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
1
作者 张苗 《丝网印刷》 2025年第6期148-151,共4页
数智科技为艺术设计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全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视野,并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及艺术产业整体品质提升,实现设计产品及其服务的多样性表达、广域化传播、高效能盈利,亟待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高职设计教学创新发... 数智科技为艺术设计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全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视野,并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及艺术产业整体品质提升,实现设计产品及其服务的多样性表达、广域化传播、高效能盈利,亟待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高职设计教学创新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河道淤泥开发机插水稻秧苗营养土及其应用效果
2
作者 谢昶琰 金雨濛 +6 位作者 张苗 董青君 李青 纪力 钟平 陈川 章安康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7,共10页
为实现河道清淤工程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试验所在地的清淤淤泥和当地有机物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T1,8∶2;T2,7∶3;T3,6∶4;T4,5∶5;T5,4∶6;T6,3∶7)制作水稻育秧营养土,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开展两季的田间育秧试验,研究配制... 为实现河道清淤工程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试验所在地的清淤淤泥和当地有机物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T1,8∶2;T2,7∶3;T3,6∶4;T4,5∶5;T5,4∶6;T6,3∶7)制作水稻育秧营养土,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开展两季的田间育秧试验,研究配制的育秧营养土的理化性状、重金属含量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其对水稻秧苗综合素质的影响,探究该营养土在水稻机插秧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淤泥与有机物料混配制作育秧营养土能有效降低淤泥的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含量。配制的6种育秧营养土中,镉、铬、铅、砷、汞元素的总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限量,污染等级为安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为轻微风险。配制的各营养土相比,T2处理下秧苗的综合素质最优,两季试验的株高均显著(P<0.05)高于纯稻田土,增幅在25.80%~57.49%,其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和生长函数也均显著高于纯稻田土,符合机插壮秧标准和作业质量要求,表现出良好的适机性。综上,利用河道清淤淤泥开发机插秧苗营养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适宜的添加比例下,其育秧效果甚至优于稻田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淤泥 水稻 机插秧 营养土 秧苗素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苗 夏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2期31-32,36,共3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丹栀逍遥散中药渣为研究对象,将中药渣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并分析不同配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重金属以及平菇中栀子苷的残留。结果:配方3(含中药渣40%)栽培的平... 目的:系统性评价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丹栀逍遥散中药渣为研究对象,将中药渣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并分析不同配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重金属以及平菇中栀子苷的残留。结果:配方3(含中药渣40%)栽培的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菌袋污染率低;粗蛋白和总糖含量高,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灰分、粗纤维含量变化不显著;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且栀子苷未检出。结论:用丹栀逍遥散中药渣栽培平菇安全可行,既能延长中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平菇的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丹栀逍遥散中药渣 营养成分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华心祝 秦浩 +4 位作者 郝定溢 石必明 林柏泉 赵志根 张苗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8,共14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迎来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t,废弃/关闭煤矿数量快速增加,据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废弃/关闭矿井将达到1.5万处,其中赋存非常规天然气近5000亿m3。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加大我国对废弃/关闭煤矿遗留瓦斯的抽采与开发力度。系统性地总结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废弃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理论、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与潜在热点。首先,总结了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归纳对比了遗留瓦斯资源量评估方法,分析了废弃煤矿地面抽采过程中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其次,总结了2种常见的废弃/关闭煤矿瓦斯地面抽采技术,以及采用的钻井抽采工艺设备,对比分析了与生产矿井地面钻井瓦斯抽采工艺的异同。然后,从废弃/关闭煤矿瓦斯抽采理论、技术和工艺设备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①瓦斯资源赋存空间和机理不明;②瓦斯资源量评估不精准;③瓦斯次生运移及动态积聚规律不清;④瓦斯抽采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不充分;⑤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不成熟;⑥地面钻井工艺设备不全面;⑦瓦斯抽采系统不完善。最后,凝练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遗留瓦斯资源赋存特征与运移机理,构建废弃煤矿瓦斯储量与资源精准预测理论模型,阐明遗留瓦斯次生运移聚集范围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丰富完善地面抽采过程中遗留瓦斯渗流及运移规律研究理论,逐步优化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系统升级废弃煤矿瓦斯地面钻井工艺设备,逐步实现废弃煤矿地面钻井工艺智能化,深入改进废弃煤矿地面瓦斯抽采工艺设备。废弃/关闭煤矿瓦斯资源的精准与安全开发研究,对于提升废弃/关闭煤矿安全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关闭煤矿 遗留瓦斯 赋存特征 瓦斯抽采 工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7-甲基鸟嘌呤表观遗传修饰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苗 吴锐 +2 位作者 刘悦 刘瑶 赵攀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47-551,共5页
