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区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研究
1
作者 张建香 张多勇 +2 位作者 张耀宗 王东 李旭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4,共9页
【目的】为检验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成效并进行生态系统格局优化,以董志塬(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延河流域(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单元的生态系统格局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方法】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 【目的】为检验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成效并进行生态系统格局优化,以董志塬(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延河流域(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单元的生态系统格局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方法】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估近30a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貌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农田、森林和草地是黄土高原沟壑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中,高塬沟壑区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导,而丘陵沟壑区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导;主导生态系统类型同时也是平均斑块规模最高的,但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生态系统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结论】董志塬植被恢复工程先于延河流域,且初期生态恢复力度较大,而延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间的动态演化作用更强烈,生态恢复效果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格局 董志塬 延河流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以正宁罗川村为例
2
作者 李旭升 张耀宗 +2 位作者 李朝阳 高峙南 张耀珑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90-93,共4页
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催化了传统村落振兴的需求。文章以正宁县罗川村为研究对象,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规划,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新思路。运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从国家治理、实施路径、发展动力三个方... 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催化了传统村落振兴的需求。文章以正宁县罗川村为研究对象,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规划,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新思路。运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从国家治理、实施路径、发展动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村庄规划内涵,并对甘肃省正宁县罗川村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空间布局优化、基于经济视角的产业体系构建、基于生态视角的乡村环境营建、基于乡风视角的优秀文化弘扬等规划策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为传统村落生活、产业、生态、文化等功能的科学布局提供了空间实践的理论依据,并期待能够为同类村庄实施乡村振兴和开展村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村庄规划 三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陇东黄土高原干旱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5 位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贾艳青 唐敏 王国强 马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70,共8页
基于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平均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采用线性趋势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来干旱变化周期特征及变... 基于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平均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采用线性趋势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来干旱变化周期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了未来干旱趋势和发生的概率。研究显示:近50 a陇东黄土高原SPEI线性倾向率小于0,整体呈干旱化趋势,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变化的突变点在1993年左右;通过小波分析,年际尺度的SPEI存在19、11、7、4、2 a的主周期,月尺度的SPEI存在17、25、35、10、6个月主周期;SPEI12的Hurst值0.64>0.5,自相关系数Rt>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干旱化趋势将会持续;通过Markov预测分析,干旱状态演变过程中干旱极端化现象的概率会增多,严重干旱状态的持续性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SPEI 小波分析 R/S分析法 马尔科夫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化外交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2 位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6,共8页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适应对策 气候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全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5
作者 高翔 姬程飞 张耀宗 《广东建材》 2025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引入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制备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并开展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研究。通过控制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分析其对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玄武岩纤维掺... 本文通过引入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制备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并开展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研究。通过控制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分析其对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弹性阶段)及峰值应力缓慢上升,曲线的下降段坡度减缓,下包络面积扩大,形态更饱满;相较于天然混凝土,试块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弹性阶段)降低,峰值应力降低,峰值应变增加。与此同时,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了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本构模型,理论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 单轴受压 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去的整体化:“文化”的兴起与《国故论衡》
6
