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邓念东
张硕伦
+1 位作者
梁毅轩
毛祝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8-458,共11页
围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了植被恢复技术在黄土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植被恢复技术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植被恢复不仅能固土防护,还能提高边坡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依据黄土高...
围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了植被恢复技术在黄土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植被恢复技术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植被恢复不仅能固土防护,还能提高边坡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依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以及水土流失的成因,梳理了中外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历程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喷播修复和覆坡修复技术,这些技术各有优劣,针对立地条件和环境特征选择性地使用,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后探讨了植被恢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植物种类合理搭配、土壤基质改良和技术创新是提升边坡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同时,建议结合遥感、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管理,将有助于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与精准度。最后,呼吁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边坡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黄土边坡
生态修复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淋巴管肌瘤病肺外病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4 位作者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郑朋腾
张硕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像可显示84.85%(28/33)的乳糜胸,表现为患侧胸部分放射性增高;16例(16/39,41.03%)伴乳糜腹,^(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16/16,100%),表现为腹盆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34例(34/39,87.18%)伴腹/盆腔淋巴管肌瘤,^(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淋巴管肌瘤(34/34,100%),表现为髂、腰及纵隔粗大、团、串状分布的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8例(8/39,20.51%)伴下肢淋巴水肿,3例LAM伴阴囊淋巴水肿,^(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24例(24/39,61.54%)伴左静脉角区放射性浓聚。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可判断LAM患者肺外病变分布,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淋巴系闪烁造影术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邓念东
张硕伦
梁毅轩
毛祝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8-45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359,41702377)。
文摘
围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了植被恢复技术在黄土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植被恢复技术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的有效措施。植被恢复不仅能固土防护,还能提高边坡的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依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以及水土流失的成因,梳理了中外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历程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喷播修复和覆坡修复技术,这些技术各有优劣,针对立地条件和环境特征选择性地使用,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后探讨了植被恢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植物种类合理搭配、土壤基质改良和技术创新是提升边坡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同时,建议结合遥感、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管理,将有助于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与精准度。最后,呼吁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边坡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黄土边坡
生态修复
植被恢复
Keywords
loess plateau
soil erosion
loess slop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淋巴管肌瘤病肺外病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郑朋腾
张硕伦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核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4,共4页
基金
2021年度“扬帆”计划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LX202113)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Z191100006619051)
+1 种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J2019Z60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科研基金(2019-LB03)。
文摘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像可显示84.85%(28/33)的乳糜胸,表现为患侧胸部分放射性增高;16例(16/39,41.03%)伴乳糜腹,^(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16/16,100%),表现为腹盆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34例(34/39,87.18%)伴腹/盆腔淋巴管肌瘤,^(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淋巴管肌瘤(34/34,100%),表现为髂、腰及纵隔粗大、团、串状分布的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8例(8/39,20.51%)伴下肢淋巴水肿,3例LAM伴阴囊淋巴水肿,^(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24例(24/39,61.54%)伴左静脉角区放射性浓聚。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可判断LAM患者肺外病变分布,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淋巴系闪烁造影术
乳糜胸
Keywords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lymphoscintigraphy
chylothorax
分类号
R56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7.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邓念东
张硕伦
梁毅轩
毛祝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淋巴管肌瘤病肺外病变
文哲
童冠圣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郑朋腾
张硕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