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精准控温型液相色谱柱温箱的设计与评价
1
作者 任兴发 邵锋伟 +5 位作者 吴勇 廖信明 王卓 周林娟 何旭鸿 张维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作为诸多领域的关键分析手段,提升其分离效率、稳定性和普适性是研究重点。在该技术手段中,流动相的组成和比例、固定相的种类以及色谱柱的尺寸等显著影响分离效果,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温度对分离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作为诸多领域的关键分析手段,提升其分离效率、稳定性和普适性是研究重点。在该技术手段中,流动相的组成和比例、固定相的种类以及色谱柱的尺寸等显著影响分离效果,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温度对分离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通常采用柱温箱进行温度控制,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可提升色谱分离性能、缩短分析时间、确保分析结果的重复性。本文创新性地改进了柱温箱的结构,通过融合多种先进温度控制算法,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4~90℃)的连续升降温控制,为色谱分析方法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此改进摒弃了复杂的硬件系统,仅通过软件优化即达成了高度稳定的控温效果,控温精度提升至±0.1℃。此外,通过优化保温结构与采用环保隔热材料,也增强了控温精细化能力;对于热源热传导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柱温箱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该改进显著提高了色谱分离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高效色谱分析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控温 算法 传热原理 液相色谱 柱温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游离RNA修饰核苷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绿叶 张维冰 汪海林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
核糖核苷酸(RNA)的转录后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NA在降解与再合成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核苷,包含未修饰的基础核苷和多种类型的修饰核苷。修饰核苷无法被进一步分解,在胞内积累,或在转运蛋白作用下运输到胞外环境,直到被... 核糖核苷酸(RNA)的转录后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NA在降解与再合成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核苷,包含未修饰的基础核苷和多种类型的修饰核苷。修饰核苷无法被进一步分解,在胞内积累,或在转运蛋白作用下运输到胞外环境,直到被机体代谢,并在过程中发挥信号分子的作用。对生物样本中各级代谢物中修饰核苷的准确鉴定与定量能够为RNA降解和游离修饰核苷排泄调控提供重要信息,协助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发现潜在的临床应用。例如,小分子修饰核苷在应激反应和疾病状态下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机体的应答;病理状态下体液和组织中发生特异性变化的修饰核苷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高效的分析工具,已在游离修饰核苷分析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但HPLC-MS/MS准确分析游离修饰核苷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生物样品成分的复杂性,多种类目标物的化学性质差异,多种目标物的含量呈数量级的差异,以及众多的修饰核苷中同分异构体的干扰等。这些因素使得开发同时定量多种核苷的HPLC-MS/MS方法难度增加。本综述介绍了内源性游离RNA修饰核苷的来源及检测方法,概述了HPLC-MS/MS技术在内源性核苷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模式和定量方法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游离RNA修饰核苷的生物学功能、调控机制研究和作为疾病潜在分子标志物等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代谢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修饰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仙草多糖组成及其含量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维冰 王智聪 +1 位作者 张凌怡 钱俊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建立了测定仙草多糖组成及其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仙草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沸水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加三氟乙酸在110℃水解,然后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 建立了测定仙草多糖组成及其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仙草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沸水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加三氟乙酸在110℃水解,然后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i.d.×50 mm,1.7μm)为分析柱,乙腈和缓冲盐溶液(0.5 mmol/L乙酸铵-0.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5 mL/min,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8种单糖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方法的回收率为84%~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4.7%。仙草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核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8种单糖组成,其摩尔百分比为7.4%、5.7%、4.2%、0.9%、28.4%、26.5%、16.4%和10.6%。该法简单、快速、灵敏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仙草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多糖 单糖 柱前衍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柱分离过程的驰豫理论基本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维冰 许国旺 +1 位作者 李瑞江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样品分子在色谱柱分离过程中的输运特征,认为样品在系统中以跃迁的方式完成迁移,建立了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假设溶质在两相间平衡,用母函数方法研究非连续递推形式的驰豫理论输运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描述组... 