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干扰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若禹 汪勃 +2 位作者 吴斌 周世东 王元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针对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的抗干扰问题,通过对雷达系统单脉冲对抗技术分析,从信号形式、测控体制、天线与目标运动特性、任务实施以及地面跟踪站布署等方面讨论了航天测控单脉冲系统对抗特点,分析了可能的干扰平台,给出了干扰强度估... 针对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的抗干扰问题,通过对雷达系统单脉冲对抗技术分析,从信号形式、测控体制、天线与目标运动特性、任务实施以及地面跟踪站布署等方面讨论了航天测控单脉冲系统对抗特点,分析了可能的干扰平台,给出了干扰强度估算公式和扩频体制下有效干扰的约束条件,就交叉眼干扰、AGC干扰和延迟转发干扰对航天测控单脉冲跟踪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航天测控单脉冲系统对抗问题构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单脉冲跟踪系统 干扰策略 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A总线的多路同步DDS信号源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若禹 孙静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ISA总线、三路同步的DDS信号源的设计。对信号源与ISA总线的接口关系以及多路DDS的同步问题进行了讨论。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源的各路DDS具有较好的同步关系和相位噪声指标。
关键词 频率合成 DDS ISA总线 同步 信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散射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3
作者 张若禹 洪家财 王元钦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孔径、缝隙散射在工业、军事领域,尤其是雷达目标特性分析和目标识别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将孔隙散射依次分为单孔隙二维散射、单孔隙三维散射、多孔隙散射等三类,从混合算法、并行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孔隙散射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 孔径、缝隙散射在工业、军事领域,尤其是雷达目标特性分析和目标识别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将孔隙散射依次分为单孔隙二维散射、单孔隙三维散射、多孔隙散射等三类,从混合算法、并行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孔隙散射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结合孔隙散射在弹丸姿态测量中的运用,建议应当加强对散射问题物理意义理解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 孔径 凹槽 电磁散射 目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组网减小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耿文东 王元钦 张若禹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讨论了天线方向图、波束指向、地(海)面反射特性、目标距离与高度等因素与伺服仰角误差控制信息的关系,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跟踪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雷达组网减小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方法,即采用平滑滤波与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相结合实现... 讨论了天线方向图、波束指向、地(海)面反射特性、目标距离与高度等因素与伺服仰角误差控制信息的关系,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跟踪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雷达组网减小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方法,即采用平滑滤波与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相结合实现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并将多雷达融合后的仰角信息作为雷达网内俯仰支路的引导信息,利用该信息来减小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进而改善跟踪稳定性并提高低空目标仰角测量精度。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多路径效应 平滑滤波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天线旋转目标微多普勒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屈文星 杨文革 张若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在旋转目标的飞行过程中,目标的旋转会在回波信号中产生微多普勒调制。合作式的旋转目标常通过机载应答机进行信息传输,理论与仿真分析发现在双天线信号传输模式中,弹体的遮挡效应会对接收信号中的微多普勒调制产生影响。通过建立应答... 在旋转目标的飞行过程中,目标的旋转会在回波信号中产生微多普勒调制。合作式的旋转目标常通过机载应答机进行信息传输,理论与仿真分析发现在双天线信号传输模式中,弹体的遮挡效应会对接收信号中的微多普勒调制产生影响。通过建立应答式目标的微多普勒模型,分析应答机天线相对位置与微多普勒相位特征的关系,推导了双天线条件下地面接收信号的微多普勒调制特征,给出了对应时频特征下的接收信号模型,并分析了天线切换带来的实测信号间断性问题,结合信号时频特征提出下一步可行的信号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式目标 旋转目标 双天线切换 间断信号 微多普勒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任务管控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雷永刚 张若禹 马佳楠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7-1382,共6页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航天领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运控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大规模星地资源统筹和复杂任务规划等技术难点,提出构建卫星...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航天领域,可有效提升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运控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大规模星地资源统筹和复杂任务规划等技术难点,提出构建卫星智能化任务规划系统和星地协同系统,通过深度感知用户的任务需求偏好,精准规划卫星遥感任务,充分发挥星地协同效能,完成任务管控领域的智能管理、智能规划、智能调度和智能运行,实现卫星运控系统的高效、可靠、稳定运行,为卫星效益的良好发挥提供最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工程 运控系统 资源规划 任务管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9858的线性调频源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强 杨文革 张若禹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4年第8期57-59,共3页
简要介绍了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技术的现状 ,给出了高性能DDS芯片AD9858的主要特点和配置方法 ,同时以图形方式给出了基于AD9858芯片的倍频器的硬件结构及互连方法 。
关键词 线性调频源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AD98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迭代信息熵权的改进LFCM算法
8
作者 张若禹 李凤莲 +1 位作者 张雪英 魏鑫 《电视技术》 2018年第4期1-5,25,共6页
LFCM算法作为一种划分式聚类算法,它根据新旧聚类中心之差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决定是否停止迭代,但存在聚类准确率偏低的缺陷。熵是信息论中有效度量不确定性的一项指标。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信息熵权的改进LFCM算法,该算法将熵权... LFCM算法作为一种划分式聚类算法,它根据新旧聚类中心之差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决定是否停止迭代,但存在聚类准确率偏低的缺陷。熵是信息论中有效度量不确定性的一项指标。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信息熵权的改进LFCM算法,该算法将熵权法与LFCM算法进行了有效的融合。算法的改进思路为:(1)输入样本结合隶属度函数,求得数据矩阵,根据该数据矩阵求取新的信息熵和权重;(2)目标函数采用权重函数,算法通过判断新旧权重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作为停止迭代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迭代信息熵权的改进LFCM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聚类准确率及紧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CM 熵权法 迭代式信息熵 隶属度函数 聚类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