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员培训质量提升策略分析和路径研究
1
作者 张继红 潘静虹 +1 位作者 张涛 王克难 《中国水运》 2025年第9期47-48,共2页
随着我国航海科技的进步,船员培训质量提升成为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船员培训质量提升策略与路径,包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和机制、加强过程监管、优化考试评估体系及创新培训方法等。同时,探讨了制定长远规划、推动联合教育... 随着我国航海科技的进步,船员培训质量提升成为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船员培训质量提升策略与路径,包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和机制、加强过程监管、优化考试评估体系及创新培训方法等。同时,探讨了制定长远规划、推动联合教育模式及深化评估机制等路径。通过综合施策,旨在全面提升船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航海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并推动航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员培训 质量提升 过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01试验区油井结蜡主控因素及对策
2
作者 张继红 李琬姝 +2 位作者 谭欣剑 张刚 朱正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B301试验区位于H盆地,该试验区目前油井结蜡现象严重,防蜡效果较差,防蜡措施有效期较短,无法满足油井防蜡的需要,亟需找到影响油井结蜡的主控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对产出液中的蜡质、胶质、沥青质和机械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利... B301试验区位于H盆地,该试验区目前油井结蜡现象严重,防蜡效果较差,防蜡措施有效期较短,无法满足油井防蜡的需要,亟需找到影响油井结蜡的主控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对产出液中的蜡质、胶质、沥青质和机械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利用Olga数值模拟软件对温度、压力、流速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蜡质、沥青质、机械杂质含量以及温度、流速为影响B301试验区油井井筒结蜡的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蜡质、温度、沥青质、机械杂质、流速。研究成果可为B301试验区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为高含蜡油藏防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采气 油井结蜡 主控因素 B301试验区 H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卷纸纠偏系统
3
作者 张继红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设计了采用RBF神经网络控制的伺服纠偏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其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系统动态性能,得到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拉纸速度65 mm/s下,跑偏量从1.5 mm降低到0.55 mm,该伺服系统位移和... 设计了采用RBF神经网络控制的伺服纠偏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其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系统动态性能,得到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拉纸速度65 mm/s下,跑偏量从1.5 mm降低到0.55 mm,该伺服系统位移和速度跟踪误差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纸 纠偏控制 RBF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MATLAB/SIMULINK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挺水植物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义昌 何素琳 +4 位作者 张继红 任琼 叶选 赵攀 郑育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17种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挺水植物进行驯化处理,随后移植在模拟生活污水中培养,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采集水质,并对水质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以及pH进行监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挺水植物的综合净化水质的能力。结果表明... 以17种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挺水植物进行驯化处理,随后移植在模拟生活污水中培养,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采集水质,并对水质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以及pH进行监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挺水植物的综合净化水质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的挺水植物对单个水质指标的去污能力差异较大;灰色关联度分析17种挺水植物综合去污能力优等的有3种,分别是旱伞草、紫芋和灯芯草;综合去污能力良好的有6种,分别是海寿花、水葱、溪荪、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再力花;综合去污能力中等的有5种,分别是香蒲、水芹、慈姑、纸莎草、泽泻;综合去污能力较低的有3种,分别是千屈菜、黄菖蒲、菰。初步筛查出9种挺水植物具有良好的综合去污效果,试验结果可为后续小微湿地水生植物示范与推广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挺水植物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去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新陇军”:甘肃当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
5
作者 张继红 任方珂 《西部文艺研究》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文学新陇军”的出场方式是独特的。他们以“80后”为主体,以集体亮相、主动出场的方式分享创作经验,并在代际差异、语境错位中评估自身的边缘化状态。“文学新陇军”的集体亮相及其自我表述昭示了一种突围的自觉:在...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文学新陇军”的出场方式是独特的。他们以“80后”为主体,以集体亮相、主动出场的方式分享创作经验,并在代际差异、语境错位中评估自身的边缘化状态。“文学新陇军”的集体亮相及其自我表述昭示了一种突围的自觉:在自媒体话语繁殖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网络大众化时代,文学的接受离不开媒体传播,但作品的深度、厚度、气度仍是王道;要突出地域重围,仍须以写作行为确认自我身份,建构“我”的精神原乡。因此,面对大时代转型和代际焦虑,“文学新陇军”以集体突围的方式正视个人才能与历史传统的关系,试图以地域超越地域,以边缘冲击中心,成为观察甘肃当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新陇军 集体亮相 创作焦虑 边缘体验 困境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罐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徐灿 张继红 +1 位作者 刘明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0,共8页
