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检验及个例评估
被引量:
2
1
作者
盛杰
金荣花
+8 位作者
张小雯
代刊
张小玲
关良
杨波
张育宸
邢蓝翔
龙明盛
王建民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光流法等传统外推技术是目前强对流临近预报采用的主要客观方法,其无法体现对流系统的生消演变且预报时效有限;2024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以下简称“风雷”),基于雷达组合反射率开...
光流法等传统外推技术是目前强对流临近预报采用的主要客观方法,其无法体现对流系统的生消演变且预报时效有限;2024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以下简称“风雷”),基于雷达组合反射率开展3 h雷达回波外推预报。对2023年数据进行定量检验,结果表明“风雷”客观检验评分优于传统光流外推算法,1 h预报时效以上回波预报优势更加明显,检验评分下降相对平缓,3 h预报时效内始终保持较小的Bias,致灾性显著的强回波TS评分较光流法提升了33%。选取2024年不同尺度的强对流过程开展个例评估,“风雷”在一定预报时效内能够正确给出对流系统生消演变的预报,表现出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对雷暴变化趋势的预报能力,有效延长了外推时效,为强对流临近预报提供了较好的人工智能客观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雷
临近预报
检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检验及个例评估
被引量:
2
1
作者
盛杰
金荣花
张小雯
代刊
张小玲
关良
杨波
张育宸
邢蓝翔
龙明盛
王建民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清华大学
出处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5001)
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3NLTSZ002)
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CMA2023QN06)共同资助。
文摘
光流法等传统外推技术是目前强对流临近预报采用的主要客观方法,其无法体现对流系统的生消演变且预报时效有限;2024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以下简称“风雷”),基于雷达组合反射率开展3 h雷达回波外推预报。对2023年数据进行定量检验,结果表明“风雷”客观检验评分优于传统光流外推算法,1 h预报时效以上回波预报优势更加明显,检验评分下降相对平缓,3 h预报时效内始终保持较小的Bias,致灾性显著的强回波TS评分较光流法提升了33%。选取2024年不同尺度的强对流过程开展个例评估,“风雷”在一定预报时效内能够正确给出对流系统生消演变的预报,表现出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对雷暴变化趋势的预报能力,有效延长了外推时效,为强对流临近预报提供了较好的人工智能客观指导产品。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风雷
临近预报
检验评估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Fenglei
nowcasting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近气象预报大模型“风雷”V1版本检验及个例评估
盛杰
金荣花
张小雯
代刊
张小玲
关良
杨波
张育宸
邢蓝翔
龙明盛
王建民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