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WR模型的湖南省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1
作者 刘旭峰 陈文明 +4 位作者 杨益民 肖云 罗灵岭 张福林 朱山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
探明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影响作用,对于差异化监测、管控及防止耕地非粮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 探明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影响作用,对于差异化监测、管控及防止耕地非粮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子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022年度耕地非粮化率呈现从中部地区向四周程度加重的趋势。驱动因子与耕地非粮化率在湖南省中东部,南部的丘岗冲垄区拟合程度最高,拟合优度R^(2)为0.647~0.817。GWR结果显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土层厚度系数均值分别为0.502和0.311,城市化率、集中连片度系数均值分别为-0.4和-0.28,该省83.6%的区域集中连片度与耕地非粮化率负相关。驱动因子对全省周边的影响均明显强于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率 驱动因子 空间分异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 集中连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福林 汪寅 +3 位作者 陈宏 陈衔城 吴劲松 周良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增进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dysemhryoplasticneroepithelialtumors,DN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方法 复习 9例DNT的临床表现、放射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9例均为 2 0岁以前发病 ,以癫痫小发作为主要表现 ... 目的 增进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dysemhryoplasticneroepithelialtumors,DN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方法 复习 9例DNT的临床表现、放射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9例均为 2 0岁以前发病 ,以癫痫小发作为主要表现 ,肿瘤均位于大脑皮层内 ,影像学均无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组织病理学上 ,皮层内“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呈结节状分布 ,例 1、4~ 9为单纯型 ,例 2、3为复合型。随访 :例 1术后 5年无复发 ,例 3术前 2年病灶无变化 ,另 7例仍在随访中。结论 DNT是以 2 0岁前起病、难治性癫痫小发作、由“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构成皮层发育不良灶为特征的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可被CT或MRI发现而确诊 ,绝大多数病例手术切除不复发 ,预后良好。复合型中极少数病例的胶质瘤成分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胚胎发育不良 神经上皮瘤 复发 临床病理分析 发作 随访 结论 复合型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07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福林 陈宏 +5 位作者 潘力 陈衔城 徐启武 王善祥 朱静静 周良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s)进行临床与病理观察 ,进一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性。方法 :分析 10 7例PCNSLs的临床资料 ,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 (ABC法 )LCA、L2 6、UCHL 1、Lyso、α1 AT、MAC、GFAP、S 10 0蛋白、EMA等标记 ,... 目的 :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s)进行临床与病理观察 ,进一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性。方法 :分析 10 7例PCNSLs的临床资料 ,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 (ABC法 )LCA、L2 6、UCHL 1、Lyso、α1 AT、MAC、GFAP、S 10 0蛋白、EMA等标记 ,并区分T、B细胞类型。结果 :该肿瘤以 4 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 ,以颅内压力增高或肢体麻瘫为主要表现。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 ,以侵犯大脑半球 (尤以额、颞叶 )较多。PCNSLs的组织学特征为淋巴瘤的瘤细胞形态较单一 ,如体躯性淋巴瘤胞质常少 ;病灶周边区瘤细胞常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 ,病灶中央的瘤细胞呈片状分布伴灶性坏死和出血 ,肿瘤侵及脑膜可引起胶原纤维增多。免疫组化染色的 33例中 ,有 2 9例 (占 84 8% )为B细胞型 ,其中 1例为富T的B细胞型 ;4例(15 2 % )为T细胞型。结论 :PCNSLs为高度恶性肿瘤 ,临床上起病急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力增高、肢体乏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 ;瘤细胞形态相似于体躯性淋巴瘤肿瘤周边部瘤细胞 ,有向血管性 ,以血管为中心 ,侵犯血管壁形成袖套状 ,中心部瘤细胞呈弥漫分布 ,有坏死、出血 ,免疫组化显示为B细胞型与T细胞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PCNS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福林 王圣瑞 +3 位作者 杨苏文 金相灿 姚云峰 张丽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81-2085,共5页
