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速铁路钢轨服役状态评估方法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常海 张金 +3 位作者 俞喆 林云蕾 张训全 梁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换轨周期模式,提出了普速铁路在役钢轨服役状态评估方法和参数,建立了跟踪分析试验段。运用试验段数据统计分析了自上道以来的钢轨伤损与累计通过总质量的关系并掌握了钢轨打磨和使用情况。应用所提出的钢轨服役状态评估... 通过分析国内外换轨周期模式,提出了普速铁路在役钢轨服役状态评估方法和参数,建立了跟踪分析试验段。运用试验段数据统计分析了自上道以来的钢轨伤损与累计通过总质量的关系并掌握了钢轨打磨和使用情况。应用所提出的钢轨服役状态评估方法和参数将试验段原定换轨周期由累计通过总质量7亿t延长到累计通过总质量近10亿t,并分析了换轨周期延长后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供了分析方法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钢轨 状态评估 经济效益 试验段验证 换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打磨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训全 张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现场测试沈阳地铁某区间打磨作业现场打磨前后钢轨型面数据,将钢轨型面数据导入到SIMPACK软件中,还搜集到了国内关于打磨车作业标准中关于打磨后钢轨型面的数据.并且建立了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打磨前后不同钢轨型面下车... 通过现场测试沈阳地铁某区间打磨作业现场打磨前后钢轨型面数据,将钢轨型面数据导入到SIMPACK软件中,还搜集到了国内关于打磨车作业标准中关于打磨后钢轨型面的数据.并且建立了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打磨前后不同钢轨型面下车辆平稳性、轮对横移量、磨耗功率,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可以提升车辆运行的平稳性,降低车轮磨耗功率,从而降低轮轨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车辆动力学 钢轨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廓形打磨质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俞喆 张金 +2 位作者 张训全 高凡 田常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借鉴国外钢轨廓形打磨质量指数(GQI)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钢轨打磨管理办法》中的廓形验收标准,提出基于钢轨廓形打磨质量指数和廓形偏差曲线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砂轮打磨角度对钢轨廓形打磨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区... 在借鉴国外钢轨廓形打磨质量指数(GQI)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钢轨打磨管理办法》中的廓形验收标准,提出基于钢轨廓形打磨质量指数和廓形偏差曲线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砂轮打磨角度对钢轨廓形打磨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个区域的廓形权重系数,然后根据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的偏差,提出GQI值计算公式,最后辅以廓形偏差曲线,评估钢轨廓形打磨质量;并进行现场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评估方法不仅可对钢轨打磨质量进行评估,而且可对钢轨廓形状态是否会导致动车组异常振动进行预测,进而给出合理的钢轨打磨建议;提出的GQI计算公式既能评判钢轨打磨廓形是否达到要求,又能量化打磨廓形与目标廓形吻合程度;GQI值大于70且变化范围较小,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动车组构架报警、晃车等异常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打磨 廓形 评估方法 打磨质量 廓形偏差 打磨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廓形对动车组车体低频横向晃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俞喆 杨光 +3 位作者 王有能 蒋富根 张金 张训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国内部分高速动车组在服役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车体低频横向晃动(以下简称"晃车")问题,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本文通过调研出现动车组晃车的线路,结合动力学仿真,从钢轨廓形这一方面对高速动车组晃车现象成因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国内部分高速动车组在服役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车体低频横向晃动(以下简称"晃车")问题,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本文通过调研出现动车组晃车的线路,结合动力学仿真,从钢轨廓形这一方面对高速动车组晃车现象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打磨措施.研究结论:(1)部分地段左右股钢轨工作边侧廓形与设计廓形60D相比负偏差量过大导致轮轨等效锥度过小,或左右股钢轨廓形不对称度过大导致轮轨等效锥度过小及左右轮径差变大,是造成动车组晃车的重要原因;(2)钢轨打磨可有效治理高速动车组低频横向晃动,车轮镟修对其改善效果有限;(3)车轮凹磨可增大轮轨等效锥度,可一定程度上抑制晃车的产生;(4)对晃车现象应早发现早治理,治理时应详细调查晃车区段的钢轨廓形,制定针对性的打磨方案并采用合理的打磨方式;(5)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工务部门治理高速动车组晃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廓形 晃车 等效锥度 轮径差 钢轨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秦铁路75kg/m钢轨伤损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常海 张金 +5 位作者 俞喆 李闯 梁旭 林云蕾 张训全 周韶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2,共6页
