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红珊 李文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治疗 诊断 母婴血型不合 免疫性溶血 临床表现 肝脾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种教学方法对心电图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月 张红珊 +2 位作者 尹琳 李奕林 周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3期89-92,共4页
心电图诊断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而实用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升。为了提高心电图教学质量,笔者团队对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优化了教学设计。在心电图教学的过程中,本研究进行了联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改... 心电图诊断学是临床上一门重要而实用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升。为了提高心电图教学质量,笔者团队对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优化了教学设计。在心电图教学的过程中,本研究进行了联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以病例为导向的学习(CBL)、雨课堂、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等教学法,对学生考核及教师培养方式进行改进。通过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综合能力。在心电图教学中联合多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基本功扎实可靠的医学高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诊断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尹琳 毛勇 +4 位作者 纳志英 李波 张红珊 李奕林 黄青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糖尿病组(DM组,78例)和非糖尿病组(NDM组,82例)。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分别记录术前(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 目的探讨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糖尿病组(DM组,78例)和非糖尿病组(NDM组,82例)。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分别记录术前(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天(从手术开始记录)、术后第2天(第2个24h)的心率变异性(HRV),包括SDNN、SDANN和RMSSD。结果术前与NDM组比较,DM组SDNN、SDANN降低(P〈0.01),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DM组SDNN、SDANN、RMSSD均低于术前(P〈0.05),NDM组SDNN、SDANN低于术前(P〈0.05),RMSS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两组各指标均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P〈0.01);DM组低于NDM组。结论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显著的影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6 位作者 张麟 韩雪 王月 尹琳 张红珊 黄青青 和晓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心血管事件(PCE)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非心脏择期手术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171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①组,〈65岁共54例;... 目的探讨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心血管事件(PCE)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非心脏择期手术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171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①组,〈65岁共54例;②组,65-75岁共72例;③组,〉75岁共45例。所有患者行术前与术后连续48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Ⅱ级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心房颤动(PM)及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阵发性sT段缺血性改变等作出分析、诊断;删除影响HRV及sT段分析的病例,选择113例患者的DCG分析研究HRV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关系。结果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术前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①组ⅣA级室性期前收缩、PAf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增多(P〈0.05);②组与③组中,除③组Ⅱ级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增加外,其余术后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增加且类别增多。术前发生心肌缺血15例(13.27%),术后发生40例(35.40%)。术后发生PAf23例(13.45%),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PAf的发生增加(P〈0.05),其发生与左房增大无明显关系。HRV比较:术前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HRV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HRV各参数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2个24h较第1个24hHRV指标进一步降低(除外②组的TI)(P〈O.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长HR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③组高龄患者降低尤为显著(P〈O.05)。结论术后随患者年龄增大,复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PCE的发生增加,其自主神经功能降低更明显,HRV指标尤其是SDAA、TI等指标显著降低,迷走及交感神经张力的失衡相对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提示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活性HRV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危险因素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R导联及Vi/Vt比值对宽QR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4 位作者 韩雪 张麟 王月 张红珊 李奕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584-586,共3页
目的 探讨aVR导联及Vi/Vt比值对宽QRS心动过速(W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120例141阵次节律规整的WCT,以WCT时的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连续出现3次以上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VT),将... 目的 探讨aVR导联及Vi/Vt比值对宽QRS心动过速(W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120例141阵次节律规整的WCT,以WCT时的QRS波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连续出现3次以上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VT),将其分为VT组:74例95阵;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组:46例.根据流程aVR导联QRS波形态出现:①起始R波;②起始r波或q波>40 ms;③起始负向、主波向下的QRS波下降支出现顿挫,即为VT.若没有上述表现,观测Vi/Vt比值,即从QRS波始点后移40ms处测量其电压绝对值为Vi,从QRS波终点前移40ms处测量其电压绝对值为Vt,Vi/Vt>1为SVT,Vi/Vt≤1为VT.结果 aVR导联QRS波形态出现上述心电图表现及Vi/Vt≤1的发生率VT组明显高于S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VT的预测价值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为80.43%,准确性为90.07%.结论 以aVR导联及Vi/Vt比值为主鉴别WCT的流程,具有简便、快捷、敏感及准确的优点,适用于临床紧急情况的处理,可作为其他鉴别诊断方案的重要补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心动过速 室上性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3 位作者 光雪峰 孙林 韩雪 张红珊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9-492,共4页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 (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 ,PAF)发作、持续、终止的节律变化 ,及诱发PAF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 (DCG)检测 ,分析PAF各时段发作、终止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节律变化 ;研究PAF发作与窦性心室率、...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 (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 ,PAF)发作、持续、终止的节律变化 ,及诱发PAF的可能因素。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 (DCG)检测 ,分析PAF各时段发作、终止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节律变化 ;研究PAF发作与窦性心室率、前 5分钟窦性心律的心率变异、房性期前收缩及其配对间期的关系。结果 ①PAF的发作于凌晨 3∶0 0增多 ,4∶0 0~ 6∶0 0达高峰 ,终止与发作的节律变化基本一致 ,持续高峰在 1 1∶0 0~ 1 6∶0 0 ;②PAF发作前心率 <60次 /min者 78例次 (32 .0 9% ) ,伴低频成分 /高频成分 (LF/HF) <1 .5者 68例次 (87.1 8% ) ;心率 >90次 /min者 52例次 (2 1 .3 % ) ,伴LF/HF >2 .0者 43例次 (82 .69% ) ;③诱发PAF的房性期前收缩配对间期及配对间期 <50 0ms者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0 .0 1。结论 DCG对分析PAF发作、持续、终止的节律变化 ,PAF发作与窦性心率、自主神经介导、房性期前收缩及配对间期的关系 ,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房颤动 昼夜节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张红珊 《成才之路》 2010年第31期I0005-I0006,共2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压力,将产生心理问题,阻碍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若放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压力,将产生心理问题,阻碍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若放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普通学校健全的青少年学生如此。聋哑学校的听障学生尤甚之。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状况 听障学生 青春期 青少年学生 社会压力 社会信息化 环境压力 家庭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心率变异性及动态血压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李波 纳志英 +2 位作者 张红珊 尹琳 李奕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106例老年EH患者根据RI-IR水平分为:A组60例,RHR〈80次/min;B组46例,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对比分析HRV及动...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106例老年EH患者根据RI-IR水平分为:A组60例,RHR〈80次/min;B组46例,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对比分析HRV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结果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及TI低于A组,而动态血压各参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R与HRV指标SDNN、SDANN及TI呈负相关,而与DBP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RHR增快是老年EH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与HRV降低、血压增高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心率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