根据样品分子在色谱柱分离过程中的输运特征,认为样品在系统中以跃迁的方式完成迁移,建立了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假设溶质在两相间平衡,用母函数方法研究非连续递推形式的驰豫理论输运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描述组分在柱后浓度分布规律的基本流出曲线方程,并通过数值解方法模拟谱图对各输运参量与流出曲线特征的关系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驰豫理论 输运 柱分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柱分离过程弛豫理论——流出曲线的动力学本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维冰 李瑞江 +2 位作者 许国旺 洪群发 张玉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在分析型线性色谱中,流出曲线一般表现为拖尾的形式,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多种机理加以解释。模仿动力学弛豫理论的假设条件,认为溶质在柱过程中的迁移以跃迁形式完成,得到了浓度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探讨跃迁次数、两相间跃迁速... 在分析型线性色谱中,流出曲线一般表现为拖尾的形式,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多种机理加以解释。模仿动力学弛豫理论的假设条件,认为溶质在柱过程中的迁移以跃迁形式完成,得到了浓度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探讨跃迁次数、两相间跃迁速率及溶质在流动相中的轴向跃迁对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动力学 流出曲线 驰豫理论 线性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离子源中样品离子化能量转移理论的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维冰 高方园 +1 位作者 关亚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401,共7页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不仅可以用于小分子的检测,也能够用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离子化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能量最低原理的离子化过程能量转移理论。样品分子在由液相转移到气相形成离...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不仅可以用于小分子的检测,也能够用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离子化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能量最低原理的离子化过程能量转移理论。样品分子在由液相转移到气相形成离子化气体的过程中受到静电力、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等多种力的作用。样品的离子化是多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离子化阶段,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电荷在样品表面蒸发和多电荷离子的形成之间存在竞争。对不同结构的分子,分子形态、构象改变导致的两相间转移Gibbs自由能变化不同,可能导致离子蒸发、大分子形成多电荷离子、产生链弹射等行为。离子化能量转移理论不仅能够对已有的3种理论加以简化统一,也可以说明溶剂、电解质离子等在离子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优化不同结构与形态样品的质谱检测、了解离子化的真实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源 电荷转移能 能量最低原理 样品离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电色谱法分离机理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维冰 张凌怡 +2 位作者 张丽华 张庆合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离子对电色谱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泳模式的复合体 ,兼具两种方法的特点 ;作者基于计量模型的基本假设 ,并考虑溶质在电色谱过程中的输运机制 ,通过对溶质在柱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平衡过程进行考察 ,得到了可以说明溶质迁移速率随离子... 离子对电色谱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泳模式的复合体 ,兼具两种方法的特点 ;作者基于计量模型的基本假设 ,并考虑溶质在电色谱过程中的输运机制 ,通过对溶质在柱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平衡过程进行考察 ,得到了可以说明溶质迁移速率随离子对试剂浓度和各种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 ;以中性溶质和简单带电溶质为例 ,对理论迁移方程进行简化 ,结果表明带电溶质在离子对电色谱中的迁移过程同时受色谱机理、离子对作用和电泳分离机理的影响 ,因此离子对电色谱对样品溶质应有更好的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 离子对电色谱 分离机理 计量模型 溶质 平衡过程 迁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固定相电色谱中溶质的输运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维冰 张丽华 +1 位作者 张凌怡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以离子交换和反相固定相构成的混合固定相电色谱中 ,溶质迁移在受到疏水、离子交换作用的同时 ,对于带电溶质而言 ,还受到电泳迁移的影响。根据离子独立迁移原理 ,结合色谱过程中的多种相互作用 ,得到了描述溶质表观迁移速率与其各形态... 以离子交换和反相固定相构成的混合固定相电色谱中 ,溶质迁移在受到疏水、离子交换作用的同时 ,对于带电溶质而言 ,还受到电泳迁移的影响。根据离子独立迁移原理 ,结合色谱过程中的多种相互作用 ,得到了描述溶质表观迁移速率与其各形态迁移速率、各种相互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表达式 ;讨论了混合模式电色谱中流动相的 pH及其中的有机调节剂浓度、混合固定相配比等对电渗流的影响及不同形态溶质在柱内的输运特征。结果表明 ,在电色谱中采用混合固定相可以在较大的 pH和有机调节剂浓度范围内得到较强且稳定的电渗流。pH通过改变溶质的形态影响分离 ;有机调节剂对中性溶质的影响满足一般反相电色谱中的规律 ;竞争试剂对带电溶质分离的影响较大 ,它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峰形 ,但是由于电泳作用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特征 毛细管电色谱 混合固定相 溶质 离子交换 反相固定相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渗泵系统的输液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维冰 尤慧艳 +1 位作者 张丽华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297,共4页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强,但是单一流路的输液能力有限.