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滚压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旺 张浩楠 +2 位作者 杨冰 苏凯新 李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5-1313,共9页
为研究表面超声滚压(SURP)处理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SURP技术对EA4T车轴钢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表面性能测试,分析表面三维形貌、粗糙度、硬度、残余应力、半高宽(FWHM)和晶粒尺寸的变化;然后,采用旋... 为研究表面超声滚压(SURP)处理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SURP技术对EA4T车轴钢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表面性能测试,分析表面三维形貌、粗糙度、硬度、残余应力、半高宽(FWHM)和晶粒尺寸的变化;然后,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EA4T车轴钢试样进行疲劳试验,获得应力-疲劳寿命(S-N)曲线,并分析裂纹扩展规律,研究SURP处理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和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了以加载应力幅值、表面粗糙度、表面半高宽、表面硬度、硬化层深度、表面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力层深度为输入的超声滚压EA4T车轴钢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对超声滚压EA4T车轴钢试样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SURP处理可以使试样表面粗糙度降低为0.17μm,并去除表面梨沟形貌;试样表面硬度提升至420 HV,试样表面引入约−500 MPa的残余应力以及约550μm深的残余应力层;研磨试样和研磨抛光试样以及SURP处理试样均具有传统疲劳极限,研磨试样和研磨抛光试样的疲劳性能基本一致,且疲劳极限均为355 MPa,SURP处理试样疲劳性能显著提升,其疲劳极限为455 MPa,相比研磨试样提升了28%;疲劳断口观察表明,所有试样的疲劳裂纹均萌生自表面,SURP处理没有改变试样的疲劳破坏机制;SURP处理使试样的裂纹扩展门槛值从6.29 MPa·m^(1/2)增加到11.21 MPa·m^(1/2),同时减缓了裂纹萌生以及短裂纹扩展,从而显著提高了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超声滚压EA4T车轴钢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为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4T车轴钢 超声滚压 疲劳性能 裂纹扩展门槛值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极限小样本评估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继旺 鲁连涛 +1 位作者 张艳斌 张卫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为了能够以少量的疲劳实验数据推定均值S-N曲线同时更好地评估材料疲劳极限,提出了使用小样本数据评估疲劳极限的方法.基于JSME建议的小样本疲劳实验方法获得14个应力-寿命数据;假设在不同的寿命下疲劳强度的分布与寿命无关且近似相同.... 为了能够以少量的疲劳实验数据推定均值S-N曲线同时更好地评估材料疲劳极限,提出了使用小样本数据评估疲劳极限的方法.基于JSME建议的小样本疲劳实验方法获得14个应力-寿命数据;假设在不同的寿命下疲劳强度的分布与寿命无关且近似相同.基于线性累积损伤原理,将S-N曲线中折断点的应力数据等效换算为一组应力,根据换算后的应力值确定均值S-N曲线的最佳转折点寿命Nc后获得了均值S-N曲线和疲劳极限的分布.疲劳极限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评估结果与JSME建议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置信度,因此该方法能更好地对小样本数据下的疲劳极限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极限 小样本 疲劳强度 均值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20mRNA与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诊断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继旺 王建华 +1 位作者 唐治贵 袁永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VIP、CBM数据... 目的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VIP、CBM数据库,查找关于用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与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研究文献,涉及研究对象共1 6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汇总及95%CI分别是0.80(0.78,0.83)vs 0.53(0.49,0.56)、0.93(0.91,0.95)vs 0.90(0.88,0.93)、12.46(5.22,29.75)vs 6.04(3.37,10.84)、0.22(0.18,0.28)vs 0.51(0.42,0.63)。RT-PCR检测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两种检测方法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2 6和0.795 4,Q*指数分别是0.803 0和0.731 9。结论 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查,更适于膀胱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细胞角蛋白20 尿细胞学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BN模型的城市燃气管道失效风险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继旺 马庆春 张来斌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了找出导致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的原因,以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故障树方法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找出了导致某市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概率较大的因素分别为:阴极保护失效、外腐蚀、内腐蚀、外... 