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器官技术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绍时 赵建 +1 位作者 郭豫 闫文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57-365,共9页
随着保健食品技术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已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评价模型相结合,构建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类器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手段,能够更真实地模拟人体器官的结... 随着保健食品技术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已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评价模型相结合,构建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类器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手段,能够更真实地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减少动物实验的需求。本文从毒理学评价、功效因子吸收与代谢、特殊人群保健食品研发以及新功能的评价模型开发等方面探讨3D类器官技术在保健食品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并对保健食品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考。旨在为保健食品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更精准且更具生理相关性的技术平台,以推动保健食品的科学研发与严格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保健食品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4年以来大陆《周易》思维研究述评
2
作者 张绍时 《云梦学刊》 2018年第1期23-30,共8页
《周易》思维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984年以来大陆学界在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影响研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总体而言,《周易》思维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易学研究有所丰富和推进,但在历代易学思维研究、《周易》... 《周易》思维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984年以来大陆学界在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影响研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总体而言,《周易》思维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易学研究有所丰富和推进,但在历代易学思维研究、《周易》思维对古代文化不同领域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思维 综合研究 分类研究 影响研究 简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范畴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合林 张绍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1,共7页
意象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典意象范畴研究已成为古文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意象范畴的概念界定、渊源流变、意涵阐释、研究视角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来看,80年... 意象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典意象范畴研究已成为古文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意象范畴的概念界定、渊源流变、意涵阐释、研究视角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来看,80年代以来学界对意象范畴的研究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也部分地解决了问题,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正走向深化。但异见与分歧依然不少,有不少方面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尚难以解决,规范化、高品质的学术研究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意象 范畴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乐记》之“象”
4
作者 张绍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4,共6页
“象”在《乐记》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气以成象”中的“象”是直观可感的审美形象(气象),“声者,乐之象也”中的“象”是乐的表现形态(声象),“乐者,所以象德也”中的“象”强调的是乐的伦理道德功能(乐象)。气象、声象、乐象等有关“... “象”在《乐记》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气以成象”中的“象”是直观可感的审美形象(气象),“声者,乐之象也”中的“象”是乐的表现形态(声象),“乐者,所以象德也”中的“象”强调的是乐的伦理道德功能(乐象)。气象、声象、乐象等有关“象”的命题关涉到乐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从《易经》之卦符体系到《乐记》之声符体系的发展,也可视为“象”从哲学领域向文论领域的转化。《乐记》之“象”及相关命题对古代文论的“物感”说、“意象”论及重“德”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气象 声象 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探讨
5
作者 兰绍平 张冬云 张绍时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8年第X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吸引学生 教学情境 小学自然 创设情境 方法探讨 学习兴趣 教师 情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