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运体介导的心血管系统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言玉 沈智杰 王肖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7,共5页
随着临床上联合应用中西药物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现象的日益普遍,中西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般认为,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影响体内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随着临床上联合应用中西药物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现象的日益普遍,中西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般认为,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影响体内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膜转运体在药物间相互作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机体几乎所有器官,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肾脏、脑等均存在着药物转运体,一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或组分和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对药物转运体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影响西药底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积极研究和探索转运体在中西药物联用的作用机制,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以及进一步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文从药物转运体角度,就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转运体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痰瘀”理论探讨冠心病的证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言玉 李益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疗效较为突出。从中医角度而言,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为目前较常见且病变程度较严重的证型。冠心病具有动脉粥样硬...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疗效较为突出。从中医角度而言,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为目前较常见且病变程度较严重的证型。冠心病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的双重病理特征,诸多医家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痰"相关,心肌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反应与中医"瘀"相关。周仲瑛教授的"五脏痰瘀"理论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皆为其病变的结果,五脏皆可生痰生瘀,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痰之本",肺、脾、肾痰瘀多以痰为主;所谓"恶血必归于肝","瘀血不离乎心",心、肝痰瘀多以瘀为主。该文从该理论出发,认为痰瘀同病与五脏密切相关,治痰重在肺脾肾,治瘀重在心肝,因而论治冠心病应重视调节五脏机能、痰瘀同治来改善多种病理变化,最终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的双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痰瘀 冠心病 痰瘀互结 中医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