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茶专业仓储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绍旺 段凤敏 +1 位作者 孙力元 魏用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4期8-10,共3页
综述国内普洱茶仓储陈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分析普洱茶专业仓储醇化研究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展望下一步普洱茶专业仓储醇化研究方向。
关键词 普洱茶 醇化 陈化 仓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脉冲涡流厚度测量方法
2
作者 张绍旺 黄坚 +3 位作者 宋学青 马建民 殷春 田露露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2,共5页
在脉冲涡流检测中,通常使用响应信号的特征值,如峰值时间、峰值等来测量材料的厚度或缺陷的深度。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对几何参数和材料电磁参数进行分离,实现厚度的测量。把被测对象的厚度被划分为一系列的标准厚度,每累加一次厚... 在脉冲涡流检测中,通常使用响应信号的特征值,如峰值时间、峰值等来测量材料的厚度或缺陷的深度。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对几何参数和材料电磁参数进行分离,实现厚度的测量。把被测对象的厚度被划分为一系列的标准厚度,每累加一次厚度,就会有一个对应频率的激励信号。由于脉冲激励信号拥有丰富的频率信号,可以用来作为厚度的扫描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当扫描信号对应的厚度大于等于被测厚度时,该信号和参考值有很大区别,可以进行厚度测量。另外,为提高检测精度,引入数据融合的方法来综合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方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厚度测量 无损检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凤庆大叶种晒青茶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凤敏 张绍旺 +4 位作者 邵维炯 高华磊 匡兴贵 饶杰 保志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3,共8页
以云南凤庆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Box-Behnken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晒青毛茶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 以云南凤庆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Box-Behnken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晒青毛茶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晒青毛茶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0.2 g 茶粉在固定超声波功率为 160 W 下,预测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 60.01%,液料比 49.28∶1 mL/g,超声时间 25 min,超声温度 30 ℃,总多酚得率为19.905%(验证值为 19.83%)。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清除的 IC50 值分别为 7.96 μg/mL、7.22 μg/mL、0.433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 晒青毛茶 茶多酚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级便携式单相多功能电能表检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春凤 张绍旺 +3 位作者 付昆鹏 李亚娟 曾舒帆 龚榕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98,共6页
针对国内现场检测多功能电能表标准装置相对缺乏的情况,研制0.1级便携式单相多功能电能表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功率源、标准表、多功能检测模块相互协调组成,其中标准表接收功率源输出的信号,多功能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分析。多功能检测模块... 针对国内现场检测多功能电能表标准装置相对缺乏的情况,研制0.1级便携式单相多功能电能表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功率源、标准表、多功能检测模块相互协调组成,其中标准表接收功率源输出的信号,多功能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分析。多功能检测模块的时间设计采用高准确度GPS为主标准、高稳晶振时间为副标准的双标准设计,测量不确定度可达10^(–6)。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的准确度达到0.1%,可实现对单相多功能电能表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多功能电能表 检测系统 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溶出试验仪计量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阮俊 张绍旺 +1 位作者 饶杰 龚榕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40,共4页
