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病变诊断价值的分析
1
作者 张芹 许华宁 +3 位作者 武和明 吴意赟 高慧 宋旭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颌骨病变(JL)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总结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检查表现。结果43例患者包括颌骨囊肿22例(51.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颌骨病变(JL)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总结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检查表现。结果43例患者包括颌骨囊肿22例(51.16%,22/43),其中牙源性角化囊肿11例,其他牙源性颌骨囊肿11例;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6例(37.21%,16/43),其中造釉细胞瘤7例、牙源性黏液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颌骨脉管畸形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3例、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1例;颌骨恶性肿瘤5例(11.63%,5/43),其中浆细胞性骨髓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骨肉瘤1例、鳞状细胞癌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超声检查对颌骨恶性病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97.37%,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5.35%。颌骨囊肿超声检查特点:病灶内呈无回声区,透声好或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符合率90.91%;颌骨良性肿瘤颌骨多膨胀改变,病灶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实性部分探及Ⅰ~Ⅲ级血流不等,符合率81.25%;恶性病灶颌骨皮质不连续,呈虫蚀样,周围伴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肿块血流丰富,符合率80.00%。结论超声检查能明确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囊实性,鉴别颌骨病灶的良恶性,为颌骨病灶诊断提供新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病变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花
2
作者 张芹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1-I0011,共1页
设计说明:《繁花》系列扎染作品从中国民间艺术扎染技法中汲取灵感,以舒展的花朵为表现对象,采用红色调和绿色调形成系列化的彩色扎染作品。点状的平缝针脚对花瓣进行勾边,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大理石扎染技法的斑驳效果表现出花瓣的深... 设计说明:《繁花》系列扎染作品从中国民间艺术扎染技法中汲取灵感,以舒展的花朵为表现对象,采用红色调和绿色调形成系列化的彩色扎染作品。点状的平缝针脚对花瓣进行勾边,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大理石扎染技法的斑驳效果表现出花瓣的深浅肌理;白色的蜻蜓图案与彩色的花朵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染技法 设计说明 中国民间艺术 层次感 系列化 彩色扎染 大理石 趣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芹作品
3
作者 张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东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芹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195-197,共3页
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赋予包装鲜明的地方特征和独具辨识度的视觉特征,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审美共鸣。设计专业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巧妙融合地域文化。阐述了包装设计课... 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赋予包装鲜明的地方特征和独具辨识度的视觉特征,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审美共鸣。设计专业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巧妙融合地域文化。阐述了包装设计课程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限制;介绍了项目教学的概念和特点、优势和挑战以及项目教学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必要性;探讨了河东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项目实践,讨论了项目实施和评估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项目教学为包装设计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技能和文化敏感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与设计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地域文化 包装设计课程 项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在皮肤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芹 章辉 杨利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3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皮肤年轻化治疗中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80例进行皮肤年轻化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单纯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观察组治疗... 目的 观察皮肤年轻化治疗中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80例进行皮肤年轻化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单纯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观察组治疗方法选择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肤美观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2.50%,两者为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色素沉着异常、毛孔大小、肤色、松弛、皱纹、粗糙感、毛细血管扩张评分均更低,且与对照组数据[(1.89±0.12)、(1.90±0.23)、(1.88±0.23)、(1.96±0.27)、(1.95±0.42)、(1.78±0.19)、(1.44±0.19)分]相比,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异常、毛孔大小、肤色、松弛、皱纹、粗糙感、毛细血管扩张评分[(1.23±0.11)、(1.39±0.25)、(1.05±0.12)、(1.13±0.23)、(1.13±0.39)、(1.39±0.25)、(0.98±0.25)分]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不存在(P>0.05)。结论 皮肤年轻化治疗中,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效果突出,可以提高患者的皮肤美观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年轻化治疗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强脉冲光 皮肤美观度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张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NIHSS评分更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疗效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通颗粒调控SIRT3干预心肌线粒体动力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
7
作者 周思远 张芹 +1 位作者 刘志明 刘如秀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目的观察心通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心通颗粒组、尼可地尔组,每组15只。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松解法复... 目的观察心通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心通颗粒组、尼可地尔组,每组15只。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松解法复制MIRI大鼠模型,采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大鼠心功能,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中Sirtuin 3(SIRT3)及下游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分子[动力素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分裂因子1(fission 1,FIS1)、视神经萎缩因子1(optic atrophy 1,OPA1)、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on 1,MFN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脏超声提示心通颗粒可显著逆转MIRI导致的射血分数、短轴收缩率、每分输出量、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下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升高(P<0.05)。TTC染色结果提示心通颗粒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Masson染色结果提示心通颗粒可减轻MIRI所致心肌纤维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心通颗粒可显著升高心肌中SIRT3、OPA1、MFN1表达水平(P<0.05),降低DRP1、FIS1表达水平(P<0.05)。结论心通颗粒可改善MIRI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大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3及下游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通颗粒 SIRT3 线粒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溶液对粉质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芹 颜荣涛 +3 位作者 韦昌富 杨德欢 于明波 杨丽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58-562 608,608,共6页
