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环江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演化机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恒松
熊康宁
+2 位作者
张芳美
罗鼎
廖钟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2-680,共9页
广西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受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和地下水文系统等因素影响。岩层由纯度较高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碳酸盐岩构成,地壳运动使...
广西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受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和地下水文系统等因素影响。岩层由纯度较高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碳酸盐岩构成,地壳运动使该地抬升,岩层受力发生褶皱并隆起断裂,断层节理发育;降雨、较高的温度以及地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作用,使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切,地表因长时间受剥蚀和溶蚀,地貌演化由幼年期经青年期进入壮年晚期。发育成峰丛谷地、洼地、峡谷及峰林洼地、谷地、盆地和多层洞穴等为主的形态多样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环江喀斯特自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形成山间盆地和石炭系巨厚碳酸盐岩的沉积成岩阶段及喀斯特化作用,地貌发育演化经过3个主要阶段,即褶皱断块山地―盆地形成阶段、喀斯特峰丛―峰林发育阶段和喀斯特峡谷形成阶段。演化模式遵循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丛峡谷→峰林洼地→峰林谷地地有序正向演替规律。揭示了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地貌发育主要阶段及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状喀斯特地貌
演化机制
景观特色
广西环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36
2
作者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地、盆地和峡谷3种典型地貌单元水土流失机理的研究,揭示坡度、坡长、坡形、坡位、坡向和微地形等地形因子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综合防治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径流场监测和...
[目的]通过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地、盆地和峡谷3种典型地貌单元水土流失机理的研究,揭示坡度、坡长、坡形、坡位、坡向和微地形等地形因子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综合防治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径流场监测和侵蚀基线法对3种地貌单元进行多年水土流失监测,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坡度是最直接影响坡面水土流失的态势因子,土壤侵蚀量是随坡度增加而增大,25°为临界坡度;喀斯特坡面的坡长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不明显;坡形通过坡位和坡向来影响水土流失,坡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表现为:坡面下部>坡面中部>坡面上部,向阳坡的土壤侵蚀大于背阴坡;微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非常明显,凸出地段常被侵蚀,凹陷带常形成堆积。[结论]影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机理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地形因子相互影响共同控制着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喀斯特坡面
水土流失机理
地貌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西北乡土植物篱对典型石漠化区石灰土侵蚀动力学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恒松
张芳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80,共9页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定量研究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乡土植物刺梨在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变化规律,分析该植物篱控制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刺梨植物篱截流、分流作用延缓径流产生及汇流时间,增加喀斯特坡面径流入渗量,减小坡...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定量研究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乡土植物刺梨在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变化规律,分析该植物篱控制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刺梨植物篱截流、分流作用延缓径流产生及汇流时间,增加喀斯特坡面径流入渗量,减小坡面侵蚀动力。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喀斯特坡面入渗率与径流量和产沙量呈负线性相关。植物根系缠绕串连黏结根土,改变土壤的入渗特性,增强土壤抗冲性与抗蚀能力。根系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减沙效应亦变小。土壤抗侵蚀能力与d<1mm的须根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d≤2mm须根的根量、根长与土壤抗冲指数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当I30雨强为2.41mm时,植物篱小区几乎无流水侵蚀,而对照样地侵蚀产生较多泥沙;当I30为4.72,8.35mm时,研究小区皆已侵蚀产沙,并在对照样地侵蚀产生细沟,显示雨强加大,坡面产流动力加强,冲沙携沙能力加大。说明植物篱起到保水固土减沙和对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调控。喀斯特坡面流侵蚀产沙水动力主要受降雨强度和雨滴动能影响,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取决于雨量、雨强、雨滴大小。侵蚀产沙量与雨强、降雨历时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减沙和提高土壤抗侵蚀水动力的调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乡土植物篱
刺梨
侵蚀产沙
坡面流
动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山区雨水集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恒松
张芳美
张育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8,共5页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集蓄技术
集雨面
集雨装置
人畜饮水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环江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演化机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罗鼎
廖钟方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贵州省黎平县第四中学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2-680,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2011BAC09B01)
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
文摘
