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容器隐喻和差序格局
1
作者 邓碧琳 王婷 +2 位作者 张积家 刘显翠 刘莎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46,共1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族群认同基础上建构的高层次共同内群体,其内部认同存在层次性。通过3个实验考察处在族群边缘的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容器隐喻、差序格局及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本...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族群认同基础上建构的高层次共同内群体,其内部认同存在层次性。通过3个实验考察处在族群边缘的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的容器隐喻、差序格局及影响因素。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其他民族、国内其他民族名称呈现在圈内反应显著快于呈现在圈外,对国外民族名称呈现在圈内反应显著慢于呈现在圈外,对民族名称反应从快到慢依次是本民族、本地其他民族、国内其他民族、国外民族,说明裕固族中学生已经建构了高层次共同内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且呈现出认同的差序格局。实验2采用图形分类任务,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倾向采用同一图形标记裕固族、藏族、汉族和蒙古族,表明在认知层面,族际接触水平和宗教信仰是主要影响因素,族群中心地位和族源关系起一定作用,民族语言作用较小。实验3采用街道距离测验,发现裕固族中学生倾向把与自己家更近房子分配给蒙古族和藏族,表明在情感态度层面,影响族群认同差序格局的主要因素与认知层面基本一致。这表明,族际接触水平和宗教信仰是影响裕固族中学生族群认同差序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族群认同 容器隐喻 差序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表象清晰度与言语流畅性对言语产生中语义效应的叠加影响
2
作者 方燕红 张积家 尹观海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探讨视觉表象清晰度和言语流畅性对语义效应的影响,从主体变量的角度为语义效应发生实质的理解提供证据。结果表明,与视觉表象清晰度低的被试相比,视觉表象清晰度高的被试图片命名快,出现了显著的视觉表象清晰度效应...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探讨视觉表象清晰度和言语流畅性对语义效应的影响,从主体变量的角度为语义效应发生实质的理解提供证据。结果表明,与视觉表象清晰度低的被试相比,视觉表象清晰度高的被试图片命名快,出现了显著的视觉表象清晰度效应;与言语流畅程度低的被试相比,言语流畅程度高的被试命名图片快,产生了明显的言语流畅性效应;视觉表象清晰度与言语流畅性的作用可以叠加,共同影响着语义效应的强弱,使其或凸显或消弱。所以如此,与两者占用工作记忆的不同成分及占有资源大小有关。言语产生中的语义效应是主、客体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表象清晰度 言语流畅性 言语产生 语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符在汉语词汇抽象语义分类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王斌 晏芹 张积家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采用类别判断任务和ERP技术,考察义符在生物/非生物概念分类中的作用机制。行为结果发现,对生物概念,比起无标示类属义符的词,有标示类属义符词的反应时更短。ERP结果发现,对于两类概念,比起无标示类属义符的词,有标示类属义符的词诱发... 采用类别判断任务和ERP技术,考察义符在生物/非生物概念分类中的作用机制。行为结果发现,对生物概念,比起无标示类属义符的词,有标示类属义符词的反应时更短。ERP结果发现,对于两类概念,比起无标示类属义符的词,有标示类属义符的词诱发的N400波幅更小、LPC波幅更大。研究表明,在汉语词汇抽象语义的分类过程中,义符在语义提取(N400)和语义整合阶段(LPC)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符 汉语词汇 抽象语义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积家 王惠萍 +1 位作者 张萌 张厚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9-453,共5页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画复杂性 笔画重复性 汉字认知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词、汉字词、早期文字和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积家 王娟 刘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63,共17页
采用四种任务考察英文词、汉字词、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在知觉加工和语言加工中的特点,揭示不同类型符号的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知觉相似度判断和语义一致性判断考察符号在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中的特点;实验2考察符号在命名与分类中的表... 采用四种任务考察英文词、汉字词、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在知觉加工和语言加工中的特点,揭示不同类型符号的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知觉相似度判断和语义一致性判断考察符号在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中的特点;实验2考察符号在命名与分类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符号在知觉相似度判断和语义一致性判断中表现不同。符号相似的顺序与文字演化的顺序一致。(2)不同类型符号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英文词和汉字词的命名快于分类,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的分类快于命名。(3)无论是命名还是分类,对汉字词和图画的反应均快于对东巴文和甲骨文的反应。对英文词命名快于对甲骨文和东巴文命名,对英文词分类慢于对东巴文分类。(4)英文词、汉字词和图画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对英文词、汉字词命名快于对图画命名,对图画分类快于对英文词、汉字词分类。甲骨文和东巴文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对甲骨文命名快于对东巴文命名,对东巴文分类快于对甲骨文分类。所以如此,既与符号的外形特征和区别性特征有关,又与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以及对符号的熟悉度有关。研究结果为确定文字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性质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词 汉字词 甲骨文 东巴文 图画 命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和情境影响亲属词的概念结构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积家 王娟 +1 位作者 肖二平 和秀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5-839,共15页
