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品种中棉所9A01选育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王宁 石建斌 +2 位作者 许庆华 张逸彬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中棉所9A01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黄河流域春播种植。其春播生育期为116 d,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茎秆较粗壮,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6.7 m^(2)平均... 中棉所9A01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黄河流域春播种植。其春播生育期为116 d,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茎秆较粗壮,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每666.7 m^(2)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00增产3.4%、7.6%和7.3%。对中棉所9A01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9A01 特征特性 丰产性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9C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张逸彬 王宁 +2 位作者 石建斌 许庆华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4年第3期38-40,共3页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 中棉所9C01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1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区域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病情指数3.0,黄萎病病情指数17.3;生育期108 d,株高108.7 cm,第一果枝节位6.5,单株结铃17.1个,铃重6.7 g,衣分43.9%,籽指11.1 g,霜前花率93.3%,纤维品质达国家审定棉花品种Ⅱ型要求;2年籽棉单产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5%和5.6%。基于中棉所9C01在河南省常规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9C01 枯萎病抗性 黄萎病抗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社交网络用户属性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宇新 肖骁 +2 位作者 吴美晶 张逸彬 董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2,共8页
研究如何利用社交关系推测用户的隐藏属性(私隐信息),采用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推测用户属性。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提出利用属性聚集度评价属性推测的难易程度,并依用户节点标记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权重公式计算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 研究如何利用社交关系推测用户的隐藏属性(私隐信息),采用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推测用户属性。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提出利用属性聚集度评价属性推测的难易程度,并依用户节点标记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权重公式计算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以"人人网"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用户的兴趣与毕业学校进行预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属性推测 半监督学习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机理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宁 霍飞超 +4 位作者 张逸彬 石建斌 许庆华 严根土 刘晓红 《中国棉花》 2023年第5期7-11,共5页
以5个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萌发期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种子萌发相关指标、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活性、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 以5个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萌发期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种子萌发相关指标、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活性、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棉花材料的相对发芽率、根长、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延长了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提高了GAD活性和GABA含量。不同基因型比较,萌发期盐胁迫下,新陆中82号和中棉9001的种子保持较高的GAD活性,从而通过GABA途径为种子萌发提供更多的ATP,耐盐性最好;塔河2号和中棉所49的种子耐盐性次之,中J0102的种子耐盐性最差。通径分析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和ATP含量均对根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ATP含量对根长的促进效应更强。盐胁迫下,通过有效调节GABA途径生成ATP可能是种子萌发期提高棉花耐盐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萌发期 耐盐性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三磷酸腺苷 种子活力指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棉花品种中棉所9C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建斌 王宁 +2 位作者 许庆华 张逸彬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1期38-40,I0003,共4页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9C02 特征特性 早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棉花品种中棉所9B02选育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宁 石建斌 +2 位作者 许庆华 张逸彬 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2期38-41,F0002,共5页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7.8%、10.8%和10.9%。介绍了中棉所9B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中棉所9B02 早熟性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无线专网D2D中继链路延时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逸彬 罗久桓 +1 位作者 孔奉波 陈长赓 《信息通信》 2020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电力无线专网采用电力行业专用频点对于配网、计量自动化业务数据进行传输,D2D通信是该网络架构下提高数据采集实时性的有效方式。基于电力行业末端节点配网和计量数据采集的场景,对D2D中继链路延时进行建模,并分析该机制下影响延时的... 电力无线专网采用电力行业专用频点对于配网、计量自动化业务数据进行传输,D2D通信是该网络架构下提高数据采集实时性的有效方式。