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缸套表面磁场辅助电沉积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肇伟 杜全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1-3084,3089,共5页
在汽车缸套表面使用磁场辅助电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结构及成分进行研究。当镀液中SiC含量为6 g/L时,SiC纳米粒子团聚倾... 在汽车缸套表面使用磁场辅助电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结构及成分进行研究。当镀液中SiC含量为6 g/L时,SiC纳米粒子团聚倾向最小,Ni-SiC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平整、紧密。当SiC纳米颗粒含量为6 g/L时,Ni-SiC纳米复合镀层表面颗粒粒径进一步减小,并均匀分布于镀层表面。XRD分析可知,在汽车缸套表面镀层中存在Ni晶粒和SiC粒子。当镀液中SiC纳米颗粒含量为6 g/L时,Ni-SiC镀层中Ni晶粒和SiC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50.62 nm和39.3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套 磁场辅助电沉积法 Ni-SiC纳米复合镀层 表面形貌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套表面沉积镍基碳化硅纳米镀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肇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为了改善钻井泥浆泵缸套表面综合性能,采用超声-电沉积方法在40Cr钢缸套试件表面制备Ni-SiC纳米镀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涂层附着力划痕仪对Ni-SiC纳米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 为了改善钻井泥浆泵缸套表面综合性能,采用超声-电沉积方法在40Cr钢缸套试件表面制备Ni-SiC纳米镀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涂层附着力划痕仪对Ni-SiC纳米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超声场强度对Ni-SiC纳米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场强度的增加,Ni-SiC纳米镀层的晶粒逐渐细化,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镀层的孔隙直径逐渐减小;当超声场强度为180 W时,Ni-SiC纳米镀层表面晶粒的尺寸最小,其表面粗糙度Ra和摩擦因数均达到最小值34. 687 nm和0. 236,纳米镀层的界面结合力达到最大值63. 22 N,其摩擦因数平均值达到最小值0. 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套 NI SiC纳米镀层 表面形貌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View建模的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伟 张肇伟 +3 位作者 刘荣昌 薛隆泉 孙华东 焦洪磊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5期79-81,共3页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View模块的建模功能,建立了某型号4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此型号发动机实际工况受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各连杆轴颈处的受力情况,...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View模块的建模功能,建立了某型号4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此型号发动机实际工况受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各连杆轴颈处的受力情况,为曲轴圆角滚压及曲轴强度分析提供了力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建模 多体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热焊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全斌 张肇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第9期24-27,共4页
铝热焊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热容量大、作业时间短及接头平顺性好等优点,在铁路钢轨、电力系统接地网及大截面构件的焊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有关铝热焊技术的标准尚不完善。通过介绍铝热焊的基本原理及铝热焊剂的具体要求,在此... 铝热焊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热容量大、作业时间短及接头平顺性好等优点,在铁路钢轨、电力系统接地网及大截面构件的焊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有关铝热焊技术的标准尚不完善。通过介绍铝热焊的基本原理及铝热焊剂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总结了铝热焊技术在铁路钢轨、电气工程、石油管路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铝热焊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焊 铝热焊剂 钢轨 接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处理对Q690钢CGHAZ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5
作者 杜全斌 秦磊 +1 位作者 张肇伟 张卫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干冰急冷、自然冷却和250℃×2 h低温回火三种方式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试验,研究三种焊后处理对Q690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后处理由干冰急冷向自然冷却、25... 采用干冰急冷、自然冷却和250℃×2 h低温回火三种方式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试验,研究三种焊后处理对Q690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后处理由干冰急冷向自然冷却、250℃×2 h回火改变时,CGHAZ显微组织由以板条马氏体为主改变为板条贝氏体为主,并有少量粒状贝氏体产生。焊后处理对焊缝显微硬度影响较大,对CGHAZ的显微硬度影响程度较小,自然冷却和250℃×2 h回火,可避免焊缝形成淬硬组织,缓解焊缝区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钢 热影响区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