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浊毒类证分型论治慢性胃炎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启泉 李博林 +2 位作者 王天家 王志坤 张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国2006年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的悉尼分类方法,将其分为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3大类.目前,Correa提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国2006年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的悉尼分类方法,将其分为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3大类.目前,Correa提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过程的模式已得到学界公认,其中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中医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用药在治疗本病上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 类证 慢性胃炎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联合全息经络刮痧治疗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贵婧 尹晓华 张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8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全息经络刮痧治疗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全息经络刮痧治疗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联合全息经络刮痧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健康调查量表36的评价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胃痛、胃胀、纳差、反酸、烧心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嘈杂、嗳气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嘈杂、嗳气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感受、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联合全息经络刮痧治疗浊毒内蕴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并且优于单纯化浊解毒方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浊毒内蕴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全息经络刮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卧安则胃自和”论治慢性胃炎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蕊 张婷婷 +5 位作者 孙建慧 王彩云 陈天鸽 赵倩文 刘启泉 张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675-1678,共4页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胃痛”“胃痞”的范畴。自《内经》开始,历代医家多从“胃不和”论治“卧不安”,然失眠亦会引发慢性胃炎。中医认为失眠是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尤其要重视其睡眠情况,二者同治...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胃痛”“胃痞”的范畴。自《内经》开始,历代医家多从“胃不和”论治“卧不安”,然失眠亦会引发慢性胃炎。中医认为失眠是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尤其要重视其睡眠情况,二者同治,卧安则心胃和,心神宁,脾胃调则疾病向愈。本文简述了胃不和则卧不安到卧安则胃自和的理论源流,卧安则胃自和来源于临床实践。失眠致使阴阳不交,营卫失和,脏腑失调,脾胃功能减弱,心神不安,精、气生成运行失常,由此可导致或加重慢性胃炎。顺应自然,有节律的正常睡眠是脾胃功能正常的前提和保障,卧安则气血调、心神宁、正气足。从“卧安则胃自和”论治慢性胃炎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调理脏腑,常用复法合方,尤其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针对杂合之病机,复杂多变之症状,灵活选方合用,加减化裁,心胃同治,时时注重安心神,以达胃和卧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不安 胃不和 卧安则胃自和 慢性胃炎 失眠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启泉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可可 孙建慧 +4 位作者 梁笑妍 王斌 郑世豪 王鑫睿 张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88-2291,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与难治性疾病,症状繁杂,迁延难愈。笔者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的角度出发,探讨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从肺辨治GERD的证治思路与...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与难治性疾病,症状繁杂,迁延难愈。笔者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的角度出发,探讨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从肺辨治GERD的证治思路与用药特色。刘启泉教授认为GERD总以气机失调为基本病机,临证将此病病机特点总结为气(肺胃气逆)、湿(湿滞肺脾)、热(肺胃郁热)、虚(肺胃阴虚),提出了降、宣、清、养四大治法,即:降肺以调胃腑通降,佐斡旋气机;宣肺以辅脾气升清,助运化水湿;清肺以散肺胃郁热,平升降之路;养肺以滋肺胃阴液,厘津亏虚热。刘启泉教授主张以顺气为先、调中为要、兼顾滋阴,旨在燮理气机、开通郁结、调肺安胃、升降有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其用药特色包括慎用开破、妙用轻灵、酌加苦寒、巧佐理气之品等;总以化裁复衡、以调求平为调摄目标,并嘱患者调畅情志、药食并重。刘启泉教授临证中圆机活法,常得佳效,其辨治经验可为临床相关诊疗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启泉 胃食管反流病 从肺论治 气机失调 辨证论治 一降二调三结合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启泉治疗癌症术后验案举隅
5
作者 刘可可 王鑫睿 +4 位作者 孙建慧 王蕊 张婷婷 刘启泉(指导) 张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对癌症术后类疾病临证经验丰富,临证强调“调平元气,以和为贵”。本文通过刘教授圆机活法辨治胃癌、食管癌及卵巢癌术后三则医案,总结其诊疗癌症术后类疾病的经验,可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刘启泉 癌症术后 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启泉教授基于通可去滞论治结肠黑变病经验
6
作者 张婷婷 王蕊 +5 位作者 孙建慧 陈天鸽 王彩云 陶瑞 刘启泉 张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134-138,共5页
结肠黑变病是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肠病,以便秘、腹痛等为主要表现,病因复杂多样,病性虚实夹杂,缠绵难愈,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刘启泉教授认为结肠黑变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肺、肾密切相关,根本病机为“不通则滞”。基于“通可去... 结肠黑变病是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肠病,以便秘、腹痛等为主要表现,病因复杂多样,病性虚实夹杂,缠绵难愈,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刘启泉教授认为结肠黑变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肺、肾密切相关,根本病机为“不通则滞”。基于“通可去滞”中医理论,刘教授提出以通降为治疗大法,并随其所在脏腑分别予以和土消滞、疏木通滞、肃金理滞、平水行滞等治法,注重升清降浊、行津运气、肃上温下、平阴秘阳等以恢复大肠传导之职,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便秘 通可去滞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