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株GL的鉴定及其与科罗拉多冷杉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华 张金冬 +1 位作者 李志丹 张金凤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菌株GL做了鉴定,初步认为它是裂褶菌属的一种。进而将菌株GL与科罗拉多冷杉进行合成实验,通过感染率、生长指标测定以及石蜡切片观察,得出菌株GL是科罗拉多冷杉外生菌根菌的结论。
关键词 裂褶菌 科罗拉多冷杉 鉴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扫方式对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和释放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奔 张金冬 +1 位作者 叶瑾 龚兴夏 《暖通空调》 2024年第S2期517-520,共4页
使用扫帚、扫地机器人和手持吸尘器设置5种清扫模式,研究了不同清扫方式对室内空气中黑碳(BC)、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颗粒物数量浓度(PNC)分布特性及释放特性的影响。在5种清扫模式中,使用装有新滤芯的扫地机器人(RN模式)清扫对B... 使用扫帚、扫地机器人和手持吸尘器设置5种清扫模式,研究了不同清扫方式对室内空气中黑碳(BC)、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颗粒物数量浓度(PNC)分布特性及释放特性的影响。在5种清扫模式中,使用装有新滤芯的扫地机器人(RN模式)清扫对BC、PM2.5质量浓度和PNC的影响最轻微,使用装有旧滤芯的扫地机器(RO模式)次之。相比之下,使用扫帚清扫时,BC和PM2.5质量浓度明显增高,在新扫帚(SN)和旧扫帚(SO)2种模式下,BC和PM2.5峰值与背景值的比值分别为1.4±0.2、1.8±0.8和1.8±0.4、2.1±0.6。使用手持吸尘器(VC模式)清扫时PNC峰值可达背景值(3.3±0.4)倍、BC可达(1.9±0.2)倍,相比之下PM2.5仅略微增加(1.1±0.1)。通过计算释放率,研究了不同清扫模式对BC、PM2.5质量释放率和颗粒物数量释放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新扫帚时BC和PM2.5的释放率((5.4±2.2)、(55.0±10.5)μg/min)均显著低于使用旧扫帚时((23.3±3.0)、(189.6±23.5)μg/min),而使用吸尘器时颗粒物数量的平均释放率高达6.2×10^(10)个/min。进一步开展数谱分析发现,使用吸尘器时PNC的增高主要由粒径低于50 nm的超细颗粒物(UFP)驱动,其贡献率可高达92%。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选择合适清扫方式,而且为吸尘器等清洁电器的产品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扫模式 黑碳 细颗粒物 数量浓度 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型储气库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冬 王雪梅 +2 位作者 谭羽非 于克成 张甜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低渗透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渗透率和孔隙度随着地层压力变化显著。为更准确的模拟计算低渗透气藏地下储气库的注采过程,必须掌握储气库渗透率和孔隙度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首先基于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理论,以井点已知... 低渗透气藏改建的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渗透率和孔隙度随着地层压力变化显著。为更准确的模拟计算低渗透气藏地下储气库的注采过程,必须掌握储气库渗透率和孔隙度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首先基于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理论,以井点已知信息为条件,确定储层物性参数的初始分布。基于反问题理论,利用地层压力的测量值和计算值之差构造目标函数,将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识别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地层压力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率的求解,利用共轭梯度法实现了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通过案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储气库中的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渗透率和孔隙度在初始时在储层中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是在注气结束时各位置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率都不相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再一致。其中渗透率变化最大的位置出现在5#注采井附近,其值由1.66×10^(-3)μm^(2)增加到2.81×10^(-3)μm^(2),增加了近70%。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渗透率和孔隙度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本研究成果可以为低渗透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注采模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低渗透 渗透率 孔隙度 地层压力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工业厂房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与现场测试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克成 谭羽非 +1 位作者 张金冬 王雪梅 《区域供热》 2018年第5期52-57,共6页
严寒地区工业厂房的采暖要求较民用建筑低,同时供暖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晚上只需维持值班温度即可,这些特点使得工业厂房采用太阳能采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针对北方严寒地区工业厂房热负荷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区的太阳能... 严寒地区工业厂房的采暖要求较民用建筑低,同时供暖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晚上只需维持值班温度即可,这些特点使得工业厂房采用太阳能采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针对北方严寒地区工业厂房热负荷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区的太阳能采暖系统。为满足严寒地区冬季连续供暖需求,在系统中增加了电采暖作为辅助热源,以保证在阴雪天气以及最冷月热负荷较大时能正常供暖。通过太阳能采暖的实测表明,太阳能采暖系统在11月份共可节能5.2×104MJ,节能率46%。本文研究结果为北方工业厂房的太阳能采暖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太阳能采暖 设计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