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建设概述及实践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矿生 慕立俊 +3 位作者 陆红军 齐银 薛小佳 拜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7,共12页
借鉴北美HFTS成功经验,长庆油田围绕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目标,整体规划了三期水力压裂试验场HFFL建设。I期于2022年启动,2024年完成,是国内首个完整意义上的水力压裂试验场。I期重点围绕夹层性页岩油长71、长72储层,坚持“压前地质工程... 借鉴北美HFTS成功经验,长庆油田围绕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目标,整体规划了三期水力压裂试验场HFFL建设。I期于2022年启动,2024年完成,是国内首个完整意义上的水力压裂试验场。I期重点围绕夹层性页岩油长71、长72储层,坚持“压前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压中测试响应反演拟合、压后取心验证分析评价”的研究路径,综合应用光纤、双井微地震、井下电视、示踪剂及取心等10项16井次测试,系统开展人工裂缝形态、多簇起裂及产液贡献率等精细评价,主要认识包括:(1)页岩油压后地下裂缝类型多样,300 m取心过程中累计发现裂缝431条,其中压裂缝115条、层理缝239条;(2)裂缝复杂程度远超预期,人工裂缝总量远大于簇数,局部未严格按照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受到岩性、天然裂缝发育等综合影响,裂缝存在明显偏转、沟通、弯曲等现象;(3)水力裂缝缝长延伸较长,缝高整体受控,支撑剂在取心岩屑中广泛分布,裂缝面同样观察到支撑;(4)多簇100%起裂,但扩展过程呈动态变化,砂液分配差异大,光纤评价均一指数平均61.8%;(5)长期产剖动态跟踪显示,生产6个月后,多裂缝段与优质甜点段贡献逐渐凸显。综上,水力试验场对长庆页岩油重新认识油藏、缝控储量、裂缝、产量提供了更加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井网优化、开发技术政策制定以及体积压裂优化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内水力压裂试验场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水力压裂试验场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波及体积评价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矿生 薛小佳 +4 位作者 陶亮 熊作为 陈文斌 武安安 闫广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134,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夹层型页岩油体积压裂缝网波及体积定量表征难度大的问题,应用物理模拟实验与矿场数据,耦合关键地质工程参数,建立缝网改造体积预测模型,基于岩石微观结构与润湿性,建立了考虑流体压力下的多尺度孔隙渗吸模型,...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夹层型页岩油体积压裂缝网波及体积定量表征难度大的问题,应用物理模拟实验与矿场数据,耦合关键地质工程参数,建立缝网改造体积预测模型,基于岩石微观结构与润湿性,建立了考虑流体压力下的多尺度孔隙渗吸模型,对缝网渗吸体积进行定量表征,并提出新的缝网波及系数概念,定量评价缝网波及体积。研究表明:页岩油体积压裂裂缝总体呈现条带状缝网形态,形似“仙人掌”;影响缝网波及体积的主控因素依次为压裂液量、裂缝密度、脆性指数、施工排量、水平应力差、油层厚度、加砂量;缝网改造体积是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波及体积的主要贡献者,压裂液在缝网中的渗吸主要用于补充地层能量,典型平台缝网波及系数为33.2%~63.6%,需进一步提高缝网波及体积。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缝网波及体积 渗吸模型 缝网波及系数 庆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油田页岩油水平井压增渗一体化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矿生 唐梅荣 +1 位作者 陶亮 杜现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5,共7页
庆城油田页岩油储层低压、低脆性指数特征明显,是阻碍体积压裂后建立高效驱替渗流系统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了压裂、增能和渗吸(压增渗)一体化体积压裂技术。建立了页岩油储层类型精细划分方法;基于长期产液剖面测试所得矿场大数据,优... 庆城油田页岩油储层低压、低脆性指数特征明显,是阻碍体积压裂后建立高效驱替渗流系统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了压裂、增能和渗吸(压增渗)一体化体积压裂技术。建立了页岩油储层类型精细划分方法;基于长期产液剖面测试所得矿场大数据,优化了不同储层类型改造策略;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压增渗体积压裂技术关键参数。研究表明:Ⅰ+Ⅱ类储层改造段数占比83.6%,产出占比95.5%,为主要产能贡献段;Ⅲ类储层产出占比仅4.5%,对产能贡献有限,因此,应优先改造Ⅰ+Ⅱ类储层,选择性改造Ⅲ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进液强度最优区间分别为20~25 m^(3)/m和15~20 m^(3)/m,增能方式为同步增能。庆城油田200余口页岩油水平井应用了压增渗一体化体积压裂技术,单井初期产油量由9.6 t/d提高至18.0 t/d,单井1年累计产油量由2380 t提高至5256 t,单井估计最终可采量由1.8×10^(4) t提高至2.6×10^(4) t,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技术为其他同类非常规页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 产液剖面 单井产量 庆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平井CO_(2)区域增能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矿生 齐银 +3 位作者 薛小佳 陶亮 陈文斌 武安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储层压力低、缝网复杂程度低和黄土塬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以该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滑溜水和CO_(2)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利用高能CT监测了CO_(2)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分析了CO_(2)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可行...