针对桂林地区的粉质黏土,运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孔隙溶液作用下土体的界限含水率,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水化学环境变异下土体的水化学-力学耦合作用对结构特性造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溶液浓... 针对桂林地区的粉质黏土,运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孔隙溶液作用下土体的界限含水率,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水化学环境变异下土体的水化学-力学耦合作用对结构特性造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溶液浓度的增大,粉质黏土的界限含水率均减小,且在相同浓度下同价阳离子半径较小的水溶液使得粉质黏土界限含水率下降的较为明显,随着阳离子价位的增高,其下降的幅度更大;该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离子浓度及离子价位的增大,使得扩散双电层的厚度减小,而双电层对于土体界限含水率存在直接的控制作用。除此以外,通过探测土体的微观结构发现,水化学-力学耦合作用使得粉质黏土颗粒间发生絮凝作用,致使土粒形成粒团,土颗粒间孔隙增大,架空孔隙变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孔隙溶液 界限含水率 扫描电镜 化学-力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赤铁矿精矿絮凝沉降行为和动力学
9
作者 董鑫 芦川 张芹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6期124-130,共7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本文以细粒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絮凝剂分子量、絮凝剂配制浓度、絮凝剂用量和矿浆温度对细粒赤铁矿精矿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动力学分析探究符合细粒赤铁矿精矿的絮凝沉降动力学模型。...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本文以细粒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絮凝剂分子量、絮凝剂配制浓度、絮凝剂用量和矿浆温度对细粒赤铁矿精矿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动力学分析探究符合细粒赤铁矿精矿的絮凝沉降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分子量为900万、配制浓度为0.05%和用量为60 g/t的APAM有好的沉降效果和较低的成本,添加APAM会明显改善沉降效果,高APAM分子量,会得到快的沉降速度和低的最终底流浓度;低APAM配制浓度,会得到快的沉降速度和高的最终底流浓度;APAM用量的增加使沉降速度变快、絮团粒径增大,但二者增加速度均逐渐变缓,最终底流浓度下降;随着矿浆温度的升高,沉降速度增加,但增速不太明显,最终底流浓度升高;APAM对细粒赤铁矿精矿絮凝沉降的动力学分析,双曲线动力学模型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度,APAM对细粒赤铁矿精矿絮凝沉降动力学可以优先使用双曲线动力学模型1/(1-c/co)=k/t+b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细粒赤铁矿精矿 絮凝沉降 动力学 絮团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电化学腐蚀法快速制备超疏水金属铝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芹 朱元荣 黄志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10-2214,共5页
提出一种金属铝超疏水表面的快速制作方法.先以化学腐蚀在铝表面形成微米级粗糙结构,再通过电化学腐蚀构筑纳米结构,在20min内完成了超疏水表面所需粗糙结构的制备.这种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两步法比单独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方法在时... 提出一种金属铝超疏水表面的快速制作方法.先以化学腐蚀在铝表面形成微米级粗糙结构,再通过电化学腐蚀构筑纳米结构,在20min内完成了超疏水表面所需粗糙结构的制备.这种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两步法比单独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方法在时间上缩短了1~2个数量级,且不受铝材晶形限制,同时电化学腐蚀所用电流密度也降低了1个数量级,降低了对电源设备的要求,可望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其它金属的超疏水表面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金属铝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硫锑铅矿与磁黄铁矿在石灰介质中的浮选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芹 胡岳华 +1 位作者 顾国华 徐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捕收剂存在时的浮选行为 ,发现二者在pH =2~ 12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可浮性。选用工业常用调整剂石灰进行了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石灰不能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定...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捕收剂存在时的浮选行为 ,发现二者在pH =2~ 12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可浮性。选用工业常用调整剂石灰进行了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石灰不能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磁黄铁矿 选择性分离 浮选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黄铁矿与乙黄药相互作用电化学浮选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芹 胡岳华 +1 位作者 顾帼华 徐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 =1~ 12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值下 ,可浮性与...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 =1~ 12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值下 ,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 ,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 pH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 ,探讨了乙黄药在磁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 ,不同pH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黄药作用后 ,磁黄铁矿红外吸收强度与其回收率有对应关系 ,双黄药是主要吸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黄药 磁黄铁矿 电化学浮选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芹 胡滨 胡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94-297,共4页
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能在对病灶大小,位置,边缘情况,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阻力指数等方面提供很多重要信息。随着医学领域对生物体的组织弹性和超弹性特性的关注,在传... 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能在对病灶大小,位置,边缘情况,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阻力指数等方面提供很多重要信息。随着医学领域对生物体的组织弹性和超弹性特性的关注,在传统二维超声成像基础上同时使用结合了组织弹性自相关方法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使组织的质地差异通过超声图像表现出来。该项技术能够获得常规超声所不能探测到的组织弹性信息,在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弹性成像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水质现状与可持续旅游开发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芹 陈诗越 +1 位作者 孙卫波 陈影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根据2008年水质监测,东平湖水质趋于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已达中富-富营养化水平。针对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对东平湖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东平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并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湖... 