以摩梭人和汉族的高中生为对象,采用自由分类法,考察在满月酒、结婚和吊唁情境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揭示微观文化情境对亲属关系认知的影响以及与宏观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在不同情境下,摩梭人和汉族人对亲属词的分类既有相同... 以摩梭人和汉族的高中生为对象,采用自由分类法,考察在满月酒、结婚和吊唁情境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揭示微观文化情境对亲属关系认知的影响以及与宏观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在不同情境下,摩梭人和汉族人对亲属词的分类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两个民族都看重"亲属的亲密程度"和"辈分",但摩梭人还区分"照顾者/被照顾者",汉族人还考虑"性别"和"亲属关系的性质";(2)摩梭人对亲属词的分类体现了母系文化的特征,重视舅舅和外甥在亲属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汉族人对亲属词的分类体现了汉文化的特征,重视媳妇和孙辈在亲属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亲属概念具有核心特征与情境依赖特征。文化和情境通过概念特征的激活和分类标准的采择影响对亲属词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梭人 汉族 文化 情境 亲属词概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积家 方燕红 陈新葵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义符提供了重要的语法种类信息,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有重要作用。当义符与词类一致时分类快,与词类相反时对分类起干扰作用。实验2表明,高频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义符提供了重要的语法种类信息,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有重要作用。当义符与词类一致时分类快,与词类相反时对分类起干扰作用。实验2表明,高频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词频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义符对低频词分类作用更大。实验3表明,具体性高的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具体性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整个研究表明,义符不仅是结构的“块”,也是语义的“块”,还是语法的“块”。所以如此,与中文名词和动词的结构特点有关。中文名词大多用义符标记事物的物质组成,动词大多用义符标记动作发出的器官或完成动作的工具。义符语法意义的发现丰富了中文和中文认知的理论,对中文教学也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符 名词 动词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符和义符在形声字语音、语义提取中的作用――来自部件知觉眼动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积家 王娟 印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5-900,共16页
采用眼动技术记录汉语阅读者在形声字的语音、语义提取中对声符和义符的注意规律,考察形声字部件的位置、功能和正字法意识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汉字的视觉加工中,阅读者对部件空间位置的注意加工优势受到声旁位置的调节。... 采用眼动技术记录汉语阅读者在形声字的语音、语义提取中对声符和义符的注意规律,考察形声字部件的位置、功能和正字法意识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汉字的视觉加工中,阅读者对部件空间位置的注意加工优势受到声旁位置的调节。对左形右声结构的汉字,被试更多地注意字的右边,对右形左声结构的汉字,被试更多地注意字的左边;(2)在汉语阅读者的正字法规则中,存在着"左侧释义、右侧释音"的部件的位置-功能联结。(3)在通达形声字的语音、语义的过程中,与义符相比,声符具有注意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在语音提取任务中更加明显:声符无需依赖义符的信息便可以相对独立地激活整字的语音,但声符需要义符的配合才能够提取整字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语义 义符 声符 正字法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积家 和秀梅 陈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7-818,共12页
对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行了考察。实验1采用色词干扰的实验范式。结果表明,纳西象形文字的字形比字音和语义更易被激活。命名颜色字的形似字的颜色比命名颜色字的音同或音似字、语义联想字的颜色快。实验2采用色词干... 对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行了考察。实验1采用色词干扰的实验范式。结果表明,纳西象形文字的字形比字音和语义更易被激活。命名颜色字的形似字的颜色比命名颜色字的音同或音似字、语义联想字的颜色快。实验2采用色词干扰实验范式的变式。结果表明,当SOA=100ms时,颜色字及其形似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当SOA为200ms和400ms时,颜色字的语义联想字对颜色块命名的启动效应显著。整个研究表明,在纳西象形文字识别中,字形信息首先被激活,其次是语义,字音的激活不明显。纳西象形文字的识别符合直通假设。所以如此,与纳西象形文字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象形文字 字形 字音 字义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相互作用理论及其证据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积家 方燕红 谢书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9-962,共14页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颜色词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折衷的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影响,又...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颜色词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折衷的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影响,又受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还受语言和文化影响。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颜色认知包括物理-生理、认知-智力、社会-文化三个水平,涉及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和文化六个因素;三个层次、六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颜色词 认知 相互作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提取(Ⅰ) 被引量:59
11
作者 张积家 张厚粲 彭聃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3-71,共9页