广西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受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和地下水文系统等因素影响。岩层由纯度较高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碳酸盐岩构成,地壳运动使该地抬升,岩层受力发生褶皱并隆起断裂,断层节理发育;降雨、较高的温度以及地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作用,使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切,地表因长时间受剥蚀和溶蚀,地貌演化由幼年期经青年期进入壮年晚期。发育成峰丛谷地、洼地、峡谷及峰林洼地、谷地、盆地和多层洞穴等为主的形态多样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环江喀斯特自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形成山间盆地和石炭系巨厚碳酸盐岩的沉积成岩阶段及喀斯特化作用,地貌发育演化经过3个主要阶段,即褶皱断块山地―盆地形成阶段、喀斯特峰丛―峰林发育阶段和喀斯特峡谷形成阶段。演化模式遵循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丛峡谷→峰林洼地→峰林谷地地有序正向演替规律。揭示了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地貌发育主要阶段及演化过程。
关键词
锥状喀斯特地貌
演化机制
景观特色
广西环江
Keywords
Cone Karst
evolution mechanism
landscape character
Huanjiang of Gu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P931.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36
2
作者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1)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黔科合SZ字[2004]3036号)
文摘
[目的]通过对贵州喀斯特高原山地、盆地和峡谷3种典型地貌单元水土流失机理的研究,揭示坡度、坡长、坡形、坡位、坡向和微地形等地形因子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综合防治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径流场监测和侵蚀基线法对3种地貌单元进行多年水土流失监测,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坡度是最直接影响坡面水土流失的态势因子,土壤侵蚀量是随坡度增加而增大,25°为临界坡度;喀斯特坡面的坡长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不明显;坡形通过坡位和坡向来影响水土流失,坡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表现为:坡面下部>坡面中部>坡面上部,向阳坡的土壤侵蚀大于背阴坡;微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非常明显,凸出地段常被侵蚀,凹陷带常形成堆积。[结论]影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机理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地形因子相互影响共同控制着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变化趋势。
关键词
地形因子
喀斯特坡面
水土流失机理
地貌单元
Keywords
topographical factors
karst slopes
erosion mechanism
geomorphic unit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北乡土植物篱对典型石漠化区石灰土侵蚀动力学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
10
3
作者
王恒松
张芳美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8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64)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2601)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841)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文摘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定量研究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乡土植物刺梨在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变化规律,分析该植物篱控制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刺梨植物篱截流、分流作用延缓径流产生及汇流时间,增加喀斯特坡面径流入渗量,减小坡面侵蚀动力。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喀斯特坡面入渗率与径流量和产沙量呈负线性相关。植物根系缠绕串连黏结根土,改变土壤的入渗特性,增强土壤抗冲性与抗蚀能力。根系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减沙效应亦变小。土壤抗侵蚀能力与d<1mm的须根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d≤2mm须根的根量、根长与土壤抗冲指数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当I30雨强为2.41mm时,植物篱小区几乎无流水侵蚀,而对照样地侵蚀产生较多泥沙;当I30为4.72,8.35mm时,研究小区皆已侵蚀产沙,并在对照样地侵蚀产生细沟,显示雨强加大,坡面产流动力加强,冲沙携沙能力加大。说明植物篱起到保水固土减沙和对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调控。喀斯特坡面流侵蚀产沙水动力主要受降雨强度和雨滴动能影响,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取决于雨量、雨强、雨滴大小。侵蚀产沙量与雨强、降雨历时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减沙和提高土壤抗侵蚀水动力的调控机理。
关键词
根系
乡土植物篱
刺梨
侵蚀产沙
坡面流
动力学机理
Keywords
root system
native hedgerow
Rosa roxburghii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slope flow
dynamic mechanism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山区雨水集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恒松
张芳美
张育林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1064)
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841)
+1 种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0502601)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联合资助
文摘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雨水集蓄技术
集雨面
集雨装置
人畜饮水
喀斯特山区
Keywords
rainwater harvest technology
rainwater harvest surface
rainwater harvest device
human and animal drinking water
karst mountainous area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环江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演化机制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罗鼎
廖钟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
王恒松
熊康宁
张芳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黔西北乡土植物篱对典型石漠化区石灰土侵蚀动力学过程的调控
王恒松
张芳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喀斯特山区雨水集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王恒松
张芳美
张育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