作者 张耀宗 《云梦学刊》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东京国学讲学会若干讲义的结集。《国粹学报》与《民报》所提供的舆论空间促使他走向中心,成为一位学术上的公共人物,也是在这一时期章太炎开始较多地谈论自己的治学心得。《国故论衡》中的很多问题都成为新文化...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东京国学讲学会若干讲义的结集。《国粹学报》与《民报》所提供的舆论空间促使他走向中心,成为一位学术上的公共人物,也是在这一时期章太炎开始较多地谈论自己的治学心得。《国故论衡》中的很多问题都成为新文化运动一代学人的"国学常识"和他们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章太炎 《国故论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近55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强 张勃 +2 位作者 张耀宗 唐敏 马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3-198,共6页
选用甘肃省27个资料序列较长的气象站点1960—2014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近55年来甘肃省≥0℃和≥10℃积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其空间分... 选用甘肃省27个资料序列较长的气象站点1960—2014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近55年来甘肃省≥0℃和≥10℃积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由平川、河谷、盆地向高原和高山逐渐减少"的布局;(2)1960—2014年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分别以66℃/10a和64.75℃/10a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均在1998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前后积温增加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随纬度增高由西南向东北增大"的格局;(3)气候带的分布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高纬度北移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北亚热带、中温带以及暖温带区域逐渐扩大,高原气候带区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积温 气候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永芳 张勃 张耀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51,61,共3页
采用水文特征参数分析法,根据两个时段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况和对应的径流情况,分析了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由于土地覆被较好,因此径流系数和径流变差系数较小,径流比较稳定;90年代以来,由于耕地、草... 采用水文特征参数分析法,根据两个时段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况和对应的径流情况,分析了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由于土地覆被较好,因此径流系数和径流变差系数较小,径流比较稳定;90年代以来,由于耕地、草地的减少和建筑用地的增加,因此径流变差系数均呈上升趋势,径流量的变化在短时间尺度上主要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效应 水文特征参数 土地利用变化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喷熔层超塑性变形强化及其协调变形条件 被引量:1
9
作者 翟福宝 林新波 +3 位作者 张质良 夏萼辉 张耀宗 刘立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395-1398,共4页
采用超塑性变形强化的新工艺对模具钢 3Cr2 W8V的 Ni60喷熔层进行了研究 .通过试验得到了 3Cr2 W8V基体和 Ni60热喷熔层间实现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工艺参数 ,并研究了异材间的超塑性协调变形条件 ,建立了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力学模型 .对喷熔... 采用超塑性变形强化的新工艺对模具钢 3Cr2 W8V的 Ni60喷熔层进行了研究 .通过试验得到了 3Cr2 W8V基体和 Ni60热喷熔层间实现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工艺参数 ,并研究了异材间的超塑性协调变形条件 ,建立了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力学模型 .对喷熔层的表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超塑性变形工艺对喷熔层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经超塑性变形处理的喷熔层其摩擦磨损、多次冲击和热疲劳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熔 超塑性协调变形 力学模型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链路中抗误码实时图像解压缩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喜明 张耀宗 +1 位作者 钟胜 张天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7年第2期38-40,70,共4页
针对星地传输链路存在干扰导致压缩码流出现误码,进而导致解压缩无法正常工作、数据无法正确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误码的实时图像解压缩算法。该解压缩算法是星上压缩编码算法的逆向过程,该压缩编码算法组合了分块JPEG-LS和EDC+RS信... 针对星地传输链路存在干扰导致压缩码流出现误码,进而导致解压缩无法正常工作、数据无法正确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误码的实时图像解压缩算法。该解压缩算法是星上压缩编码算法的逆向过程,该压缩编码算法组合了分块JPEG-LS和EDC+RS信源检纠错编码。解压缩算法通过充分利用压缩码流中解压参数的多个备份信息,极大降低了使用错误解压参数进行解压的可能;通过使用帧内码流重定位技术,使得解压出错时所产生的风险控制在有限的分块内,极大地保障了误码条件下原始星载数据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干扰 误码 分块JPEG-LS 解压缩 检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灵活可靠的星载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喜明 张耀宗 +1 位作者 颜露新 张天序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针对星上图像数据量大、传输带宽有限、关键信息不能丢失、星地传输链路存在干扰和码流存在误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块可调的JPEG-LS压缩算法及满足一定误码率的信源检纠错编码方式。压缩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的同时通过在分块边缘使用梯... 针对星上图像数据量大、传输带宽有限、关键信息不能丢失、星地传输链路存在干扰和码流存在误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块可调的JPEG-LS压缩算法及满足一定误码率的信源检纠错编码方式。压缩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的同时通过在分块边缘使用梯度填充的方法避免了压缩比降低的问题。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误码的扩散,通过对不同分块采用无损/微损压缩模式组合的方式,既能保留敏感数据不丢失,又能获得较高的压缩比。通过实验分析对比3种典型的检纠错编码方法,从而得出适合星上应用环境的信源检纠错编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压缩 检纠错 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在水平管道中水头损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国凭 张耀宗 陈举烽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8-120,125,共4页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一种新的节能曝气方法,需要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利用普通镀锌钢管中的气、液两相流进实验,考察气、液两相流在水平管道中压力变化,并对气、液两相流在水平管段中流动时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拟合,得出了统计计算...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一种新的节能曝气方法,需要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利用普通镀锌钢管中的气、液两相流进实验,考察气、液两相流在水平管道中压力变化,并对气、液两相流在水平管段中流动时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拟合,得出了统计计算公式和参数,为未来的节能曝气所需的气液两相流管路设计,作了初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水混合物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真菌血症8例防治
13
作者 陈宁 赵鹤龄 +1 位作者 程彤 张耀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70-1171,共2页
关键词 真菌血症 抗真菌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受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耀宗 高翔 《广东建材》 2024年第9期17-20,共4页