RNA修饰作为调控RNA功能的一种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已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RNA修饰被发现,包括RNA编辑、剪接、5-帽子和转录内修饰等不可逆修饰及甲基化、羟基化等可逆修饰,二者... RNA修饰作为调控RNA功能的一种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已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RNA修饰被发现,包括RNA编辑、剪接、5-帽子和转录内修饰等不可逆修饰及甲基化、羟基化等可逆修饰,二者均在调节RNA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7-甲基鸟嘌呤 RNA修饰 METTL1/WDR4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22种元素含量分析
6
作者 秦鹏 张苗 +1 位作者 陈建文 王伟光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茶叶中限量元素的安全风险与所含相关元素的地理特征,为日照市场上供应茶叶中相关元素含量提供本底资料。方法:2023年10—12月随机采集120份茶叶样品,分别检测茶叶中铅、镉、汞、砷、铬、铝、锰、铜、钡、钒、硒、锑、镍... 目的:分析评价茶叶中限量元素的安全风险与所含相关元素的地理特征,为日照市场上供应茶叶中相关元素含量提供本底资料。方法:2023年10—12月随机采集120份茶叶样品,分别检测茶叶中铅、镉、汞、砷、铬、铝、锰、铜、钡、钒、硒、锑、镍、锡、锂、硼、锌、铁、锶、钼、钴和铷等22种元素含量。结果:120份茶叶样品所检的22种元素中有限量要求的铅、镉、汞、砷、铬和铜均未超出限量要求,日照茶叶与外地茶叶中镉、锰、钡、钒、镍、锂、铁、锶、钴和铷元素在数值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照红茶与日照绿茶中所检22种元素含量在数值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照辖区内市场上所销售的茶叶就所限制元素的限量要求而言,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机械系统线谱展频技术研究
7
作者 孙国仓 陈虹 +1 位作者 张苗 刘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机械系统线谱噪声是重要的水声探测和识别特征,减振降噪技术主要针对其量级进行控制。针对线谱能量在频域集中的特征,提出一种展频运行策略,可在功能不变的同时将其能量在频域进行展宽,削弱其可供识别的频域特征。船用离心泵台架试验表... 机械系统线谱噪声是重要的水声探测和识别特征,减振降噪技术主要针对其量级进行控制。针对线谱能量在频域集中的特征,提出一种展频运行策略,可在功能不变的同时将其能量在频域进行展宽,削弱其可供识别的频域特征。船用离心泵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展频运行策略工程可行,随着频率分辨率的细化降低线谱峰值的效果可达7~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谱噪声 展频运行 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山地坡度条件下的太赫兹信号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苗 刘佳丽 +2 位作者 宋健 顾业博 王青旺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山地环境通常具有多样化地形,针对山地无线通信中由于地形遮挡导致信号传播路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山地坡度下的太赫兹无线通信建模方法。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地形数据,结合射线追踪法,引入坡度因子对山地太赫兹信号传播... 山地环境通常具有多样化地形,针对山地无线通信中由于地形遮挡导致信号传播路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山地坡度下的太赫兹无线通信建模方法。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地形数据,结合射线追踪法,引入坡度因子对山地太赫兹信号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对接收器的接收功率进行仿真实验,建立地形坡度和接收功率的量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坡度区域在信号覆盖和时延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山地中较平坦的区域通常具有更稳定的信号覆盖,功率值分布较集中(-172.5~-117.5 dBm);而在陡峭坡度区域,信号覆盖表现不佳,功率分布较分散,但时延扩展分布较集中(0~3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坡度 太赫兹信道建模 数字高程模型 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书苹 赵可 +3 位作者 张苗 邱鸣寒 宋腾 王华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为一周期)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20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卡瑞利珠单抗240 mg或信迪利单抗200 mg,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6例难治性pMMR/MSS的转移性结肠癌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7%(2/26)、均为部分缓解(PR),DCR为65.3%(17/26),PFS为3.5个月,OS为24.3个月。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5、3.3个月,两者比较,χ2=0.447,P=0.504;中位OS分别为16.8、24.9个月,两者比较,χ2=0.115,P=0.735。瑞戈非尼80 mg、120 mg治疗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3.3、4.5个月,两者比较,χ2=1.796,P=0.180;中位OS分别为24.9、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118,P=0.732。既往未用瑞戈非尼和既往应用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6、4.0个月,两者比较,χ2=5.411,P=0.02;中位OS分别为14.7、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05,P=0.824。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综合征(80.7%)、高血压(30.7%)、乏力(19.2%)、毛细血管增生症(23.1%),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4/26)。结论 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可使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延长,安全性可。肝转移与否不影响联合治疗的效果,应用过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优于未应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瑞戈非尼 结直肠癌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与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含水层水力分析
