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BBK方法计算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穗萌 陈长进 +1 位作者 施启存 徐克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用BBK方法计算了在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与扭曲波冲量近似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结果更接近实验数据。
关键词 BBK 三重微分截面 电子碰撞 电离 氦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穗萌 陈长进 徐克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波函数中的索末菲参量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研究了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TDCS)产生的影响。用新的索末菲参量计算了低能电子入射离化氢原子的TDCS。
关键词 索末菲参量 有效电荷 三重微分截面 (E 2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条件下三体索末菲参量的修正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穗萌 陈长进 徐克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在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导出新的有效索末菲参量,对BBK理论提出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中能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所得结果与BBK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发现:这种修正明显地改善了binary峰... 在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导出新的有效索末菲参量,对BBK理论提出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中能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所得结果与BBK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发现:这种修正明显地改善了binary峰与实验数据的符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末菲参量 有效电荷 原子碰撞 三重微分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能电子电离He原子的二重微分截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穗萌 吴兴举 +3 位作者 孙瑞 杨欢 高矿 周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7-893,共7页
这篇文章用BBK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100,200,300,400和600 eV等中、高能情况下,电子入射电离He原子的二重微分截面(DDCS),给出了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截面的角分布.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的二重微分截面分别通过敲出电子和散射电子三重... 这篇文章用BBK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100,200,300,400和600 eV等中、高能情况下,电子入射电离He原子的二重微分截面(DDCS),给出了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截面的角分布.散射电子和敲出电子的二重微分截面分别通过敲出电子和散射电子三重微分截面(TDCS)在全空间的角度积分而得到,所有的理论结果与有效的实验测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除400和600 eV的高入射能之外,理论结果均能与绝对测量的实验结果较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微分截面 中高能入射电子 敲出电子 散射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能电子入射单电离He原子过程中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穗萌 吴兴举 +2 位作者 陈展斌 杨欢 刘向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
这篇文章用3C和DS3C模型,在不同几何条件下研究了中高能电子入射单电离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早期的测量和最新的绝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有效电荷对三重微分截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中高入射能下,截面的角分布由b... 这篇文章用3C和DS3C模型,在不同几何条件下研究了中高能电子入射单电离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早期的测量和最新的绝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有效电荷对三重微分截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中高入射能下,截面的角分布由binary峰和recoil峰组成,末态电子与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对峰的大小有显著贡献.更进一步,修正后的binary峰的幅值对入射电子能量E_0和散射电子偏角θ_1的变化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能入射电子 有效电荷 屏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射电子被中性原子散射过程中的库仑波描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穗萌 张玉 +1 位作者 吴兴举 宋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640,共5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我们早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对于初、末通道,分别使用了解析的平面波和库仑波,而现有的波函数与早期工作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我们早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对于初、末通道,分别使用了解析的平面波和库仑波,而现有的波函数与早期工作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在初通道,现有的波函数包含有入射电子与中性原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效应,而早期文章则没有这种效应.这里使用的末态波函数与以前是相同的.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通道 库仑波 有效电荷 三重微分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射电子被中性原子散射过程中的库仑波描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穗萌 张玉 +1 位作者 吴兴举 宋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19-122,共4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培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高化氯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培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高化氯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通道 库仑波 有效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e,2e)反应中末通道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7-251,共5页
在Chen等人工作 ( 2 0 0 1,Chin .Phys .10 2 90 )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 (e ,2e)反应的末态He+中核外电子的有效屏蔽给出修正。并用修正后的索末菲参量计算了入射能为 4 0eV时 ,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 在Chen等人工作 ( 2 0 0 1,Chin .Phys .10 2 90 )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 (e ,2e)反应的末态He+中核外电子的有效屏蔽给出修正。并用修正后的索末菲参量计算了入射能为 4 0eV时 ,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结果与其它理论结果及最新绝对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原子 (E 2E)反应 末通道屏蔽效应 三重微分截面 HE原子 电子离化 有效电荷 电离 电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e,2e)反应中库仑波描述入射电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当初通道使用具有有效电荷库仑波时 ,完成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三重微分截面的理论推导。计算表明 :初通道库仑场对较低入射能量情况下 ,(e ,2e)
关键词 初通道 库仑波 有效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原子(e,3e)反应中末态波函数的动量相关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穗萌 吴兴举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了He原子 (e ,3e)反应中末态四体的动量相关。用改进后的理论计算了高能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的五重微分截面 (FDCS)。与前期理论相比 。