选择了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3种沉水植物,在温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 选择了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3种沉水植物,在温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NaOH-P有明显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分别吸收和转化了36.9%和33.2%,而金鱼藻对沉积物NaOH-P的影响不显著;各处理随着植物的生长,由于根系的吸收作用,沉积物中Olsen-P发生了从非根际→根际→沉水植物的迁移过程,其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更为明显。因此,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控制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沉积物 磷形态 扩散通量 OLSE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新分类统计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福林 汪寅 +5 位作者 陈宏 徐启武 陈衔城 周范民 黄峰平 周良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的WHO分类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及统计学分析中的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7月~ 2 0 0 2年6月 3年间华山医院诊治的 5 10 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及 2 0余种抗体标记 ,依据WHO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作... 目的 探讨新的WHO分类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及统计学分析中的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7月~ 2 0 0 2年6月 3年间华山医院诊治的 5 10 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及 2 0余种抗体标记 ,依据WHO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作病理诊断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在 5 10 9例肿瘤中 ,按WHO(2 0 0 0 )分类 ,属神经系统肿瘤有 3981例 ,其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14 98例 (占 37 6 4 % ) ,颅脊神经肿瘤 5 36例 (占 13 4 6 % ) ,脑膜肿瘤 1379例 (占 34 6 4 % ) ,其中脑膜上皮组织肿瘤1130例 (占 2 8 38% )和脑膜间叶组织肿瘤 2 4 9例 (占 6 2 5 % )。未定组织来源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 110例 (占 2 76 % )。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 72例 (占 1 80 % ) ,胚生殖细胞肿瘤 5 2例 (占 1 32 % ) ,鞍区颅咽管瘤 139例 (占 3 4 9% )和转移性肿瘤 195例 (占 4 90 % )。同期的非神经系统肿瘤 ,即垂体腺肿瘤 10 4 2例 (占 2 0 39% )和其他类肿瘤 86例 (占 1 6 8% )。结论 脑膜肿瘤和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比例均有升高 ,认识先进仪器和设备并应用于肿瘤诊断 ,并认识少突胶质肿瘤病理形态学本质及胶质母细胞瘤新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WHO分类 统计学分析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运行过程中芯棒出现脆断原因初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福林 张善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复合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高压端的芯棒与金具非联接部位所出现的断裂,不是纯拉力造成的,而是耐酸性差的芯棒,被高场强下电晕产生的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缓慢腐蚀后在承担正常载荷时造成的。文章分析了其断裂原因和作用机理,并... 复合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高压端的芯棒与金具非联接部位所出现的断裂,不是纯拉力造成的,而是耐酸性差的芯棒,被高场强下电晕产生的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缓慢腐蚀后在承担正常载荷时造成的。文章分析了其断裂原因和作用机理,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芯棒 脆断 绝缘子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血管瘤病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福林 汪寅 +2 位作者 陈宏 潘力 季跃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 :认识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本质。方法 :复习 3例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抗体包括 :EMA、vimentin、SMA、GFAP、Syn及相关文献。 结果 :3例均为男性 ,2例为少年 ,均有癫痫发作 ,另1... 目的 :认识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本质。方法 :复习 3例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抗体包括 :EMA、vimentin、SMA、GFAP、Syn及相关文献。 结果 :3例均为男性 ,2例为少年 ,均有癫痫发作 ,另1例为偶有头痛 ,均经CT或MRI扫描而发现病变。病变位于颞后近颞顶枕三角区的皮层内。皮层内充满围绕小血管生长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或脑膜上皮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EMA、vimentin阳性。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砂粒小体或钙化形成 ,病灶内残留神经细胞和胶质增生。结论 :从病变的临床表现看 ,本组 3例可能均属于散发型脑膜血管瘤病 ,而非 2型神经纤维瘤病 (NF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肿瘤 脑膜血管瘤病 C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WHO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使脑瘤诊断规范化 被引量:56