为了找出导致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的原因,以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故障树方法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找出了导致某市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概率较大的因素分别为:阴极保护失效、外腐蚀、内腐蚀、外力影响、施工缺陷等。结果表明,基于FTABN模型的城市燃气管道失效风险分析方法注重基事件的多态性和事件间逻辑关系合理性,能推算出更准确的基事件概率分布,同时可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最有可能途径,为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安全管理提供较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故障树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文健 张向龙 +2 位作者 张继旺 郭俊 刘启跃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对车轮材料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碳含量增加车轮钢硬度增加,耐磨性增强导致磨损量降低;车轮硬度增加导致对摩擦副钢轨试样磨损量增加... 利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对车轮材料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碳含量增加车轮钢硬度增加,耐磨性增强导致磨损量降低;车轮硬度增加导致对摩擦副钢轨试样磨损量增加,且轮轨试样总磨损量呈现增加趋势;车轮与钢轨试样两者损伤形态存在一定差异;碳含量为0.64%时车轮钢容易发生小块剥落损伤,而0.5%含碳量时容易发生大块状的剥落;钢轨试样主要表现为表面剥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碳含量 摩擦磨损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Z50车轴钢超长寿命旋转弯曲疲劳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鲁连涛 张继旺 +2 位作者 张艳斌 植柏宇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在室温空气中测试LZ50车轴钢的S-N曲线以获得其在超长寿命区域的疲劳性能。结果显示,材料在弯曲5×10^6-10^9次时达到疲劳极限;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范围,材料的S-N曲线满足三参数方程。对材料表面及断口的... 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在室温空气中测试LZ50车轴钢的S-N曲线以获得其在超长寿命区域的疲劳性能。结果显示,材料在弯曲5×10^6-10^9次时达到疲劳极限;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范围,材料的S-N曲线满足三参数方程。对材料表面及断口的观察表明,疲劳裂纹始于材料表面铁素体组织,裂纹起始位置的断口上没有夹杂物等材料缺陷存在。上述结果与既有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不同,既有文献认为夹杂物在超长寿命区引起疲劳破坏。为了阐明LZ50车轴钢中夹杂物是否会引起材料在超长寿命区的疲劳破坏,使用测定的裂纹扩展门槛值和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夹杂物引起车轴钢疲劳裂纹扩展的临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轴钢 S-N曲线 疲劳极限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条件下螺纹面磨损对紧固件抗松能力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明远 鲁连涛 +2 位作者 张远彬 张继旺 曾东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601,共6页
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 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磨损深度改变对预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喷丸紧固件预紧力耐久极限为2.8 k N,喷丸紧固件为2.0 k N,未喷丸紧固件抗松动能力低于喷丸紧固件,未喷丸紧固件螺纹面发生严重磨损,喷丸紧固件螺纹面磨损轻微;螺纹面磨损深度随着滑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紧固件预紧力随着螺纹面磨损深度的增加先呈线性降低,随后降低速度逐渐加快.螺纹面磨损降低了紧固件抵抗松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紧固件 磨损 松动 微粒子喷丸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采用响应面法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明远 于金朋 +2 位作者 张继旺 黄雪飞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了对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响应面法。首先用车体及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取得车体与牵引变压器之间的振级落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的悬挂刚度参数,并构造了悬挂刚度与振级... 为了对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响应面法。首先用车体及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取得车体与牵引变压器之间的振级落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的悬挂刚度参数,并构造了悬挂刚度与振级落差的二次响应面模型。最后,以振级落差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前、中、后三个悬挂位置的垂向刚度和后部横向刚度对振级落差影响显著。当前、中、后垂向刚度分别取2.05×106N/m、2.24×106N/m、7.68×106N/m,后部横向刚度取4.17×106N/m,车体与牵引变压器间的振级落差最大。该条件下振级落差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为100.23 d B,仿真试验值为98.21 d B,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响应面法在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刚度优化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响应面法 悬挂刚度 牵引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方向改变对车轮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远 鲁连涛 +2 位作者 曾东方 陈刚 张继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1,126,共7页