以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斜温层储热罐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储热温差、储热质量流量和径向圆盘型布水器结构对储热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温层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储热质量流量和布水器圆盘直径的影响,储热温差的影响... 以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斜温层储热罐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储热温差、储热质量流量和径向圆盘型布水器结构对储热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温层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储热质量流量和布水器圆盘直径的影响,储热温差的影响较小,初始斜温层厚度随着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的增大而增大;储热过程的[火用]效率可定量反映斜温层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不可逆性,总体呈现先快速升高,后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并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即储热过程的[火用]耗散主要发生在斜温层形成时期;综合考虑储热时长和[火用]效率,储热过程的优化参数范围为雷诺数Re为2372~3320、弗劳德数Fr小于0.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罐 斜温层厚度 [火用]效率 弗劳德数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铜藻有机碳释放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威 吴文广 +3 位作者 刘毅 仲毅 王新萌 张继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μmol/(m^(2)·s)]和光照周期(L∶...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 mg/(g·h)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净初级生产力 溶解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滴灌和黄腐酸施加对新疆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郭牧婵 王振华 +5 位作者 刘健 马占利 张继红 秦国鹏 叶含春 郑继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为探究加气灌溉和黄腐酸施加对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北疆地区滴灌玉米适宜的灌水方式和黄腐酸施加量,本研究设置2种灌水方式(A0:不加气常规覆膜滴灌,A1:加气滴灌)和4个黄腐酸施用水平(F0、F1、F2和F3分别为黄腐酸施用量... 为探究加气灌溉和黄腐酸施加对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北疆地区滴灌玉米适宜的灌水方式和黄腐酸施加量,本研究设置2种灌水方式(A0:不加气常规覆膜滴灌,A1:加气滴灌)和4个黄腐酸施用水平(F0、F1、F2和F3分别为黄腐酸施用量占尿素质量的0%、0.25%、0.50%和0.75%)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土壤O_(2)含量、土壤含水率、玉米生长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加气滴灌和黄腐酸施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加气滴灌和黄腐酸施加均可通过提高土壤O_(2)含量(A:18.47%~54.97%;F:0.47%~32.47%),促进玉米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F2水平下,A:-8.85%;F3水平下,A:-20.58%),从而加快玉米生长(株高:A:5.05%~9.95%、F:1.87%~7.94%;茎粗:A:14.78%~19.45%、F:0.16%~6.94%;叶面积指数:A:4.42%~18.09%、F:2.00%~21.34%;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A:9.84%~30.75%、F:4.95%~41.30%),提高玉米产量(A:21.82%~34.11%;F:9.57%~35.07%)和水分利用效率(A:19.39%~36.70%;F:9.17%~38.65%)。综合考虑各处理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认为A1F2处理表现最优,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58.27 cm、35.47 mm、5.18 m^(2)·m^(-2)、504.06 g·株^(-1)、17423.51 kg·hm^(-2)和2.66 kg·m^(-3),较其余处理分别提高1.64%~10.73%、3.10%~25.10%、3.53%~21.46%、7.61%~64.13%、5.92%~64.54%和9.02%~65.54%。通过回归分析,综合考虑灌水方式与黄腐酸施加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采取加气滴灌和施加尿素施用量0.43%~0.62%的黄腐酸组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加气灌溉 黄腐酸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2022年贝藻养殖碳汇能力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恺佳 明红霞 +2 位作者 张继红 苏洁 樊景凤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6,共9页