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储层压力低、缝网复杂程度低和黄土塬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以该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滑溜水和CO_(2)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利用高能CT监测了CO_(2)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分析了CO_(2)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可行性;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CO_(2)注入关键参数,形成了适合庆城油田页岩油的CO_(2)区域增能体积压裂技术。研究表明:前置CO_(2)压裂可提高长7段页岩油储层裂缝复杂程度,裂缝沿层理弱面扩展并纵向穿层形成缝网;增能理念应由单井段间交替增能向平台整体注入实现井间、段间协同一体增能转变,单井采用全井段注入增能模式,可实现缝控区域全覆盖。庆城油田某平台进行了页岩油CO_(2)区域增能体积压裂试验,与采用常规体积压裂技术的邻井相比,3口试验水平井平均压力保持程度提高1.5倍,单井平均初期产油量提高28.6%。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_(2)区域增能体积压裂能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增加区域地层能量,提高单井产能,可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CO_(2)区域增能 体积压裂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组合支撑剂在裂缝中运移规律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矿生 张同伍 +3 位作者 吴顺林 李年银 何思源 李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对于指导压裂设计和压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排量、支撑剂类型、压裂液黏度等问题上,而在不同支撑剂组合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设计了不同支撑... 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对于指导压裂设计和压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排量、支撑剂类型、压裂液黏度等问题上,而在不同支撑剂组合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设计了不同支撑剂组合对支撑剂运移规律影响的实验方案,采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装置进行支撑剂运移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粒径较小的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更均匀,而大粒径的支撑剂更容易在入口处沉降;不同比例的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支撑剂组合时,其形成的砂堤平衡高度之间差异较小,而砂堤高度的非均匀性差异却较大,此时大量支撑剂沉降在裂缝入口端,裂缝深部支撑剂充填量较小,未能形成足够长、有导流能力的有效充填裂缝;而不同比例的中等粒径与小粒径组合时,支撑剂能获得比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支撑剂组合更远的铺置距离,且形成的砂堤高度较为理想,不同比例之间砂堤高度的非均匀性差异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支撑剂 运移规律 粒径组合 可视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7致密油藏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矿生 刘顺 +2 位作者 蒋建方 刘光普 蒋睿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5期29-32,76,共4页
长7致密油藏脆性指数的大小是该油组制定混合水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常规测井数据通过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软件对目标井段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计算,并结合长7储层岩样室内三轴岩石力学试验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建立... 长7致密油藏脆性指数的大小是该油组制定混合水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常规测井数据通过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软件对目标井段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计算,并结合长7储层岩样室内三轴岩石力学试验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建立了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动静态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该区静态杨氏模量小于动态值,大约是0.569倍;泊松比的静态与动态值相当,互有大小;相关系数均大于0.9。形成了一种长7致密油藏定量计算脆性指数的方法,室内岩样试验计算的和依测井数据解释的脆性指数大小比较接近,相差1.041倍,相关性较好。优选脆性指数较高的井层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脆性指数 计算方法 应用 裂缝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平井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65