为改善滚动接触条件下车轮钢抵抗磨损的能力,使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过渡磨损和稳定磨损阶段改变滚动方向前后试样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车轮试样的磨损形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表层塑... 为改善滚动接触条件下车轮钢抵抗磨损的能力,使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过渡磨损和稳定磨损阶段改变滚动方向前后试样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车轮试样的磨损形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表层塑性变形形貌.结果表明:不同磨损阶段换向的试样在换向前后摩擦因数均在0.495左右,换向并不改变摩擦副的摩擦因数;试验后在过渡磨损阶段换向的车轮试样磨损率为16.09μg/m,在稳定磨损阶段换向的车轮试样磨损率分别为13.65μg/m和13.94μg/m,过渡磨损阶段换向对车轮试样抗磨损能力的提高程度低于稳定磨损阶段;车轮试样换向前的应变硬化程度越大,换向形成的波状结构的波峰位置越浅,表层组织的珠光体片层间距越小,换向后车轮钢的抗磨损能力提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滚动方向 磨损阶段 应变硬化 波状结构 滚动接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到达时差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颖 张继旺 黄道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4-1307,1324,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小波基函数对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传统小波变换过程中的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参数估计 干扰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管内波系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啸 邓自刚 +2 位作者 张银龙 张继旺 张卫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4,共9页
为了避免列车直接起动带来的非物理现象,通过自定义程序和重叠网格技术分别控制列车速度和运动,基于IDDES湍流模型研究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在加速启动阶段和匀速阶段的管内波系形成过程和传播特性,揭示了不对称模型下的波系时空分布特征。... 为了避免列车直接起动带来的非物理现象,通过自定义程序和重叠网格技术分别控制列车速度和运动,基于IDDES湍流模型研究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在加速启动阶段和匀速阶段的管内波系形成过程和传播特性,揭示了不对称模型下的波系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列车加速向前运动,车前会不断产生压缩波,这一系列压缩波形成一道正激波。在匀速运行阶段,车前空间流场呈现准一维分布特性。尾流区较为复杂,存在着激波、膨胀波、涡对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流动现象。在考虑悬浮间隙下,尾流区域的波系分布呈现明显的上下不对称性。由于反向旋转涡对的存在,不同高度水平面的尾流流场结构差异较大。在匀速运行阶段,扰动区长度均随着运行时间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重叠网格 波系 时空分布 涡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浮交通车体热压载荷分布特征及其非定常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啸 马天昊 +3 位作者 王潇飞 邓自刚 张继旺 张卫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8,共20页
基于SST κ-ω湍流模型和IDDES方法,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800 km/h的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在雍塞状态(阻塞比为0.3和0.2)和非雍塞状态(阻塞比为0.1)下进行瞬态模拟,得到列车车体热压载荷时均分布特征及其波动特性,并利用跨声速风洞凸块试... 基于SST κ-ω湍流模型和IDDES方法,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800 km/h的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在雍塞状态(阻塞比为0.3和0.2)和非雍塞状态(阻塞比为0.1)下进行瞬态模拟,得到列车车体热压载荷时均分布特征及其波动特性,并利用跨声速风洞凸块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提取流场重要相干结构,识别列车表面载荷非定常较强区域,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上表面载荷分布特征与拉瓦尔喷管相似,雍塞/非雍塞状态下载荷分布差异主要位于扩张段;列车下表面载荷分布因悬浮架腔体的截面突变而变得复杂,气流突入到第一个悬浮架腔体形成局部滞止点,造成车体压力大幅度振荡,同时热量在列车底部聚集,尾车下洗气流和上洗气流相互作用差异导致了雍塞/非雍塞状态下温度峰值的位置不同;列车表面压力非定常较强区域主要位于底部悬浮架处,且存在14 Hz的特征频率,雍塞状态下尾车激波处也是一个非定常源;中间车、尾车温度载荷一阶模态体现了热量累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雍塞效应 非定常 热压载荷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气动特性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啸 马天昊 +5 位作者 王潇飞 邓自刚 张继旺 张卫华 张琨 彭方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819,共12页
