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诗琬 喻雪琴 +3 位作者 陈芳 敬雪明 梅怡晗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110-114,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β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肺组织炎症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毒S蛋白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为受体致患者肺组织损伤且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重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性休克,出现器官功能衰竭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β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肺组织炎症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病毒S蛋白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为受体致患者肺组织损伤且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重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性休克,出现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人类对2019-nCoV本身及作用机制、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治等方面尚不完全清楚。在COVID-19初期,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感冒或普通肺炎表现类似,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免疫学特征及2019-nCoV核酸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COVID-19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心理支持、对症支持、预防感染、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治疗等手段来促进患者生命康复。针对2019-nCoV的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仍在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BV pgRNA与HBV ccc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诗琬 喻雪琴 +3 位作者 陈芳 陈星 戢敏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10-F0003,共4页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仅存在于肝细胞内,是反映HBV存在的最直接指标,也是慢性乙型肝炎(CHB)复发的根源。HBV cccDNA存在于肝细胞内,需要进行创伤性肝穿刺活组织检测,且HBV cccDNA在肝内呈不均匀分布,因此HBV cccDNA的精准检测难...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仅存在于肝细胞内,是反映HBV存在的最直接指标,也是慢性乙型肝炎(CHB)复发的根源。HBV cccDNA存在于肝细胞内,需要进行创伤性肝穿刺活组织检测,且HBV cccDNA在肝内呈不均匀分布,因此HBV cccDNA的精准检测难以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及HBV DNA是目前HBV相关性肝病诊断与疗效判断的主要检测指标,但对反映抗HBV治疗效果、选择停药时机、预测病情进展及远期预后等方面的准确性均存在一定缺陷。HBV前基因组(pgRNA)是HBV 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形成的转录产物,可反映肝细胞HBV cccDNA水平及其转录活性,且血清HBV pgRNA水平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性强、患者易接受,是反映HBV cccDNA水平较为可靠指标。HBV pgRNA不仅可以反映HBV cccDNA的存在状态,还可以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反映乙肝核心相关抗原表达水平、反映HBV DNA及HBsAg水平变化、预测抗HBV治疗疗效等,在反映CHB患者病情、评估疗效、选择停药时机及预测停药后疾病复发风险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 乙肝病毒 前基因组RNA 共价闭合环状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肝星状细胞激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诗琬 喻雪琴 +3 位作者 陈芳 陈星 戢敏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98-101,共4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损伤后的异常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通路,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肝脏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呈弥散性过度沉积,最终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细...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损伤后的异常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通路,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肝脏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呈弥散性过度沉积,最终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细胞,也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和启动环节。Wnt信号通路是激活HSC众多信号通路中的一种,可通过调控Wnt信号蛋白、β-catenin、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以及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激活HSC,进而诱导和促进肝纤维化形成,还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以及细胞因子、信号分子等信号转导通路,参与HSC激活。因此,阻断或沉默Wnt信号通路,可抑制或阻断HSC激活,继而对肝纤维化防治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敬雪明 张诗琬 +2 位作者 喻雪琴 陈芳 梅怡晗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肾纤维化(RIF)是多致病因素致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失常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一种病理结果,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核基因转录失调可能是导致RIF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TGF-β/Smad、TLR4、Wnt/β-catenin、Notch等是目前研究导致RIF发生的主... 肾纤维化(RIF)是多致病因素致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失常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一种病理结果,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核基因转录失调可能是导致RIF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TGF-β/Smad、TLR4、Wnt/β-catenin、Notch等是目前研究导致RIF发生的主要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通过独立或交互调节而发挥对RIF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探索其致纤维化机制有助于RIF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TGF-β/Smads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TLR4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与肾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雪梅 张诗琬 +1 位作者 喻雪琴 敬雪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102-106,共5页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程中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后的病理结果,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miRNA为一种内源性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介导ECM形成和降解,调控肾纤维化信号通路,影响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探讨miRNA对肾纤维...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程中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后的病理结果,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miRNA为一种内源性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介导ECM形成和降解,调控肾纤维化信号通路,影响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探讨miRNA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机制对肾纤维化早期诊断及确定治疗新靶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微小RNA 转录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对HBV相关性肝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诗琬 赵敏 +2 位作者 冉紫晶 叶青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107-110,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在各种真核生物中发现并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编码RNA。miR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基因以及病毒基因各自编码的miRNA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转录蛋白来调控HBV的复制与转录,从而达到HBV的... 微小RNA(miRNA)是在各种真核生物中发现并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编码RNA。