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磨损深度改变对预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喷丸紧固件预紧力耐久极限为2.8 k N,喷丸紧固件为2.0 k N,未喷丸紧固件抗松动能力低于喷丸紧固件,未喷丸紧固件螺纹面发生严重磨损,喷丸紧固件螺纹面磨损轻微;螺纹面磨损深度随着滑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紧固件预紧力随着螺纹面磨损深度的增加先呈线性降低,随后降低速度逐渐加快.螺纹面磨损降低了紧固件抵抗松动的能力.展开更多
为了对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响应面法。首先用车体及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取得车体与牵引变压器之间的振级落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的悬挂刚度参数,并构造了悬挂刚度与振级...为了对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响应面法。首先用车体及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取得车体与牵引变压器之间的振级落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的悬挂刚度参数,并构造了悬挂刚度与振级落差的二次响应面模型。最后,以振级落差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前、中、后三个悬挂位置的垂向刚度和后部横向刚度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当前、中、后垂向刚度分别取2.05×106N/m、2.24×106N/m、7.68×106N/m,后部横向刚度取4.17×106N/m,车体与牵引变压器间的振级落差最大。该条件下振级落差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为100.23 d B,仿真试验值为98.21 d B,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响应面法在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优化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后再检测,所得的结果与基准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基准数据比较,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对pH影响的相对偏差均未超过1%;对PO_2的影响的偏差在1%~20%之间;对PCO_2影响的偏差在0.34%~5.40%之间。结论混入空气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在于PO_2,但混入少量空气(小于0.3m L)对PO_2的影响偏差在5%以内,少量混入空气对PCO_2、pH均无影响。展开更多
为了阐明Ca含量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两种AMCa镁合金进行超高周疲劳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X射线能谱仪EDS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观察疲劳试样...为了阐明Ca含量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两种AMCa镁合金进行超高周疲劳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X射线能谱仪EDS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观察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分析了两种镁合金疲劳S-N(疲劳应力-疲劳寿命)曲线特性和疲劳断裂行为,讨论了Ca元素含量增加对镁合金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萌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M1.77 Ca镁合金S-N曲线没有传统的疲劳极限,呈现曲线连续下降趋势;AM1.85 Ca镁合金具有双S-N曲线特性,在130 MPa左右出现转折点;Ca元素含量增加导致镁合金产生微观结构缺陷,使材料的疲劳裂纹萌生模式从AM1.77 Ca镁合金的表面萌生模式转变为AM1.85 Ca镁合金的两种疲劳裂纹萌生模式,即表面萌生和次表面萌生模式,这种转变对材料抗疲劳性能的提升不利.展开更多
文摘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磨损深度改变对预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喷丸紧固件预紧力耐久极限为2.8 k N,喷丸紧固件为2.0 k N,未喷丸紧固件抗松动能力低于喷丸紧固件,未喷丸紧固件螺纹面发生严重磨损,喷丸紧固件螺纹面磨损轻微;螺纹面磨损深度随着滑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紧固件预紧力随着螺纹面磨损深度的增加先呈线性降低,随后降低速度逐渐加快.螺纹面磨损降低了紧固件抵抗松动的能力.
文摘为了对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响应面法。首先用车体及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取得车体与牵引变压器之间的振级落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的悬挂刚度参数,并构造了悬挂刚度与振级落差的二次响应面模型。最后,以振级落差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前、中、后三个悬挂位置的垂向刚度和后部横向刚度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当前、中、后垂向刚度分别取2.05×106N/m、2.24×106N/m、7.68×106N/m,后部横向刚度取4.17×106N/m,车体与牵引变压器间的振级落差最大。该条件下振级落差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为100.23 d B,仿真试验值为98.21 d B,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响应面法在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优化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