玻璃陶瓷 Ce3+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防纳米级ATO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宋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介绍了ATO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特点及三防机理,并综述了三防AT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制现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防辐射机理 掺锑氧化锡 显像管 半导体材料 防静电机理 防眩光机理 ATO透明导电薄膜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2S∶Eu^(3+),Mg^(2+),Ti^(4+)长余辉材料制备中烧结条件和助熔剂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雅姝 张金朝 宋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2-134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技术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颗粒的大小、形貌,分析了有助于晶体颗粒生长的烧结温度、气氛以及助熔剂对它的影响,还对荧光体的发光光谱、相...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测试技术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颗粒的大小、形貌,分析了有助于晶体颗粒生长的烧结温度、气氛以及助熔剂对它的影响,还对荧光体的发光光谱、相对亮度、余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体系相态纯净,有较完整和均匀的晶形,完整的晶体结构有利于提高荧光体的发光性质。制备中合适的烧结温度为1 150℃,要选择弱还原气氛。加入L i3PO4可以使晶体颗粒的晶型完整,粒径增大,并且粒度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 EU^3+ MG^2+ Ti^4+ 烧结条件 助熔剂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O_3含量对硼铝锶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宝山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9-372,398,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一次成型制得了一种高亮度硼铝锶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研究了B2O3含量对Eu2+,Dy3+共掺杂硼铝锶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晶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增加,样品中SrAl2O4相减少,SrAl2B2O7等杂相增加,从... 采用高温熔融法一次成型制得了一种高亮度硼铝锶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研究了B2O3含量对Eu2+,Dy3+共掺杂硼铝锶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晶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增加,样品中SrAl2O4相减少,SrAl2B2O7等杂相增加,从而发光性能降低。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显示: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的激发峰位于370 nm,发射峰位于520 nm,归属于Eu2+的5d→8S7/2特征发光;改变B2O3含量并不会改变样品的激发峰位和发射峰位。增加B2O3含量,降低熔点,发光亮度也降低,余辉时间缩短。B2O3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8.53%时各项性能最佳,初始亮度可达16 cd/m2,激发停止330 min时仍能达到7.96 mcd/m2,余辉时间长达5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玻璃陶瓷 B2O3 SRAL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改性双孔块状SiO_2载体材料及其酶活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玉玲 陈奇 +3 位作者 叶蕊芳 宋鹂 张金朝 候凤珍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68,7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PEG为价孔造孔剂,50~100 nm的聚苯乙烯为大孔造孔剂,制得具有双孔结构的SiO2块体材料。制得的块体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明胶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吸附法将葡萄糖淀粉酶进行固定化。经过明胶改...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PEG为价孔造孔剂,50~100 nm的聚苯乙烯为大孔造孔剂,制得具有双孔结构的SiO2块体材料。制得的块体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明胶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吸附法将葡萄糖淀粉酶进行固定化。经过明胶改性后,固定化酶的初酶活力回收率由未改性的62.8%分别提高到84.1%(高分子量明胶)和86.7%(低分子量明胶)。连续使用5次后,低的相对分子质量明胶改性后块体固定化酶的相对活性仍达到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 明胶改性 固定化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硼铝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建兵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2+单掺和Dy3+-Eu3+、Tb3+-Eu3+共掺的硼铝酸盐玻璃,研究了其激发和发射光谱性能。结果表明:Eu2+单掺的玻璃在蓝光区域能够产生有效激发,并且发射峰呈现黄绿色发光,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配位场强度降低,Eu2+的...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2+单掺和Dy3+-Eu3+、Tb3+-Eu3+共掺的硼铝酸盐玻璃,研究了其激发和发射光谱性能。结果表明:Eu2+单掺的玻璃在蓝光区域能够产生有效激发,并且发射峰呈现黄绿色发光,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配位场强度降低,Eu2+的发射峰发生蓝移。Dy3+-Eu3+共掺玻璃中Dy3+在451 nm处呈现最强激发峰,在其激发下Dy3+向Eu3+产生能量传递,并发出蓝、黄和红光。Tb3+-Eu3+共掺玻璃在482 nm蓝光的激发下,Tb3+向Eu3+产生能量转移,并发出绿、黄和红发光。这些发射带与蓝光发光二极管(LED)复合可产生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铝酸盐玻璃 稀土离子 发光性能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Gd2O2S:Tb^3+荧光粉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国华 张金朝 宋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首次用微波法成功制备了Gd2O2S:Tb3+荧光粉,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用光致发射光谱(PL)和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XEL)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一六方结构... 