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拥有丰富的贝类藻类养殖等蓝碳资源,发展蓝碳经济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大连市的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就是重要的近海增汇活动,具备发展蓝碳经济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和能力。本文以2022年大连市主要贝藻... 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拥有丰富的贝类藻类养殖等蓝碳资源,发展蓝碳经济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大连市的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就是重要的近海增汇活动,具备发展蓝碳经济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和能力。本文以2022年大连市主要贝藻养殖品种(扇贝、牡蛎、蛤、蚶、贻贝、海带和裙带菜)为碳汇研究对象开展了碳汇能力核算。结果显示,2022年大连市贝藻养殖总碳汇量达82.69万t,其中,净碳汇量达53.84万t,移出碳为26.15万t,相当于减排CO_(2)197.43万t,碳汇总价值为7 944.71万元。大连市贝类养殖产量约占全省的64.48%,碳汇贡献率达55.58%;藻类养殖产量占全省的94.75%,碳汇贡献率高达94.68%。大连市藻类和贝类中的海带和蛤的碳汇量最高,在整个辽宁省藻类和贝类碳汇量中贡献率分别达66.12%和31.37%。贻贝作为碳含量更高的碳汇渔业贝类,因大连市养殖面积小、产量低等因素,仅贡献了大连市碳汇量的0.72%。建议加强高碳汇贡献率藻类和贻贝的增养殖,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在实现海洋生物碳汇有效扩增的同时,优化大连市养殖产业结构(养殖品种、空间布局),改变养殖产业碳流通格局,推动大连市水产养殖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渔业碳汇 贝藻海水养殖碳汇量评估 贝藻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大水面高盐养殖水体叶绿素a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怡茹 张继红 +5 位作者 吴文广 杜彦秋 孙威 冯旭 康秦梓 孔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渔盐一体化”是山东省滨州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田养殖的重要模式。为了解该模式下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Chl-a)浓度、粒径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于2021年5—7月分别在养殖的初期、中期和收获期,测定高... “渔盐一体化”是山东省滨州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田养殖的重要模式。为了解该模式下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Chl-a)浓度、粒径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于2021年5—7月分别在养殖的初期、中期和收获期,测定高盐组(S=54)和对照组(S=32)养殖水体的分级Chl-a浓度[小型浮游植物(micro Chl-a)、微型浮游植物(nano Chl-a)、微微型浮游植物(pico Chl-a)、总Chl-a浓度]及相关环境参数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结果显示,日变化:对于总Chl-a浓度,高盐组无显著日变化(P>0.05),对照组在5月和6月存在显著的日差异(P<0.05)。对于浮游植物粒径结构,高盐组7月的pico Chl-a日变化显著(P<0.05);对照组7月的micro Chl-a和6月的nano Chl-a日变化显著(P<0.05)。月变化:两盐度组pico Chl-a、nano Chl-a和total Chl-a最低值和最高值都分别出现在6月和7月。且7月的总Chl-a显著高于5月和6月(P<0.05)。高盐组水体中nanoChl-a占主要优势,随着养殖的进行粒径结构特性出现了演替,其中,picoChl-a对总Chl-a贡献率由5月的6.43%提高至7月的16.81%,超过了micro Chl-a的贡献率。对照组5月和6月以micro Chl-a占主要优势,分别占59.64%和57.49%,其次是nano Chl-a,分别占35.46%和36.90%,7月以nano Chl-a占主要优势,贡献率达53.09%。冗余分析(RDA)显示,Chl-a浓度与水温显著正相关,nanoChl-a的贡献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高盐组总Chl-a浓度与硅酸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总Chl-a与溶解有机氮显著正相关,与硅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讲,高盐组水体Chl-a浓度日变化较小,浮游植物粒级随养殖进行逐渐趋于小型化,可能与温度升高和较高的有机氮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叶绿素A 粒级结构 营养盐 海水养殖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桑沟湾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秦梓 刘毅 +3 位作者 吴文广 仲毅 王新萌 张继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8,共13页
为探明高温条件下贝藻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特性,在2022年夏季,采用微剖面法对桑沟湾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内沉积物DO、H2S、pH的剖面分布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粒径等因子的... 为探明高温条件下贝藻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特性,在2022年夏季,采用微剖面法对桑沟湾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内沉积物DO、H2S、pH的剖面分布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粒径等因子的剖面分布,计算了不同养殖区域沉积物–水界面的DO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的耗氧率。研究发现,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沉积物扩散边界层(DBL)厚度分别为(1.5±0.3)、(1.0±0.3)、(2.0±0.8)和(1.3±0.2)mm,区域间差异不显著;氧渗透深度(OPD)分别为(12.49±1.59)、(12.17±0.09)、(15.49±0.79)和(14.87±1.27)mm,其中,贝类区和贝藻区氧渗透深度显著低于藻类区和外海区。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的DO扩散通量分别为(24.10±1.89)、(49.53±10.24)、(26.69±13.13)和(24.79±7.95)mmol/(m^(2)·d),贝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浓度和沉积物耗氧率的显著影响,贝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DBL厚度及水–沉积物界面处DO的共同影响,贝藻区、藻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沉积物上覆水DO。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养殖活动在养殖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微电极 溶解氧扩散通量 有机碳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抑风电出力波动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东泽 张继红 +1 位作者 王庆宇 张帅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4-1573,共10页
