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叶伟
李春海
+3 位作者
丁悦
张硕凌
朱伟荣
刘尚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例,L5/S18例。MRI显示不稳节段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9例,侧方椎间盘突出11例;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15例,其中侧隐窝狭窄11例,中央型椎管狭窄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为70~90ml,平均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伤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19例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8.74±4.70分,术后第3天为12.26±2.18分,术后3个月为9.95±2.39分,末次随访为8.05±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73±1.49mm,术后第3天为13.53±1.63mm,末次随访为12.32±1.42m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10例融合器出现2mm以内沉陷,5例出现较明显沉陷(>2mm),无融合器脱落。18例患者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但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仍有腿部疼痛,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为骨粒脱落所致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B—Twin椎间融合器
后路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海
叶伟
+3 位作者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Cage+TSRH等6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后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另外,加用TSRH内固定组后该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右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分别下降至1.49±0.58,1.60±0.98,1.21±0.34,1.29±0.41,1.60±0.87,1.53±0.98(P<0.01)。结论:单纯后路椎间融合器可增加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节段的稳定性,且小关节切除越少,脊柱稳定性越好。对于小关节切除太多者,可加用椎弓根内固定增加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小关节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路椎间融合器对不同节段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春海
叶伟
+3 位作者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5-S1,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Cage固定...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5-S1,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Cage固定等5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对于L5-S1节段,在双侧小关节内侧分别切除1/3时,后路椎间融合器能降低其前屈、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70±2.50、2.32±0.99(P〈0.01);切除1/2小关节时,其前屈运动范围降低,为6.02±2.15(P〈0.05);但切除全部小关节时,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轴向旋转运动范围降低,分别为2.59±0.27、2.69±1.10、1.08±0.76、1.02±0.69(P〈0.01)和1.15±0.30(P〈0.05)。结论: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对前者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在L5-S1节段应用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时,小关节切除不能超过1/3,否则,必须附加后路器械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小关节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叶伟
李春海
丁悦
张硕凌
朱伟荣
刘尚礼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例,L5/S18例。MRI显示不稳节段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9例,侧方椎间盘突出11例;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15例,其中侧隐窝狭窄11例,中央型椎管狭窄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为70~90ml,平均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伤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19例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8.74±4.70分,术后第3天为12.26±2.18分,术后3个月为9.95±2.39分,末次随访为8.05±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73±1.49mm,术后第3天为13.53±1.63mm,末次随访为12.32±1.42m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10例融合器出现2mm以内沉陷,5例出现较明显沉陷(>2mm),无融合器脱落。18例患者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但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仍有腿部疼痛,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为骨粒脱落所致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B—Twin椎间融合器
后路
小切口
Keywords
Lumbar degenerative instability
B-Twin cages
Posterior approach
Minimal incision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春海
叶伟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Cage+TSRH等6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后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另外,加用TSRH内固定组后该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右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分别下降至1.49±0.58,1.60±0.98,1.21±0.34,1.29±0.41,1.60±0.87,1.53±0.98(P<0.01)。结论:单纯后路椎间融合器可增加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节段的稳定性,且小关节切除越少,脊柱稳定性越好。对于小关节切除太多者,可加用椎弓根内固定增加其稳定性。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小关节
应力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fusion cage
biomechanics
facet joint
stress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路椎间融合器对不同节段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春海
叶伟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67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5-S1,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Cage固定等5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对于L5-S1节段,在双侧小关节内侧分别切除1/3时,后路椎间融合器能降低其前屈、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70±2.50、2.32±0.99(P〈0.01);切除1/2小关节时,其前屈运动范围降低,为6.02±2.15(P〈0.05);但切除全部小关节时,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轴向旋转运动范围降低,分别为2.59±0.27、2.69±1.10、1.08±0.76、1.02±0.69(P〈0.01)和1.15±0.30(P〈0.05)。结论: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对前者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在L5-S1节段应用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时,小关节切除不能超过1/3,否则,必须附加后路器械固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小关节
应力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fusion cage
biomechanics
facet joint
stress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叶伟
李春海
丁悦
张硕凌
朱伟荣
刘尚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李春海
叶伟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路椎间融合器对不同节段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李春海
叶伟
李鉴轶
黄东生
刘尚礼
张硕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