8
作者 张福林 李振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系统肿瘤 WHO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老化内在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福林 王黎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83,共4页
为确保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根据外绝缘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外绝缘所用材料结构性能的差别及外绝缘塑炼硫化工艺特点,通过分析验证认为,采用进口D4生产出有甲基封头,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硅橡胶和微酸性能的白炭黑等原料,在密... 为确保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根据外绝缘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外绝缘所用材料结构性能的差别及外绝缘塑炼硫化工艺特点,通过分析验证认为,采用进口D4生产出有甲基封头,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硅橡胶和微酸性能的白炭黑等原料,在密炼机内通过适当温度进行塑炼后,存放一段时间进行高温硫化成型的外绝缘,有着明显耐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外绝缘材质 老化 硅橡胶 微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耐电腐蚀特点及其电蚀老化区域性的差异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福林 王黎明 陈虹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85,共3页
为了了解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电蚀老化状态和区域性的差异,对Al(OH)3耐电腐蚀机理、外绝缘材质中Al(OH)3颗粒分布状态和环境污湿因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Al(OH)3颗粒分解成水蒸气、析出白色粉末状氧化铝,并催化生成二氧化碳,将使外... 为了了解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电蚀老化状态和区域性的差异,对Al(OH)3耐电腐蚀机理、外绝缘材质中Al(OH)3颗粒分布状态和环境污湿因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Al(OH)3颗粒分解成水蒸气、析出白色粉末状氧化铝,并催化生成二氧化碳,将使外绝缘材质逐渐微观减薄和加大表面的粗糙度,而引起电蚀老化的污湿环境因素,近期不可能得到改善,因此必然引起其电蚀老化出现区域性差异。此外,外绝缘憎水表面污珠场强变化引起的电晕也是促使电蚀老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外绝缘材质 耐电腐蚀 电蚀老化 区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运行过程中芯棒出现脆断原因初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福林 张善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52,共3页
复合绝缘子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机械性能损坏,一般会发生在应力分布不均、材料性能相差悬殊的金具与芯棒连接界面部位,其界面机械极限强度只有芯棒非连接部分50%左右,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复合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上大量使用,... 复合绝缘子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机械性能损坏,一般会发生在应力分布不均、材料性能相差悬殊的金具与芯棒连接界面部位,其界面机械极限强度只有芯棒非连接部分50%左右,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复合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上大量使用,在国内外输电线路上运行的复合绝缘子,在芯棒非连接部分都出现过断裂现象.虽然这种断裂事例极少,但却直接危及电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各种相关因素所在,并以此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给电力系统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运行过程 芯棒 断裂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福林 胡云峰 段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97-1398,1406,共3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因缺乏特异征象,就诊时大部分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30%~40%,尤其是完全缓解率过低,中位生存期无明显改善。近年来新药、新方案的临床治...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因缺乏特异征象,就诊时大部分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30%~40%,尤其是完全缓解率过低,中位生存期无明显改善。近年来新药、新方案的临床治疗逐渐形成主流。目前尚无公认的规范标准化疗方案。我科从2005年7月~2006年9月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胃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西紫杉醇 氟尿嘧啶 顺铂 亚叶酸钙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憎水迁移的稳定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福林 王黎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研究了产品外绝缘表面积污期间的憎水迁移过程 ,结果表明 ,外绝缘材质中自由状态硅氧烷分子是维持长期运行产品憎水迁移性能的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外绝缘材质 憎水迁移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金具部件塑变规律及其结构尺寸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福林 邸向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6,61,共4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结构部件间的组配特点和金具部件界面受外力塑变的规律 ,对金具部件所用材料性能、金具外压部位外部结构形状、金具塑变部位结构厚度、金具部件内孔尺寸公差和内孔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压连接界面 金具部件 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鞘瘤假腺性结构的本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福林 朱静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认识神经鞘瘤假腺性结构的本质及其发生原因 ,决定是否采纳假腺性神经鞘瘤之命名。