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绳顺 李淑珍 《山西农业科学》 1989年第8期20-20,共1页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的示范和推广已近10年历史,面积连年翻番,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88年,中阳县9234亩夏麦,平均亩产118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交城县古洞道乡种植的夏麦1610亩,平均亩产143公斤。为了把夏播小麦种好,使之稳步发展,现将一些...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的示范和推广已近10年历史,面积连年翻番,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88年,中阳县9234亩夏麦,平均亩产118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交城县古洞道乡种植的夏麦1610亩,平均亩产143公斤。为了把夏播小麦种好,使之稳步发展,现将一些单位的丰产经验总结如下,谨供参考。 1.种植范围。根据生产实践,夏播小麦最适宜在海拔1200—1400米的地区种植。在同一区域内,冷凉区好于炎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播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裂果的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绳顺 《山西果树》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红枣 裂果现象 原因分析 品种选择 园艺管理 采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绳顺 郑峰 +1 位作者 赵彦伍 张夏妍 《花卉》 2018年第16期207-208,共2页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当前社会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对我们方便快速管理社会各项事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便利,同时也对我们驾...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当前社会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对我们方便快速管理社会各项事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便利,同时也对我们驾驭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退耕还林 工程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陕峡谷沿黄石质山抗旱造林技术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绳顺 张夏妍 孙长春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6期59-59,共1页
为提高晋陕峡谷石质山区造林成活率,节约造林投资,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结合本区域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就地取材,应用垒石、客土、铺侧地膜、石板覆盖、多树种混交多环节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晋陕峡谷 抗旱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运行调研
5
作者 张绳顺 周长东 张夏妍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4期207-207,共1页
为掌握山西省在生态建设一个战场打赢增绿增收两大战役成果,2017年7月,对吕梁市临县、岚县、离石区3县区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运行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努力查找出合作社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合作社稳定健康运行,发挥... 为掌握山西省在生态建设一个战场打赢增绿增收两大战役成果,2017年7月,对吕梁市临县、岚县、离石区3县区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运行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努力查找出合作社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合作社稳定健康运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县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探析
6
作者 李艳芳 张绳顺 《花卉》 2020年第18期285-286,共2页
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绿色化。相关的企业和各个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忽略生态环境追求经济发展的后果是恶劣的,更加注重对相关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和环境... 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绿色化。相关的企业和各个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忽略生态环境追求经济发展的后果是恶劣的,更加注重对相关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晋陕黄河峡谷吕梁山西侧的临县是进行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之一,临县地形沟壑纵横、气候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广种薄收、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生态环境极不稳定。本文主要是论述当前临县黄河流域的现状,同时论述了临县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临县黄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时面临的难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临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县 黄河流域 生态修复 高质量发展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地区小麦生产概述
7
作者 孙尚平 赵树旺 +3 位作者 张绳顺 穆彦珍 杨成元 贺宝珍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小麦是吕梁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 50年来 ,全区小麦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单产由建国初期的 52 5kg/ km2增长到 36 0 0 kg/ hm2 ,总产达 2 .11亿 kg,是建国初期的 3.1倍。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生产水平较... 小麦是吕梁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 50年来 ,全区小麦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单产由建国初期的 52 5kg/ km2增长到 36 0 0 kg/ hm2 ,总产达 2 .11亿 kg,是建国初期的 3.1倍。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生产水平较低、年际产量减幅较大、总量不足、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等问题。为了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 ,力争到 2 0 0 5年实现全区供需基本平衡 ,应从充分挖掘小麦增产潜力、加快中低产麦田的技术改造、推广小麦地膜覆盖技术及先进实用的综合配套技术、加大优质小麦推广力度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水平 增产技术 吕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