7
作者 慕立俊 赵振峰 +4 位作者 李宪文 张矿生 唐梅荣 杜现飞 白晓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635,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而受储层物性致密、原始油藏压力系数低和湖相沉积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影响,常规直井开发单井产量极低。2011年以来针对页岩油Ⅰ与Ⅱ类储层,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技术攻关试验成功,单井产量突破10 t/d,但仍面临...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而受储层物性致密、原始油藏压力系数低和湖相沉积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影响,常规直井开发单井产量极低。2011年以来针对页岩油Ⅰ与Ⅱ类储层,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技术攻关试验成功,单井产量突破10 t/d,但仍面临规模开发单井产量递减大、低油价下效益差的问题,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和产量向效益转化速度极慢。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出程度,从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及裂缝形态综合认识评价入手,瞄准优质储量裂缝最大化控制,综合岩性、物性、含油性和可压性评价,建立了水平段储层品质和工程品质一体化分级评价标准;创新了基于水平段分类的非均匀细切割多簇裂缝设计和缝控体积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利用限流和架桥原理,集成配套了极限分簇射孔、动态暂堵转向等裂缝控制技术提高多簇有效性;采用可溶桥塞压裂工具、低成本滑溜水压裂液和组合粒径石英砂支撑剂,实现细切割体积压裂成本控降。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页岩油Ⅰ与Ⅱ类储层规模效益开发的长水平井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模式,2017~2018年共实施85口水平井,初期日产油达到16 t以上,12个月累产油达到4 850 t,较前期提高1 120 t,第一年递减率下降15%,预测单井产量可提高近1×104t,盈亏平衡点由63美元/桶下降至42美元/桶。矿场实践证实,采用长水平井+细切割压裂+高强度改造是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有效技术途径,该技术为其它页岩油资源高效动用和效益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标准 页岩油 水平井 细切割压裂 缝控储量 效益开发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87
8
作者 李宪文 张矿生 +4 位作者 樊凤玲 唐梅荣 卜向前 王文雄 李向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42-146,152,共6页
长庆油田借鉴国外体积压裂理念及改造经验,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渗透率在0.3mD以下)开展了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分析了体积压裂对储层条件的要求及在盆地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工艺设计模... 长庆油田借鉴国外体积压裂理念及改造经验,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渗透率在0.3mD以下)开展了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分析了体积压裂对储层条件的要求及在盆地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工艺设计模式,并初步认识了盆地致密油层体积压裂缝网形态,为国内致密油储层体积压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层 体积压裂 改造体积 脆性 天然裂缝 缝网形态 设计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裂缝形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达引朋 赵文 +3 位作者 卜向前 张矿生 李志文 吴顺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781-784,共4页
油井重复压裂是目前老油田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重复压裂的针对性和措施效果,有必要对重复压裂裂缝形态进行研究。文中以长庆油田某低渗透油藏为例,选取典型的菱形反九点井网为分析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考虑注... 油井重复压裂是目前老油田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重复压裂的针对性和措施效果,有必要对重复压裂裂缝形态进行研究。文中以长庆油田某低渗透油藏为例,选取典型的菱形反九点井网为分析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考虑注采和一次裂缝影响条件下不同位置的储层应力变化规律和油井重复压裂裂缝形态。结果表明,不同注采比条件下,储层应力总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注采时间的延长,储层应力变化幅度呈增大趋势;同一注采比条件下,应力改变随时间而变化,总的规律是应力的改变先增大后减小;应力改变最大的时间出现在20~30个月,因而是最佳的重复压裂时机;井网不同位置的油井水力裂缝的转向半径不同,中心井和角井的规律接近,而中间井的规律差别较大,总体上中间井的水力裂缝转向半径小于中心井和角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重复压裂 数值模拟 应力变化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裂缝高导流能力的脉冲加砂压裂新方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顺林 李宪文 +3 位作者 张矿生 唐梅荣 李向平 达引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储量大、分布稳定,是长庆油田5 000万t上产、稳产的重要接替资源.