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 12 6例神经鞘瘤的病理形态表现。结果 :颅内和椎管内神经鞘瘤除了具有躯体神经普通型神经鞘瘤的A、B区结构表现外 ,... 目的 :认识神经鞘瘤假腺性结构的本质及其发生原因 ,决定是否采纳假腺性神经鞘瘤之命名。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 12 6例神经鞘瘤的病理形态表现。结果 :颅内和椎管内神经鞘瘤除了具有躯体神经普通型神经鞘瘤的A、B区结构表现外 ,尚易发生出血、囊性变、核多形性、泡沫细胞和假腺样结构等变化。免疫组化证明这些假腺样或腔隙状结构由神经鞘瘤的瘤细胞组成 ,对S 10 0蛋白、MBP呈阳性表达 ,对EMA和CEA呈阴性表达。结论 :神经鞘瘤的假腺样和腔隙状结构和颅内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出血、囊性变、核异形、泡沫细胞等改变一样 ,可能是在肿瘤的退行性改变中对囊液的反应性改变 ,以不采用“假腺性神经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结构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合成绝缘子内楔连接界面结构机械性能的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福林 张建华 《中国电力》 CSCD 1995年第7期24-27,61,共5页
针对合成绝缘子当前运行中机械性能存在的问题,联系目前国内外合成绝缘子通常采用的几种连接界面结构连接原理,结构部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界面结构适用性,连接强度分散性,以及实际试验、运行情况的对比;并结合内楔连接界面结构... 针对合成绝缘子当前运行中机械性能存在的问题,联系目前国内外合成绝缘子通常采用的几种连接界面结构连接原理,结构部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界面结构适用性,连接强度分散性,以及实际试验、运行情况的对比;并结合内楔连接界面结构芯棒端部分应力分布状况分析。认为合成绝缘子采用内楔连接界面结构,是机械性能最可靠的连接方式。对其尚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绝缘子 连接构件 绝缘子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机械性能的分析及结构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8,53,共3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连接界面结构特点 ,分析了界面和芯棒的机械力传递机理和金具最佳形状结构 ,得出了在室温下组装的芯棒径向弹性变形量不宜过大的结论。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压接连接界面 机械性能 结构参数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外绝缘抗老化性能综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福林 张福祥 《中国电力》 CSCD 1996年第6期42-45,共4页
对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结构形式、抗老化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和长期运行考验表明,它具有耐高低温,抗腐蚀,抗老化,持有憎水性能等特点。其外绝缘能满足在大气条件下长期运行的要求,能保证高压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 对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结构形式、抗老化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和长期运行考验表明,它具有耐高低温,抗腐蚀,抗老化,持有憎水性能等特点。其外绝缘能满足在大气条件下长期运行的要求,能保证高压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适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合成绝缘子 绝缘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的性能监测及机械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福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6-48,共3页
根据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结构的特点 ,提出声发射装置是监测组装性能的有效手段 ;对关键部件组装施压时的安全裕度和关键部位在额定拉伸应力下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压接界面结构 性能监测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质憎水迁移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福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2-44,52,共4页
较为详细地分析出外绝缘中各种填充剂对硅橡胶本身特有几种憎水迁移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指出产品长期运行过程中,外绝缘中微酸的填充剂和外绝缘表面所沉积污秽物中偏酸无机化合物的诱导作用,促使硅橡胶硅氧烷分子发生异裂反应生成小... 较为详细地分析出外绝缘中各种填充剂对硅橡胶本身特有几种憎水迁移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指出产品长期运行过程中,外绝缘中微酸的填充剂和外绝缘表面所沉积污秽物中偏酸无机化合物的诱导作用,促使硅橡胶硅氧烷分子发生异裂反应生成小分子,这也是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憎水迁移性能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硅橡胶表面 憎水迁移性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