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生物炭对坡面植被生长指标的影响——以陇中黄土高原区为例
1
作者 鱼海霞 张立靖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72-74,共3页
基于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取样,对不同处理(施加和未施加秸秆生物炭)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小区各生长期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麦和紫花苜蓿小区植被覆盖度均呈... 基于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取样,对不同处理(施加和未施加秸秆生物炭)的小麦和紫花苜蓿小区各生长期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麦和紫花苜蓿小区植被覆盖度均呈增大趋势,且施加秸秆生物炭的小区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未施加的;不同处理小麦小区叶面积指数均呈增大趋势,不同处理紫花苜蓿小区叶面积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可见,施加秸秆生物炭有助于提升试验小区植物各生长期的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养分环境,进而提升植被生长指标,扩大植被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生长指标 植物 安家沟流域 陇中黄土高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亮 孛永明 +3 位作者 李旭春 王丽洁 鱼海霞 张立靖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2000、2010、2020三期遥感影像资料,基于地统计学原理,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程度入手,解译关川河流域长时序多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草地为关川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 利用2000、2010、2020三期遥感影像资料,基于地统计学原理,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程度入手,解译关川河流域长时序多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草地为关川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各地类面积占比:耕地草地>灌木人造地表>林地>水体,耕地面积保持在69%左右,草地面积保持在25%以上,耕地、灌木地、水体面积在20年间分别减少3374.82hm^(2)、11318.17hm^(2)、103.62hm^(2),林地、草地、人造地表面积分别增加128.00hm^(2)、8765.59hm^(2)、5903.01hm^(2)。研究期后十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高于前十年,增幅达79.9%,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2000-2010年间,耕地和水体转出,林地、草地、灌木地、人造地表转入;2010-2020年间,耕地和灌木地转出,林地、草地、水体、人造地表转入。社会因素的驱动对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效应显于自然因素。本研究旨在更好地处理人地关系,为治理流域水土流失、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当地经济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川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主成分分析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及植被对黄土坡面径流泥沙的影响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靖 鱼海霞 刘楠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28-30,共3页
生物炭作为新型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坡面的减流减沙效应是目前的主要热点之一。通过对生物炭结合植被及其单一条件下的不同处理坡面进行冲刷试验,探究不同处理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合径流泥沙含量,对不同处理的产流产沙关系进行分析... 生物炭作为新型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坡面的减流减沙效应是目前的主要热点之一。通过对生物炭结合植被及其单一条件下的不同处理坡面进行冲刷试验,探究不同处理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合径流泥沙含量,对不同处理的产流产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单一措施对坡面减流减沙效应相对不高,但与植物措施结合能有效提升坡面抗蚀性,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物炭 黄土坡面 径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区水土保持与经济增长及减贫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靖 李弘毅 +1 位作者 鱼海霞 张亮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4期42-44,共3页
水土保持是安定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安定区水土保持、经济发展及减贫现状的描述,利用格兰杰分析法对安定区2011—2020年的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三者... 水土保持是安定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安定区水土保持、经济发展及减贫现状的描述,利用格兰杰分析法对安定区2011—2020年的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并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分析了安定区水土保持与经济增长及减贫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增加,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而对减贫的贡献显著。另外,安定区规划2025年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将达2922.06 km^(2),可预测到时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6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14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经济增长 减贫 格兰杰分析法 安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