为揭示BF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因素,以BF(玄武岩纤维)纤维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对9组试块分别做了立方体抗压和棱柱体抗压试验,探讨了BF纤维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试件破坏形态和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 为揭示BF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因素,以BF(玄武岩纤维)纤维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对9组试块分别做了立方体抗压和棱柱体抗压试验,探讨了BF纤维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试件破坏形态和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BFRRC抗压强度逐渐降低;随BF纤维掺量的增加,BFRRC的抗压强度反而逐渐增加。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4kg/m^(3)、取代率为100%的RAC强度增加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破坏形态 取代率 纤维掺量 强度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思源 李艳宇 +2 位作者 何斌 张耀宗 张志庆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1期1-2,共2页
化学降凝剂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可以有效提高石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是解决原油凝固点高、粘度大的较好的方法。本文合成了两种不同的三元共聚物以及三种不同的二元共聚物。将这些降凝剂用于新疆原油和吉林蜡油,测定降凝剂的降凝幅度,... 化学降凝剂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可以有效提高石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是解决原油凝固点高、粘度大的较好的方法。本文合成了两种不同的三元共聚物以及三种不同的二元共聚物。将这些降凝剂用于新疆原油和吉林蜡油,测定降凝剂的降凝幅度,结果表明降凝剂的加入能有效地降低原油的凝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凝点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的小试研究
16
作者 庞博 孙锦程 张耀宗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7期115-117,共3页
为给某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提供数据参考,合理充分利用优化现有工艺设施,提出了初沉池增加搅拌器、调整系统内循环回流比和容积比的小试方法,对COD,TP,NH3-N,TP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优运行参数。
关键词 提标改造 AAO工艺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机滤后液用于浓缩池沉淀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常胜 孙锦程 张耀宗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8期100-101,共2页
对降低污泥浓缩时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脱水机滤后液用于浓缩池沉淀性能改造方法。实验表明滤后液的加入使泥水分离速度加快,缩短污泥浓缩的时间,同时充分利用滤后液中的絮凝剂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滤后液 污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1 位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3-219,共7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否存在响应,运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114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均一化的检验和订正,使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值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否存在响应,运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114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均一化的检验和订正,使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值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近54 a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1)1960-2013年平均气温升温显著,升温率为0.27℃/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率(0.35℃/10 a)>平均最高气温(0.297℃/10 a)>平均气温(0.27℃/10 a),空间上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1960s以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后一个年代气温距平值大于前一个年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冬季升温最显著,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温最显著;(3)黄土高原地区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期间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3℃/10 a,Hiatus期间气温降低是由冬季气温显著降低引起的,夏季气温呈不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最低与最高气温也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全球气温变化的Hiatus现象在黄土高原地区有明显的区域响应,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北半球干旱区与湿润区的过渡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其气温变化一定程度上证实了1998-2013年全球升温减缓的趋势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ATUS 气温变化 全球变暖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T—140型可调式定量输送喂料器的研制
19
作者 关长涛 王炳清 张耀宗 《渔业现代化》 1997年第1期4-7,共4页
该机是配合锥模式对虾颗粒饲料造粒机的研制而设计的兼具输送和喂料功能的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式喂料器。通过凸轮和棘轮、棘爪机构实现输送量及喂料量同步可调。可调节档次为16档。每档调节量50kg左右、最大输送、喂料量747.1kg/h(折... 该机是配合锥模式对虾颗粒饲料造粒机的研制而设计的兼具输送和喂料功能的一种新型螺旋输送式喂料器。通过凸轮和棘轮、棘爪机构实现输送量及喂料量同步可调。可调节档次为16档。每档调节量50kg左右、最大输送、喂料量747.1kg/h(折含水率13%的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料器 定量输送 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市政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群丽 张耀宗 +3 位作者 孙锦程 周淑香 王勇 张宁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03-110,共8页
为了考察臭氧氧化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以及反应最佳条件,利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某污水处理厂的连续砂滤池出水。设计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探究不同臭氧投加量、臭氧投加比、水量和均相反应器运行与否对化... 为了考察臭氧氧化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以及反应最佳条件,利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某污水处理厂的连续砂滤池出水。设计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探究不同臭氧投加量、臭氧投加比、水量和均相反应器运行与否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率的实验条件主次顺序为臭氧投加量>水量>臭氧投加比,最佳实验条件为臭氧投加量为10 mg/L、水量为4万t、臭氧投加比为3:1:1;提高臭氧投加量、开启均相反应器和臭氧投加比为3:1:1时均有利于COD的去除。依据最优运行情况测算臭氧单元新增废水处理成本为0.2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市政污水 臭氧投加量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