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的东方美学
1
作者 张绪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0,144,共5页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中同时体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精神。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中传统美学结构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艺术创新的过程,旨在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电影作品。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电影改编 传统精神 现代意识 东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绪云 《青海教育》 2012年第3期46-46,共1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小组 教学活动 学习数学 评价标准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3
作者 张绪云 《青海教育》 2014年第11期42-42,共1页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更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发...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更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可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就此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与学 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素质 教育工作者 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
作者 张绪云 《青海教育》 2013年第6期39-39,共1页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和使用学生的生活...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和使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使学生明白数学既来源于生活,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关注自己生活的课堂中激发起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学会数学探究的方法。现将个人的点滴思考梳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 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 日常生活 现代信息技术 社会进步 人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四个误区
5
作者 张绪云 《青海教育》 2023年第4期37-37,共1页
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此背景下,一线教师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课... 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此背景下,一线教师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课堂。实现课堂高效,亟待教师走出“争分夺秒讲课”“自主学习流于形式”“随意频繁提问”“多媒体技术主宰课堂”四个认识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背景 高效课堂 误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