10
作者 郑剑 陈陆望 +3 位作者 张杰 张苗 郑忻 胡永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为探究杨柳煤矿主要突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文章根据杨柳煤矿松散层第4含水层(简称“四含”或“Ⅰ”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简称“煤系”或“Ⅱ”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简称“太灰”或“Ⅲ”含水层)... 为探究杨柳煤矿主要突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文章根据杨柳煤矿松散层第4含水层(简称“四含”或“Ⅰ”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简称“煤系”或“Ⅱ”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简称“太灰”或“Ⅲ”含水层)的地下水化学数据建立贝叶斯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并结合地质与构造条件,对3个突水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径流路径以及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柳煤矿大部分区域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在矿井西北部四含与煤系、煤系与太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四含水通过西风井附近煤系砂岩露头向煤系补给,煤系水通过DF25、DF10断层向太灰补给,太灰水通过GF383断层向煤系补给。误判水样的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定量验证了离子比例分析揭示的径流路径中的水-岩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该研究成果为快速判断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判别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力联系 水-岩作用 杨柳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与过氧乙酸的杀菌机制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广琛 孙红男 +1 位作者 张苗 木泰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与食物浪费。超声波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非热加工技术,可利用空化效应消灭微生物。过氧乙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可作为含氯清洗剂的... 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与食物浪费。超声波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非热加工技术,可利用空化效应消灭微生物。过氧乙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可作为含氯清洗剂的良好替代物。超声波与过氧乙酸均为环境友好型保鲜方式,二者联合使用在食品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超声波、过氧乙酸单独使用或者二者联合处理的杀菌机制、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新型绿色环保保鲜技术的创建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过氧乙酸 杀菌 保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的黄铁矿型纳米电催化剂析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家生 李芷萌 +4 位作者 李杰 凌琪 严魁 张苗 吴明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1-267,共7页
廉价、高效且耐用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对于推动电解水这项能源转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以水热法制备的MIL-101(Fe)为前驱体,热解得到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铁碳化合物,经原位硫化还原,成功制备了纳米黄铁矿型催化剂(M... 廉价、高效且耐用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对于推动电解水这项能源转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以水热法制备的MIL-101(Fe)为前驱体,热解得到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铁碳化合物,经原位硫化还原,成功制备了纳米黄铁矿型催化剂(MIL-101(Fe)-D-FeS_(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冷场发射式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物相表征,发现FeS_(2)纳米球均匀衍生在前驱物形成的八面体碳框架上;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该材料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可逆性和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A/cm^(2)和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MIL-101(Fe)-D-FeS_(2)的过电位分别为260 mV和307 mV,双层电容值为3.82 mF/cm^(2),塔菲尔斜率为48.4 mV/dec。该新型催化剂表现出优越的相关性能,优于传统商用电极RuO2和市售黄铁矿粉。此外MIL-101(Fe)-D-FeS_(2)在高电流密度下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这种优异的活性得益于MOFs与FeS_(2)材料的结合,增加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暴露,提高整体催化剂的活性和导电性。