而在多级并联电渗泵系统中...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强,但是单一流路的输液能力有限.而在多级并联电渗泵系统中,输液量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得到提高.在这一体系中,尽管输液量的叠加有利于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应用,但是因Joule热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渗流速度线性关系的偏离也使得其线性范围变小,不利于操作条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泵 压强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溶质在电色谱进样过程中的自富集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维冰 朱军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77-1480,共4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溶质在柱头产生的自富集作用过程 ,说明了进样时间及流动相组成对富集效果的影响规律 ,并以安息香和美芬妥因两种药物为例对理论加以验证 .结果表明 ,较好地控制实验条件 ,在基本不影响柱效的情况下 。
关键词 电色谱 自富集 进样时间 弛豫理论 中性溶质 分离 进样过程 固定相 保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的理论研究(Ⅱ)──双柱条件对柱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维冰 许国旺 +2 位作者 张玉奎 史景江 卢佩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39-1043,共5页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改变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中双柱条件对柱效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证实了短填充柱接长毛细管柱及高预柱柱温、快预柱载气线速有利于提高双柱系统柱效的结论;同时,通过对主柱柱温、载气线速及柱间分流比...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探讨了改变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中双柱条件对柱效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证实了短填充柱接长毛细管柱及高预柱柱温、快预柱载气线速有利于提高双柱系统柱效的结论;同时,通过对主柱柱温、载气线速及柱间分流比的讨论,从理论和实验上也证实了相对较低的主柱柱温、较慢主柱线速以及稍大的分流比有益于柱效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维色谱系统 双柱条件 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累加进样分离实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维冰 许国旺 +1 位作者 李瑞江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或亲和色谱完成蛋白质等大分子分离时,根据溶质保留值随溶剂梯度变化曲线上突变点的差别,可以通过累加进样分离法进行样品制备或直接柱内富集分析,但这一方法并非在任意条件下、对任何样品都适用。该文根据不同形... 在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或亲和色谱完成蛋白质等大分子分离时,根据溶质保留值随溶剂梯度变化曲线上突变点的差别,可以通过累加进样分离法进行样品制备或直接柱内富集分析,但这一方法并非在任意条件下、对任何样品都适用。该文根据不同形式的保留值方程从理论上探讨了样品保留值与进样时间差、梯度洗脱速率等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次进样的出峰时间差与进样时间间隔成正比关系,也与其在等度情况下的容量因子有关。样品中的两种组分在间隔进样时的流出时间差主要由两组分的容量因子决定,当样品中存在两种以上保留性能相近组分时,若保证指定的分离度,进样时间间隔存在一极大值,超出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累加进样 分离 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维冰 许国旺 +3 位作者 史景江 杨黎 张玉奎 卢佩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对新型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过程中双柱条件与流出曲线及柱效之间的依赖关系加以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双柱条件之间存在关联,双柱系统流出曲线特征与单柱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流出曲线一阶矩和二、三阶...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对新型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过程中双柱条件与流出曲线及柱效之间的依赖关系加以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双柱条件之间存在关联,双柱系统流出曲线特征与单柱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流出曲线一阶矩和二、三阶中心矩以及双柱系统的柱效皆由预柱和主柱条件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流出曲线 色谱动力学 二维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气相色谱系统的理论研究──双柱条件对保留时间及峰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维冰 许国旺 +2 位作者 史景江 张玉奎 卢佩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推导出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气相色谱系统流出曲线一级矩及二级中心矩的表达式,并据此讨论了柱温、柱间分流比等条件对保留时间及峰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柱间分流是主毛细管柱与预微填充柱之间联系的纽带,分...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推导出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气相色谱系统流出曲线一级矩及二级中心矩的表达式,并据此讨论了柱温、柱间分流比等条件对保留时间及峰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柱间分流是主毛细管柱与预微填充柱之间联系的纽带,分流比是影响峰特征的重要因素.预柱条件的改变对二维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及峰扩展的影响较小.