储能技术逐渐成为平抑功率波动、提高电网接纳能力的有效手段,但风电功率波动情况复杂且多变,单一储能并不具备高能量、高功率密度特性。因此为解决风力发电出力平滑问题,针对其随机性间歇性等典型特征,本工作拟采用混合储能技术手段,... 储能技术逐渐成为平抑功率波动、提高电网接纳能力的有效手段,但风电功率波动情况复杂且多变,单一储能并不具备高能量、高功率密度特性。因此为解决风力发电出力平滑问题,针对其随机性间歇性等典型特征,本工作拟采用混合储能技术手段,结合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两种储能的优势,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滑动平均滤波-小波包分解双层功率分解分配策略,利用滑动平均滤波算法完成风电功率的自适应分解,获得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所需最低功率。考虑到混合储能输出功率依然含有丰富的信息以及小波包分解层数和功率分界点的确定规则,借助小波包算法对平抑的风电功率进行二次分解,并结合变频熵值策略优化混合储能的功率分配,有效改善风电功率的波动情况,实现混合储能功率的最优分解和合理分配。采用国家标准时间尺度波动情况、引入储能前后波动情况、功率幅值、充放电次数等评价指标对不同功率分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风电场出力波动要求,减小对电网的冲击,与传统小波包分解算法对比具有较好自适应性,整体波动情况提升23.69%,锂电池充放电次数降低58.2%。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混合储能系统整体经济性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自适应滑动平均算法 小波分解 变频熵值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明 张自雷 +1 位作者 杨培宏 张继红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校工程教学改革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面对现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高校应通过逆向设计的思路,从以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以成果为支撑... 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校工程教学改革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面对现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高校应通过逆向设计的思路,从以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以成果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持续改进为理念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出发,探索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工程认证 OBE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电动韭菜收获机的设计及试验
14
作者 陈勇 黄振德 +5 位作者 李正仁 郭巍 张继红 王丽君 孙毅 张佰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9-275,共7页
针对我国韭菜收获机械化水平低而人工收获成本高、强度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结合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技术,设计了一款自走式电动韭菜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扶禾装置、切割装置、柔性夹持输送机构、有序梳理收集器和行走底盘等组成,能够... 针对我国韭菜收获机械化水平低而人工收获成本高、强度大、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结合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技术,设计了一款自走式电动韭菜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扶禾装置、切割装置、柔性夹持输送机构、有序梳理收集器和行走底盘等组成,能够一次性完成韭菜的切断、输送、收集等作业过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阐述了关键部件的设计并进行了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前进速度、割刀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损伤率为衡量指标,设计了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合响应曲面与方差分析得出试验因素对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即前进速度对损失率的影响大于割刀转速对损失率的影响,割刀转速对损伤率的影响大于前进速度对损伤率的影响。选取最优工作参数,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前进速度为1.9 m/s、割刀转速为686 r/min的工况下,损失率为1.2%、损伤率为0.52%。研究结果表明,该自走式电动韭菜收获机能够替代人工收获模式,在保证较高效率的前提下,可低损失、低损伤地完成韭菜收获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自走式 有序收获 韭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课程教学改革
15
作者 王瑞鲜 张继红 +2 位作者 刘景霞 张自雷 张晓明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常规教学模式下授课方式单一、授课时间空间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建立基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全过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视频融入课程思政,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及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增加实例讲解、答疑... 针对常规教学模式下授课方式单一、授课时间空间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建立基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全过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视频融入课程思政,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及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增加实例讲解、答疑、辅导、课后测试等教学环节。结合网络平台和电子终端设备,打造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高质量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考核 教学方式 混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沟湾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营养盐限制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继红 蒋增杰 +7 位作者 王巍 邹建 薛素艳 方建光 连岩 张新军 刘新杰 