语义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从语词的意义与概念统一的观点出发,运用快速分类的方法,对汉字单字词范畴语义的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汉字形声字的义符在汉字单字词的语义提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 语义提取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从语词的意义与概念统一的观点出发,运用快速分类的方法,对汉字单字词范畴语义的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汉字形声字的义符在汉字单字词的语义提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肯定和否定的反应里都存在:在肯定的反应里,当义符标明词的类属时起促进作用,当义符与词义不一致时起干扰作用;在否定的反应里,义符对语义判断有干扰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语义距离与词频在语义提取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提取 干扰作用 分类过程 反应时间 词频 熟悉性 单字词 错误率 概念网络 内部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生活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78
12
作者 张积家 陈栩茜 陈俊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3年第2期6-10,共5页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了广东高校教师的生活压力。结果表明 ,高校教师的生活压力来自家庭生活、发展提高、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工作冲突以及兴趣和满意感等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师 生活压力 家庭 人际关系 工作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积家 党玉晓 +2 位作者 章玉祉 王惠萍 罗观怀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以黑、白、红、橙、黄、绿、蓝、紫、棕、灰、粉红11种基本颜色词为材料,运用颜色概念测试和颜色词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被试是85名盲校学生。结果表明:(1)盲童的颜色概念测试通过的顺序和明眼儿童的颜色命名的顺... 以黑、白、红、橙、黄、绿、蓝、紫、棕、灰、粉红11种基本颜色词为材料,运用颜色概念测试和颜色词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被试是85名盲校学生。结果表明:(1)盲童的颜色概念测试通过的顺序和明眼儿童的颜色命名的顺序既相似,又存在着差异;(2)盲童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实物色/背景色"。(3)盲童的颜色概念组织具有主题关联和slot-filler联系的性质,即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强调事物的功能、语境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童 颜色概念 颜色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和文化对空间认知的影响--汉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词相似性分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积家 谢书书 和秀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4-787,共14页
以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为被试,对Yi-Fu Tuan归纳的17对空间词进行了相似性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分层聚类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围绕着4个主题:⑴三维方位;⑵边界;⑶空间饱和程度;⑷视觉距离。汉族大学生空间词的... 以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为被试,对Yi-Fu Tuan归纳的17对空间词进行了相似性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分层聚类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围绕着4个主题:⑴三维方位;⑵边界;⑶空间饱和程度;⑷视觉距离。汉族大学生空间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⑴方位/状态;⑵以观察者为参照/以物为参照。纳西族大学生的空间认知围绕着5个主题:⑴垂直方位;⑵水平方位;⑶边界;⑷空间饱和度;⑸视觉距离。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词的概念结构也有两个维度:⑴水平/垂直;⑵状态/方位。汉族大学生和纳西族大学生空间认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平/垂直"维度上,这与汉族和纳西族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相一致。整个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对空间认知主题和空间概念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词 空间认知主题 空间概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汉字的知觉分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积家 盛红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9-376,共8页
采用命名技术探讨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汉字知觉分离的影响。实验一探讨了在由相同构字部件组成的汉字整体中部件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由相同构字部件组成的整体中,部件同整体分离的难易与部件数有关,在部件少的整体... 采用命名技术探讨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汉字知觉分离的影响。实验一探讨了在由相同构字部件组成的汉字整体中部件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由相同构字部件组成的整体中,部件同整体分离的难易与部件数有关,在部件少的整体当中,部件反而更难同整体分离,部件之间结合得更紧密,当命名部件时,整体更难被忽视。实验二探讨了部件从由不同构字部件组成的汉字整体中分离出来的情况,结果表明:(1)部件同整体分离的难易取决于整体对于部件的依赖程度。部件在整体当中愈是重要,部件就愈难于同整体分离。(2)部件所处的位置对部件同整体分离亦有重要的影响。作者提出了“整体结合力”(Wholisticuniteforce)的概念。整体结合力是整体与部分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它决定知觉中部分与整体分离的难易。结合力越大,部件就越难于同整体分离,整体对部件就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当人们从意识上将部件同整体分离时,整体对部件的识别就会产生更大的抑制。作者建议,考虑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作用时,不仅要考虑部分的数目,还应考虑部分的质,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考虑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 部分 知觉 关系 分离 整体结合力 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汉-英双语者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 被引量:51
16