双柱条件对峰特征的影响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维系统 保留时间 峰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结构的新型液相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维冰 张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3-755,共3页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是色谱工作者关注的永恒主题[1]。从最初的无定型硅胶发展到多孔硅胶、金属氧化物微球以及聚合物整体柱,针对不同的分析目的,已经研制出大量具有特殊结构的液相色谱填料并被产业化,为液相色谱...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是色谱工作者关注的永恒主题[1]。从最初的无定型硅胶发展到多孔硅胶、金属氧化物微球以及聚合物整体柱,针对不同的分析目的,已经研制出大量具有特殊结构的液相色谱填料并被产业化,为液相色谱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随着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维液相色谱的发展,人们对可极大提高分离效率的小粒径填料以及有效加快分析速度的核壳结构固定相、整体柱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填料 核壳结构 二维液相色谱 分析速度 分离效率 多孔硅胶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熔融原理的样品冷冻富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维冰 王智聪 +2 位作者 万昊 魏远隆 张凌怡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2-577,共6页
基于区域熔融原理,通过对水溶液样品冷冻过程中溶质在水和冰两相间转移特征的理论分析,说明区域熔融相当于一种连续萃取过程,并指出分配系数和冷冻体积分数是影响溶质富集效率的主要因素。以菊花提取物为测试样品,分别测定不同冷冻时间... 基于区域熔融原理,通过对水溶液样品冷冻过程中溶质在水和冰两相间转移特征的理论分析,说明区域熔融相当于一种连续萃取过程,并指出分配系数和冷冻体积分数是影响溶质富集效率的主要因素。以菊花提取物为测试样品,分别测定不同冷冻时间对应的冷冻体积分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冷冻前后其组分浓度的变化,实测富集效率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准确性在93%以上。对于某些分配系数较小的组分,可以达到超过50倍的富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熔融 样品富集 菊花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柱分离过程的驰豫理论——溶质非平衡线性分配流出曲线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维冰 张云 +1 位作者 许国旺 张玉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假设溶质在两相间非平衡线性分配 ,根据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 ,得到了反映各输运参量与流出曲线间关系的卷积形式表达式。采用统计矩的方法加以研究 ,说明了在柱效较低、流动相线速较快时可能出现的峰分裂现象。研究结果也... 假设溶质在两相间非平衡线性分配 ,根据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 ,得到了反映各输运参量与流出曲线间关系的卷积形式表达式。采用统计矩的方法加以研究 ,说明了在柱效较低、流动相线速较快时可能出现的峰分裂现象。研究结果也表明 ,在线性色谱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矩 驰豫理论 色谱柱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交点规律的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维冰 吴也平 史景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气相色谱过程中同系物组分的比保留体积V_g的对数与柱温T_c的倒数在一定条件下满足线性关系已为实验和理论所证实,被称之为交点规律。对交点、线性方程的斜率与其它物性参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线性关系的适用范围的研究,前人已做过大量的... 气相色谱过程中同系物组分的比保留体积V_g的对数与柱温T_c的倒数在一定条件下满足线性关系已为实验和理论所证实,被称之为交点规律。对交点、线性方程的斜率与其它物性参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线性关系的适用范围的研究,前人已做过大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交点规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标粒子理论对气-液分配色谱容量因子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维冰 史景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本文以统计热力学的观点,采用定标粒子的液体理论探讨气-液分配色谱的保留行为,得出了容量因子随被测组分、固定液的分子诸参量变化的关系式,并与其它理论相比较,对不同被测维分在同一固定液上的分离及固定液的选择加以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以统计热力学的观点,采用定标粒子的液体理论探讨气-液分配色谱的保留行为,得出了容量因子随被测组分、固定液的分子诸参量变化的关系式,并与其它理论相比较,对不同被测维分在同一固定液上的分离及固定液的选择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研究实际体系较其它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标粒子 气液分配色谱 容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中t_0和t_(mc)测定方法的考察
20
作者 张维冰 刘震 +3 位作者 张云 孔宏伟 许国旺 张玉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同系物方法测定胶束迁移速度(l/tm c )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求算电渗流速率(l/t0) 的t0 和tm c 的新方法, 该法在选择同系物标记物较为适当时, 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可以减少由t0 测定而带来的误差... 在同系物方法测定胶束迁移速度(l/tm c )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求算电渗流速率(l/t0) 的t0 和tm c 的新方法, 该法在选择同系物标记物较为适当时, 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可以减少由t0 测定而带来的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甲醇等标记物测定电渗流速率时, 由于其在胶束中的溶解使得实测结果较真值偏大,而由此计算得到的tm c 值偏低。t0 、tm c 皆与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有关, 这可能是由于缓冲液组成的变化不仅使得离子强度改变, 也使柱管壁和胶束表面的ξ势发生变化所致。同系物标记物的选择对t0 、tmc 测定精度影响的讨论也为实际分析系统t0 、tmc 的测定和分析分离条件的优化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流 胶束 迁移速度 同系物 标记物 ME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