miR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基因以及病毒基因各自编码的miRNA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转录蛋白来调控HBV的复制与转录,从而达到HBV的持续性感染,促进HBV相关性肝病的进一步发展;miRNA自身表达谱的变化促进了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其变化导致miRNA在HBV相关性肝病中存在差异表达,根据其差异表达可对HBV相关性疾病进行鉴别和病情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还可根据其变化提出对该疾病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 非编码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CHB患者血清HBV pgRNA、HBcrAg水平动态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敏 张诗琬 +2 位作者 冉紫晶 叶青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初次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新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RNA(HBV pg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及HB⁃sAg、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初次使用... 目的观察初次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新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RNA(HBV pg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及HB⁃sAg、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初次使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并随访48周的CHB患者105例,治疗前,采用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gRNA,采用ELISA法检测HBcrAg,同时收集血清HBsAg、HBV DNA等资料。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BV pgRNA、HBcrAg水平与CHB患者病情之间以及血清HBV pgRNA、HBcrAg与HBV DNA、HBsA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HB组患者在治疗第12、24、48周时HBV pgRNA、HBcrAg、HBsAg及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CHB患者血清HBV pgRNA、HBcrAg、HBsAg、HBV DNA在治疗各时段间两两比较,P均<0.05。治疗前,与HBeAg(-)的CHB患者比较,HBeAg(+)的CHB患者HBV pgRNA、HBcrAg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 pgRNA、HBcrAg水平均下降(P均<0.05),以HBeAg(+)CHB组为著(P均<0.05)。随着病情程度加重,CHB患者血清HBV pgRNA及HBcrAg水平下降(P均<0.05),CHB轻度患者血清HBV pgRNA水平较CHB中度及CHB重度患者高(P均<0.05);血清HBV pgRNA、HBcrAg水平与CHB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CHB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pgRNA水平与HBcrAg、HBsAg及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HBcrAg水平与HBsAg及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CHB患者治疗后血清HBV pgRNA水平与HB⁃crAg、HBsAg、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HBcrAg水平与HBsAg、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CHB患者血清HBV pgRNA、HBcrAg水平随恩替卡韦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HBeAg(+)的CHB患者下降更明显;血清HBV pgRNA、HBcrAg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HBsAg、HBV D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淋巴细胞Tim-3、TLR4表达变化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叶青 赵敏 +2 位作者 冉紫晶 张诗琬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及二者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0例CHB患者(CHB组)、25例无HBV感染的健...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之间及二者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0例CHB患者(CHB组)、25例无HBV感染的健康体检者(健康组)、25例HBV携带者(携带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BMCs表面Tim-3、TLR-4。Spearman法进一步分析Tim-3及TLR-4与CHB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B组PBMCs表面Tim-3、TLR-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和携带组(P均<0.05)。不同病情CHB患者PBMCs表面Tim-3及TLR-4比较,P均<0.05;Tim-3及TLR-4水平与CHB患者病情呈正相关(r=0.916,P=0.000;r=0.917,P=0.000)。CHB患者外周血PBMCs表面Tim-3水平与TLR-4水平间呈正相关(r=0.318,P=0.000);Tim-3、TLR-4水平与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374,P=0.000;r=-0.152,P=0.000)。结论 CHB患者PBMCs表面Tim-3、TLR-4水平升高,TIm-3、TLR-4表达呈正相关,二者与CHB患者病情及肝脏炎性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TOLL样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冉紫晶 叶青 +2 位作者 赵敏 张诗琬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反义转录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是在肝癌细胞中第一个被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其可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和染色质状态来调节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中,HOTAIR可通过与PRC2转录抑制复合物结合... 反义转录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是在肝癌细胞中第一个被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其可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和染色质状态来调节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中,HOTAIR可通过与PRC2转录抑制复合物结合,使其相应靶基因甲基化,从而诱导和促进肝癌细胞的激活与增殖,或者通过竞争同种miRNA,参与靶基因的水平表达调节,来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沉默HOTAIR可通过调控miR-217-5p活化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苏氨酸蛋白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信号通路及降低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水平,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转移 细胞凋亡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冉紫晶 叶青 +2 位作者 赵敏 张诗琬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111-115,共5页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主要构成部分为HBcAg、HBeAg和p22crAg。血清HBcrAg可预测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水平、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判断HBV相关性肝脏疾病临床治愈的终点,选择抗HBV治疗停药...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主要构成部分为HBcAg、HBeAg和p22crAg。血清HBcrAg可预测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水平、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判断HBV相关性肝脏疾病临床治愈的终点,选择抗HBV治疗停药时机,预测HBV是否复发,预测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变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 共价闭合环状DNA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敏 冉紫晶 +2 位作者 叶青 张诗琬 梅小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92-9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参与了细胞早期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代谢进程;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和细胞增殖相关的lncRNA有肝癌高表达转录本、lncRNA浆细胞瘤变异体易位1,与HCC细胞转移与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参与了细胞早期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代谢进程;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和细胞增殖相关的lncRNA有肝癌高表达转录本、lncRNA浆细胞瘤变异体易位1,与HCC细胞转移与侵袭相关的lncRNA有长链非编码RNAH19、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HOX转录反义RNA;lncRNA参与了HCC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袭与转移等生物学过程,并可能成为HCC诊治与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学过程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