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护理变革策略研究
1
作者 丁敏玲 偌翠 +4 位作者 张转运 王晴 侯敏 李雪云 顾小萍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 审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应用现状,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遵循循证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 目的 审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应用现状,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遵循循证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护理的证据并汇总,制订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并于2024年4-9月进行基线审查,采用i-PARIHS框架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相应策略。结果 共纳入15条最佳证据,制订25条审查指标,其中15条指标准确执行率<60%,有2条准确执行率为0。障碍因素为需革新现有工作流程、增加工作量、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相关循证知识、科室缺乏系统化管理流程与制度;促进因素为管理者对变革的支持、科室对循证护理的重视、医护人员学习意愿强烈,以及科室培训条件良好等;并据此制订变革策略。结论 临床实践与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最佳证据存在显著差距,需结合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改进措施,以促进最佳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围麻醉期护理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床头提示牌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转运 偌翠 芮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提高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按时间段分别纳入对照组患者8871例、改进组患者10677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毕入麻醉复苏室后采用常规床头提示牌实施复苏护理;改进组针对复苏室患者特点改进床头提示牌并用于复苏护理中。结果改进组... 目的提高麻醉复苏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按时间段分别纳入对照组患者8871例、改进组患者10677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毕入麻醉复苏室后采用常规床头提示牌实施复苏护理;改进组针对复苏室患者特点改进床头提示牌并用于复苏护理中。结果改进组患者入复苏室交接漏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2项护理项目中3项两组均未发生问题;另9项中4项问题发生率改进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5项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组3项未发生问题、2项各发生问题1例)。结论床头提示牌的合理改进,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保障复苏患者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 床头提示牌 方法革新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玲玲 杜萍 +4 位作者 张转运 华薇 马正良 顾小萍 孙玉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68-771,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11月起,在我院麻醉科实施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针对麻精药品的取用、处方管理等问题开展全面整改,分别统计智...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11月起,在我院麻醉科实施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针对麻精药品的取用、处方管理等问题开展全面整改,分别统计智能信息化管理前后12个月的麻精药品取药时间、还药时间、取药频次、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并统计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麻醉科医护人员麻精药品使用工作量满意度。结果:与智能信息化管理前相比,管理后取药时间、还药时间减少,取药频次、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均下降(P<0.05);麻精药品取错、数量不足、核对不清、药品过期等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麻醉科医护人员麻精药品使用工作量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结论:麻精药品智能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麻醉科麻精药品管理的质量,降低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使临床麻精药品的使用更加安全、高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系统化 智能信息化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被引量:5
4
作者 杜萍 董媛媛 +2 位作者 张转运 吴昊 孙玉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48,共2页
对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全麻下行后路脊柱矫形术,患儿手术成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物品准备及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手术体位摆放、术中体温保护及唤醒试验的护理配合,以及... 对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全麻下行后路脊柱矫形术,患儿手术成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物品准备及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手术体位摆放、术中体温保护及唤醒试验的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脊肌萎缩症 脊柱侧凸 后路脊柱矫形术 麻醉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气管导管机械性拔管困难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庄珊珊 戴黎敏 +2 位作者 张转运 傅双 王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0,共2页
气管拔管是全身麻醉术后复苏中的关键步骤,是呼吸道从受控状态到不受状态的转变。有研究[1]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全身麻醉拔管期或恢复室中出现了呼吸道并发症。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都可能导致拔管时不良事件的发生[2]。另有研究... 气管拔管是全身麻醉术后复苏中的关键步骤,是呼吸道从受控状态到不受状态的转变。有研究[1]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全身麻醉拔管期或恢复室中出现了呼吸道并发症。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都可能导致拔管时不良事件的发生[2]。另有研究[3]显示,拔管期间通气困难或缺氧的发生率比插管时增加约3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管困难 气管导管 急救 护理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沈洁 偌翠 +1 位作者 芮琳 张转运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6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疼痛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 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68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疼痛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根据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实施疼痛管理,试验组根据NRS评分联合中文版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表(FAS)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控制效果、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0 d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肾盂肾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疼痛控制效果和疼痛教育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和日常生活影响、情绪影响和疼痛经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余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疼痛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疼痛管理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电网功率因数的最佳补偿
7
作者 张转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2期45-50,共6页
在矿井供电网路中,功率因数是由变压器、电动机、电缆及其它电磁装置等负载的工作状态决定的,如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需要磁化电流(或取无功电流)建立磁场,这样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所以,从系统吸取有功功率的同时,还得到无功功率。若... 在矿井供电网路中,功率因数是由变压器、电动机、电缆及其它电磁装置等负载的工作状态决定的,如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需要磁化电流(或取无功电流)建立磁场,这样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所以,从系统吸取有功功率的同时,还得到无功功率。若将需要有功功率P的电动机接入系统,在功率因数为cos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补偿 电网功率因数 电容器补偿 无功补偿 无功电流 磁化电流 电能损耗 电容器容量 过补偿 移相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