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贝类不同部位维生素D_(3)的分布及含量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肖瑕 刘欣妍 +2 位作者 许艳 贾喆 宋茹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5期123-126,共4页
以白蛤、花蛤、青蛤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维生素D_(3)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性。采用直接萃取法分别提取白蛤、花蛤和青蛤的肉及内脏中维生素D_(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蛤肉和内脏中维生素D_(3)的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贝类不同部位提取... 以白蛤、花蛤、青蛤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维生素D_(3)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性。采用直接萃取法分别提取白蛤、花蛤和青蛤的肉及内脏中维生素D_(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蛤肉和内脏中维生素D_(3)的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贝类不同部位提取的维生素D_(3)均在264 nm有特征吸收。花蛤肉中维生素D_(3)含量最高达到10.9±0.7μg/g,而青蛤内脏中维生素D_(3)含量显著低于白蛤和花蛤内脏中维生素D_(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维生素D_(3) 不同部位 提取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处理对中华管鞭虾虾青素提取物的虾青素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喆 张肖瑕 +2 位作者 刘欣妍 许艳 宋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0-87,共8页
采用低温皂化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比较皂化前后虾青素总浓度、抗氧化活性、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浓度以及虾青素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皂化处理可显著提高虾青素提取物的总虾青素浓度,皂化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物的抗... 采用低温皂化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比较皂化前后虾青素总浓度、抗氧化活性、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浓度以及虾青素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皂化处理可显著提高虾青素提取物的总虾青素浓度,皂化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物的抗氧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皂化2 h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5.85%,显著高于未皂化的15.16%,虾青素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则在皂化6 h时分别达到3.17和0.62 U/μg。高效液相分析结果显示:皂化2 h时虾青素提取物中酯型虾青素已经大部分转化为游离型虾青素,而延长皂化时间会造成游离型虾青素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未皂化的虾青素提取物光学异构体以3S,3’S型为主,经过皂化处理后光学异构体3S,3’S:3S,3’R:3R,3’R比值保持在2.4:1.5~1.7:1.0之间。此外,研究还发现皂化后虾青素提取物中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均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784)。综上,皂化后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抗氧化性变化与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组成变化及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虾青素提取物 皂化 抗氧化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管鞭虾中虾青素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3
作者 贾喆 许艳 +2 位作者 刘欣妍 张肖瑕 宋茹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0期134-138,152,共6页
对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进行单次大剂量灌胃皂化和未皂化虾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灌胃6 h和12 h后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中虾青素含量,并检测连续灌胃14 d后大鼠新鲜粪便中虾青素总量、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灌胃6 h后... 对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进行单次大剂量灌胃皂化和未皂化虾青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灌胃6 h和12 h后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中虾青素含量,并检测连续灌胃14 d后大鼠新鲜粪便中虾青素总量、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灌胃6 h后,大鼠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均未检测到虾青素;灌胃12 h后,皂化和未皂化虾青素组在结肠内容物中均检测出虾青素,且皂化组虾青素总量(283.221±89.50)μg/g显著高于未皂化组(126.850±40.49)μg/g;连续灌胃14 d后,大鼠粪便中皂化组虾青素的残留量显著低于未皂化组,且主要为游离型虾青素(11.12±0.36)μg/g,而未皂化虾青素组大鼠粪便中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含量分别为(21.78±3.40)μg/g和(7.69±0.32)μg/g。因此,皂化后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较未皂化的虾青素提取物有更好的肠吸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虾青素 肠吸收 游离型虾青素 酯型虾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