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定量化预测的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起 高静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为了提取矿产资源形成特征信息、定量分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以实现矿产勘查和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定量化预测的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从研究区域基本地质情况出发,参考该地域已有的勘查数据与钻孔资料,使用Surpac软件构建地质结构的三... 为了提取矿产资源形成特征信息、定量分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以实现矿产勘查和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定量化预测的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从研究区域基本地质情况出发,参考该地域已有的勘查数据与钻孔资料,使用Surpac软件构建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该模型定量化分析矿产资源形成特征信息,并提取形成特征信息;使用Flac3D有限元软件构建研究区域的数值模型,定量化分析断裂缓冲区域的矿产资源构造特征信息,提取该构造信息特征,同时使用矿产资源勘查特征定量预测模型,确定矿产资源有利区划,实现矿产资源勘查。结果表明,辉绿岩最佳缓冲距离为0~55m,断裂缓冲区最优缓冲距离为55~105m,由此提取出矿产资源运移特征有利信息;该方法能够获得矿产资源定量特征的信息量,经叠加计算勘查出研究区域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定量化预测 矿产资源 勘查技术 构造信息特征 断裂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起 关征实 刁奇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验光。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不正患者 30 1例 6 0 2眼 (1例除外 ) ,全部进行远近视力、外眼和眼底检查 ,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 目的 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验光。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不正患者 30 1例 6 0 2眼 (1例除外 ) ,全部进行远近视力、外眼和眼底检查 ,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 710 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 ,再作检影验光。然后选其中双眼均为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验光测得的散光轴轴向相同或极相近似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在复性近视散光组 ,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 ,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高 - 1.0 0 D,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在复性远视散光组 ,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 ,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低+1.0 0 D,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电脑验光检测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的散光轴轴向 ,接近于检影验光的结果 ,但其所测得的屈光度误差的精确度却超过了 0 .12~ 0 .2 5 D。故电脑验光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 ,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 ,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 ,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影验光 电脑验光 轴向 复性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图形视诱发电位与定量静态视野的联合检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起 王泽洪 +2 位作者 吴德正 吴乐正 龙时先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共5页
开角型青光眼图形视诱发电位与定量静态视野的联合检测研究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卫生部眼科实验室视觉生理室张起,王泽洪,吴德正,吴乐正,龙时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因不明,发病隐匿,临床演变复杂、治疗困难,应尽早诊治,否... 开角型青光眼图形视诱发电位与定量静态视野的联合检测研究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卫生部眼科实验室视觉生理室张起,王泽洪,吴德正,吴乐正,龙时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因不明,发病隐匿,临床演变复杂、治疗困难,应尽早诊治,否则将引起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已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 青光眼 图形视诱发电位 定量静态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诗学下的《松游小唱》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起 徐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8-95,共8页
《松游小唱》是晚清流传在川西地区的一首羌地纪游长诗,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富含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与诗性。《松游小唱》又属于空间文学,它线性地将地理空间、民居建筑、寺庙建筑和历史古迹四个方面诗性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示了七... 《松游小唱》是晚清流传在川西地区的一首羌地纪游长诗,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富含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与诗性。《松游小唱》又属于空间文学,它线性地将地理空间、民居建筑、寺庙建筑和历史古迹四个方面诗性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示了七百里松茂古道上各族人民的诗性生活状态,构成了一部蕴含着空间和历史文化、风俗文化的少数民族的文学。它奇特的诗歌形式在近代中国诗坛具有承上启下开创意义,对研究中国诗歌发展史和指导诗歌突破传统都有着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学 董湘琴 空间诗学 《松游小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生前名气平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起 杜均 《杜甫研究学刊》 2011年第2期33-39,共7页
