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土壤缓效钾释放特性及其评定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邢世和 潘敏芳 +3 位作者 王凌怡 郭旭东 祝金虹 张美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合理评价土壤的实际供钾状况, 以 Ca+ + 饱和土壤, 采用001 m ol· 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袋两种化学连续提取法和生物耗竭法, 研究耕作土壤缓效钾的供给特性。试验结果,001 m ol· L- ... 为合理评价土壤的实际供钾状况, 以 Ca+ + 饱和土壤, 采用001 m ol· L- 1草酸和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袋两种化学连续提取法和生物耗竭法, 研究耕作土壤缓效钾的供给特性。试验结果,001 m ol· L- 1草酸和氢质树脂袋连续提取法的缓效钾释放总量和释放速率均以2 号、3 号和8 号土壤最高, 释放钾总量的均值分别为 4884 m g·kg- 1和1827 m g·kg- 1, 释钾速率的均值分别为668 m g·kg- 1·h- 1和150 m g·kg- 1·h- 1; 黑麦草吸钾总量和吸收缓效钾量也以2 号、3 号和8 号土壤最高, 平均值分别达 18432 m g·kg- 1和9121 m g·kg- 1; 氢质树脂袋法获得的土壤缓效钾释放总量和速率与黑麦草吸钾量及生物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其连续提取至12 h 的土壤缓效钾累积释放量与黑麦草吸钾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提取至96 h 土壤缓效钾累积释放量占总释钾量的83% , 且与黑麦草的总吸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的缓效钾供应能力以 2号、3 号和8 号土壤最强, 氢质树脂袋法可作为评价土壤缓效钾有效性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其提取时间可掌握在12~96 h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效钾 释放量 释放速率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土壤的非交换性 K释放速率 被引量:1
2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1 位作者 张美寿 祝金虹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采用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连续提取法 ,结合生物吸 K实验 ,探讨了利用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Elovich和抛物线模型描述耕作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效果、释放速率差异及其与非交换性 K有效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利用 Elovich模型拟合土壤非... 采用氢质阳离子交换树脂连续提取法 ,结合生物吸 K实验 ,探讨了利用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Elovich和抛物线模型描述耕作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效果、释放速率差异及其与非交换性 K有效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利用 Elovich模型拟合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方程的相关系数为 0 .982 * * - 0 .996 * * ,达极显著水平 ,且非交换性 K累积释放量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标准差仅为 1.35- 2 .4 8,而零级、一级和抛物线模型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标准差则为 Elovich模型的 5- 9倍 .Elovich模型计算的不同时间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速率与黑麦草非交换性 K吸收量及生物总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表明利用 Elovich模型描述耕作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速率较为理想 .以伊利石为主的土壤非交换性 K释放速率 ,尤其是 2 4 h之前的释放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换性K 动力学模型 释放速度 土壤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土壤非交换性钾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1 位作者 祝金虹 张美寿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2种化学连续提取法及连续耗钾实验。研究了几种耕作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和有效性与粘土矿物密切相关。富含伊利石的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大,速率快,有效性高;黑麦草吸收该... 采用2种化学连续提取法及连续耗钾实验。研究了几种耕作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和有效性与粘土矿物密切相关。富含伊利石的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大,速率快,有效性高;黑麦草吸收该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量及总吸钾量高,生物量大。而富含高岭石或蒙脱石的土壤非交换性钾有效性明显较低;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和速率、黑麦草吸收该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量、总吸钾量及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仅为富含伊利石上壤的46.96%、45.50%、41.65%、43.90%和67.52%。供试土壤耗竭前期非交换性钾有效性高,供钾量大;黑麦草生长良好,生物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换性钾 释放量 释放速率 有效性 耕作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破眠催芽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美寿 郑铭西 +1 位作者 范丽华 刘顺隆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初步探讨了解除休眠药物“朵美滋”不同用药浓度和处理方式对葡萄破眠催芽的效果,及其对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4.0%、2月5日刻涂处理的效果最佳,其萌芽率较对照提高32个百分点,提早20 d萌芽、开花,提早10 d成熟,单粒重... 初步探讨了解除休眠药物“朵美滋”不同用药浓度和处理方式对葡萄破眠催芽的效果,及其对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4.0%、2月5日刻涂处理的效果最佳,其萌芽率较对照提高32个百分点,提早20 d萌芽、开花,提早10 d成熟,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3.4 g和2.5个百分点,增产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休眠 朵美滋 催芽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美寿 郑铭西 +1 位作者 范丽华 叶祥铿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改善福建省葡萄栽培品种的结构,以巨峰为对照,引进了13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物候期、果实品质与产量、抗病性等,结果表明:高妻、峰后、红地球、夏黑等4个品种单项特性超过对照种巨峰。
关键词 葡萄 引种 品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性杀虫剂对小菜蛾的药效比较试验
6
作者 邵贵荣 陈文辉 张美寿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小菜蛾 蔬菜害虫 杀虫剂 毒性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