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胜南 马艳飞 +3 位作者 刘晓 王贝贝 冯雪冬 高佩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6-383,M0009,共9页
为明确多孔介质性质对柴油迁移与分布特征的影响,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柴油在3种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分布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在粗粒径石英砂中的垂向迁移速率更大,迁移锋面不稳定,指流更明显;污染面积、污染界面周长... 为明确多孔介质性质对柴油迁移与分布特征的影响,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柴油在3种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分布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在粗粒径石英砂中的垂向迁移速率更大,迁移锋面不稳定,指流更明显;污染面积、污染界面周长、垂向迁移距离与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系数(R^2)均在0.99以上;污染面积增长率、污染界面周长增长率、垂向迁移速率与石英砂粒径大小呈正相关;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与柴油迁移与分布特征关系密切,且拟合方程得到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差别很小,可用其近似表示实验值;相同入渗深度区域中,柴油在细粒径石英砂中的饱和度比在粗粒径石英砂中的高,而粗粒径石英砂污染面积约为细粒径石英砂污染面积的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多孔介质 迁移 分布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的协作D2D通信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胜南 王斌 +1 位作者 石永嵩 王文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137,共7页
在蜂窝网络覆盖下的D2D通信场景中,D2D对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为了解决D2D用户由于距离过大不能建立直接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一种协作传输CRNG方案。使用蜂窝用户作为D2D对的信息中继,解码并转发D2D用户的信号。该方案在保证中继... 在蜂窝网络覆盖下的D2D通信场景中,D2D对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为了解决D2D用户由于距离过大不能建立直接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一种协作传输CRNG方案。使用蜂窝用户作为D2D对的信息中继,解码并转发D2D用户的信号。该方案在保证中继蜂窝用户的通信质量基础上提升了D2D对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CRNG传输方案能够提高D2D用户的数据速率及D2D对的接入率,改善蜂窝系统的服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D2D通信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中继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改性生物炭对柴油等温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贝贝 马艳飞 +2 位作者 张胜南 冯雪冬 高佩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以小麦秸秆和稻壳为原材料,分别在300,500,600℃下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生物炭。利用HCl和HCL-HF混合溶液对稻壳炭(RHB)和麦秆炭(WSB)进行酸洗。采用BET,SEM,FTIR等方法对生物炭酸洗前后形态结构变化及生物炭对柴油的等温吸附行为进行表... 以小麦秸秆和稻壳为原材料,分别在300,500,600℃下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生物炭。利用HCl和HCL-HF混合溶液对稻壳炭(RHB)和麦秆炭(WSB)进行酸洗。采用BET,SEM,FTIR等方法对生物炭酸洗前后形态结构变化及生物炭对柴油的等温吸附行为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酸洗和热解温度升高均能增大生物炭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使孔隙结构更加丰富。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升高可增加生物炭的芳香程度,生物炭吸附柴油能力也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强,且WSB高于RHB;酸洗可去除生物炭中的灰分,SiO振动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并可提高生物炭对柴油的吸附量;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生物炭对柴油的等温吸附过程,表明生物炭对柴油的吸附除了孔隙填充、π-π作用外,还有多分子层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酸洗 形态结构 柴油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中释放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贝贝 刘琦 +3 位作者 张胜南 由晗杨 马艳飞 安久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3-61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释放到水中石油烃的吸附性能,选取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和棉秆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时间、生物炭投加量、pH值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石油烃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 为探究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释放到水中石油烃的吸附性能,选取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和棉秆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分别考察反应时间、生物炭投加量、pH值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石油烃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拟合。结果表明:4种生物炭均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麦秆炭最大,达到729.12 m ^2/g。当溶液pH值为5、溶液初始质量浓度125.64 mg/L、稻壳炭投加量40 mg、其他生物炭投加量20 mg、反应5 h时,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4种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为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棉秆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4种生物炭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为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等多种方式;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石油烃为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石油 动力学模型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研究热点与演进脉络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璇 贺刚 张胜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3~2019年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的138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从文献时间分布与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切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文献的爆发年份为2014~201...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3~2019年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的138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从文献时间分布与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切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文献的爆发年份为2014~2019年,峰值出现在2019年。演进脉络为从主观测量的研究方法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客观测量的研究方法演进;从大方向、大主题的研究内容朝着深入化、具体化、生态化的研究内容演进。研究的热点主要有3个:(1)学校建成环境及社区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研究;(2)建成环境与个人行为的研究;(3)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及个人健康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儿童 青少年 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