研究结果为MIL-101(Fe)-D-FeS_(2)型电催化剂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MOFS 析氧反应 电解水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允阳 杨会举 +2 位作者 李敏 孙浩格 张苗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西医主要采用药物、精神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仅能短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西医主要采用药物、精神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仅能短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显著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该文总结近几年穴位贴敷治疗FC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治FC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便秘 大便难 脾约 秘结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醛类化合物在农产品采后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李露露 孙红男 +1 位作者 张苗 木泰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农产品种类众多、营养价值丰富,在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然而,水果、蔬菜、食用菌和甘薯等农产品在采后易受病原真菌感染而发生腐烂变质,导致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杀菌剂来控制农产品采后腐烂,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 农产品种类众多、营养价值丰富,在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然而,水果、蔬菜、食用菌和甘薯等农产品在采后易受病原真菌感染而发生腐烂变质,导致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杀菌剂来控制农产品采后腐烂,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天然醛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尤其是针对农产品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绿色安全、快速有效等优点,在农产品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天然醛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对农产品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与抑菌机制,以及在农产品采后真菌病害防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农产品采后保鲜中应用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天然醛类化合物在农产品保鲜中更深层次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醛类化合物 抑菌 农产品 采后 真菌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及质控要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淑波 张苗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31-34,共4页
卫生检验在保证食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病防治及提升人们营养健康获得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采、送、检、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规范卫生检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及人、... 卫生检验在保证食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病防治及提升人们营养健康获得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采、送、检、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规范卫生检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及人、机、料、法、环、测、报告审核签发等质控要素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控制,旨在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卫生检验工作公正、科学、准确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 质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三种外源蛋白研制生物有机肥及其促生效果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苗 施娟娟 +4 位作者 曹亮亮 李荣 张杨 梁晓琳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4-1202,共9页
【目的】生物有机肥已经被广泛证明具有能够减少或代替部分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改良土壤等优势,同时其兼具有的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控土传病害功能,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可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其发挥作用的... 【目的】生物有机肥已经被广泛证明具有能够减少或代替部分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改良土壤等优势,同时其兼具有的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控土传病害功能,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可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所含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为提升生物有机肥料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有机载体中添加外源氨基酸固态发酵功能菌是研制生物有机肥的主要手段。目前菜粕为主要的外源添加氨基酸,但其高成本严重阻碍了生物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开发利用多种废弃蛋白作为外源添加氨基酸,能够降低生物有机肥的成本,推动其产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法,以废弃羽毛膨化粉、太湖打捞藻泥两种废弃蛋白资源和菜粕为外源添加氨基酸,添加固态发酵根际功能菌(PGPR)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研制生物有机肥,并利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其苗期促生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固态发酵接菌量与含水量分别为7.5%和4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中,藻泥、菜粕和羽毛粉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8%和12%;在最优配方下,经过7天的固态发酵,新型生物有机肥料中功能菌株SQR9的活菌数达到3.88×108cfu/g(肥料干重),游离氨基酸和短肽总含量达到1.39%,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外源氨基酸所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同时外源氨基酸的添加能够显著增加新型生物有机肥中总氮的含量。等养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和番茄植株苗期的生长,移栽40天时,黄瓜和茄子植株的株高、茎粗和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与未添加外源氨基酸的生物有机肥处理相比,黄瓜的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分别提高了51.15%、19.59%、4.59%和22.66%,茄子分别提高了134.29%、29.73%、72.35%和43.69%;与普通牛粪有机肥处理相比,黄瓜分别提高了65.56%、33.39%、17.89%和39.18%,茄子分别提高了154.01%、38.03%、78.95%和78.13%。【结论】两种废弃蛋白资源结合菜粕的添加,能够有效促进功能菌株的固态发酵和提升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能够为该类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PGPR产品的开发及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 菜粕 太湖打捞藻泥 羽毛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苗 兰梦婷 +1 位作者 陈银蓉 袁凯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60,共10页