关键词 HE原子 动量相关 有效电荷 (e 3e)反应 氦原子 五重微分截面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完成了高入射能 (E0 5 .6keV) ,低敲出能 (E1=E2 =10eV)情形下 ,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五重微分截面 (FDCS)的理论计算。计算中使用了三个电子在He+2 离子场中的四体末态波函数。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所得结果与最新的 ... 完成了高入射能 (E0 5 .6keV) ,低敲出能 (E1=E2 =10eV)情形下 ,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五重微分截面 (FDCS)的理论计算。计算中使用了三个电子在He+2 离子场中的四体末态波函数。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所得结果与最新的 (e,3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离 (e 3e)反应 五重微分截面 氦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e)反应中末态波函数的动量相关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在Berakdar工作的基础上,从动量相关的角度入手,导出了任意几何条件下的索末菲参量。并由此计算了入射能为50eV和150eV时,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测量和CCC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尽管计算与实... 在Berakdar工作的基础上,从动量相关的角度入手,导出了任意几何条件下的索末菲参量。并由此计算了入射能为50eV和150eV时,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测量和CCC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尽管计算与实验略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态波函数 坐标相关 动量相关 (E 2E)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e,3-1e)反应中未探测电子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张穗萌 吴兴举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在DS3C模型的基础上,对氦原子(e,3-1e)反应的末态He+2场中未探测电子的屏蔽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e,3-1e)过程中入射能为640eV时,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的四重微分截面(4DCS);讨论了非一级效应对截面结构的影响。所得结果与其他理论计... 在DS3C模型的基础上,对氦原子(e,3-1e)反应的末态He+2场中未探测电子的屏蔽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e,3-1e)过程中入射能为640eV时,电子入射双电离He原子的四重微分截面(4DCS);讨论了非一级效应对截面结构的影响。所得结果与其他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发现:文中结果与最新测量的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微分截面 (e 3-le)反应 屏蔽效应 非一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介质中的能量
14
作者 张穗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在场源不变的静电场中移入电介质后,对系统能量ΔW变化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各文献分歧较大。在文章中,讨论了场源不变情况下系统的静电能,并从(1)ΔW表示包含在电介质中的能量;(2)ΔW表示介质移入电场过程所做的功两个角度对... 在场源不变的静电场中移入电介质后,对系统能量ΔW变化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各文献分歧较大。在文章中,讨论了场源不变情况下系统的静电能,并从(1)ΔW表示包含在电介质中的能量;(2)ΔW表示介质移入电场过程所做的功两个角度对ΔW作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介质 极化 机械功 能量 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e,2e)反应中库仑波描述入射电子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154-156,共3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当初通道使用具有有效电荷库仑波时 ,完成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三重微分截面的理论推导。计算表明 :初通道库仑场对较低入射能量情况下 ,(e,2e)过程的三重微分截面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初通道 库仑波 有效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He的(e,2e)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矿 杨欢 +1 位作者 吴兴举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3-690,共8页
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27.6 eV,29.6 eV和34.6 eV,非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的较好.验证了低入射能时修正后的BBK模型同样适用于非共面双对称条件... 运用修正后的BBK理论计算了入射能为27.6 eV,29.6 eV和34.6 eV,非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的较好.验证了低入射能时修正后的BBK模型同样适用于非共面双对称条件下的(e,2e)过程.从碰撞的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影响出射电子角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面 双对称几何条件 三重微分截面 BBK模型 角分布 索末菲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k态腔场与Bell态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光场的量子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军 沈金玲 +1 位作者 张刚 张穗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3-626,共4页
采用时间演化算符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Fock态腔场与2个全同二能级Bell态原子在偶极共振相互作用过程中光场二阶相干和光场压缩的时间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当2个原子初始处于不同的Bell态时,系统光场二阶相干和光场压缩的时间演化特性不... 采用时间演化算符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Fock态腔场与2个全同二能级Bell态原子在偶极共振相互作用过程中光场二阶相干和光场压缩的时间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当2个原子初始处于不同的Bell态时,系统光场二阶相干和光场压缩的时间演化特性不同,根据这些特征,可以部分甄别双原子Bell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纠缠原子 BELL态 二阶相干特性 光场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Cu的弹性常数随温度及压强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玲玲 杨欢 +1 位作者 张刚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4,共8页
从Anderson-Grüneisen参数定义式和热膨胀系数定义式出发,根据Tallon的普遍化理论,推导出了一个用于计算弹性常数的理论模型,用所得到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了MgO和Cu两种固体材料的弹性常数C_(11)、C_(12)和C_(44)随压强以及温度变... 从Anderson-Grüneisen参数定义式和热膨胀系数定义式出发,根据Tallon的普遍化理论,推导出了一个用于计算弹性常数的理论模型,用所得到的理论模型分别计算了MgO和Cu两种固体材料的弹性常数C_(11)、C_(12)和C_(44)随压强以及温度变化的理论数值,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Kumar模型计算结果以及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Kumar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并且由于所用的推导方法不依赖于晶体的结构,因此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常数 弹性模量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测量装置的设计
19
作者 吴兴举 张穗萌 +2 位作者 薛新霞 周军 杨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3-518,共6页
介绍了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绝对测量装置的设计,采用直线透射技术.因采用了恒温控制作用室,以便较准确测量反应室的绝对气压值;同时采用静电型圆柱能量分析器,并用计数率测量模式代替通常的束流强度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接收立... 介绍了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绝对测量装置的设计,采用直线透射技术.因采用了恒温控制作用室,以便较准确测量反应室的绝对气压值;同时采用静电型圆柱能量分析器,并用计数率测量模式代替通常的束流强度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接收立体角,抑制零度角的弹性散射贡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可以对一些有意义的分子的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进行绝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截面 电子散射 中高能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氢原子(e,2e)反应中非一阶效应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杨欢 高矿 +1 位作者 吴兴举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69-74,共6页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对入射能为27.2eV时,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氢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把结果与一级玻恩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修正后的BBK模型中非一阶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DS3C模型 BINARY峰 RECOIL峰 交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