首次用微波法成功制备了Gd2O2S:Tb3+荧光粉,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用光致发射光谱(PL)和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XEL)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一六方结构的Gd2O2S,形貌完整,粒度分布均匀,D50=1.08μm,PL谱和XEL谱均呈现Tb3+的特征发射峰,最强峰为544nm的绿色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2S:Tb^3+荧光粉 微波法 光致发射光谱 X射线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SiO_2-TiO_2-PDMS杂化纳米涂层的耐酸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月 宋鹂 张金朝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0-204,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SiO2-TiO2/PDMS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性涂层。利用FTIR、TG-DTA对涂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明涂层为有机组成与无机网络以Si-O-PDMS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均质杂化体系,并有好的热学稳定性。对SiO2-TiO2/PDMS...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SiO2-TiO2/PDMS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性涂层。利用FTIR、TG-DTA对涂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明涂层为有机组成与无机网络以Si-O-PDMS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均质杂化体系,并有好的热学稳定性。对SiO2-TiO2/PDMS耐酸性涂层进行了失重测试、ICP-AES分析、涂层标准对比法和SEM显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当杂化涂层中PDMS为15%(质量分数)时,在经过220℃热处理后,涂层腐蚀前后粘结力均为零级标准,显微结构无缺陷,显示出良好的耐酸性;有涂层保护的铝合金基板可抵抗50℃下1mol/L盐酸溶液腐蚀至少72h无明显腐蚀,失重量大为降低,耐酸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耐酸涂层 杂化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钴对钴蓝颜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明雯 宋鹂 张金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6,共4页
分别以草酸和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草酸钴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以草酸钴为原料制备钴蓝颜料,研究了原料的粒度和配比等对钴蓝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草酸铵作沉淀剂制得的草酸钴的粒度小且均匀;将粒径为1.1μ... 分别以草酸和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草酸钴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以草酸钴为原料制备钴蓝颜料,研究了原料的粒度和配比等对钴蓝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草酸铵作沉淀剂制得的草酸钴的粒度小且均匀;将粒径为1.1μm的草酸钴和10.9μm的氢氧化铝按质量比46.0∶54.0配料,在1 200°C下煅烧2 h,可制得粒径为1μm左右、反射率R450=68.4%、R600=6.9%,ΔR=61.5%的钴蓝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钴 粒度 液相沉淀法 钴蓝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n_2O_3粉末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甜 张金朝 宋鹂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80,共4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70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In2O3粉末 化学共沉淀法 粉末制备 粉末性能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Sb/SnO_2超细粉水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青山 张金朝 +1 位作者 宋鹂 王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采用球磨分散的方法制得了Sb/SnO2 超细粉水分散体系。通过测定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和沉降率详细考察了分散体系 pH值、掺锑浓度和加热温度对Sb/SnO2 超细粉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制备条件通过控制粒子表面状态、化学构成和晶... 采用球磨分散的方法制得了Sb/SnO2 超细粉水分散体系。通过测定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和沉降率详细考察了分散体系 pH值、掺锑浓度和加热温度对Sb/SnO2 超细粉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制备条件通过控制粒子表面状态、化学构成和晶体完整性等影响Sb/SnO2 超细粉的分散性。Sb/SnO2 超细粉的等电点为 1 8左右。制备稳定性高、分散效果好的Sb/SnO2 超细粉水分散体系的合适条件的pH值为 1 0 0~ 1 1 5、n(Sb) /n(Sn)为 0 0 4~ 0 1 9,加热温度为 80 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nO2超细粉 分散性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性溶液法制备硅基太阳能电池用低反射涂层
20
作者 方园 宋鹂 +1 位作者 张金朝 陈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用中性溶液法在硼硅酸盐玻璃片上制备了低反射涂层,并在Na2HPO4和AlCl3组成的浸涂液中于95°C条件下恒温浸泡6 h,结果表明硼硅酸盐玻璃片在400-900 nm波长内的平均透过率由原来的91.97%提高至98.97%,平均反射率降低至1.41%,中心波... 用中性溶液法在硼硅酸盐玻璃片上制备了低反射涂层,并在Na2HPO4和AlCl3组成的浸涂液中于95°C条件下恒温浸泡6 h,结果表明硼硅酸盐玻璃片在400-900 nm波长内的平均透过率由原来的91.97%提高至98.97%,平均反射率降低至1.41%,中心波长处反射率仅为0.85%。为提高涂膜的耐候性,以低质量分数的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FAS)对涂层样品进行表面处理。抗酸性测试结果表明:经w=0.3%的FAS溶液处理后的低反射涂层在1 mol/L盐酸中连续侵蚀7 d后,透过率平均值仍达到95.44%。说明经过FAS处理后,低反射涂层的耐候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溶液法 硼硅酸盐玻璃 太阳能 低反射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