该类油藏由于储层致密、物性差,前期改造效果差,常规压裂技术难以有效动用,急需开辟一条新途径进行油藏的有效改造.文中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储量大、分布稳定,是长庆油田5 000万t上产、稳产的重要接替资源.该类油藏由于储层致密、物性差,前期改造效果差,常规压裂技术难以有效动用,急需开辟一条新途径进行油藏的有效改造.文中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自身特征,阐述了“脉冲式加砂、纤维压裂液携砂及等间簇射孔”的一种新型压裂改造技术,在压裂裂缝中通过支撑剂的交替充填,形成稳定的流动通道网络,使裂缝具备较高的导流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通过3口直井的现场试验,与常规压裂井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高导流能力的脉冲加砂压裂技术,压后初期裂缝导流能力提高14.1%,试油产量、投产产量、单位压差累计产油量和产能指数均比常规压裂井高1.1~1.4倍,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高导流能力 脉冲式加砂 纤维压裂液 等间簇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政策效益及启示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亚娟 马旭 +2 位作者 张矿生 古永红 李红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美国非常规能源开发的繁荣,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也逐渐拉开序幕。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技术以多层多段技术为主,开发难度及开发成本远大于常规天然气,盈利能力不强。为此,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北美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随着美国非常规能源开发的繁荣,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也逐渐拉开序幕。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技术以多层多段技术为主,开发难度及开发成本远大于常规天然气,盈利能力不强。为此,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北美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①美国政府在北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从税收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监管及研究基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力度,这对推动美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在不到20a的时间迅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对多个页岩气、致密气气藏经济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假定10%的内部收益率,美国非常规气达到收益平衡的基准气价是1.61元/m3。结论认为,鉴于中国较低的气价和非常规储层较高的开发成本,要达到盈亏平衡,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对企业也提出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非常规天然气 开发 扶持政策 经济效益 启示 施工效率 作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全可溶桥塞体积压裂技术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安杰 唐梅荣 +2 位作者 张矿生 陈文斌 张翔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3,共5页
致密油水平井目前主要使用复合桥塞进行分段体积压裂,压裂后需钻除桥塞,钻塞作业井控风险大、周期长、费用高,在超长水平井中钻塞的难度更大。全可溶桥塞压裂后可自行溶解,不需钻塞,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为解决该问题,引进了国外全... 致密油水平井目前主要使用复合桥塞进行分段体积压裂,压裂后需钻除桥塞,钻塞作业井控风险大、周期长、费用高,在超长水平井中钻塞的难度更大。全可溶桥塞压裂后可自行溶解,不需钻塞,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技术。为解决该问题,引进了国外全可溶桥塞,对其溶解性和承压性能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自主研制了配套的低成本可溶性堵球,通过大型物模实验形成了全可溶桥塞泵送施工关键参数图版,并在国内致密油水平井开展了规模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全可溶桥塞泵送投放顺利,承压为70MPa,坐封、封隔性能可靠,完全满足水平井体积压裂需求;压裂后15d内桥塞自行溶解,不需要钻塞,可实现井筒全通径;研制的可溶堵球2d内完全溶解,可实现快速投产;单井试油周期缩短30%,作业成本降低20%,提效降本效果明显。该研究成果为全可溶桥塞实现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全可溶桥塞 可溶性堵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水淹油井堵水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达引朋 卜向前 +2 位作者 姚晓翔 张矿生 李志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提高水淹油井的单井产量,根据油井不同见水类型,研究形成了不同水淹类型油井堵水压裂技术。