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王亮 隋琳 张连奎 《山西农经》 2017年第23期131-131,139,共2页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不断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课程也都进行了多种方向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实践考察中,各地大学生就业课程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大学生就业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不断重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课程也都进行了多种方向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实践考察中,各地大学生就业课程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大学生就业课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就业课程安排的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大学生课程分为引导类、心理类、实践类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这几类课程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其他发现,为更好地指导就业课程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连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1-12,共2页
"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巨大,而小学生的三观是否正确对他们的未来影响深远,可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认识到发展学生核心... "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巨大,而小学生的三观是否正确对他们的未来影响深远,可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认识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对其进行启迪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个燕麦饲草品种在兴安盟地区种植的产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丽 张连奎 +9 位作者 徐兴健 孙乌日娜 高欣梅 福英 其格其 毕盛楠 李凤娇 候伟峰 赵力兴 姜昕禹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4期458-467,共10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兴安盟地区种植的燕麦饲草品种,对25个燕麦品种的物候期、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燕麦品种生育期为70~87 d,孕穗期鲜草产量为18.3~68.2 t·hm2、干草产量为2.9~8.0 t·hm^(-2);抽穗期鲜... 为筛选出适宜在兴安盟地区种植的燕麦饲草品种,对25个燕麦品种的物候期、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燕麦品种生育期为70~87 d,孕穗期鲜草产量为18.3~68.2 t·hm2、干草产量为2.9~8.0 t·hm^(-2);抽穗期鲜草产量为27.6~72.4 t·hm^(-2)、干草产量为4.8~8.1 t·hm^(-2);开花期鲜草产量为38.8~76.2 t·hm^(-2)、干草产量为6.7~14.8 t·hm^(-2);乳熟期鲜草产量为32.4~87.0 t·hm^(-2)、干草产量范围为7.4~22.2 t·hm^(-2),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孕穗期和抽穗期收获干草可以种植坝莜3号,开花期收获干草可以种植远杂1号和坝莜18号,乳熟期收获干草可以种植张莜13号、定燕2号和GL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草产量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乌日吉木斯 高欣梅 +3 位作者 张连奎 木其勒 特格希巴雅尔 Bayarmaa Gun-Aajav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144-148,157,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土壤线虫对不同氮肥施用大豆田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作用,以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羊场子基地大豆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取样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0、45、90 kg/hm^(2))不同土层(0~10 cm... 为了深入研究土壤线虫对不同氮肥施用大豆田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作用,以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羊场子基地大豆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取样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0、45、90 kg/hm^(2))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线虫生态特征指数,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中,合理施用氮肥能增加土壤线虫数量,抑制植物寄生线虫丰富度,提高食细菌线虫丰富度,有利于土壤线虫形成较为健康多样的生态群落。通过经济性状以及产量分析,施用氮肥45 kg/hm^(2)大豆产量最高,表明合理施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的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0.50%和39.50%,H、J、PPI、SR、EI、SI等指数及pH值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结合相对紧密;10~20 cm土层的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52.88%和47.12%,WI、F/B、J、H、EI、SI等指数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结合相对紧密;20~30 cm土层的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61.20%和38.80%,H、J、WI、EI、SI、SR、F/B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结合相对紧密。综上,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对于揭示施用氮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为探求兴安盟地区氮肥投入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土壤线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突泉县玉米大斑病发生与温、湿度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海军 张静峰 +4 位作者 张连奎 张玲 王晶 潘秀艳 李春芳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3期50-53,共4页
内蒙古突泉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1.47万公顷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65%左右,近年来全县玉米大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6-8月份降雨集中且气温较低(20℃~25℃)年份,田间发病率甚至在50%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在80%左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 内蒙古突泉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1.47万公顷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65%左右,近年来全县玉米大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6-8月份降雨集中且气温较低(20℃~25℃)年份,田间发病率甚至在50%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在80%左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通常认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特别是6~8月份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为了研究我县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我们收集整理了近五年当地气象资料与大斑病发生情况,用灰色关联分析了温度、湿度对发病影响,并寻求我县大斑病发病规律,指导生产中及时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温度 湿度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