为了探究管道列车的尺度对波系、尾涡以及气动载荷的影响,基于CFD软件建立三种模型尺度(1∶1,1∶5和1∶10),同时考虑两种悬浮间隙关系(车轨相对间隙不变和绝对悬浮高度不变)的模型;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湍流模型和重叠网格... 为了探究管道列车的尺度对波系、尾涡以及气动载荷的影响,基于CFD软件建立三种模型尺度(1∶1,1∶5和1∶10),同时考虑两种悬浮间隙关系(车轨相对间隙不变和绝对悬浮高度不变)的模型;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湍流模型和重叠网格技术模拟了列车在管道动态运动,并用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和网格策略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尺度(雷诺数)增大,车前活塞区域变长,尾流扰动区范围缩短;雷诺数对近尾流区的涡对演化影响较小,但在远尾流区,随着列车尺度减小,涡对脉动变强,涡对强度的差异导致了车后正激波形态的差异;列车表面最大正压值和最大负压值均随着列车尺度增大而增大,悬浮间隙对最大正压值影响较小,但与最大负压值成正相关关系;尺度效应从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两方面共同影响气动阻力,整车摩擦阻力和头、中间车的压差阻力与雷诺数正相关,但是尾车压差阻力受附着激波的强度影响恰恰相反;列车尺度和悬浮高度均对升力影响较大.相对于全尺寸模型,1∶10模型(悬浮高度20 mm)的最大正压值减小3.82%,最大负压值增大3.94%,整车总阻力增大8.64%,头车升力减小101.56%,尾车升力增大1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重叠网格 尺度效应 悬浮高度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行 张继旺 +4 位作者 徐俊生 苏凯新 张金鑫 鲁连涛 吴明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633,共7页
为了研究和准确评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钻孔法在光滑试样表面人为引入缺陷,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光滑试样和不同尺寸缺陷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不同试样的疲劳极限;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 为了研究和准确评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钻孔法在光滑试样表面人为引入缺陷,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光滑试样和不同尺寸缺陷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不同试样的疲劳极限;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使用Neuber公式(基于缺口敏感性)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基于断裂力学方法)评估带缺陷试样的疲劳极限.研究结果表明:当试样等效缺陷尺寸小于59.64μm时,其疲劳极限与光滑试样相同,都为360 MPa;当等效缺陷尺寸大于59.64μm时,缺陷会降低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并且引入缺陷尺寸越大,疲劳极限越低;基于Neuber公式预测的疲劳强度能得到较为保守的疲劳强度估算值,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不同尺寸的圆孔型三维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EA4T车轴钢 疲劳极限 Neuber公式 El-Hadda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显兰 张继旺 +1 位作者 李远 袁永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 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后再检测,所得的结果与基准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基准数据比较,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对pH影响的相对偏差均未超过1%;对PO_2的影响的偏差在1%~20%之间;对PCO_2影响的偏差在0.34%~5.40%之间。结论混入空气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在于PO_2,但混入少量空气(小于0.3m L)对PO_2的影响偏差在5%以内,少量混入空气对PCO_2、pH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储油罐静电电势分布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敏 马庆春 +1 位作者 张来斌 张继旺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4年第3期6-10,共5页
研究了球形储罐和圆柱形储罐静电电势的分布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油罐内的电势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罐内静电电势3D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了罐内静电电势分布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得到了对称型储罐静电电势分布的一... 研究了球形储罐和圆柱形储罐静电电势的分布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油罐内的电势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罐内静电电势3D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了罐内静电电势分布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得到了对称型储罐静电电势分布的一般性规律。提出了两种储罐防静电方法,并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储罐 电势分布 数值计算 静电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表面性能和疲劳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守东 张继旺 +3 位作者 易科尖 苏凯新 李行 张金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181-14186,共6页