研究目的:在大秦重载线多数货车轴重23~25 t情况下,2014年钢轨强度等级从980 MPa提高到1280 MPa,2005年~2007年加强了钢轨内在质量和焊接控制、采用加强型弹条、热塑性弹性体垫板等技术加强了轨道结构,2011年后进行了预防性打磨。这些... 研究目的:在大秦重载线多数货车轴重23~25 t情况下,2014年钢轨强度等级从980 MPa提高到1280 MPa,2005年~2007年加强了钢轨内在质量和焊接控制、采用加强型弹条、热塑性弹性体垫板等技术加强了轨道结构,2011年后进行了预防性打磨。这些综合技术使钢轨伤损率发生极大变化,本文试图通过2006年、2010年和2016年三个时间节点钢轨伤损率统计分析,获得钢轨伤损类型和伤损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进行大秦重载线伤损率控制及选用合适的钢轨强度等级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980 MPa级的钢轨伤损率低于1080 MPa和1280 MPa级钢轨伤损率,累计通过总重17亿吨,980 MPa级钢轨伤损率比1280 MPa级钢轨伤损率降低约17%;(2)2016年钢轨焊接伤损率比2006年减少了9%;(3)钢轨内在质量和焊接质量提高、轨道结构加强综合技术作用下,累计通过总重10亿吨伤损率降低约65%;(4)采用钢轨预防性打磨技术,累计通过总重10亿吨钢轨伤损率降低约20%;(5)本研究成果可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选用钢轨及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75kg/m钢轨 钢种 强度等级 伤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环岛高速铁路动车组晃车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金 田常海 +2 位作者 刘丰收 俞喆 张训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143,共5页
针对海南环岛高速铁路东段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情况,分析了晃车严重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焊接接头平直度、钢轨光带及轨头廓形。研究结果表明:钢轨轨头廓形异常(内侧工作边R80和R13圆弧处明显凹陷)和等效锥度过小(仅为0. 075)将造成轮轨... 针对海南环岛高速铁路东段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情况,分析了晃车严重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焊接接头平直度、钢轨光带及轨头廓形。研究结果表明:钢轨轨头廓形异常(内侧工作边R80和R13圆弧处明显凹陷)和等效锥度过小(仅为0. 075)将造成轮轨匹配关系不良,表现为钢轨光带不居中,偏向轨距角侧,直线地段出现左右股钢轨光带周期性交替侧磨;车轮与钢轨非正常接触是导致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钢轨打磨整治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钢轨打磨方案以修正轨头廓形,使等效锥度由0. 075提高到0. 115,达到轮轨匹配等效锥度的合理范围0. 08~0. 35,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解决了动车组晃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晃车 原因分析 等效锥度 轨头廓形 钢轨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曲面打磨技术在高速铁路道岔打磨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俞喆 马国祥 +3 位作者 宋松 杜涵秋 李晨光 张训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4,共4页
针对传统的道岔打磨技术——砂轮端面打磨技术的局限性和由此导致道岔受限区钢轨廓形偏差超限,纵向平直度不良等问题,对新引进的砂轮曲面打磨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道岔打磨上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现场应用表明,主动式砂轮曲面打... 针对传统的道岔打磨技术——砂轮端面打磨技术的局限性和由此导致道岔受限区钢轨廓形偏差超限,纵向平直度不良等问题,对新引进的砂轮曲面打磨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道岔打磨上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现场应用表明,主动式砂轮曲面打磨技术具有打磨角度范围大、打磨受限区小、打磨切削能力强、打磨表面质量好、打磨火花方向可控等优点,打磨后各项指标质量均能满足铁总运〔2014〕357号《高速铁路钢轨打磨管理办法》要求,可显著提高道岔的打磨质量和动态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曲面打磨 现场试验 道岔 端面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常海 张金 +3 位作者 俞喆 梁旭 周韶博 张训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1,共8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问题,应用测试分析方法,全面跟踪测试和分析了按60D和60N目标廓形打磨后廓形、磨耗、光带、母材硬度及焊接接头平直度变化,分析得出变化规律。