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抗肝纤维化药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荣信 杨文明 +1 位作者 谢道俊 鲍远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larmatrix,ECM)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并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larmatrix,ECM)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并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创伤愈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荣信 杨文明 汪美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导致肝脏肝纤维化普遍发生,且纤维化程度严重,易发展成为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浅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中医治疗,以期进一步深化该病的中医药研究。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荣信 杨文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1期1038-1040,共3页
该文介绍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并结合转化医学理念,分别从中医脑病理论创新、中医病证结合体系研究、治疗脑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转化医学在中医... 该文介绍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并结合转化医学理念,分别从中医脑病理论创新、中医病证结合体系研究、治疗脑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医脑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风论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祥 杨文明 +2 位作者 汪瀚 胡裕秀 张荣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该文从肝风证的含义、病机及其与肝豆状核变性的关系等方面,对肝风的内涵作了探讨。
关键词 肝风证 肝豆状核变性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设置理论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脑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娟 谢道俊 +5 位作者 鲍远程 杨波 童建兵 周磊 张荣信 魏涛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946-948,共3页
目的:在脑病科开展目标设置理论结合PBL教学模式,促进临床教学能力提高。方法:将在脑病科实习的2014—2015年本科中西结合专业学生9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人)。研究组采用目标设置理论(GST)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的(LBL)... 目的:在脑病科开展目标设置理论结合PBL教学模式,促进临床教学能力提高。方法:将在脑病科实习的2014—2015年本科中西结合专业学生9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人)。研究组采用目标设置理论(GST)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对"GST+PBL"与LBL教学法带教效果进行考试及综合能力分析。结果:"目标设置理论"教学模式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讨论:目标设置理论结合PBL教学模式为提升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有利于提高脑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科 临床教学 目标设置理论结合PBL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紧张症为首发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娇 张荣信 谢道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591-592,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100000一:35000,临床症状因铜离子蓄积部位而不同。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紧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祝越 谢道俊 张荣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脱落2例)、观察组(27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每次50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P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脱落2例)、观察组(27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每次50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郁安神方(1剂/d);2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及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安全性更好。结论:解郁安神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头晕、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优于单纯使用盐酸舍曲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安神方 盐酸舍曲林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