研究了不同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材料表面性能和疲劳强度的影响。基于9种不同喷丸强度或覆盖率(主要由喷丸时间决定)的微粒子喷丸工艺,探究了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表面的粗糙度、三维形貌、残余应力、半高宽(FWHM)和表面晶... 研究了不同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材料表面性能和疲劳强度的影响。基于9种不同喷丸强度或覆盖率(主要由喷丸时间决定)的微粒子喷丸工艺,探究了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表面的粗糙度、三维形貌、残余应力、半高宽(FWHM)和表面晶粒尺寸的影响。同时进行疲劳实验得出每种工艺的疲劳极限,并分析了试样断口的形貌。微粒子喷丸在材料表面引入了100μm左右的影响层。随着喷丸强度的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在同一喷丸强度下,20 s喷丸表面粗糙度比10 s与30 s喷丸小。喷丸强度和覆盖率对残余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较小,但对残余应力层深度的影响显著。喷丸后表面的FWHM最大并在深度方向逐渐减小,喷丸强度越大,喷丸对FWHM的影响层越深。随着喷丸强度和覆盖率的增加,微粒子喷丸试样表面晶粒尺寸减小。所有微粒子喷丸试样疲劳破坏均萌生自表面。不同微粒子喷丸工艺对EA4T车轴钢表面性能的影响不同,但是微粒子喷丸均使材料疲劳极限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4T车轴钢 微粒子喷丸 喷丸强度 覆盖率 表面性能 疲劳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含量对AMCa镁合金超高周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斌 孙东洋 张继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1-387,共7页
为了阐明Ca含量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两种AMCa镁合金进行超高周疲劳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X射线能谱仪EDS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观察疲劳试样... 为了阐明Ca含量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两种AMCa镁合金进行超高周疲劳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X射线能谱仪EDS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观察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分析了两种镁合金疲劳S-N(疲劳应力-疲劳寿命)曲线特性和疲劳断裂行为,讨论了Ca元素含量增加对镁合金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萌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M1.77 Ca镁合金S-N曲线没有传统的疲劳极限,呈现曲线连续下降趋势;AM1.85 Ca镁合金具有双S-N曲线特性,在130 MPa左右出现转折点;Ca元素含量增加导致镁合金产生微观结构缺陷,使材料的疲劳裂纹萌生模式从AM1.77 Ca镁合金的表面萌生模式转变为AM1.85 Ca镁合金的两种疲劳裂纹萌生模式,即表面萌生和次表面萌生模式,这种转变对材料抗疲劳性能的提升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高周疲劳 裂纹萌生机制 双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的欠采样BTT信号重构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继旺 唐雨 +2 位作者 丁克勤 张旭 陈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6-292,共7页
为了解决叶尖定时技术所测量信号严重的欠采样问题,引入了稀疏重构算法,基于叶尖定时技术采样原理构建了用于信号重构的测量矩阵,并利用稀疏度匹配追踪原则对传统稀疏重构算法需要预先确定稀疏度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传统稀疏重... 为了解决叶尖定时技术所测量信号严重的欠采样问题,引入了稀疏重构算法,基于叶尖定时技术采样原理构建了用于信号重构的测量矩阵,并利用稀疏度匹配追踪原则对传统稀疏重构算法需要预先确定稀疏度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传统稀疏重构算法的不适用问题。利用改进算法只需少量的欠采样数据就可以重构出完整的旋转叶片振动信号,即所重构出的信号能够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数值建模与试验测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所重构的信号与仿真建模信号的频率成分误差小于0.1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欠采样 稀疏重构 测量矩阵 稀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作用下钢-碳纤维复合筋混凝土梁变形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樊浪波 +2 位作者 易金 张继旺 黄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381,共8页
为研究钢-碳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对SFCB混凝土梁进行重复荷载下的弯曲试验,分析试验梁在不同荷载水平重复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反应及刚度退化规律等。试验表明:SFCB混凝土试验梁会出现因锚... 为研究钢-碳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对SFCB混凝土梁进行重复荷载下的弯曲试验,分析试验梁在不同荷载水平重复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反应及刚度退化规律等。试验表明:SFCB混凝土试验梁会出现因锚固不足而引发的弯剪破坏特征,有限的荷载重复作用对试验梁极限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SFCB混凝土试验梁屈服后恢复性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试验梁优越;钢芯屈服前,现行规范中SFCB混凝土梁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钢芯屈服后,计算值逐渐小于试验值,荷载越大差异越为明显,应充分考虑SFCB弹性模量的变化和相对滑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CB 重复荷载 混凝土梁 挠度 变形性能 刚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