结合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成果、路情、钢轨打磨实践,提...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问题,应用测试分析方法,全面跟踪测试和分析了按60D和60N目标廓形打磨后廓形、磨耗、光带、母材硬度及焊接接头平直度变化,分析得出变化规律。结合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研究成果、路情、钢轨打磨实践,提出预防性打磨周期: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原则上每60~90 Mt通过总质量进行一次钢轨预防性打磨,年通过总质量15 Mt以上线路一般不宜超过4年,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光带宽度达到40 mm应及时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研究成果为钢轨使用和管理部门制定合理预防性打磨周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 预防性打磨周期 通过总质量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60 kg/m钢轨的换轨周期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常海 张金 +5 位作者 俞喆 林云蕾 李闯 梁旭 周韶博 张训全 《中国铁路》 2020年第9期55-61,共7页
利用不同线路钢轨伤损、曲线要素、通过总质量等数据,应用加权统计方法进行钢轨伤损统计分析,获得钢轨主要伤损类型及其分布和伤损率与累计通过总质量的关系;选取典型线路进行大量钢轨使用和伤损情况现场调研,获得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的主... 利用不同线路钢轨伤损、曲线要素、通过总质量等数据,应用加权统计方法进行钢轨伤损统计分析,获得钢轨主要伤损类型及其分布和伤损率与累计通过总质量的关系;选取典型线路进行大量钢轨使用和伤损情况现场调研,获得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提出换轨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利用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提供的换轨、重伤轨抢修、钢轨养护维修等数据,进行最佳钢轨经济下道时机分析;结合换轨实际并参考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累计通过总质量10亿t和伤损率2~4处/km相结合的60 kg/m钢轨换轨周期,分析计算了提高换轨周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无缝线路 60 kg/m钢轨 换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整修轨和一般再用轨伤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常海 张金 +5 位作者 俞喆 李闯 梁旭 林云蕾 周韶博 张训全 《中国铁路》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针对皖赣线和符夹线2006—2016年铺设的再用轨,分析再用轨伤损特点和规律,获得整修轨和一般再用轨伤损类型及其所占百分比、整修轨伤损沿纵横断面分布、整修轨伤损率在站区和线路区间分布、再用轨伤损率与累计通过总质量对应关系;研究... 针对皖赣线和符夹线2006—2016年铺设的再用轨,分析再用轨伤损特点和规律,获得整修轨和一般再用轨伤损类型及其所占百分比、整修轨伤损沿纵横断面分布、整修轨伤损率在站区和线路区间分布、再用轨伤损率与累计通过总质量对应关系;研究分析了再用轨伤损率与线路坡度的关系。统计表明,累计通过总质量3亿t,整修轨伤损率为2.9~3.7处/km,均值约为3.4处/km,一般再用轨伤损率为3.2处/km,皖赣线坡度较大地段整修轨伤损率可达6.6处/km。统计结果可为铁路工务部门选择使用整修轨和一般再用轨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整修轨 一般再用轨 伤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道岔主动式砂轮曲面打磨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喆 刘文 +2 位作者 田晓波 张训全 李晨光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2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采用主动式砂轮曲面打磨技术的MS-10C型曲面打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速道岔上的打磨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道岔打磨车的打磨工艺进行了对比。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S-10C型曲面打磨机可采用磨石砂轮与纸砂轮复合打磨完成整组道岔的... 以采用主动式砂轮曲面打磨技术的MS-10C型曲面打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速道岔上的打磨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道岔打磨车的打磨工艺进行了对比。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S-10C型曲面打磨机可采用磨石砂轮与纸砂轮复合打磨完成整组道岔的贯通打磨,采用磨石砂轮时可将尖轨限打区缩短53%,心轨限打区缩短41%,采用纸砂轮后可对传统道岔打磨受限区进行无障碍通打,打磨后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高速铁路钢轨打磨管理办法》要求,同时完成一组18号道岔的打磨时间约为传统道岔打磨车的67%,有效提高了高速道岔的打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主动式砂轮曲面打磨 预打磨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