药物溶出试验仪是检测活性药物从制剂中溶出速率和程度的设备,是在体外对体内药物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有效替代仪器。针对我国目前尚无该设备的国家校准规范的情况,该文从设备的物理性能入手,探讨仪器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提出... 药物溶出试验仪是检测活性药物从制剂中溶出速率和程度的设备,是在体外对体内药物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有效替代仪器。针对我国目前尚无该设备的国家校准规范的情况,该文从设备的物理性能入手,探讨仪器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提出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控温误差(37℃±0.5℃)、温度场均匀性(≤0.5℃)及温度波动度(36.7~37.3℃)、转速相对误差(±4%)、定时器的计时相对误差(±2%)。用该校准方法对药物溶出试验仪进行校准,证明方法可行,目前已在云南省计量校准检测工作中得到实施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误差 温度场均匀性 温度波动度 转速相对误差 定时器的计时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种高精度测量机制的电参量分析仪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舒帆 张绍旺 +3 位作者 李亚娟 饶杰 何洪伟 牛跃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99,共6页
针对计量测试过程中高精度电参量分析的需求,该文提出多种改善分析测量精度的测量机制,包括高精度交流电压采样分压器、高精度改进型双级交流电流互感器、利用DDS实现准同步采样原理进行信号频率跟踪实现同步采样以及非整周期傅里叶补... 针对计量测试过程中高精度电参量分析的需求,该文提出多种改善分析测量精度的测量机制,包括高精度交流电压采样分压器、高精度改进型双级交流电流互感器、利用DDS实现准同步采样原理进行信号频率跟踪实现同步采样以及非整周期傅里叶补偿谐波算法。并将这些测量方法应用到分析仪的研制设计中,实现电参数测试准确度优于0.01%、谐波分析准确度优于0.02%的高精度电参量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参量分析 m-n型同轴电压分压器 非整周期傅立叶补偿算法 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沂玲 阮俊 +3 位作者 张绍旺 李士良 杜雯 刘月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72,共9页
该文主要介绍瓶装2.00×10^(-6)~10.0×10^(-6) mol/mol、10.0×10^(-6)~50.0×10^(-6) mol/mol、50.0×10^(-6)~100.0×10^(-6) mol/mol,3种氮气中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磷化氢高纯气体为原料,采... 该文主要介绍瓶装2.00×10^(-6)~10.0×10^(-6) mol/mol、10.0×10^(-6)~50.0×10^(-6) mol/mol、50.0×10^(-6)~100.0×10^(-6) mol/mol,3种氮气中磷化氢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磷化氢高纯气体为原料,采用称量法制备定值,使用激光光谱分析仪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F检验和t检验的要求,其定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0%、2.0%、1.5%,有效期为12个月。该标准物质获得国家二级气体标准物质证书,编号为GBW(E)084016、GBW(E)084017、GBW(E)084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气体 气体标准物质 称量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优化滤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饶杰 张绍旺 +1 位作者 徐光荣 张勇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3,139,共5页
为实现滚动轴承故障分析,提出基于形态优化滤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判别指标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形态滤波算子;然后,用最佳形态滤波算子对滚动轴承实例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分析;最后,利用粒子群对模型参数进... 为实现滚动轴承故障分析,提出基于形态优化滤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判别指标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形态滤波算子;然后,用最佳形态滤波算子对滚动轴承实例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分析;最后,利用粒子群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轴承故障分析模型,并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从模型稳定性、预测准确度、模型复杂度3个方面考虑,故障分析结果较优,能够更好地提取轴承故障特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特征提取 形态滤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管道弯曲半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江萍 余苏 +6 位作者 任岩平 李刚 张进 姜涛 张福民 张绍旺 何国颂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0,共5页
核电管道弯曲半径的检测属于大直径小圆弧测量范畴,针对管道弯曲直径较大、弯管外缘形状不规则而难以对半径准确测量问题,提出新的检测思路。该文使用激光跟踪仪采集管道表面三维点数据,结合SA测量分析软件模拟管道三维特征量,计算实际... 核电管道弯曲半径的检测属于大直径小圆弧测量范畴,针对管道弯曲直径较大、弯管外缘形状不规则而难以对半径准确测量问题,提出新的检测思路。该文使用激光跟踪仪采集管道表面三维点数据,结合SA测量分析软件模拟管道三维特征量,计算实际弯曲角度,建立评价基准面即管道中分面,在中分面上截取弯曲段内外圆弧轮廓点数据,依据图纸理论半径并兼顾管道实际弯曲角度,CAD辅助作图,统一圆弧唯一中心,精确界定圆弧轮廓边界,计算截取点到中心距离,更为合理的评价弯曲半径值,保证弯曲半径的测量评价不脱离管道整体结构尺寸链。该文方法与标准数模比对法的测量结果偏差为0.43 mm,满足相对公差±10 mm的要求,得到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管道 弯曲半径 激光跟踪仪 SA测量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