基于电力行业末端节点配网和计量数据采集的场景,对D2D中继链路延时进行建模,并分析该机制下影响延时的主要因素,研究D2D中继汇聚机制时间差以及海量终端同频并发冲突退避机制对于整体网络延时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网络仿真,验证了采用D2D中继可以有效降低20-30%的传输延时,并讨论了信道数量对于延时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无线专网 D2D通信 配网自动化 计量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特征知识图谱与宽度学习架构的特定辐射源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华敏妤 张逸彬 +1 位作者 孙金龙 桂冠 《移动通信》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特定辐射源识别是一种有效的工业物联网数据流保护技术,现有的SEI方法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实现,而主流的SVM算法针对大规模训练样本会消耗大量的机器内存和运算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号特征知识图谱与宽度学习架构的SEI方... 特定辐射源识别是一种有效的工业物联网数据流保护技术,现有的SEI方法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实现,而主流的SVM算法针对大规模训练样本会消耗大量的机器内存和运算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号特征知识图谱与宽度学习架构的SEI方法KG-BLS算法,该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信号特征数据库,且利用KG对信号特征实现可视化表征。此外,该方法依靠特征映射节点和增强节点的非线性变换,通过单层前向传播网络来求解复杂的分类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KG-BLS算法在识别性能和计算开销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信号特征 知识图谱 宽度学习 工业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FDD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CSI反馈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华敏妤 张逸彬 +1 位作者 孙金龙 杨洁 《移动通信》 2022年第7期23-28,共6页
准确的CSI反馈是FDD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反馈会因分解复值CSI矩阵而造成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行CSI反馈技术,基于全卷积模型的CVCNN算法,利用复卷积层和反卷积层分别对下行CS... 准确的CSI反馈是FDD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反馈会因分解复值CSI矩阵而造成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行CSI反馈技术,基于全卷积模型的CVCNN算法,利用复卷积层和反卷积层分别对下行CSI进行压缩和解压缩,避免了分解复值带来的损耗。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准CsiNet算法,所提出的CVCNN算法提升了下行CSI的重构精度,同时降低了存储和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卷积网络 频分双工 大规模MIMO 深度学习 CSI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特征知识图谱和特征融合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英凯 王淑菲 +1 位作者 张逸彬 桂冠 《移动通信》 2023年第6期115-121,共7页
SEI可以用于识别各种类型的无线电发射源,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雷达系统、无线电干扰源等。现有的SEI方法往往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通常SEI要求分类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针对现今辐射源信号可视化管理不足和信号识别准确率低... SEI可以用于识别各种类型的无线电发射源,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雷达系统、无线电干扰源等。现有的SEI方法往往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通常SEI要求分类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针对现今辐射源信号可视化管理不足和信号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号特征KG和特征融合的SEI方法。第一,该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信号特征数据库,且利用KG对信号特征实现可视化表征;第二,基于构建的信号特征KG进行特征融合,有效提升了特定辐射源分类识别的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KG和特征融合的SEI方法可以更好地对辐射源信号进行可视化管理,且提升了辐射源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知识图谱 信号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5G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义华 罗久桓 张逸彬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2期9-10,共2页
科学技术发展加快,5G通信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智能电网使用5G通信技术可以使网络通信更加迅速,方便人们的生活。本文主要阐述智能电网的特点,5G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应用,旨在优化相关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5G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 应用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热克隆仿真技术的桌面终端管理机制
12
作者 刘伊玲 张逸彬 石路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7期142-146,共5页
当漏洞补丁安全性未知、软件环境未知时,当前桌面运维管理中心不能及时有效的判断相应漏洞补丁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克隆仿真技术TCS的桌面终端管理机制,建设了虚拟化平台VP,研究目标终端数据的SDN和NF... 当漏洞补丁安全性未知、软件环境未知时,当前桌面运维管理中心不能及时有效的判断相应漏洞补丁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克隆仿真技术TCS的桌面终端管理机制,建设了虚拟化平台VP,研究目标终端数据的SDN和NFV网络模型,并在该模型上分析多机同步映射约束条件,根据映射关系构建桌面终端管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电信级高可靠性的服务需求,降低了以往整机备份资源的总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克隆仿真技术 桌面终端管理 补丁测试 虚拟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舱室环境及身体状况监测可通信报警系统设计研究
13
作者 田深芃 李柯霆 张逸彬 《电子产品世界》 2022年第6期18-20,共3页
本文针对密闭舱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工作人员缺氧中毒受伤等事故频繁发生,研究设计一套自动监测船舶密闭舱室危险环境和工作人员身体状况、可通信的报警系统。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系统主体,将对讲机无线通讯技术、... 本文针对密闭舱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工作人员缺氧中毒受伤等事故频繁发生,研究设计一套自动监测船舶密闭舱室危险环境和工作人员身体状况、可通信的报警系统。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系统主体,将对讲机无线通讯技术、血氧饱和度心率测试技术、空气成分分析技术等集于一体,对于密闭舱室工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舱室 监测 通信 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