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MMP-9、NT-proBNP、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路晓波 宋海滨 +2 位作者 张言镇 李宁 何军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9例,其中检查正常15例(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14例(SAP...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9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9例,其中检查正常15例(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14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UAP组),心肌梗死28例(AMI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MMP-9、NT-proBNP、hs-CRP水平。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MMP-9、NT-proBNP、hs-CRP水平逐渐增加,各组两两比较,P均<0.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MMP-9、NT-proBNP、hs-CRP水平逐渐增加,各组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NT-proBNP、hs-CRP水平升高,其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N末端脑钠肽原 高敏C反应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晓艳 张言镇 +1 位作者 迟慧 周衍菊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患者HIF-1α、VEGF水平。结果AMI组、UAP组HIF-1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HIF-1α(117.6±28.6)pg/L、(110.2±17.1)pg/L vs(49.9±20.5)pg/L、(43.1±16.3)pg/L,VEGF(215.0±51.5)ng/L、(194.4±38.4)ng/L vs(94.3±34.2)ng/L、(90.3±32.9)ng/L(均P<0.01);SAP组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CHD患者血清HIF-1α、VEGF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VEGF浓度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HIF-1α、VEG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无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有关,可能是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评价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敏敏 张言镇 +2 位作者 周衍菊 迟晓明 马正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的心脏病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A、B两组。A组31例为无原发性肾脏病变的慢性心力...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的心脏病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A、B两组。A组31例为无原发性肾脏病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组31例为无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另选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设为C组。分别测定A、B、C三组Cys-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B、C组相比,Bun、SCr、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C组相比,血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原发性肾脏病变的心衰患者存在以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为特征的早期肾功能异常;心衰程度愈重,肾功能损伤愈明显,Cys-C检测可用于CHF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实验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保全 于桂云 +4 位作者 张言镇 丁志英 刘同祥 李光辉 张景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51,共1页
例1,男,49岁。4小时前看电视时突感阵发性心悸、头晕、胸闷,伴大汗,无胸痛,卧位可减轻,服硝酸甘油片无效。体检:T36.5℃,R24次/min,Bp8/6kPa。精神差,肥胖体型,面色苍白,口唇微绀,大汗淋漓,桶状胸,双肺(-),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84次/mi... 例1,男,49岁。4小时前看电视时突感阵发性心悸、头晕、胸闷,伴大汗,无胸痛,卧位可减轻,服硝酸甘油片无效。体检:T36.5℃,R24次/min,Bp8/6kPa。精神差,肥胖体型,面色苍白,口唇微绀,大汗淋漓,桶状胸,双肺(-),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84次/min,A_2>P_2,腹平软,肝脾未及,四肢凉。EKG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室上速并心源性休克收CCU后,经吸氧、静注西地兰、心律平,纠酸升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破裂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晓艳 张言镇 周衍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ACS患者入院即刻采血,其...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ACS患者入院即刻采血,其余患者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测定VEGF和HIF-1α水平。结果ACS组VEGF和HIF-1α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VEGF和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HIF-1α水平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可能为易损斑块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勇 时宝林 +3 位作者 潘宝安 徐广军 李健 张言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4-155,159,共3页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为避免医疗事件的发生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40名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诊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 目的 调查综合医院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为避免医疗事件的发生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40名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诊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外科不同年龄、学历、性别急诊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焦虑和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内科(P<0.01);内科不同年龄、学历、性别及外科不同学历、性别的急诊患者家属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内科不同学历及外科不同年龄、性别的急诊患者家属敌对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诊部住院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对家属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指导,对提高家属的应激能力和心身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患者家属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血脂、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爱元 季祥武 +4 位作者 管立学 王敬先 赵春华 赵丽梅 张言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7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血脂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非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衍菊 侯建英 张言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救心丸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抗心肌挫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松鹏 张言镇 《天津药学》 2000年第B11期1-3,共3页
目的:为观察速 效救心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指法训练酶溶栓治疗中抗心肌挫抑(MS)的临床疗效。方法:30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救心丸组(143例)采用速 效救心丸和溶栓疗法治疗,对照组(159例)只使用溶栓疗法,比较观察两... 目的:为观察速 效救心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指法训练酶溶栓治疗中抗心肌挫抑(MS)的临床疗效。方法:30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救心丸组(143例)采用速 效救心丸和溶栓疗法治疗,对照组(159例)只使用溶栓疗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5周病死率、副作作、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症率、左室射血分数(EF)和CK、CK-MB峰值变化。结果:两组患教师财通率、出血(轻度和中重度)发生率和5周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78.32%对76.73%,16.78%对16.98%,3.49%对3.77%;P均>0.05)。救心丸组EF≥50%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23%对56.60%,P<0.01)。各种严重并发生率无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包括心衰(10.48%对16.35%)、休克(5.59%对10.06)、室颤(3.49%对14.46%)、RBBB(3.50%)对8.18%)、LBBB(2.79%对6.28%)、Ⅲ°AVB2.10%对6.90%)。救心丸组CK峰值和CK-MB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2.20±285.11对1721.14±271.15,P<0.001;141.23±21.13对163.32±19.22,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早期同时使用速效救心丸可使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CK、CK-MB峰值水平。速 效救心丸因AMI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MS具明显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尿激酶 心肌挫抑 速效救心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cTc—MIBI心肌显像评价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松鹏 张言镇 《天津药学》 2000年第B11期7-9,共3页
目的: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评价速 效救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UK)溶栓治疗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救心丸组(82例)采用UK溶栓疗法和速 效救心丸治疗,对照组... 目的: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评价速 效救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UK)溶栓治疗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救心丸组(82例)采用UK溶栓疗法和速 效救心丸治疗,对照组(85例)只使用UK溶栓疗法,于溶栓治疗后第14日进行SPECT检测,对两组心肌缺血面积(IMA)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救心丸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患者(61例)的IMA为9.32±5.72,显著低于对照组IRA再通患者(85例,16.28±7.61,P<0.001)。救心丸组IRA未通患者(21例)的IMA为19.12±8.02,与对照组(27例,23.92±9.22)比较。亦显著降低(P<0.05)。救心丸组EF为49.82±6.47,显著高于对照组(42.23±7.21,P<0.001)。结论:在AMIUK溶栓治疗早期使用速 效救心丸可显著给减IMA,提高EF。速 效救心丸对AMI溶栓再灌注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代谢异常与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蔡跃红 尹庆卫 +1 位作者 丁治英 张言镇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2期24-,共1页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PC-1 二型糖尿病 代谢异常 K121Q 多态性 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炳华 宋海滨 +2 位作者 张言镇 李明 李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silent heart failure,S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9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NYHAⅠ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3例服辛伐他汀12个月设为观察组,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silent heart failure,S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9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NYHAⅠ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3例服辛伐他汀12个月设为观察组,47例1个月内停服辛伐他汀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左室重构及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P<0.01),观察组LVMI、LVPW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IVST、FS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减轻心室重构,延缓临床心衰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无症状心衰 氮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