针对孔隙性见水油井,研究形成了选择性堵水压裂技术,选择性堵水剂的堵水率是其堵油率的3.3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封堵能力。针对裂缝性见水油... 为了提高水淹油井的单井产量,根据油井不同见水类型,研究形成了不同水淹类型油井堵水压裂技术。针对孔隙性见水油井,研究形成了选择性堵水压裂技术,选择性堵水剂的堵水率是其堵油率的3.3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封堵能力。针对裂缝性见水油井,研究形成了封堵老缝定向射孔压新缝技术:其裂缝固化剂固化后体积变化小于5%,突破压力高达9.8MPa;定向射孔根据老井剩余油分布情况,选择射孔方位,以控制压裂裂缝延伸方向。现场2口井试验表明,堵水压裂后平均日增油分别为0.81和0.76t,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为长庆低渗透储层水淹油井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水淹井 压裂 选择性封堵 定向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不同驱替方式下超临界CO2蓄能返排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苏玉亮 陈征 +3 位作者 唐梅荣 李蕾 范理尧 张矿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5,共7页
目前超临界CO2辅助压裂技术已成为致密油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蓄能返排效果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对超临界CO2驱替过程中储层蓄能效果和流体的返排效果进行定量评价,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对不同驱替方式下超临... 目前超临界CO2辅助压裂技术已成为致密油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蓄能返排效果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对超临界CO2驱替过程中储层蓄能效果和流体的返排效果进行定量评价,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对不同驱替方式下超临界CO2蓄能返排效果进行研究。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对比单独注气、单独注水及水气交替注入方式下岩心系统的平均压力变化以及控压返排效果,并对水气交替注入方式的注气段塞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超临界CO2作为前置液的压裂可以大幅度提高后续注入滑溜水的蓄能效果;注入的超临界CO2使原油及束缚水体积发生膨胀,其膨胀程度受超临界CO2的溶解量影响较大,而受岩心系统压力影响较小;先注超临界CO2再注滑溜水的驱替方式蓄能效果最佳,且能实现超临界CO2封存,滑溜水的返排效率及出油效率最高;从蓄能返排效果来看,0.5 PV的超临界CO2段塞注入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超临界CO2 蓄能效果 返排效率 方式优选 段塞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石道涵 张矿生 +2 位作者 唐梅荣 陶亮 杜现飞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油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文章回顾近10年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体积压裂改造模式、关键工具、低成本材料3方面取得的主要新进展。创新形成了“立体式、长水平段、细分切割、分...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油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文章回顾近10年长庆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体积压裂改造模式、关键工具、低成本材料3方面取得的主要新进展。创新形成了“立体式、长水平段、细分切割、分簇射孔、可溶球座、变黏滑溜水、多尺度支撑”体积压裂开发技术模式。提出了“压增渗”一体化设计,由单一压裂向造缝、增能、驱油三位一体升级,压裂过程中兼顾增加地层能量和加快油水渗吸置换,实现单井缝控储量最大化一次动用。配套自主研发细分切割可溶金属球座和动态暂堵转向新材料,多功能变黏滑溜水和不同粒径组合石英砂可提高多尺度裂缝渗吸置换效率与缝网长期导流能力。该技术在长庆油田规模应用450余口页岩油水平井,初期产量由9.6t/d提高到18t/d,年累计产油量由2380t提高到4931t,单井EUR由1.8×10^(4)t提高到2.6×10^(4)t,2019年产油量突破100×10^(4)t,2020年建成庆城页岩油百万吨示范区。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体积压裂 细分切割 体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模拟器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永全 张矿生 +1 位作者 赵金洲 曾雨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8-90,共3页
水平井压裂通常是获得经济产量的必要措施,正确预测压裂后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并进行水平井优化参数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文章结合油藏—裂缝网格系统划分及IMPES差分方法,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三维两相生产动态数值模拟模型,模型中将油藏和裂... 水平井压裂通常是获得经济产量的必要措施,正确预测压裂后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并进行水平井优化参数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文章结合油藏—裂缝网格系统划分及IMPES差分方法,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三维两相生产动态数值模拟模型,模型中将油藏和裂缝当作一个渗流系统处理,针对裂缝划分了不等距油藏—裂缝系统网格,差分后形成大型7对角线性方程组,采用逐次线松弛方法迭代求解,研制开发了水平井压裂数值模拟器,可以模拟不同裂缝条数、裂缝间距以及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对生产动态的影响。