根据2008年水质监测,东平湖水质趋于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已达中富-富营养化水平。针对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对东平湖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东平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并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湖区人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生态旅游系统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富营养化 旅游开发 东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抑制剂RC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芹 徐竞 +1 位作者 胡岳华 陈铁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研究了新型抑制剂RC在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浮选结果表明,新型有机抑制剂RC能有效抑制磁黄铁矿,对脆硫锑铅矿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进行了RC抑制机理探讨。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磁黄铁矿 浮选 抑制剂 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黄铁矿自诱导浮选电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芹 胡岳华 +1 位作者 顾帼华 聂珍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15,共4页
考察了磁黄铁矿自诱导浮选基本行为,得出了不同pH条件下,回收率一矿浆电位关系和浮选电位上下限—pH关系。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在pH<13,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均可实现自诱导浮选。通过循环伏安曲线测量,阐明了磁黄铁矿表面氧化的机理。中... 考察了磁黄铁矿自诱导浮选基本行为,得出了不同pH条件下,回收率一矿浆电位关系和浮选电位上下限—pH关系。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在pH<13,在一定电位范围内,均可实现自诱导浮选。通过循环伏安曲线测量,阐明了磁黄铁矿表面氧化的机理。中性硫是主要疏水体,E-pH图计算,证明了可浮区间内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黄铁矿 自诱导 浮选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高糖饮食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芹 周中凯 任晓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776-1782,共7页
目的比较高糖饮食和普通饲料喂养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C57BL/6J小鼠,经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于第5周末,对小鼠粪便菌群16S r RNA的V1-V3区进行扩增,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基因序列,与silva数据库中... 目的比较高糖饮食和普通饲料喂养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C57BL/6J小鼠,经适应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糖组,于第5周末,对小鼠粪便菌群16S r RNA的V1-V3区进行扩增,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基因序列,与silva数据库中微生物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类。结果研究发现:尽管差异性不显著,高糖饮食组小鼠体重和血糖值较正常饮食小鼠有明显升高;正常饮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高于高糖饮食的小鼠;高糖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Firmicutes(厚壁菌门),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高糖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属的水平上,正常组和高糖组粪便菌群中含量最高的是Allobaculum,其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两组在Lactobacillus和S24-7_norank的含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饮食类型对肠道菌群有着显著的影响,因而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选择性分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芹 胡岳华 +1 位作者 顾帼华 徐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分选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乙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选用氰化钾做调整剂进行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1时,磁黄铁矿和脆硫锑... 为了更好地分选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乙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选用氰化钾做调整剂进行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1时,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二者浮选行为相似,均有良好的可浮性;氰化钾可以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氰化钾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未发生吸附,而在磁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铁氰配合物,从而抑制了磁黄铁矿的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磁黄铁矿 选择性分离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壳水提物调控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芹 周中凯 张惠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6,43,共7页
为研究荞麦壳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荞麦壳组,每组6只,于第5周末无菌采集大鼠粪便,对粪便菌群16SrRNA的V1-V3区进行扩增,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基因序列,最后... 为研究荞麦壳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荞麦壳组,每组6只,于第5周末无菌采集大鼠粪便,对粪便菌群16SrRNA的V1-V3区进行扩增,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基因序列,最后进行比对、分类。结果表明,荞麦壳水提物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及多样性有较大差别,在目(Order)的水平上,荞麦壳组Lactobacillales含量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Clostridiales含量高于荞麦壳组;在属(Genus)的水平上,荞麦壳组Lactococcus、Blautia、Prevotella、Klebsiella含量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Ruminococcaceae_uncultured、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Turicibacter和Oligella含量较荞麦壳组增加。说明糖尿病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大鼠通过饮用荞麦壳水提物可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壳水提物 糖尿病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多筋锈胀破坏模式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芹 郭力 郭小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8-536,共9页
针对钢筋锈胀与氯离子扩散相互加强的非线性破坏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基于软件ABAQUS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提出了考虑多根钢筋作用下氯离子扩散与混凝土损伤的过程耦合分析方法.根据已有文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过程耦合分析方法... 针对钢筋锈胀与氯离子扩散相互加强的非线性破坏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基于软件ABAQUS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提出了考虑多根钢筋作用下氯离子扩散与混凝土损伤的过程耦合分析方法.根据已有文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过程耦合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过程耦合分析方法,讨论了外部氯离子环境、初期混凝土中氯离子掺入量及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外部环境控制初期氯离子的掺入量;对于外部氯离子含量高的地区,表面出现损伤现象的结构应尽早采取维护措施;氯离子环境下,配筋率的提高会加速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纹的出现.因此,设计处于高氯离子含量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考虑服役过程中结构渐近退化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过程耦合 多筋锈蚀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