周颖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5,共10页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共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的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和活性硅酸盐(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营养盐浓度阈值法和化学计量法对桑沟湾营养盐潜在的限制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根据2006年4、7、11月和2007年1月共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桑沟湾水域的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和活性硅酸盐(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营养盐浓度阈值法和化学计量法对桑沟湾营养盐潜在的限制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DIN、PO43-、Si含量及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PO43-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Si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季DIN和PO43-的含量低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分别占44%和39%;夏季PO43-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浓度低于营养盐阈值的站位占68%,受PO43-潜在限制的几率达79%,DIN和Si分别为5%和0;秋、冬季Si可能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讨论了海水养殖、陆源输入及外海交换对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目前,桑沟湾营养盐浓度基本属于国家一类、二类水质。但是,长期变化趋势显示DIN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分布 季节变化 营养盐限制因子 海水养殖 桑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敷缆连续复合管在油田水源井上的应用
17
作者 解宇航 张继红 +1 位作者 杨二龙 王舒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某油田地表水资源贫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水源井。但因水源井受季节和地下水资源富集程度等影响,地层产水量不平稳,无法实时监测水位,深井泵易烧毁。该油田开展数字化油田和智慧油田建设以后,水源井相关参数无法读取和接入,且水源井... 某油田地表水资源贫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水源井。但因水源井受季节和地下水资源富集程度等影响,地层产水量不平稳,无法实时监测水位,深井泵易烧毁。该油田开展数字化油田和智慧油田建设以后,水源井相关参数无法读取和接入,且水源井起下管柱和动力电缆极其不便。因此研制并应用了集成动力电缆、信号电缆的敷缆复合连续管和水源井智能控制系统,能实时读取井下动液面、出口压力、井口流量、监测深井泵运行状态等数据,实现智能监控、远程控制、实时调参、缓起缓停、变频运行、干抽保护、深井泵状态调控等多项功能,同时实现了水源井智能控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水源井 智能控制系统 敷缆复合连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生物营养强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继红 任丹丹 +2 位作者 姜玉声 任先见 郭晓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1-376,共6页
微藻营养丰富,易于大规模培养,生产成本低,投喂方便,而且能够净化调节养殖水体,作为鱼、虾、蟹、贝类等水产生物的饵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微藻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色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以... 微藻营养丰富,易于大规模培养,生产成本低,投喂方便,而且能够净化调节养殖水体,作为鱼、虾、蟹、贝类等水产生物的饵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微藻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色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微藻作为生物饵料在水产生物营养强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水产生物营养学研究与生物饵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营养价值 生物饵料 轮虫 营养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子岛养殖海域氮、磷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继红 王巍 +4 位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王诗欢 臧有才 薛素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6,共9页
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 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较均匀,仅在7月,表底层的氨氮浓度及磷酸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氮磷摩尔比和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分析,在该海区氮、磷营养盐限制呈季节性交替变化,7月磷限制的潜在性较大,3月和5月氮限制的潜在性较大。尽管目前的养殖生产活动并未对该海区的营养盐浓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或压力,但是,3、5和7月底层水的无机氮以氨氮为主以及贝类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叶绿素浓度较低的现象,可能与养殖活动有关,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营养盐结构 叶绿素 獐子岛 底播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气储能的热电联供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继红 阚圣钧 +3 位作者 化玉伟 张新 游国栋 张自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8-434,共7页
以光伏系统、氢燃料电池、电解槽、储氢罐构建的热电联供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制定初始投资成本等年值以及年运行成本最小的优化目标,提出热电联供微电网热负荷满足率评价指标,针对系统运行的基本约束设计微电网控制综合策略,并以某地历史... 以光伏系统、氢燃料电池、电解槽、储氢罐构建的热电联供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制定初始投资成本等年值以及年运行成本最小的优化目标,提出热电联供微电网热负荷满足率评价指标,针对系统运行的基本约束设计微电网控制综合策略,并以某地历史源荷数据为参考,建立满足工程应用的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氢气储能的孤岛型微电网热电需求基本方案。从应用层面论证氢气储能替代电池储能的可行性,并进行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可满足居民负荷供能需求,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预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氢气储能 燃料电池 热电联供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