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许文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4-146,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系统地介绍了修复植物的类型、植物修复的机理、优缺点以及基因工程和化学添加剂在提高植物修复能力中的作用等有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
土壤
植物筛选
基因工程
化学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总氧化前体物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2
作者
张
余健
张
峰
+2 位作者
张许文琦
史亚利
蔡亚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3-1872,共10页
总氧化前体物分析(TOP assay)是评估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前体物总量的分析方法,但因基质干扰和超短链PFAS(C<4)检测缺失存在稳定性差和总量被低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该文考察了热活化温度、热活化时间、共存有机物、氧...
总氧化前体物分析(TOP assay)是评估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前体物总量的分析方法,但因基质干扰和超短链PFAS(C<4)检测缺失存在稳定性差和总量被低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该文考察了热活化温度、热活化时间、共存有机物、氧化剂及碱用量对TOP法氧化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际水样分析条件为在60 mmol/L K_(2)S_(2)O_(8)、150 mmol/L NaOH下85℃氧化4 h。在缩短1/3氧化时间的前提下,实现了黄腐酸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水样中PFAS前体物的彻底氧化,且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此外,为准确评估PFAS前体物总量,应考虑更多全氟烷基酸浓度的变化,例如将超短链PFAS纳入氟调聚磺酸产物评估,可缩小6.1%~58.1%的产率缺失;将与全氟磺酰胺具有相同碳数的全氟烷基磺酸纳入其产物进行评估,产率缺失缩小6.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前体物
TOP氧化
黄腐酸
超短链P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许文琦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4-146,共3页
文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目的。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系统地介绍了修复植物的类型、植物修复的机理、优缺点以及基因工程和化学添加剂在提高植物修复能力中的作用等有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
土壤
植物筛选
基因工程
化学添加剂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总氧化前体物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2
作者
张
余健
张
峰
张许文琦
史亚利
蔡亚岐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3-187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320102005,22176198)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3ZY1024)
+1 种基金
省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ZCX202401)
2024年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扶持经费资助项目。
文摘
总氧化前体物分析(TOP assay)是评估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前体物总量的分析方法,但因基质干扰和超短链PFAS(C<4)检测缺失存在稳定性差和总量被低估等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该文考察了热活化温度、热活化时间、共存有机物、氧化剂及碱用量对TOP法氧化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际水样分析条件为在60 mmol/L K_(2)S_(2)O_(8)、150 mmol/L NaOH下85℃氧化4 h。在缩短1/3氧化时间的前提下,实现了黄腐酸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水样中PFAS前体物的彻底氧化,且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此外,为准确评估PFAS前体物总量,应考虑更多全氟烷基酸浓度的变化,例如将超短链PFAS纳入氟调聚磺酸产物评估,可缩小6.1%~58.1%的产率缺失;将与全氟磺酰胺具有相同碳数的全氟烷基磺酸纳入其产物进行评估,产率缺失缩小6.3%~10.0%。
关键词
PFAS前体物
TOP氧化
黄腐酸
超短链PFAS
Keywords
PFAS precursors
TOP oxidation
fulvic acid
ultra-short chain PFAS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张许文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总氧化前体物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张
余健
张
峰
张许文琦
史亚利
蔡亚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