杜甫的名气,到底在生前即有还是身后逐渐显扬的,许多人都认为是在身后的中唐元和年间,故综合评估看,生前名气并不响亮。事实如何呢?从生活圈层看,他前半生旅食京华,是最为接近最高核心层的时期;从交游看,杜甫生前多结交上层名流;从同一... 杜甫的名气,到底在生前即有还是身后逐渐显扬的,许多人都认为是在身后的中唐元和年间,故综合评估看,生前名气并不响亮。事实如何呢?从生活圈层看,他前半生旅食京华,是最为接近最高核心层的时期;从交游看,杜甫生前多结交上层名流;从同一时代的社会名人对杜甫的品评看;以及杜甫的夫子自道,都能证明杜甫在世时的名气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研究 生前 名气 平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异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4-56,共3页
李白名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历来在系年、地点存在疑问,尤其经名家高步瀛、朱光潜的错误解释后,影响扩大,有必要加以理清。另外,本文还对诗歌的异文作了比较分析,倾向于"扬州花落子规啼"的文本。
关键词 李白研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系年 地点 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氏孤儿》文本流传及主题流变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3-58,共6页
《赵氏孤儿》虽不是早期族群神话原型,但采自战国传说,亦以原型记忆的特征,规模影响着传统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反复运作的母题。它的文本在流传中不断演变,不断远离史实,不断文学化,这是有必要注意的史学文学化的问题,对其变的过程有认... 《赵氏孤儿》虽不是早期族群神话原型,但采自战国传说,亦以原型记忆的特征,规模影响着传统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反复运作的母题。它的文本在流传中不断演变,不断远离史实,不断文学化,这是有必要注意的史学文学化的问题,对其变的过程有认识的必要和梳理的必要。同时在文本变化中,笔者发现主题也随着不断演变。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笔者作了发现和探析。归为拨乱反正匡救时弊的"微言大义;""不敢侮鳏寡"以明德;人生守信的承诺精神;轮回命偶不可测知的观念;"反元复宋"恢复祖宗河山;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显现。并从时代与主题、社会文化心理与主题,找到了相互对应、互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研究 文本 主题 社会文化心理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非:站在当代小说转捩的前沿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8,共6页
当代小说自1980年代中期变革开始迄今三十余年,这场源自改革开放引发的小说叙事变革,符合文学变革的基本规律,即社会变革促进小说变革。作为当代小说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格非小说全面反映了这三十年文学的进步历程,他的小说创... 当代小说自1980年代中期变革开始迄今三十余年,这场源自改革开放引发的小说叙事变革,符合文学变革的基本规律,即社会变革促进小说变革。作为当代小说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格非小说全面反映了这三十年文学的进步历程,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轴可以从三个时段来建立与观照,进而科学地认识他在当代小说转捩中的弄潮儿地位。客观说,与其他先锋作家不同,他并未沉迷形式实验,而是不断走向更深层的艺术探索,为先锋文学的转捩及当代小说叙事的突破提供了示范。因此把个体作家论置于宏观的"格非现象"下来研究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当代小说 转捩 弄潮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溲马浡皆有意 不许后生漫涂鸦——唐人选本不选杜诗不能证明杜甫是二流诗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 2009年第3期42-47,52,共7页
近期有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说杜甫"生前"名气不大,理由之一是唐人选本不选杜诗,据以认知杜甫生前声名不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二流诗人",进而引发了网上热议。网友们又深入下去讨论为什么唐人选... 近期有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说杜甫"生前"名气不大,理由之一是唐人选本不选杜诗,据以认知杜甫生前声名不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二流诗人",进而引发了网上热议。网友们又深入下去讨论为什么唐人选唐诗不选杜甫。基于此,本文从主观、客观以及谤因分析,揭密为什么当时不选杜诗,认为这不仅不能证明杜甫是一个二流诗人,而恰恰相反,正因为杜甫诗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的尖锐的社会问题,才与当时选家标准相悖。使他站在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崇敬的诗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选本 不选 杜诗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中的数字与沉郁风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文从唐诗运用数字组合诗歌的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杜甫夔州时期诗歌数字现象,从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认识杜甫的心灵,以及数字美学对沉郁风格的贡献。
关键词 夔州诗 数字 时空意识 沉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3期191-191,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27例(占48.21%)患者死亡。结论多种危重病都有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呼吸衰...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27例(占48.21%)患者死亡。结论多种危重病都有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呼吸衰竭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松游小唱》看董湘琴的思想和政治抱负
12