与现场水平井实例对比,证明了模拟器计算结果合理可靠,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水平井 数值模拟 生产 动态 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水井增注液岩心流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建方 廉静怡 +3 位作者 王晓东 张矿生 刘顺 王文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7,共5页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 通过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洗油剂和活性水及组合对长庆长8储层岩心渗透性的改善。结果显示:单纯采用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左右,效果不理想;采用合适的洗油剂组合低质量分数有机土酸体系可以明显提高岩心的渗透性,渗透率最大可以提高到36%;而对于超低渗透岩心,采用合适的洗油剂8PV和活性水10PV可以提高岩心渗透性30%左右。不同物性储层应该采用合适的液体体系进行增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岩心流动 水井 有机土酸 活性水 洗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牛35块酸化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磊 胡永全 +4 位作者 田菽阳 张丁涌 田继东 李建荣 张矿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6,i005,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牛35块油藏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等储层特点,以商品酸、不同浓度盐酸和不同浓度土酸进行酸化效果实验,中等浓度盐酸或中等浓度土酸酸液综合效果最好。并通过实验筛选出以1.5%XFZ-1为铁离子稳定剂、4%CHG为互... 针对胜利油田牛35块油藏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等储层特点,以商品酸、不同浓度盐酸和不同浓度土酸进行酸化效果实验,中等浓度盐酸或中等浓度土酸酸液综合效果最好。并通过实验筛选出以1.5%XFZ-1为铁离子稳定剂、4%CHG为互溶助排剂、1%-2%NH4Cl为防膨添加剂。确定的酸液配方表面张力小、腐蚀速度低,综合性能好。结合液态CO2助排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酸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35块 酸化 酸液 渗透率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条水力裂缝偏转延伸规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宪文 张矿生 +2 位作者 陈宝春 周再乐 张广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2,共4页
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时,通常采用水平井分簇射孔分段压裂的方式,一次可以压开多条裂缝。施工过程中,新形成的裂缝延伸可能会逐渐靠近前一级所形成的裂缝,造成压裂液流道偏移,使裂缝难以有效分布开来而影响最终压裂效果。一条裂缝的存在或... 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时,通常采用水平井分簇射孔分段压裂的方式,一次可以压开多条裂缝。施工过程中,新形成的裂缝延伸可能会逐渐靠近前一级所形成的裂缝,造成压裂液流道偏移,使裂缝难以有效分布开来而影响最终压裂效果。一条裂缝的存在或者延伸,对后续裂缝或者其他正在延伸的裂缝产生一定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文中通过有限元模拟裂缝的形成,对应力场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裂缝的间距和尺寸对裂缝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2条裂缝同步延伸时,裂缝相距越近、裂缝吸引会越强烈,反之亦然;当2条裂缝不同步延伸时,近距离时两裂缝均会偏向短裂缝那一边;新起裂的裂缝在前一级水力裂缝影响下,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前一级水力裂缝会对新裂缝产生吸引作用,当间距较远时,前一级裂缝对新裂缝产生排斥作用。通过对上述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可以为分段压裂的多裂缝分布设计和射孔簇间距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多裂缝 裂缝偏转 吸引和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井筒周围凝析液析出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炬辉 胡永全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矿生 陈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文章定义了流度函数 ,提出了应用凝析液析出的动力学方法 ,模拟凝析气井随着时间变化天然气的重组分的凝析变化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低渗透凝析气藏开发中 ,一旦油藏以低于露点的井底流压生产 ,各个组分都存在一个完全稳定的状态 ;井... 文章定义了流度函数 ,提出了应用凝析液析出的动力学方法 ,模拟凝析气井随着时间变化天然气的重组分的凝析变化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低渗透凝析气藏开发中 ,一旦油藏以低于露点的井底流压生产 ,各个组分都存在一个完全稳定的状态 ;井的生产压差与产量变化将显著的影响凝析液在地层析出和聚积 ,且在井筒附近更严重 ;同时 ,不可能靠关井来阻止凝析油的析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井筒 凝析液 流度函数 动力学 时间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