作者 张积家 崔占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以母语为藏语、汉语熟练、英语不熟练的藏-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的研究范式,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三种条件下,考察了藏-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结果表明:⑴在三种条件下,被试对汉语词和藏语词的反... 以母语为藏语、汉语熟练、英语不熟练的藏-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的研究范式,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三种条件下,考察了藏-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结果表明:⑴在三种条件下,被试对汉语词和藏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藏语词和汉语词的切换代价差异不显著。⑵在无切换条件下,对藏语词和英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在切换条件下,对英语词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英语词的切换代价显著大于藏语词的切换代价。⑶在无切换条件下,对汉语词和英语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差异不显著;在切换条件下,对英语词反应时长,错误率也高;英语词的切换代价显著大于藏语词的切换代价。整个研究表明,藏-汉-英双语者在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代价主要受语言的熟练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汉语 英语 语码切换 切换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关联性假设的研究进展——新的证据与看法 被引量:51
17
作者 张积家 刘丽虹 谭力海 《语言科学》 2005年第3期42-56,共15页
语言与认知、脑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沃尔夫(Whorf,B.L.)就语言与认知关系提出了语言关联性假设。这一假设刺激了大量研究,引起广泛争论。本文综述了与这一假设有关的新证据,并扩展了这一假设... 语言与认知、脑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沃尔夫(Whorf,B.L.)就语言与认知关系提出了语言关联性假设。这一假设刺激了大量研究,引起广泛争论。本文综述了与这一假设有关的新证据,并扩展了这一假设。作者提出,语言是认知的中介或工具,语言影响认知的方式、过程、策略、难易和结果;语言塑造大脑,而经过语言塑造的大脑反过来又影响语言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关联性 证据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积家 陈新葵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441,共8页
通过4个实验,探讨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会抑制对动作... 通过4个实验,探讨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实验2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不一致或无关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实验3探讨汉字义符的作用是否随词频而变化。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高频词和低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高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低频词快。实验4探讨汉字义符与动作器官是否一致对具体性不同的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和具体性低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具体性低的词快。整个研究表明,汉语动词的结构特点影响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或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作动词 义符 语义 词频 具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积家 陈穗清 +1 位作者 张广岩 戴东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1-1433,共13页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被试使用手语命名,发现在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汉字命名中未出现此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汉字词语义分类任务和图片语义分类...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被试使用手语命名,发现在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汉字命名中未出现此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汉字词语义分类任务和图片语义分类任务,要求被试做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判断,发现在两个语义分类任务中均出现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整个研究表明,在控制了语音因素之后,语义因素在聋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支持了语义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中国手语 语义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词的正字法深度与阅读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积家 王惠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采用命名任务探讨了正字法深度对汉字词读音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正字法深度对汉字词的读音时间有重要影响。对于高频字,汉字的读音反应时的顺序(由快到慢)是规则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和不规则形声字,但规则形声字、象形... 采用命名任务探讨了正字法深度对汉字词读音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正字法深度对汉字词的读音时间有重要影响。对于高频字,汉字的读音反应时的顺序(由快到慢)是规则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和不规则形声字,但规则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只有规则形声字与不规则形声字之间差异显著。但在低频时,规则形声字与会意字、不规则的形声字,象形字与不规则的形声字的读音反应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与单音词相比,多音词的反应时间长,多音词的优势反应与非优势反应的读音时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高频时,多音双字词与单音双字词差异不显著,低频时双音双字词与单音双字词差异显著,从而显示了语境与词频的双重影响。整个研究表明,对于表意的汉字而言,正字法深度也是存在的,并对汉字词的读音时间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字法深度 读音时间 单音词 多音词 词频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