作者 张起 张红梅 王舒曼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董湘琴为羌族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董湘琴赴松潘厅做幕僚,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历叙川西... 董湘琴为羌族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董湘琴赴松潘厅做幕僚,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历叙川西松茂古道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同时也寄托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了解董湘琴,对我们认识处于社会激变中的晚清知识分子有着窥斑见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湘琴 《松游小唱》 思想观念 人生态度 政治抱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早期创作发生之“气场”
13
作者 张起 陈雨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作家的创作与特定的"气场"结构相关。将张爱玲早期创作"气场"分为家庭、战争、动荡社会、情感、文学生态环境,进而说明张爱玲创作发生的诸般复杂因素。文章运用"发生学"原理解密张爱玲早期创作的认识相... 作家的创作与特定的"气场"结构相关。将张爱玲早期创作"气场"分为家庭、战争、动荡社会、情感、文学生态环境,进而说明张爱玲创作发生的诸般复杂因素。文章运用"发生学"原理解密张爱玲早期创作的认识相关结构,指明"气场"对作家创作个性、风格特征的形成起了怎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研究 早期创作 发生学 “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观·师承·创新——论格非“江南三部曲”
14
作者 张起 毛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3,共5页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创作转型的果实,由先锋写作向倾注传统的书写转变,凸显出作家深厚的文史修养以及对历史与时代深刻的认知,在江南传统背景下完成了历史的诗意叙述。通过对文本细读,分别从三个层面进行评述:首先是其取材,《人面桃...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创作转型的果实,由先锋写作向倾注传统的书写转变,凸显出作家深厚的文史修养以及对历史与时代深刻的认知,在江南传统背景下完成了历史的诗意叙述。通过对文本细读,分别从三个层面进行评述:首先是其取材,《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体现了对经历史沉淀的"江南梦"在一个家族以偏执理想延续的完整书写,映照的是作家的历史思维。其次是师承,探秘受中国古典文学浸染影响的三部曲的虚实创作手法,及其明清世情小说的师承。最后是创新方面,选择历史转捩背景讲述故事,叙事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江南三部曲 历史观 师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松游小唱》唱词艺术——兼与戏曲的关系及借鉴
15
作者 张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2-28,共7页
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的唱词艺术,深刻反映了川西地方川戏与曲艺对古典诗歌求新求变的重要影响。该文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得出《松游小唱》的唱词艺术主要特征是诗与念白的结合,雅美与通俗的结合,实证了川西地方戏曲与小唱文本... 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的唱词艺术,深刻反映了川西地方川戏与曲艺对古典诗歌求新求变的重要影响。该文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得出《松游小唱》的唱词艺术主要特征是诗与念白的结合,雅美与通俗的结合,实证了川西地方戏曲与小唱文本的关联,以及郑板桥《道情》、清代弹词对董湘琴小唱艺术的影响。说明了传统戏曲对古典诗歌的改造功能,这也是近代诗界革命诗歌走上通俗化道路的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学 董湘琴 小唱艺术 特征 地方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庭筠的空间活动与诗歌
16
作者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7-92,共6页
早年诗人在江南的社会活动空间,影响了温庭筠的齐梁宫体题材和诗风:"祖先回忆"的塞外行,促成了诗人咏史吊古,里面潜藏着一张诗人灵魂中的塞外地图;"地理学想象"的巴蜀行,满足了诗人心中寻找的"孤寂时刻"... 早年诗人在江南的社会活动空间,影响了温庭筠的齐梁宫体题材和诗风:"祖先回忆"的塞外行,促成了诗人咏史吊古,里面潜藏着一张诗人灵魂中的塞外地图;"地理学想象"的巴蜀行,满足了诗人心中寻找的"孤寂时刻"和"僻静角落",它源于灵魂中不经意的幽微暗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研究 空间诗学 地理学构想 空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研究新成果 著作体例新走向——评张天健先生《唐诗答疑录》
17
作者 张起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唐诗研究 张天健 《唐诗答疑录》 作品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诗歌的“白日”探秘
18
作者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4-96,共3页
本文认为白日是李白人生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李白诗的明显特征,他十分钟情于白日。白日组象入诗,表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他的天真浪漫主义因白日的照耀而更加耀眼。
关键词 李白研究 白日意象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实质——兼评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现代美学特质
19
作者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8-80,共3页
本文从戴望舒们的诗歌出发,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实质。认为它们在艺术取向上,采取回避现实,倾心内心世界开掘,但因主体精神的缺失而产生失落感,在诗歌审美取向上是朦胧感伤的格调,这种美学特质对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歌有... 本文从戴望舒们的诗歌出发,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实质。认为它们在艺术取向上,采取回避现实,倾心内心世界开掘,但因主体精神的缺失而产生失落感,在诗歌审美取向上是朦胧感伤的格调,这种美学特质对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歌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诗歌 精神实质 戴望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的创意与意境
20
作者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8-19,共2页
广告创意是近年颇为流行的概念 ,但对其解释多歧 ,本文认为创意就是找寻不同于其他广告的独特的“这一个” ,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经济活动中的广告创意既要借助灵感思维而飞翔 ,又不能脱离基本真实。
关键词 广告创意 灵感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