研究目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02—2015年期间发表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相关研究主题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厘清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知识图谱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 研究目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02—2015年期间发表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相关研究主题文献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厘清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知识图谱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果:植被碳和土壤碳的测算、土壤碳排放、森林采伐碳排放、交互作用引致碳排放和生物燃料等成为国外相关研究主要知识群组,不同知识群组之间呈现交叉影响的演化;研究主题集聚成4条核心路径: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排放,气候变化模型与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森林采伐与森林退化(REDD)碳排放,生物燃料生命周期模型;REDD和生物燃料利弊成为国外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研究结论:国外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已完成了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的架构,表现出学科交叉性强,研究基础理论丰富,研究主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层层递进的演化关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CITESPACE 知识群组 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三氯乙酸沉淀测定豆酱游离氨基酸中蛋白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苗 武俊瑞 +2 位作者 代金月 邱小玉 岳喜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0,共5页
采用三氯乙酸(TCA)沉淀法结合双缩脲比色法除去并测定蛋白质,探讨TCA质量浓度、沉淀温度、离心转数对蛋白质沉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最佳沉淀蛋白质条件。结果表明:TCA质量浓度8.... 采用三氯乙酸(TCA)沉淀法结合双缩脲比色法除去并测定蛋白质,探讨TCA质量浓度、沉淀温度、离心转数对蛋白质沉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最佳沉淀蛋白质条件。结果表明:TCA质量浓度8.3g/100mL、沉淀温度47℃、离心转数1726r/min时蛋白质沉淀效果量佳,蛋白质沉淀量为23.29g/100g,对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氨基酸 蛋白质 沉淀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多酚Canolol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苗 杨湄 +1 位作者 郑畅 黄凤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89,共5页
Canolol是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主要多酚之一,由油菜籽中天然存在的芥子酸在高温高压下脱酸转化而成。Canolol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诱变、抗癌等生理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营养价值。本文阐述了Canolol的发现、结构鉴定与定量检... Canolol是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主要多酚之一,由油菜籽中天然存在的芥子酸在高温高压下脱酸转化而成。Canolol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诱变、抗癌等生理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营养价值。本文阐述了Canolol的发现、结构鉴定与定量检测、影响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Canolol的主要生理活性等,为油菜籽高值化加工技术发展和高品质、高附加值菜籽油产品以及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Canolol 2 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检测方法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桥梗死锥体束继发Wallerian变性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苗 卢洁 +6 位作者 林起湘 戎冬冬 赵志莲 马青峰 舒妮 贺永 李坤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桥梗死后锥体束继发Wallerian变性的演变过程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16例脑桥梗死患者(病例组)于发病<7 d、15 d、30 d、90 d和180 d进行DTI检查。另选16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桥梗死后锥体束继发Wallerian变性的演变过程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16例脑桥梗死患者(病例组)于发病<7 d、15 d、30 d、90 d和180 d进行DTI检查。另选16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梗死区下方的延髓、上方的大脑脚、内囊后肢及中央前后回皮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病例组各时间点梗死侧与对侧以及对照组各部位FA值的差异,计算FA比值(rFA),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脑桥梗死灶同侧的延髓、大脑脚、内囊后肢以及中央前后回皮质FA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这种降低的趋势在发病15 d时最为显著,180 d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发病15d时的rFA与90d、180d时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DTI能够早期检测脑桥梗死后锥体束纤维继发的Wallerian变性。发病早期病灶同侧锥体束FA值下降的程度可预示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WALLER变性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